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大型浮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8041发布日期:2019-08-07 02:20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式大型浮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选机,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式大型浮选机。



背景技术:

浮选法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稀有贵金属的回收,浮选机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设备。随着选矿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浮选设备的大型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是浮选机大型化的主要机型,目前工业应用的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规格已达到320立方米。浮选机的进一步大型化已成为市场发展的迫切需求。

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由不同企业设计生产的大型浮选机有自吸气浮选机和外充气式浮选机。

自吸气浮选机受自吸条件限制,叶轮不能浸入太深,位置一般在浮选槽的中部偏上。

如图1所示,是目前常见的为外充气式浮选机。浮选机槽体都是一个圆柱形筒体,对于外充气式浮选机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搅拌轴所驱动的叶轮和定子的位置都在浮选槽靠近底部的中心位置,外部供气有足够的压力将空气压入。

现有浮选机的横梁均为单层结构,主要起到承载搅拌轴和搭建平台的作用。

浮选机配置的泡沫槽都设置在槽体上部的外沿周边,部分机型借助径向泡沫槽将泡沫引流至外泡沫槽,泡沫槽的高度不可调节。

如图2所示,美国专利US006095336A公布了一种带有径向泡沫槽结构的浮选机槽体,多个径向泡沫槽与主泡沫槽相通,而主泡沫槽为圆形泡沫槽,焊接固定在浮选机槽壁上。

现有技术的缺点:

对于外充气式浮选机,设备大型化后,浮选槽内部空间变大,为了保证内部矿浆不沉槽,浮选机的搅拌叶轮和定子一般都设置在浮选槽内的下部中间位置,搅拌叶轮必须输入足够大的能量,对槽内的矿浆进行搅拌,使其循环起来,才能保障矿浆不沉槽,能耗需求较大。叶轮位置深,对于外部供气,需要鼓入的风压较大,这样对鼓风机的输出性能要求就更高。叶轮位置较深还存在一个工艺上的问题,就是浮选矿化气泡要上浮到矿浆表面的距离较长,而长距离的气泡运输会导致已粘附在气泡上的有用矿物颗粒的脱落概率上升,不利于金属矿物的回收。调节液面高低可以调节矿化气泡的上浮距离,进而调节矿物浮选过程的回收效果,现有浮选机(浮选柱)泡沫槽都是焊接固定在圆柱形槽体的周边,不具有调节性,且其位置是在浮选槽体的上部外侧,与浮选槽内的矿浆流动方向相反,不利于泡沫依靠矿浆流动快速回收。

对于自吸气浮选机,为了获得足够的吸气量,叶轮不能浸没矿浆太深,一般都在浮选槽的中部偏上,而叶轮太过靠近液面,在叶轮搅拌时会对液面产生较大的扰动,不利于已矿化气泡在稳定环境下的快速回收。

超大型浮选机对于自动监测控制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可避免地要配套大量用于监测和控制的仪器仪表,而这些仪表为了操作方便通常都需要布置在浮选机平台上,对于单平台浮选机,仪表将占用大量空间,给设备的操作维护带来不便。

美国专利US006095336A中提到的径向泡沫槽,两头是固接在外泡沫槽和中心次泡沫槽上的,将泡沫区完全隔开,每个泡沫区相互独立,限制了浮选泡沫在槽体上层的自由流动,泡沫性质的均匀性无法保证。且该泡沫槽的高度不具有自由调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式大型浮选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大型浮选机,包括浮选槽、导流装置、泡沫槽、横梁、驱动装置、搅拌轴、定子;

所述导流装置支撑定子处于浮选槽中部位置,搅拌轴上的叶轮与定子在此处配合,所述横梁上设有双层平台,监测仪器仪表和控制元器件安装在下层平台上;

所述泡沫槽为内置的独立结构体,采用高度可调节的螺杆悬挂于横梁之上,所述泡沫槽内侧设有若干个径向泡沫槽,内圈的径向泡沫槽下方设有稳流板,所述泡沫槽的出口与浮选槽壁上的管口通过软管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大型浮选机,由于,能实现已粘附在气泡上的矿物颗粒短距离上浮,并快速回收。同时,能够根据回收情况进行上浮距离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条件下对回收率的需求。并为自动监测控制方案的实施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外充气式浮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带有径向泡沫槽结构的浮选机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大型浮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泡沫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浮选槽;2.导流装置;3.泡沫槽;4.横梁;5.驱动装置;6.搅拌轴;7.定子;

1-1.槽体竖筒;1-2.槽体斜锥;2-1.虚底;2-2.导流锥;2-3.导流筒;

3-1.泡沫槽体;3-2.出矿口;3-3.径向泡沫槽;3-4.稳流板;3-5.调节螺杆;3-6.调节螺母;3-7.溢流堰调节板;

4-1.主梁;4-2.侧梁;4-3.小梁;4-4.上层平台;4-5.下层平台(左);4-6.下层平台 (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大型浮选机,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浮选槽、导流装置、泡沫槽、横梁、驱动装置、搅拌轴、定子;

所述导流装置支撑定子处于浮选槽中部位置,搅拌轴上的叶轮与定子在此处配合,所述横梁上设有双层平台,监测仪器仪表和控制元器件安装在下层平台上;

