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竹木片筛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4478发布日期:2018-09-18 21:0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筛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竹木片筛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悬挂式竹木片筛选机主要存在生产率低、耗能高和适应性差的问题。而且,结构复杂,安装维护十分复杂,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筛选效果差,严重影响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挂式竹木片筛选机,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较低,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效,应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挂式竹木片筛选机,其中:包括电机、主动带轮、皮带、从动带轮、压盖、出料口、前斜拉杆、左下固定座、左挂绳、吊筛支架、左上固定座、桨叶、主轴组件、右挂绳、右上固定座、吊筛筛体、右下固定座、连接杆和后斜拉杆,所述的电机固定安装在吊筛筛体上,所述的主动带轮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的从动带轮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上,所述的压盖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的底面上且压盖顶在从动带轮上,所述的皮带安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的桨叶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上,所述的左下固定座和右下固定座都固定安装在吊筛筛体上,所述的左上固定座和右上固定座都固定安装在吊筛支架上,所述的左挂绳上端安装在左上固定座上且左挂绳下端固定安装在左下固定座上,所述的右挂绳上端固定安装在右上固定座上且右挂绳下端固定安装在右下固定座上,所述的吊筛筛体底部靠近吊筛筛体左侧面处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前斜拉杆两端分别安装在吊筛支架前侧面上,所述的后斜拉杆两端分别安装在吊筛支架后侧面上,所述的吊筛支架左侧面上和右侧面上都安装有连接杆。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吊筛筛体上安装有两个左下固定座和两个右下固定座。

上述的吊筛支架顶端安装有两个左上固定座和两个右上固定座。

上述的吊筛支架底面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地基上。

本实用新型吊筛筛体通过四根挂绳安装在吊筛支架上,吊筛支架上安装有斜拉杆和连接杆,提高了整个吊筛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主轴组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桨叶转动,从而实现筛选作用,筛选后的物料从吊筛筛体底部的出料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较低,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效,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B处和E处局部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C处和D处局部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电机1、主动带轮2、皮带3、从动带轮4、压盖5、出料口6、前斜拉杆7、左下固定座8、左挂绳9、吊筛支架10、左上固定座11、桨叶12、主轴组件13、右挂绳14、右上固定座15、吊筛筛体16、右下固定座17、连接杆18、后斜拉杆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悬挂式竹木片筛选机,其中:包括电机1、主动带轮2、皮带3、从动带轮4、压盖5、出料口6、前斜拉杆7、左下固定座8、左挂绳9、吊筛支架10、左上固定座11、桨叶12、主轴组件13、右挂绳14、右上固定座15、吊筛筛体16、右下固定座17、连接杆18和后斜拉杆19,所述的电机1固定安装在吊筛筛体16上,所述的主动带轮2固定安装在电机1输出轴上,所述的从动带轮4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13上,所述的压盖5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13的底面上且压盖5顶在从动带轮4上,所述的皮带3安装在主动带轮2和从动带轮4上,所述的桨叶12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13上,所述的左下固定座8和右下固定座17都固定安装在吊筛筛体16上,所述的左上固定座11和右上固定座15都固定安装在吊筛支架10上,所述的左挂绳9上端安装在左上固定座11上且左挂绳9下端固定安装在左下固定座8上,所述的右挂绳14上端固定安装在右上固定座15上且右挂绳14下端固定安装在右下固定座17上,所述的吊筛筛体16底部靠近吊筛筛体16左侧面处设有出料口6,所述的前斜拉杆7两端分别安装在吊筛支架10前侧面上,所述的后斜拉杆19两端分别安装在吊筛支架10后侧面上,所述的吊筛支架10左侧面上和右侧面上都安装有连接杆18。

实施例中,吊筛筛体16上安装有两个左下固定座8和两个右下固定座17。

实施例中,吊筛支架10顶端安装有两个左上固定座11和两个右上固定座15。

实施例中,吊筛支架10底面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地基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