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选机滚筒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7541发布日期:2019-11-27 18:3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选机滚筒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选机滚筒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磁选,就是利用被分选物料的磁性差异,在分选磁场中对矿物颗粒进行分离的一种选矿手段。磁选可分湿式磁边和干式磁边两种形式。湿式磁选需要以水作为工作介质,在严重缺水的地区将难以实现,而且对周边环境还可能会造成严重污染;干式磁选机是针对干燥的磁性矿物进行分选的磁力选矿机械,干式磁选机要求被分选的矿物干燥,颗粒之间可以自由移动、成独立的自由状态,相比于湿式磁选机,干式磁选机具备结构简单、处理量大、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的优点。

无论是干式磁选还是湿式磁选,在进行磁选的过程中,都需要有驱动装置驱动磁选机的滚筒进行旋转。如图1所示,为现有磁选机的典型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a为滚筒,b为驱动电机,c为驱动轴,d为从动链轮,e为传动链,f为主动链轮,通过从动链轮d与驱动轴c连接,在通过驱动轴c和滚筒a的端盖固定连接,从而达到驱动滚筒a旋转的目的。

从动链轮d与驱动轴c连接和驱动轴c在与滚筒a的端盖固定连接时,为了保证滚筒a的可靠旋转,对从动链轮d与驱动轴c的连接部件,以及驱动轴c与端盖的固定部位和固定连接件的强度要求较高。并且需要运用特殊的连接机构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例如,从动链轮与驱动轴采用键连接;在滚筒的端盖上和驱动轴上分别开设卡槽,通过卡簧卡接完成二者的固定连接。这些连接结构和连接部件需要复杂的工艺加工和繁琐的安装作业,材料和加工成本较高,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能够简化驱动装置与滚筒的连接结构,减少材料和加工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选机滚筒用驱动装置,包括:滚筒,传动轮,驱动轮,皮带;所述传动轮的轴孔穿过所述滚筒的旋转轴,所述传动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滚筒上;所述驱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传动轮连接,为所述传动轮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为带有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减重通孔的平皮带轮,相邻所述减重通孔之间形成肋板。

进一步,所述传动轮与所述滚筒的连接端有向所述滚筒平行延伸的外缘,所述外缘的内径与所述滚筒的外径配合,所述外缘插装在所述滚筒上。

进一步,所述滚筒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滚筒一端的端盖,通过螺钉将所述传动轮上的所述肋板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缘和所述滚筒通过若干个螺钉周向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带有容置所述皮带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皮带为三角皮带。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滚筒的旋转轴为一根贯穿所述滚筒且固定的轴。

进一步,所述滚筒的旋转轴伸出所述滚筒的两端均为固定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动轮和滚筒固定连接,通过传动轮直接带动滚筒转动,不需要在滚筒的旋转轴上设置与传动轮和滚筒的连接机构,节省了成本和安装时间。此外,通过传动轮直接带动滚筒转动,能够使滚筒更加平稳地旋转。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传动轮和驱动轮通过皮带连接,为了减轻传动轮的质量,传动轮为平皮带轮,驱动轮带有容置皮带的凹槽,这样,在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皮带不会从传动轮上脱落,保证驱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磁选机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旋转剖面图;

