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沙洗沙一体化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6014发布日期:2020-04-17 22:45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沙洗沙一体化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沙洗沙生产流水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沙洗沙一体化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制沙生产线又叫制砂生产线,主要由鄂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振动筛、洗砂机、皮带输送机组合而成,根据不同工艺要求,用合适型号设备进行配置,发挥其最佳性能,首先,石料由粗碎机即粗鄂式破碎机进行初步破碎,然后,产成的粗料由胶带输送机输送至细碎机即细碎鄂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破碎,细碎后的石料进振动筛筛分出两种石子,满足制砂机进料粒度的石子进制砂机制砂,另一部分料返回再进细破,进制砂机的石子一部分制成砂,经洗砂机清洗后制作成为成品砂,另一部分进制砂机再次破碎,最终产出符合要求的各种砂料,制沙生产线场地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靠近采石场和用料施地点,制沙生产线场地应有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宜避免建设在断层、滑坡、及洪水位下,应避开溶嗣、淤泥、腐植土、古井等不良地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制沙洗沙生产线制沙过程较为简单,在进料过程中容易发生拥堵而造成生产流水线的正常生产、在传送过程中如果生产线后端的机械工作跟不上前段的工作速度容易发生原材料拥堵而导致生产失败、在原料进入破碎机的时候会经常出现进料不够准确,而使原料无法进入破碎机和传送带结构固定无法根据传送地点的改变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沙洗沙一体化生产流水线,旨在改善现有制沙洗沙生产线过程较为简单,在进料处容易发生拥堵、进料时候没有辅助工作台、不具有中转料仓在传送过程中如果生产线后端的机械工作跟不上前段的工作速度容易发生原材料拥堵,同时传统的制沙破碎方式较为单一无法跟随不同原料的情况进行改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传送带结构固定无法满足对不同位置进行原料传送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沙洗沙一体化生产流水线,包括棒条喂料机、破碎机、洗沙池、提升机、振动筛和传送带,所述棒条喂料机上端还设置有鄂破进料斗,所述鄂破进料斗与棒条喂料机固定的连接,且鄂破进料斗的出口与棒条喂料机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破碎机包括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和第三破碎机,所述第一破碎机固定安装在棒条喂料机的下端,且第一破碎机的入料口与棒条喂料机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洗沙池包括第一洗沙池、第二洗沙池和第三洗沙池,所述第一洗沙池设置在第一破碎机的下端,且第一洗沙池内还设置有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提升机下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一洗沙池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破碎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洗沙池的上端,且第二破碎机的进料口处还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洗沙池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机,所述第二提升机下端安装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与第二洗沙池固定连接,且第三传送带另一端与振动筛相连接,所述振动筛固定设置在第三洗沙池的上端,且第三洗沙池内设置有第三提升机,通过对棒条喂料机的结构设置可把块状、颗粒状物料从进料斗中均匀、定时、连续地给到第一破碎机中,可为第一破碎机连续均匀地喂料,还可以有效的对物料进行粗筛分,并且通过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和第三破碎机对原料的多次破碎有效的将原料破碎到需要的标准,并且通过对第一输送带的转动设置来方便使用者可以将第一洗沙池内的原料分别选择输送的地点,便于灵活的控制生产加工过程,当前