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谷物上料除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1002发布日期:2018-12-21 20:0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谷物上料除杂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谷物上料除杂设备。



背景技术:

谷物在收割之后,往往含有较多的灰尘、石子、树木枝叶等杂质,因此在谷物收入粮仓或者加工成其他产品之前,需要对谷物进行过滤除尘。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07442418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谷物过滤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过滤仓,进料斗内设置有倾斜的滤网,进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伸入到过滤仓的内部,过滤仓的一侧设有鼓风机,另一侧设有向下倾斜的出风管,出风管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出料管的延伸方向设有倾斜的出料口,将谷物从进料斗投入该过滤装置中,倾斜的滤网有利于杂物的过滤和扫除,鼓风机能够将谷物中的灰尘和未饱满的谷壳吹走,能够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上述谷物过滤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收集的谷物先倒入其他暂存装置中,再将暂存装置中的谷物慢慢倒入进料斗中,通过过滤仓内部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后得到的谷物通过出料口进行收集运走。由于该过滤装置的上料过程、过滤过程和运输过程均各自独立,因此在使用时,从谷物上料到开始过滤,中间多了暂存的步骤,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和劳力,过滤后的谷物需先收集,然后再将收集后的谷物通过输送工具进行运输,也浪费了时间;整个过滤除杂过程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谷物上料除杂设备,达到提高谷物除杂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率谷物上料除杂设备,包括储料箱以及与储料箱相连通设置的过滤组件,储料箱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位于储料箱底部且与储料箱相互连通的支撑台,储料箱与支撑台的连通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上开设有尺寸大于谷物尺寸的过滤孔,过滤通道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组件,送料组件包括传送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需要过滤除杂的谷物通过进料口投入储料箱中,通过储料箱底部的过滤网将杂物过滤,过滤后的谷物掉落至支撑台底部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将谷物传送至下个工位进行接下来的处理。储料箱底部的传送带的设置,使得过滤后的谷物可以直接传送至下一个操作工位,而不必先将过滤的谷物收集,再将收集的谷物进行运输,总体来说,该设备将谷物除杂和谷物运输融为一体,减少了谷物除杂后的收集工序,大大提高了谷物除杂效率。

较佳的,所述储料箱包括靠近进料口的过滤区以及远离进料口的除尘区,除尘区连通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固设于支撑台一侧的布袋除尘器以及连接布袋除尘器和除尘区的连通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谷物内不仅包含质量较大、体积较大的大型杂物,还包括一些小而轻的杂物,如干瘪的稻穗、灰尘以及碎沫谷苗等,这些谷物若不处理,会通过过滤网与谷物掺杂在一起,影响谷物的质量,因此将储料箱分为过滤区和除尘区两个部分,且除尘区连通有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通过连通管将储料箱内的小而轻的杂物吸取,使得谷物的除杂更加彻底,并且过滤区靠近进料口,除尘区远离进料口,通过进料口投入储料箱的谷物能之间经过过滤区进行过滤,而除尘区由于产生的吸力比较大,因此需要远离过滤的谷物,避免布袋除尘器将合格的谷物也吸进去,减少了谷物的损失。除尘组件配合过滤网的共同使用,使得谷物的杂物剔除的更加彻底,减少了后期进一步对谷物杂物的处理时间,提高了谷物除杂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过滤通道,过滤通道位于过滤区的底部,且过滤通道的尺寸小于过滤区底部尺寸,过滤网盖设于过滤通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通道的尺寸小于过滤区底部尺寸,因此可以将过滤网盖设在过滤通道上,且过滤网的边缘抵接在过滤区底部未开设过滤通道的区域,因此过滤网的尺寸大于过滤通道的尺寸,使得过滤网在使用时不会掉入过滤通道内,且过滤网可以随时取出进行清理,既能稳定保证过滤效果,又能便于取出清理。

较佳的,所述过滤区与除尘区之间固定设置有隔离网,隔离网上开设有尺寸小于谷物尺寸的除尘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尘孔的尺寸小于谷物尺寸,因此当布袋除尘器工作时,固定于过滤区与除尘区之间的隔离网可以将谷物和尺寸、质量小于谷物的杂物进行二次过滤,小而轻的杂物能通过隔离网进入布袋除尘器中,而谷物则不会被布袋除尘器吸取,既保证了谷物除杂的质量,又能较少除杂过程中谷物的损失。

