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8347发布日期:2019-09-21 01:28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磁黄铁矿选矿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磁黄铁矿是一种广泛分布在铅锌、铜镍、钨锡等有色金属矿床中的硫化矿物。磁黄铁矿的成分通式为Fe1-xS,x值介于0与0.233之间,硫铁比的变化及微量元素的混入会导致磁黄铁矿结构出现较大的差异,进而会导致矿物性质发生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在磁性上的变化。在矿物加工领域中,不同研究者对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表面吸附机理和相关浮选药剂等进行过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把“磁黄铁矿”视为一个整体,不对磁黄铁矿的不同磁性加以区分,因此研究所使用的磁黄铁矿纯矿物基本是一个“混合状”样品,没有细分出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后再进行研究,这导致了基于磁黄铁矿磁性差异的相关机理性研究至今鲜有进展,对于其磁性的描述基本仅能在一个模糊定性的范围内,从而普遍形成了“磁黄铁矿为强磁性”这一错误的惯例思维。在生产应用中,由于在理论上缺乏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的研究,普遍报道仅提到磁黄铁矿具磁性,因此在工艺流程的制定时往往忽略了磁黄铁矿磁性可以发生变化的特点,仅采用单一磁选进行选别,这导致了很多矿山在生产中一旦遇到磁黄铁矿含量大的矿石,就容易出现选别过程中脱硫不彻底、精矿品位受到影响等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能够对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进行分类,并获得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矿物。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取矿石中磁黄铁矿富集部分进行破碎和筛分,筛分粒度为5~10cm,剔除杂质矿物,保留在肉眼状态下不含杂质矿物的磁黄铁矿,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步骤B、对所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进行细碎,细碎粒度为0.3~0.5mm,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细碎后所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中分离出的杂质矿物剔除,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细碎样品;步骤C、对所述磁黄铁矿细碎样品进行磨矿,使磁黄铁矿与杂质矿物完全解离,然后进行粒度筛分,筛分粒度为0.074~0.2mm,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磨矿样品;步骤D、将所述磁黄铁矿磨矿样品置于水中,并选用磁场强度由弱到强的永磁铁块,逐一进行弱磁选,从而得到磁性由强到弱的多组强磁性磁黄铁矿。步骤E、将步骤D中无法被永磁铁块吸附的磁黄铁矿磨矿样品放入高梯度湿式强磁机中,并将该高梯度湿式强磁机中的磁场强度档位由低向高调节,每个磁场强度档位逐一进行强磁选,从而得到磁性由强到弱的多组弱磁性磁黄铁矿。优选地,所述的弱磁选包括:将永磁铁块置于磁黄铁矿磨矿样品上方15~20cm处,并进行水平摆动,以吸附磁黄铁矿磨矿样品,收取被永磁铁块吸附的磁黄铁矿磨矿样品,从而获得一组强磁性磁黄铁矿。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先逐渐对矿石进行破碎细磨,并剔除磁黄铁矿以外的其他矿物,然后采用由弱到强的磁场强度逐一进行弱磁选和强磁选,从而可以获得多组不同磁性磁黄铁矿矿物,这使得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针对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进行,让研究更细化,对生产更有指导性作用,而且可以为生产分离磁黄铁矿提供依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取矿石中磁黄铁矿富集部分进行破碎和筛分,筛分粒度为5~10cm,剔除杂质矿物,保留在肉眼状态下不含杂质矿物的磁黄铁矿,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步骤B、对所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进行细碎,细碎粒度为0.3~0.5mm,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细碎后所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中分离出的杂质矿物剔除,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细碎样品。