段生产速度较快的时候就可以将第一输送带的末端放置在第一中转料仓上,通过第一中转料仓来将前端生产的原料首先缓存放置起来,以免后端生产加工不及时而导致前端原料发生堆积造成原料的洒漏,并且通过对回料仓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将振动筛筛选下来不合格的原料通过第五传送带输送到第二中转料仓内部,然后通过第四传送带将其传送到回料仓然后经过喂料机传送到第三破碎机内部进行再次的破碎,然后洗沙再次输送到振动筛上,保证制沙的质量,最后将合格的细沙再次经过第三洗沙池的清洗后烘干,完成制沙洗沙的整个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鄂破进料斗的外侧还设置有进料工作台,所述鄂破进料斗的高度略低于鄂破进料斗的高度,且鄂破进料斗与进料工作台固定连接,通过对鄂破进料斗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稳定的进料的放置使用,进料工作台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将原料通过鄂破进料斗倒入棒条喂料机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和第三破碎机可采用湿打鄂破、湿打锤式破碎、湿打立轴冲击破碎、湿打反击式破碎、湿打立轴反击破碎和湿打可逆反破碎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破碎方式,通过对破碎机的破碎方式加以设定,大大的增加了生产线使用破碎机的种类,并且也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的加工的环境以及使用的材料来选择不同的破碎方式,以便于增加制沙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破碎机上端还设置回料仓,所述回料仓上端安装有第四传送带,且回料仓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喂料机,所述喂料机均匀的固定在回料仓和第二洗沙池之间,且喂料机的出料口与第三破碎机的入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破碎机和第三破碎机的出料口均与第二洗沙池相连接,通过对回料仓的结构设置来便于收集第二中转料仓内的原料来使用,可以及时的将第四传送带上的原料分割到喂料机上,来便于喂料机将原料传送到第三破碎机中,经过第三破碎机破碎以后的原料就会排放到第二洗沙池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头部均设置有中转料仓,所述中转料仓包括第一中转料仓和第二中转料仓,所述第一中转料仓固定在第二传送带的头部,所述第二中转料仓固定在第四传送带的头部,通过对第一中转料仓的结构设置来便于将第一传送带传送来原料进行收集,保证后端不会发生拥堵,通过对第二中转料仓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将振动筛筛选出来不合格的原料收集起来,便于再次破碎加工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末端还设置有第五传送带,所述第五传送带一端与振动筛的出料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中转料仓相连接,且第五传送带与振动筛转动连接,通过对振动筛的设置来将第三传送带传输的原料进行筛选,达到合格大小的时候就可以会漏入第三洗沙池,不合格的颗粒就会落入第五传送带,进行再次破碎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提升机下端还设置有脱水筛,所述脱水筛与第三洗沙池固定连接,且脱水筛末端还固定设置有第六传送带,通过对脱水筛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将合格的沙粒进行脱水作业,从而得到干燥的沙粒,然后通过第六传送带将其传输出来,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洗沙池、第二洗沙池和第三洗沙池上均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均匀第一洗沙池、第二洗沙池和第三洗沙池固定连接,通过对污水泵的设置来便于保证洗沙池内部的清洁,从而保证洗沙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鄂破进料斗和脱水筛下端均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鄂破进料斗和脱水筛均固定连接,通过对支撑架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安装鄂破进料斗和脱水筛来使用,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支撑架来便于在不同地势环境中的安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还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传送