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适应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5495发布日期:2019-02-12 22:1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自适应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分拣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自适应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产业分散化,使得现在的工业和民用物品在各地之间流通在所难免,随之而来的,就是物流业的大力发展,如:民航公司物流配送中心、邮政、速递、烟草业、啤酒等产业主要是以物流为主的产业,物流产业中,由于多个批次及不同产品的流向不同,在最后物流配送过程中,都会涉及到产品分拣,这样就使得物品的分拣在物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国内在此领域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主要是以人工分选为主,不仅作业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力资源的紧缺,对于这类物流自动化分拣技术和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国内已有的适用于物流分拣的设,主要有设备体积较大、噪音大、分拣处理速度慢及分拣效率低、误拣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自适应分拣系统,根据分拣场地的大小需求,设置更加灵活的分拣系统,使用更加方便,自动化提高,误拣率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自适应分拣系统,包括分拣台、一级分拣输送带、多个一级分拣盘和二级分拣输送带,所述的分拣台包括两台输送方向相反的左输送带和右输送带,还包括设于左输送带和右输送带之间的信息录入终端,信息录入终端连接工业以太网;左输送带的左端通过一级分拣输送带连接到一级分拣盘A,右输送带的右端通过一级分拣输送带连接到一级分拣盘B,所述的一级分拣盘A包括圆盘形中心控制体A和围绕中心控制体环形设置的一级环形输送带A,圆盘形中心控制体A的内部中心设有一级微控器A,圆盘形中心控制体A的周向设有多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和推动机械手A,多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和推动机械手A均连接到一级微控器A,一级微控器A连接工业以太网,一级环形输送带A的周向设有多个出口和一个入口,入口连接一级分拣输送带,每个出口对应设有一条二级分拣输送带,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对应设置在出口处的上方,推动机械手A对应设置在出口位置,且推动机械手A的推动方向朝向出口;所述的一级分拣盘B的结构与一级分拣盘A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信息录入终端采用RFID终端和主机,RFID终端设于左输送带和右输送带之间的上方,RFID终端的采集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机,主机连接工业以太网。

所述的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采用RFID射频扫描仪,RFID射频扫描仪连接一级微控器A。

所述的推动机械手A包括推杆和推板,推杆采用伸缩杆,伸缩杆的定端用于连接驱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推板,推板采用弧形板,弧形板与圆盘形中心控制体A的外围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分拣台,通过分拣台进行首次的分拣,手动通过信息录入终端进行信息的录入,录入的目的是需要为下一级提供匹配的标准信息。之后再通过左输送带进行分流输送。之后,包裹通过一级分拣输送带的输送来到一级分拣盘A,一级分拣盘A的作用用于匹配式分流,包裹在一级环形输送带A上进行输送,包裹11首先到达第一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的下方,进行短暂的停留,使得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能够准确的对下方的包裹进行扫描,若扫描的信息与此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对应的标准信息不匹配,则与第一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一组设置的推动机械手A不动作,包裹继续流向下一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若第二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扫描的信息与设定的信息相匹配,则与第二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一组设置的推动机械手A动作,将包裹推向相对应的出口,再通过二级分拣输送带进行下一个级别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分拣台、一级分拣输送带4、多个一级分拣盘和二级分拣输送带10,所述的分拣台包括两台输送方向相反的左输送带1和右输送带2,还包括设于左输送带1和右输送带2之间的信息录入终端3,信息录入终端3连接工业以太网;左输送带1的左端通过一级分拣输送带4连接到一级分拣盘A,右输送带2的右端通过一级分拣输送带4连接到一级分拣盘B,所述的一级分拣盘A包括圆盘形中心控制体A5和围绕中心控制体环形设置的一级环形输送带A6,圆盘形中心控制体A5的内部中心设有一级微控器A7,圆盘形中心控制体A5的周向设有多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和推动机械手A9,多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和推动机械手A9均连接到一级微控器A7,一级微控器A7连接工业以太网,一级环形输送带A6的周向设有多个出口和一个入口,入口连接一级分拣输送带4,每个出口对应设有一条二级分拣输送带10,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对应设置在出口处的上方,推动机械手A9对应设置在出口位置,且推动机械手A9的推动方向朝向出口。

所述的一级分拣盘B的结构与一级分拣盘A的结构相同,包括圆盘形中心控制体B和围绕中心控制体环形设置的一级环形输送带B,圆盘形中心控制体B的内部中心设有一级微控器B,圆盘形中心控制体B的周向设有多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B和推动机械手B,多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B和推动机械手B均连接到一级微控器B,一级微控器B连接工业以太网,一级环形输送带B的周向设有多个出口,每个出口对应设有一条二级分拣输送带10,检测扫描匹配设备B对应设置在出口处的上方,推动机械手B对应设置在出口位置,且推动机械手B的推动方向朝向出口。

所述的信息录入终端3采用RFID终端和主机,RFID终端设于左输送带1和右输送带2之间的上方,RFID终端的采集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机,主机连接工业以太网。

所述的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采用RFID射频扫描仪,RFID射频扫描仪连接一级微控器A7。

所述的推动机械手A9包括推杆91和推板92,推杆91采用伸缩杆,伸缩杆的定端用于连接驱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推板92,推板92采用弧形板,弧形板与圆盘形中心控制体A5的外围贴合设置。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例如一个快递包裹11由河南发往北京,首先,包裹11到达总的分拣中心,分拣中心设置有本装置,包裹11来到首个分拣台,分拣台旁边配置有操作人员12,操作人员12将堆积的包裹11手动通过信息录入终端3进行信息的录入,录入的目的是需要为下一级提供匹配的标准信息。之后再通过左输送带1进行分流输送。其中,分拣台能够包括由向多个方向输送的输送带,每个输送带输送一个区(比如华中区、华南区等等)。全国有8个大区,分拣台处就分设8个不同区的输送带,之后,包裹11通过一级分拣输送带4的输送来到一级分拣盘A,一级分拣盘A的作用用于匹配式分流,包裹11在一级环形输送带A6上进行输送,若输送方向为顺时针输送,那么包裹11首先到达以入口为起点的第一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的下方,进行短暂的停留,使得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能够准确的对下方的包裹11进行扫描,若扫描的信息与此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对应的标准信息不匹配,则与第一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一组设置的推动机械手A9不动作,包裹11继续流向下一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若第二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扫描的信息与设定的信息相匹配,则与第二个检测扫描匹配设备A8一组设置的推动机械手A9动作,将包裹11推向相对应的出口,再通过二级分拣输送带10进行下一个级别的输送。

比如一级分拣盘A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那么,一级分拣盘A设置5个出口,每个出口对应一个省份的方向,在二级分拣输送带10的下方还可以设置二级分拣盘,一级分拣盘A针对的是某个省份内的各个地市,再向三级分拣盘针对的是地市中的区。一级一级向更加精准的地址输送。

上述中的匹配识别属于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此不在赘述,也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