电芯漏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2181发布日期:2018-09-11 21:21阅读:185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电芯检测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漏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电芯检测领域中,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检测电芯漏液的技术。常规的做法是车间技术人员通过肉眼观察电芯表面是否有破损,或者通过闻电芯表面是否有电解液气味,这两种方法来判断电芯是否有漏液。然而,这些检查方式通常存在较多弊端:人工检出电芯漏液存在很大的漏杀和过杀风险,漏液电芯属于重要的缺陷类型,必须检出剔除以免对其他电芯或后工序造成影响。另外,人工长期接触漏液电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人工需花费较多时间在检测漏液电芯上,且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电芯是否漏液进行自动检测的电芯漏液检测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电芯入料工位、电芯出料工位、电芯漏液检测组件、电芯取放机构、以及废电芯拾取机构,其中,电芯取放机构可在电芯入料工位和电芯漏液检测组件之间、以及电芯漏液检测组件和电芯出料工位之间移位,并且废电芯拾取机构可在电芯出料工位和废电芯盒之间移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电芯漏液检测组件包括VOC检测仪,其中,VOC检测仪与废电芯拾取机构信号连接以驱动废电芯拾取机构移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电芯取放机构包括:位于电芯入料工位和电芯漏液检测组件之间的第一取放装置、以及位于电芯漏液检测组件和电芯出料工位之间的第二取放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取放装置和第二取放装置分别包括:基座,基座设置在横向移动导轨上并且由横向移动气缸驱动移动;支架,支架安装在基座上并且设置有升降导轨;吸盘架,吸盘架安装在支架上并可由升降移动气缸驱动以沿升降导轨移动;以及吸盘,吸盘安装在吸盘架上。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取放装置和第二取放装置的吸盘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吸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废电芯拾取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横向直线导轨;以及吸盘机构,吸盘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并可由横向移动气缸驱动以沿横向直线导轨移动,其中,吸盘机构包括可由吸盘气缸驱动的吸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电芯漏液检测组件包括:可容纳待检测电芯的检测腔体;设置在检测腔体外部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检测腔体封盖,其中,检测腔体封盖可由气缸驱动升降以打开或封闭检测腔体;以及设置在检测腔体外部的VOC检测仪,VOC检测仪与检测腔体内部流体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检测腔体上连接有真空管路,其中,真空管路上设置有真空泵。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检测腔体上还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路,其中,压缩空气输入管路中连接有过滤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电芯入料工位和电芯出料工位分别设置有电芯流入传送带和电芯流出传送带。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芯漏液检测装置中,通过电芯取放机构在电芯入料工位和电芯漏液检测组件之间、以及电芯漏液检测组件和电芯出料工位之间移位,从而能够使待检测电芯在各个操作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以进行检测。进而,通过废电芯拾取机构在电芯出料工位和废电芯盒之间的移位,可以将检测不合格的电芯取出从而完成电芯检测过程。因此,本申请可以自动抓取流线上的电芯放到形腔内,随后利用电芯漏液检测组件检测形腔内挥发的电解液浓度来判断电芯是否漏液,同时可以自动剔除NG(漏液)的电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芯漏液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芯取放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废电芯拾取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芯漏液检测组件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图4中电芯漏液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中示出的各实施例以及以下描述的各实例均是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其并不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制。各种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从而形成未在图中示出的其他实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漏液检测装置10。该装置10总的来说包括电芯入料工位12、电芯出料工位14、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电芯取放机构18、以及废电芯拾取机构20。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芯取放机构18可在电芯入料工位12和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之间、以及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和所电芯出料工位14之间移位,从而将待检测电芯在各个操作位置之间移动。而废电芯拾取机构20可在电芯出料工位14和废电芯盒之间移位,从而将检测不合格的电芯移出。

因此,在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10中,其可以自动抓取流线上的电芯放到形腔内,随后利用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检测形腔内挥发的电解液浓度来判断电芯是否漏液,同时可以自动剔除NG(漏液)的电芯。