带的头部,通过对转动电机的设置来作为传送带的动力来使用,这里的转动电机可以采用防水电机来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特点,通过对传统的洗沙制沙生产流水线的结构和步骤加以改进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制沙洗沙生产线过程较为简单,在进料处容易发生拥堵、进料时候没有辅助工作台、不具有中转料仓在传送过程中如果生产线后端的机械工作跟不上前段的工作速度容易发生原材料拥堵,同时传统的制沙破碎方式较为单一无法跟随不同原料的情况进行改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传送带结构固定无法满足对不同位置进行原料传送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装置d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装置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4所示装置e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装置c处的放大图。

图中:1、棒条喂料机;11、鄂破进料斗;111、进料工作台;112、支撑架;12、中转料仓;121、第一中转料仓;122、第二中转料仓;2、破碎机;21、第一破碎机;22、第二破碎机;23、第三破碎机;231、回料仓;232、喂料机;3、洗沙池;31、第一洗沙池;311、污水泵;32、第二洗沙池;33、第三洗沙池;4、提升机;41、第一提升机;42、第二提升机;43、第三提升机;431、脱水筛;5、振动筛;6、传送带;60、转动电机;61、第一传送带;62、第二传送带;63、第三传送带;64、第四传送带;65、第五传送带;66、第六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制沙洗沙一体化生产流水线,包括棒条喂料机1、破碎机2、洗沙池3、提升机4、振动筛5和传送带6,棒条喂料机1上端还设置有鄂破进料斗11,鄂破进料斗11与棒条喂料机1固定的连接,且鄂破进料斗11的出口与棒条喂料机1的进料口相连接,通过对传统的洗沙制沙生产流水线的结构和步骤加以改进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制沙洗沙生产线过程较为简单,在进料处容易发生拥堵、进料时候没有辅助工作台、不具有中转料仓在传送过程中如果生产线后端的机械工作跟不上前段的工作速度容易发生原材料拥堵,同时传统的制沙破碎方式较为单一无法跟随不同原料的情况进行改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传送带结构固定无法满足对不同位置进行原料传送的问题,通过对棒条喂料机1的结构设置可把块状、颗粒状物料从进料斗中均匀、定时、连续地给到第一破碎机21中,可为第一破碎机21连续均匀地喂料,还可以有效的对物料进行粗筛分,并且通过第一破碎机21、第二破碎机22和第三破碎机23对原料的多次破碎有效的将原料破碎到需要的标准,当前段生产速度较快的时候就可以将第一输送带61的末端放置在第一中转料仓121上,通过第一中转料仓121来将前端生产的原料首先缓存放置起来,以免后端生产加工不及时而导致前端原料发生堆积造成原料的洒漏,通过对回料仓231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将振动筛5筛选下来不合格的原料通过第五传送65带输送到第二中转料仓122内部,然后通过第四传送带64将其传送到回料仓231然后经过喂料机232传送到第三破碎机23内部进行再次的破碎,然后洗沙再次输送到振动筛5上,保证制沙的质量,最后将合格的细沙再次经过第三洗沙池33的清洗后烘干,完成制沙洗沙,鄂破进料斗11的外侧还设置有进料工作台111,鄂破进料斗11的高度略低于鄂破进料斗11的高度,且鄂破进料斗11与进料工作台111固定连接,通过对鄂破进料斗11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稳定的进料的放置使用,进料工作台111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将原料通过鄂破进料斗11倒入棒条喂料机1中,鄂破进料斗11和脱水筛431下端均安装有支撑架112,支撑架112与鄂破进料斗11和脱水筛431均固定连接,通过对支撑架112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安装鄂破进料斗11和脱水筛431来使用,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支撑架112来便于在不同地势环境中的安装使用。