较佳的,所述连通管与除尘区之间连通有扩容管,扩容管靠近过滤区的孔径大于靠近连通管处的孔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小而轻的杂物在进入连通管之前,首先会通过扩容管,扩容管与除尘区连通的部分孔径大,因此杂物能顺利进入连通管,转而进入布袋除尘器中,较少了杂物在除尘区与连通管的连接处造成堵塞现象,进一步提高了谷物除杂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位于连通管内部的翻板、固接在翻板上且穿出连通管的固定轴以及将翻板进行位置固定的固定螺母,固定轴与连通管转动连接,翻板垂直于连通管的轴向设置,固定螺母与固定轴伸出连通管的一端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可以调节连通管内部的通过空间,当谷物较多且谷物中杂物较多时,可以调节固定轴使翻板与连通管的轴心线接近于平行,从而增大连通管内部的通过空间,令更多的杂物通过连通管进入布袋除尘器中,提高了除杂效率;当谷物较少或谷物中杂物较少时,可以调节固定轴使翻板与连通管的轴心线接近于垂直状态,从而减小连通管内部的通过空间,保证谷物的正常除杂。

较佳的,所述传送带上沿传送方向间隔固定有刮板,刮板的延伸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形成相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通道掉落至传送带上的谷物被相互间隔设置的刮板分隔开来,因此谷物在传送带上的位置相对固定,使得谷物的传送更加顺畅,减少了谷物在传送运输过程中的溅落量,从而减少了后期对溅落的谷物进行拾取的时间,间接上提高了谷物的除杂效率。

较佳的,所述进料口为倾斜设置,进料口的底端与支撑台平齐,进料口的顶端与除尘区顶端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进料口朝向进料方向,且靠近进料方向的进料口底端与支撑台平齐,加大了进料口的尺寸,使得进料时更加顺畅,增大了需除杂谷物的进料量,从而提高了谷物除杂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进料口上盖设有闭合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该除杂设备闲置不用时,可以将闭合盖盖在进料口上,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储料箱中,减少了下次使用时进入储料箱中谷物的杂物量,间接提高了下次谷物除杂的除杂效率。

较佳的,所述支撑台位于地面上方,送料组件设置于地面下方,地面与过滤组件的连通处开设有漏料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与送料组件分别位于地面上方和地面下方,大大减少了整体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谷物的除杂效率;

2、除尘组件与过滤组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谷物的除杂效果;

3、减少了整体设备的空间占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高效率谷物上料除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强调储料箱与支撑台之间、支撑台与地面之间的配合关系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处旨在强调过滤孔以及过滤通道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旨在强调隔离孔以及隔离网与隔离通道的配合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旨在强调刮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旨在强调调节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1、储料箱;11、过滤区;111、进料口;12、除尘区;121、隔离网;1211、隔离孔;122、隔离通道;123、隔离固定框;124、隔离螺栓;2、过滤组件;21、支撑台;211、过滤通道;212、过滤固定框;22、过滤网;221、过滤孔;3、传送带;31、刮板;32、支撑架;4、除尘组件;41、布袋除尘器;42、连通管;421、扩容管;5、调节组件;51、翻板;52、固定轴;511、手持部;53、固定螺母;6、地面;61、漏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高效率谷物上料除杂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储料箱1以及与储料箱1相连通设置的过滤组件2,储料箱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除尘组件4,储料箱1以及除尘组件4位于地面6上方,储料箱1的下方设置有送料组件,送料组件固定设置于地面6的下方。

结合图1和图2,储料箱1为一纵截面为梯形的箱体,且储料箱1沿着纵截面一条长斜边开设有矩形的进料口111,进料口111上盖设有矩状的闭合盖1111,闭合盖1111的尺寸稍大于进料口111的尺寸,储料箱1包括过滤区11以及与过滤区11相连通的除尘区12,过滤区11为轴线水平的三棱柱状,进料口111开设在过滤区11上,除尘区12为矩状的箱体。

结合图2和图3,过滤区11设置有过滤组件2,过滤组件2包括固设于储料箱1底端的支撑台21,过滤区11底部与支撑台21相互贯通,支撑台21内部中空,支撑台21上设置有过滤通道211,过滤通道211位于过滤区11底部,且过滤通道211的尺寸小于过滤区11底部尺寸,过滤通道211与储料箱1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固定框212,过滤固定框212上盖设有过滤网22,过滤网22的尺寸与过滤区11底部的尺寸恰好相等,过滤网22可以之间盖设在过滤固定框212上且完全盖住过滤通道211,过滤网22上开设有过滤孔221,过滤孔221的尺寸大于谷物自身的尺寸,因此谷物可以顺利通过过滤网22进行过滤,而体积大于谷物尺寸的杂物被过滤出来,位于过滤网22的上端。

