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酥饼生产线上边角料与生面粉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4424发布日期:2019-02-11 00:1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光酥饼生产线上边角料与生面粉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酥饼生产线上边角料与生面粉回收机构,属于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光酥饼生产线通过挤馅机挤出发酵带状团,再通过模具切饼,分离边角料后得到成型的待烤光酥饼,再通过摆盘机构摆盘后即可送入烤箱中烤制。为了防止待烤光酥饼与生产线粘连,光酥饼生产线上需要用过量生面粉垫着发酵带状面团,在经历切饼、分离工序后,产生大量残余边角料和生面粉的混合物,而且这些混合物是源源不断的,堆积在一起很难再分离。同时混合物中生面粉含量太高,边角料会快速失水变硬,难以重新利用,造成了双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酥饼生产线上边角料与生面粉回收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酥饼生产线上边角料与生面粉回收机构,包括用于分离边角料和待烤光酥饼的分离传送带、将待烤光酥饼运到下一工序的接饼传送带,所述分离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分离皮带轮,所述分离皮带轮将待烤光酥饼和边角料分离,边角料落料处下方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筛网的下方设置有边角料回收箱和生面粉回收箱,所述生面粉回收箱设置在所述第一筛网的竖直投影处,所述边角料回收箱对准所述第一筛网的边角料落料处。

所述第一筛网下方设置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的网孔大小为0.5-4cm2,所述第二筛网6的网孔规格为30-60目。

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依靠所述分离传送带的主体机架固定,所述第二筛网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筛网的倾斜方向相同,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筛网。

所述生面粉回收箱的上沿高于所述边角料回收箱的上沿,所述生面粉回收箱的上沿斜向所述边角料回收箱敞开形成具有一斜面的广口结构,所述边角料回收箱的上沿与所述生面粉回收箱的斜面相抵。

所述第一筛网下方设置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网的末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定位部,所述生面粉回收箱的上沿与所述定位部相抵,从竖直方向上看,所述第二筛网的末端凸出所述第一筛网的投影范围。

所述接饼传送带的宽度窄于所述分离传送带的宽度,所述接饼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向所述第一筛网倾斜,所述第一筛网在所述滑槽的落料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分离传送带下设置有筛网,筛网导向边角料落入边角料回收箱,同时通过边角料与筛网的撞击,使粘在边角料上的过量生面粉大部分被震落,回收生面粉,有利于减少生产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的俯视图。

图中:1、分离传送带;11、分离皮带轮;2、接饼传送带;3、第一筛网;4、边角料回收箱;5、生面粉回收箱;6、第二筛网;61、定位部;7、滑槽;8、待烤光酥饼;9、边角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光酥饼生产线上边角料与生面粉回收机构,包括用于分离边角料和待烤光酥饼的分离传送带1、将待烤光酥饼运到下一工序的接饼传送带2,分离传送带1的末端设置有分离皮带轮11,分离皮带轮11的两端直径小中间直径大,待烤光酥饼在此处被顶起与边角料分离,再依靠惯性飞跃到接饼传送带2上,边角料则因受前段拉扯而改变方向向下运动落料,分离皮带轮11将待烤光酥饼和边角料分离,边角料落料处下方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筛网3,第一筛网3的下方设置有边角料回收箱4和生面粉回收箱5,生面粉回收箱5设置在第一筛网3的竖直投影处,边角料回收箱4对准第一筛网3的边角料落料处。

生产光酥饼的发酵面团含水量较高,而且为了形成光酥饼的多孔结构,待烤光酥饼不能使用油作为润滑介质,这就导致了以流水线生产光酥饼时待烤光酥饼很容易与生产线粘连,这就需要在面团表面覆盖过量生面粉,封闭待烤光酥饼表面的粘性。本实用新型也是利用了生产光酥饼的发酵面团含水量高的特性,因其含水量高,物理性能较差,边角料与饼体分离后向下运动过程中自身连结力小于重力,有一段重力作用加速的过程,会使其自身在下落过程中一段段拉丝断开(图中为了方便展示落料去向画成连续),因此不断与第一筛网3产生撞击,将表面的生面粉震落,然后落入到边角料回收箱4中,被震落的生面粉透过筛网落入到生面粉回收箱5中。边角料回收箱4中的边角料生面粉含量大大减少,不容易变硬,适宜重复利用,有利于减少浪费,同时,生面粉也能重新投入到覆盖刚挤出面团表面的防粘操作中。

参照图2,第一筛网3下方设置有第二筛网6,第一筛网3的网孔大小为0.5-4cm2,第二筛网6的网孔规格为30-60目。第一筛网3和第二筛网6的结构相似,均是四周为不锈钢框架,框架内为均匀分布的网孔,优选地,第一筛网3的网孔由铁线交错而成,第二筛网6的网孔由尼龙细线编织而成。

第一筛网3与第二筛网6依靠分离传送带1的主体机架固定,当然也可以靠墙设置,依靠墙体固定,第二筛网6的倾斜方向与第一筛网3的倾斜方向相同,倾斜角度大于第一筛网3。第一筛网3要求分离速度快且具有较强的强度,要禁受边角料的不断撞击,因此网孔较大且宜用铁线制作,下落的边角料有一定被铁线切割可能,设置网孔更细的第二筛网6,能够接住被铁线切割的小块边角料,避免直接落入生面粉回收箱5中,而被切割的小块边角料在被切割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动能,因此第二筛网6的倾斜度应该大于第一筛网3。从第一筛网3分离出的生面粉在第二筛网6上进一步被筛选,使细度要求达到了可回收用于和面的程度,而不止是用于重新投入到覆盖刚挤出面团表面的防粘操作中。

生面粉回收箱5的上沿高于边角料回收箱4的上沿,生面粉回收箱5的上沿斜向边角料回收箱4敞开形成具有一斜面的广口结构,边角料回收箱4的上沿与生面粉回收箱5的斜面相抵。两个箱之间无缝对接,避免落料落在两个箱之间。另外筛网的边框为不锈钢框架,既不能过边角料也不能过生面粉,以此作为分界,一边落入边角料回收箱4中,另一边落入生面粉回收箱5中。

第一筛网3下方设置有第二筛网6,第二筛网6的末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定位部61,生面粉回收箱5的上沿与定位部61相抵,从竖直方向上看,第二筛网6的末端凸出第一筛网3的投影范围。生产中边角料源源不断地落下,因此边角料回收箱4或生面粉回收箱5装满后换箱的速度需要很快,避免换箱过程中接不到或接错料。此处提供了一种快速定位结构,换箱时,生面粉回收箱5的上沿迅速与定位部61相抵,边角料回收箱4的上沿迅速与生面粉回收箱5的斜面相抵,无需量度,无需观察落料轨迹,无需拆装,简单、准确、快捷。

接饼传送带2的宽度窄于分离传送带1的宽度,接饼传送带2的下方设置有滑槽7,滑槽7向第一筛网3倾斜,第一筛网3在滑槽7的落料范围内。即使有边角料不慎到达接饼传送带2上时,因接饼传送带2的宽度窄于分离传送带1的宽度,位于待烤光酥饼两侧的边角料也会失去支撑从两边坠落,落入到滑槽7中,滑槽7将边角料导向第一筛网3,同样能使边角料与生面粉分离。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