破碎机2包括第一破碎机21、第二破碎机22和第三破碎机23,第一破碎机21固定安装在棒条喂料机1的下端,且第一破碎机21的入料口与棒条喂料机1的出料口相连接,第二破碎机22固定安装在第二洗沙池32的上端,且第二破碎机22的进料口处还设置有第二传送带62,第一破碎机21、第二破碎机22和第三破碎机23可采用湿打鄂破、湿打锤式破碎、湿打立轴冲击破碎、湿打反击式破碎、湿打立轴反击破碎和湿打可逆反破碎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破碎方式,通过对破碎机2的破碎方式加以设定,大大的增加了生产线使用破碎机的种类,并且也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的加工的环境以及使用的材料来选择不同的破碎方式,以便于增加制沙的生产效率,第三破碎机23上端还设置回料仓231,回料仓231上端安装有第四传送带64,且回料仓231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喂料机232,喂料机232均匀的固定在回料仓231和第二洗沙池32之间,且喂料机232的出料口与第三破碎机23的入料口相连接,第二破碎机22和第三破碎机23的出料口均与第二洗沙池32相连接,通过对回料仓231的结构设置来便于收集第二中转料仓122内的原料来使用,可以及时的将第四传送带64上的原料分割到喂料机232上,来便于喂料机232将原料传送到第三破碎机23中,经过第三破碎机23破碎以后的原料就会排放到第二洗沙池32内部。

洗沙池3包括第一洗沙池31、第二洗沙池32和第三洗沙池33,第一洗沙池31设置在第一破碎机21的下端,且第一洗沙池31内还设置有第一提升机41,第一洗沙池31、第二洗沙池32和第三洗沙池33上均设置有污水泵311,污水泵311均匀第一洗沙池31、第二洗沙池32和第三洗沙池33固定连接,通过对污水泵311的设置来便于保证洗沙池3内部的清洁,从而保证洗沙的质量,第二洗沙池32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机42,第二提升机42下端安装有第三传送带63,第三传送带63与第二洗沙池32固定连接,且第三传送带63另一端与振动筛5相连接,每个洗沙池内3都设置有一个提升机4,以便于及时的将洗沙池内的沙子提升打捞到传送带6上,第三提升机43下端还设置有脱水筛431,脱水筛431与第三洗沙池33固定连接,且脱水筛431末端还固定设置有第六传送带66,通过对脱水筛431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将合格的沙粒进行脱水作业,从而得到干燥的沙粒,然后通过第六传送带66将其传输出来,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振动筛5固定设置在第三洗沙池33的上端,且第三洗沙池33内设置有第三提升机43,振动筛5末端还设置有第五传送带65,第五传送带65一端与振动筛5的出料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中转料仓122相连接,且第五传送带65与振动筛5转动连接,通过对振动筛5的设置来将第三传送带63传输的原料进行筛选,达到合格大小的时候就可以会漏入第三洗沙池33,不合格的颗粒就会落入第五传送带65,进行再次破碎作业。

传送带6上还设置有转动电机60,转动电机60固定在传送带6的头部,通过对转动电机60的设置来作为传送带6的动力来使用,这里的转动电机60可以采用防水电机来使用,第一提升机41下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61,第一传送带61与第一洗沙池31转动连接,通过对第一输送带61的转动设置来方便使用者可以将第一洗沙池31内的原料分别选择输送的地点,便于灵活的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第二传送带62和第四传送带64头部均设置有中转料仓12,中转料仓12包括第一中转料仓121和第二中转料仓122,第一中转料仓121固定在第二传送带62的头部,第二中转料仓122固定在第四传送带64的头部,通过对第一中转料仓121的结构设置来便于将第一传送带61传送来原料进行收集,保证后端不会发生拥堵,通过对第二中转料仓122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将振动筛5筛选出来不合格的原料收集起来,便于再次破碎加工使用。

具体的加工过程为:首先原料通过鄂破进料斗11到达棒条喂料机1,然后进入到第一破碎机21,经过第一破碎机21的破碎后进入到第一洗沙池31,然后通过第一提升机41将原料提升倒在第一传送带61上,第一传送带61将原料传送到第一中转料仓121,然后通过第二传送62带到达第二破碎机22,经过二次的破碎作业后进入到第二洗沙池32,然后通过第二提升机42将原料提升倒在第三传送63带上,第三传送带63将原料传输到振动筛5上,经过振动筛5的筛选合格的颗粒将进入到第三洗沙池33,不合格的原料会被倒在第五传送带65上,第五传送带65将原料传输到第二中转料仓122内,然后通过第四传送带64送入回料仓231内部,然后经过回料仓231会分割到不同的喂料机232上,通过喂料机232将原料倒入第三破碎机23内进行破碎,破碎完成后倒入第二洗沙池32,然后通过第二提升机42将原料提升倒在第三传送带63上,第三传送带63将原料传输到振动筛5上,如果不合格则如此反复,合格后进入第三洗沙池33的原料在第三提升机43的作用下,将原料倒入脱水筛431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通过第六传送带66将其传送出去。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制沙洗沙一体化生产流水线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