步骤C、对所述磁黄铁矿细碎样品进行磨矿,使磁黄铁矿与杂质矿物完全解离,然后使用分级筛进行粒度筛分,保留粒度在0.074~0.2mm之间的样品,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磨矿样品(即为多种磁性混合在一起的磁黄铁矿样品)。步骤D、将所述磁黄铁矿磨矿样品置于水中,并选用磁场强度由弱到强的永磁铁块,逐一进行弱磁选,从而得到磁性由强到弱的多组强磁性磁黄铁矿。步骤E、将步骤D中无法被永磁铁块吸附的磁黄铁矿磨矿样品放入高梯度湿式强磁机中,并将该高梯度湿式强磁机中的磁场强度档位由低向高调节,每个磁场强度档位逐一进行强磁选,从而得到磁性由强到弱的多组弱磁性磁黄铁矿。具体地,所述的弱磁选包括:将永磁铁块置于磁黄铁矿磨矿样品上方15~20cm处,并进行水平摆动,以吸附磁黄铁矿磨矿样品,收取被永磁铁块吸附的磁黄铁矿磨矿样品,从而获得一组强磁性磁黄铁矿。进一步地,本发明所提供的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方案:(1)采用磁场强度最弱的永磁铁块进行弱磁选所得到的磁黄铁矿磁性最强,之后永磁铁块的磁场强度越大,所得到的磁黄铁矿磁性越弱,从而可以得到多组不同磁性的强磁性磁黄铁矿。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采用多种磁场强度的永磁铁块,并按照磁场强度由弱到强的顺序,逐一进行弱磁选,从而可以获得一系列不同磁性强度的强磁性磁黄铁矿。(2)高梯度湿式强磁机的磁场强度档位最低时,进行强磁选所得到的是弱磁性磁黄铁矿中磁性最强的,高梯度湿式强磁机的磁场强度档位越高,所得到的磁黄铁矿磁性越弱,从而可以得到多组不同磁性的弱磁性磁黄铁矿。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采用高梯度湿式强磁机的多个磁场强度档位逐一进行强磁选,从而可以获得一系列不同磁性强度的弱磁性磁黄铁矿。(3)本发明所提供的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调整弱磁选及强磁选中的磁场强度,可以获得不同磁性磁黄铁矿矿物,这使得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针对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进行,让研究更细化,对生产更有指导性作用,而且可以为生产分离磁黄铁矿提供依据。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进行分类,并获得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矿物。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对不同磁性磁黄铁矿进行分类的方法,用于对某富含磁黄铁矿的铜锡多金属矿石进行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取矿石中磁黄铁矿富集部分,并采用颚式破碎机将矿石破碎至5×5cm大小,挑除其中含铜的矿块,保留在肉眼状态下不含杂质矿物的磁黄铁矿,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步骤B、采用对辊等机器将所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进行细碎,细碎粒度为0.3~0.5mm,并在体式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将细碎后所述磁黄铁矿破碎样品中分离出的黄铜矿、石英、云母等杂质矿物剔除,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细碎样品。步骤C、对所述磁黄铁矿细碎样品进行磨矿,使磁黄铁矿与杂质矿物完全解离,然后使用分级筛进行进行粒度筛分,保留粒度在0.074~0.2mm之间的样品,从而得到磁黄铁矿磨矿样品(即为多种磁性混合在一起的磁黄铁矿样品)。步骤D、将所述磁黄铁矿磨矿样品置于水中,并依次选用磁场强度为0.1T、0.15T、0.2T、0.25T、0.3T的永磁铁块,逐一进行弱磁选,从而得到磁性由强到弱的磁性产品1、磁性产品2、磁性产品3、磁性产品4、磁性产品5。步骤E、将步骤D中无法被永磁铁块吸附的磁黄铁矿磨矿样品放入高梯度湿式强磁机中,选择加入细棒型磁介质,通过调节电流控制磁场强度分别为0.05T、0.10T、0.2T、0.3T、0.4T、0.5T、0.6T,每个磁场强度档位逐一进行强磁选,从而得到磁性由强到弱的磁性产品6、磁性产品7、磁性产品8、磁性产品9、磁性产品10、磁性产品11、磁性产品12。具体地,各磁性产品中的元素含量及磁黄铁矿矿物量如下表1所示:表1磁性对应的磁场强度S,%Fe,%矿物量,%磁性产品1强磁性永磁铁0.10T37.7362.1199.58磁性产品2强磁性永磁铁0.15T37.6762.3299.52磁性产品3强磁性永磁铁0.20T37.7162.1599.60磁性产品4强磁性永磁铁0.25T37.4162.3798.99磁性产品5强磁性永磁铁0.30T37.3862.4099.02磁性产品6弱磁性高梯度0.05T37.3362.6299.04磁性产品7弱磁性高梯度0.10T37.2362.6198.91磁性产品8弱磁性高梯度0.20T36.9562.6598.38磁性产品9弱磁性高梯度0.30T36.8962.9298.40磁性产品10弱磁性高梯度0.40T36.7562.9998.13磁性产品11弱磁性高梯度0.50T36.6862.8798.58磁性产品12弱磁性高梯度0.60T36.3763.3798.35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进行分类,并获得不同磁性的磁黄铁矿矿物。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