如图4所示,过滤区11与除尘区12之间设置有竖直状态的隔离通道122,过滤区11与除尘区12通过隔离通道122相互连通。隔离通道122与储料箱1的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隔离固定框123,隔离固定框123上设置有矩状的隔离网121,隔离网121上开设有尺寸小于谷物自身尺寸的隔离孔1211,隔离网121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隔离螺栓124,隔离网121通过隔离螺栓124固定连接于隔离固定框123上。

结合图2和图5,位于过滤组件2的正下方设置有送料组件,送料组件位于地面6下方,过滤组件2的正下方的地面6上开设有矩形的漏料口61,漏料口61的尺寸小于支撑台21底部的尺寸,过滤组件2与送料组件分设于地面6上下两端,大大减少了空间占用率。过滤组件2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架32,送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架32上的传送带3,传送带3水平设置,且传送带3的一端与除尘区12远离过滤区11的端头竖直对齐,另一端向着过滤区11延伸并超出过滤区11,由此,从储料箱1内过滤出来的谷物能顺利掉落至传送带3上并能顺利输送至下道工序区。

如图5所示,传送带3上等距间隔设置有刮板31,刮板31竖直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传送带3上,刮板31的设置可以将掉落至传送带3上的谷物顺输送出去,减少谷物溅落而造成的浪费和损失。

回看图1,支撑台2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除尘组件4,除尘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6上的布袋除尘器41,布袋除尘器41与除尘区12的顶部连通有若干根连通管42,其中,连通管42与除尘区12顶部之间固定连通有扩容管421,扩容管421为圆台状,且扩容管421与除尘区12顶部连通处的横截面直径大于与连通管42连通处的横截面直径,布袋除尘器41将储料箱1内谷物所含的小而轻的杂物吸取出去,杂物通过扩容管421时,由于扩容管421与除尘区12顶部连通处的直径较大,因此杂物能顺利进入布袋除尘器41中,减小了堵塞的可能性。

如图6所示,每根连通管42上靠近扩容管421处均设有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包括位于连通管42内部的圆形的翻板51、固定连接于翻板51上的固定轴52以及固定在固定轴52上的固定螺母53,翻板51垂直于连通管42的轴向设置,固定轴52固定连接在翻板51的中间位置,且固定轴52穿出翻板51的两端,与连通管42转动连接,固定轴52穿出连通管4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圆柱状的手持部511,另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53,拧松固定螺母53后,可以转动手执部511,以使得翻板51在连通管42内转动,当翻板53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可以拧紧固定螺母53,令固定螺母53的一端紧紧贴合在连通管42的外壁上,从而固定住翻板。通过调节翻板51在连通管42内翻转不同的角度,可以使连通管42的连通状态进行调节,如当翻板51垂直于连通管42的轴线位置时,连通管42被完全关闭,当翻板51平行于连通管42的轴线时,连通管42被完全开启,当翻板51自垂直于连通管42轴线的位置转动至平行于连通管42的轴线位置时,连通管42的开启效果逐渐增大,可以通过调节组件5来调节除尘力度的大小。

其中,在利用该除杂设备对谷物进行上料除杂时,将需要除杂的谷物自进料口111投入储料箱1内,谷物通过过滤网22以及漏料口61掉落至地面6下方的传送带3上,传送带3将过滤好的谷物输送至其他工序操作处,尺寸大于谷物自身尺寸的杂物被过滤网22分离出来,位于过滤网22的上端;与此同时,除尘组件4工作,将一些质量轻的、体积小的杂物通过除尘区12吸取至布袋除尘器41中,部分被吸取的谷物在通过隔离通道122时,由于隔离网121上的隔离孔1211的尺寸小于谷物自身的尺寸,因此谷物被隔离网121阻隔,不会被布袋除尘器41吸取而造成过多损失。总体来说,该除杂设备利用过滤组件2以及除尘组件4的配合使用,使得谷物的过滤除杂效果大大提高,并且谷物可以直接倾倒至储料箱1中,储料箱1同时进行两次除杂处理,并且除杂过滤后的谷物直接被送料组件进行输送,大大提高了谷物的上料除杂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