具体地,在进行NG电芯的自动剔除时,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的VOC检测仪22(将在以下详细描述)可以与废电芯拾取机构20信号连接,从而驱动废电芯拾取机构20移位,以在VOC检测仪22检测漏液电芯时将其从电芯出料工位14移出至废电芯盒中,而合格的电芯可以继续被转移至后续操作位置。这样,使得NG电芯的移出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芯取放机构18可以包括位于电芯入料工位12和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之间的第一取放装置181、以及位于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和电芯出料工位14之间的第二取放装置182。而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仅采用一个取放装置从而实现在上述各个位置之间的移位。

另外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电芯入料工位12和电芯出料工位14可以分别设置有电芯流入传送带和电芯流出传送带,从而对待检测电芯和检测合格电芯进行输送。

如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取放装置181和第二取放装置182可以分别包括基座24、支架26、吸盘架28以及吸盘30。更具体地,基座24可以设置在横向移动导轨32上并且由横向移动气缸驱动移动,支架26可以安装在基座24上并且设置有升降导轨34,吸盘架28可以安装在支架26上并可由升降移动气缸驱动以沿升降导轨34移动升降;而吸盘30可以安装在吸盘架28上,从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机构。在操作中,通过吸盘30吸附待检测电芯,并通过各个机构进行横向移动和升降以将电芯在各个操作位置之间转移。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取放装置181和第二取放装置182的吸盘架28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吸盘30。吸盘30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本申请不局限于此。

继续参见附图,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废电芯拾取机构20可以包括支架36和吸盘机构38。具体地,在支架36上可以设置有横向直线导轨40。吸盘机构38安装在支架36上并可由横向移动气缸驱动以沿横向直线导轨40移动。其中,吸盘机构38可以包括可由吸盘气缸驱动的吸盘42。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个示例性的吸盘42;而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果需要,也可以设置多个吸盘42。

进一步参见图4,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可以包括可容纳待检测电芯的检测腔体44以及设置在检测腔体44外部的安装架46。具体地,在安装架46上设置有检测腔体封盖48,其中,检测腔体封盖48可由气缸50驱动升降以打开或封闭检测腔体44。

如图5所示,电芯漏液检测组件16还包括设置在检测腔体44外部的如上所述的VOC检测仪22,并且该VOC检测仪22与检测腔体44内部流体连通。

继续参见图5,检测腔体44上还可以连接有真空管路52,并且真空管路52上设置有真空泵54。另外,检测腔体44上还可以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路56,并且压缩空气输入管路56中可以连接有过滤器58。在使用过程中,当电芯放在检测腔体44内之后,真空泵54对腔体44进行抽真空操作,直到真空值达到-95KPa。随后,再对腔体44中充入正压气体,待腔体44内的气体压强略大于外界大气压时,VOC检测仪22检测腔体44内的气体有机分子的浓度,以此来判断电芯是否漏液。当检测到漏液电芯之后,自动由压缩空气输入管路56冲入压缩空气清除腔体44内部,防止有电解液气体残留在腔体44中。

在本申请的电芯漏液检测装置10的实际操作中,待测电芯首先从电芯入料工位12进入设备。在电芯定位之后,电芯取放机构18(例如,第一取放装置181)抓取电芯并放至检测腔体44中,此时密封机构(即,检测腔体封盖48)密封腔体44。完成上述操作后,真空泵54对腔体44内抽真空并使得腔体44保压。然后,实施破真空操作,同时VOC检测仪22进行检测。待电芯检测完成后,打开腔体44,电芯取放机构18(例如,第二取放装置182)抓取电芯并转移至电芯出料工位14。与此同时,废电芯拾取机构20剔除NG电芯并将其转移至废电芯盒中,而检测合格的电芯流出设备,至此完成电芯漏液的检测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