所述泡沫槽为内置的独立结构体,采用高度可调节的螺杆悬挂于横梁之上,所述泡沫槽内侧设有若干个径向泡沫槽,内圈的径向泡沫槽下方设有稳流板,所述泡沫槽的出口与浮选槽壁上的管口通过软管连接。

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虚底、导流锥筒、导流竖筒,所述虚底上设计有圆形循环孔,所述导流锥筒安装在虚底上,自下而上呈缩口状,所述导流竖筒与导流锥筒上部相连,所述导流竖筒上端设有固定定子的法兰盘。

所述浮选槽上部为斜锥结构,且向内倾斜呈缩口状。

所述横梁中间设有可拆卸的小梁,小梁上设有起吊吊耳,所述横梁两侧设有侧梁,所述侧梁与槽体连接固定。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为中空结构,输出轴的轴头设计有旋转进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大型浮选机,能实现已粘附在气泡上的矿物颗粒短距离上浮,并快速回收。同时,能够根据回收情况进行上浮距离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条件下对回收率的需求。并为自动监测控制方案的实施提供便利。

具体实施例: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超大型浮选机。其主要由浮选槽1、导流装置 2、泡沫槽3、横梁4、驱动装置5、搅拌轴6、定子7组成。浮选槽1下部为槽体竖筒1-1,上部为槽体斜锥1-2,槽体斜锥1-2焊接的槽体竖筒1-1的上边缘,且向内倾斜;浮选机定子7安装在导流装置2上,定子7可拆卸,导流锥2则由其位于槽体底部的虚底2-1、置于虚底之上的导流锥2-2和连接在导流锥上锥口处的导流筒2-3组成,整个导流锥2是浮选机的定子7处于槽体的中部位置;浮选机横梁4置于槽体1正上方,并通过主梁4-1和侧梁4-2与槽体斜锥1-2相接。泡沫槽3通过调节螺杆3-5悬挂于横梁4之上,通过调节螺杆3-5可以调节泡沫槽3的高度位置;驱动装置5通过横梁4上的两个小梁4-3连接固定;在驱动装置5的下方连接有搅拌轴6。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泡沫槽3主要由泡沫槽体3-1、出矿管3-2、径向泡沫槽3-3、稳流板3-4、调节螺杆3-5、调节螺母3-6、溢流堰调节板3-7组成。泡沫槽3的内侧分布有4个吊耳,通过吊耳与螺杆5接,螺杆6上装有起固定和锁紧作用的螺母6。在泡沫槽体3-1内侧圈板上均匀分布着径向泡沫槽3-3的接口,径向泡沫槽3-3通过法兰与泡沫槽体3-1相联通,在每个径向泡沫槽下方设有稳流板3-4。泡沫槽体1的外圈板上侧通过螺栓固定着溢流堰调节板3-7。使用过程中,泡沫槽通过螺杆3-5和螺母3-6与横梁4连接,使整个泡沫槽悬挂在横梁4上。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横梁4主要由两根主梁4-1、两根侧梁4-2、两根小梁4-3、上平台4- 4、下平台4-5和下平台4-6组成。主梁4-1构成的横梁骨架中部设置有两根小梁4-3,用于承载搅拌轴和驱动装置,两根小梁4-3与主梁4-1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横梁4设置有上层平台4-4,在上层平台4-4上铺上钢格栅板后可用于走道和检修平台。横梁4下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下层平台4-5和下层平台4-6。上层平台4-4和下层平台4-5/6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空间,作为仪表安装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作为超大型浮选机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置叶轮结构,叶轮处于浮选机槽体的中部位置,可缩短矿化气泡的运输距离,使其快速上浮进入泡沫层,降低已粘附矿物颗粒的脱落概率。

2)采用中置叶轮结构,叶轮浸没在矿浆中的深度较浅,对于外充气式浮选机,充气压力要求小于叶轮浸没较深时,故能够降低对所配套鼓风机的压力需求,在相同功率下可获得更大的风量。

3)叶轮底下设置导流装置,可起到对浮选机槽内矿浆的导流作用,低功耗下可保证矿浆的大循环,避免沉槽现象发生,同时导流装置起到对定子的支撑作用。

4)泡沫槽内置,以往的表层矿浆背着泡沫槽流动变为矿浆向着泡沫槽流动,这样在表层矿浆的带动下,泡沫会快速向泡沫槽移动,加快泡沫的回收;

5)泡沫槽采用螺杆悬挂式设计,可上下调整,进而改变溢流堰高度,适应不同矿浆条件对溢流堰高度变化的要求;

6)泡沫槽内侧取样设有径向泡沫槽及稳流板,可有效降低大型浮选机中心区域矿浆打旋的问题,并是内部泡沫快速得到回收;

7)内置泡沫槽设计,比在浮选槽槽壁设置泡沫槽结构更小,且本实用新型泡沫槽为双边溢流,总的溢流堰长度更长,单位载荷更小,有利于泡沫的回收;

8)浮选机槽体上部斜锥设计,向内倾斜,有助于推动泡沫向中部的泡沫槽移动。

9)横梁采用上下平台的设计,将仪器仪表的安装空间与走道维修空间分开,仪器仪表等监测控制装置全部放置在二层平台,具有独立空间,起到对仪器仪表的保护作用;

10)将仪器仪表放置在下层平台,安装时更接近所需监测控制的对象(即浮选槽内的矿浆、液位等),不必加装过长和过高的仪器支撑架或支撑平台,保障了安装支撑强度和测量控制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