图5为图2中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旋转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旋转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磁选机滚筒用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驱动装置,包括:滚筒,传动轮,驱动轮,皮带;传动轮的轴孔穿过滚筒的旋转轴,传动轮固定安装在滚筒上;驱动轮通过皮带与传动轮连接,驱动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轴及联轴器均为现有技术的常规装置。滚筒包括固定安装在滚筒一端的端盖,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轮的直径小于滚筒的直径,传动轮贴合在端盖的外表面并通过若干个螺钉与端盖固定连接,从而驱动传动轮转动即可带动滚筒的转动,与传统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滚筒转动的方案相比,通过传动轮直接带动滚筒进行转动,不需要在滚筒的旋转轴上设置与传动轮和滚筒的连接机构,节省了成本和安装时间。此外,通过传动轮直接带动滚筒转动,能够使滚筒更加平稳地旋转。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滚筒通过驱动转动轮即可实现转动,因此滚筒的旋转轴不需要设置成固定轴和驱动轴两部分,旋转轴可直接设置成固定轴,旋转轴伸出滚筒两端的部分可进行固定,不在需要使用轴承等驱动轴的转动支撑结构,节省了滚筒的驱动轴支撑结构的成本,同时,旋转轴两端固定的方式能够整个驱动装置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实施例2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选机滚筒用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该驱动装置,包括:滚筒1,传动轮2,驱动轮5,皮带6;滚筒1包括固定安装在滚筒1一端的端盖3,传动轮2的轴孔穿过滚筒1的旋转轴;如图3和图4所示,传动轮1为带有周向均匀分布的4个相同减重通孔21的平皮带轮,传动轮1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圆柱面,相邻减重通孔之间形成肋板22。在磁选机滚筒用驱动装置中,传动轮的直径一般较大,因此,本实施例为减轻传动轮2的质量,同时,减小驱动装置对其的驱动力,提高传动效率。

传动轮2与滚筒1的连接端有向滚筒1平行延伸的外缘23,外缘23的内径与滚筒1的外径配合,传动轮2通过外缘23插装在滚筒1上,并通过4个周向安装位置相同的螺钉4将传动轮2的肋板22固定在端盖3上,驱动轮5通过皮带6与传动轮1连接,驱动轮5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轴及联轴器均为现有技术的常规装置,图中未示出)。从而驱动传动轮2转动即可带动滚筒1的转动,与传统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滚筒转动的方案相比,通过传动轮2直接带动滚筒1进行转动,不需要在滚筒的旋转轴上设置与传动轮和滚筒的连接机构,例如在旋转轴和端盖上均开设卡簧槽,由卡簧进行连接旋转轴和端盖,这对卡簧槽的加工精度和卡簧的材料均由较高的要求,传动轮和旋转轴之间也需要通过键连接,才能实现带动滚筒的转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节省了上述结构的设计和加工成本,并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通过传动轮2直接带动滚筒1转动,能够使滚筒1更加平稳地旋转。

驱动轮5驱动传动轮2转动,由于传动轮2为平轮,为了保证皮带6平稳地进行传动,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轮5的外表面设置有供皮带6容置的凹槽51,这样,在驱动装置的驱动过程中,皮带6不会从传动轮2上滑脱,保证皮带6的平稳传动。优选地,皮带6为三角皮带。

皮带6为皮带本身能缓和载荷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并且安装方便,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是由传动轮直接带动滚轮旋转,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使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能够更加平稳地驱动滚筒1转动,进一步降低了噪声。

如图2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滚筒1通过驱动转动轮2即可实现转动,因此滚筒1的旋转轴不需要设置成固定轴和驱动轴两部分,旋转轴可直接设置成固定的轴,旋转轴伸出滚筒1两端的部分可采用支撑固定或者吊挂固定的方式,不在需要使用轴承等转动支撑结构,节省了滚筒1的旋转轴支撑成本,同时,能够对驱动装置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磁选机滚筒用驱动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驱动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轮通过外缘插装在滚筒上后,传动轮和滚筒进行周向固定。具体可以为在传动轮和滚动的相应部位开设周向螺纹孔,通过周向螺钉将传动轮和滚筒固定。

为了减轻驱动轮的质量,将驱动轮可设置如图7和图8所示的含有肋板的轻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给出的具体实施例之外,其中的一些结构可有不同选择。如,传动轮和驱动轮采用皮带连接时,传动轮的外表面也可以开设供皮带容置的凹槽;传动轮通过肋板与滚筒的端盖进行连接时,传动轮的直径可以大于滚筒的直径,也可以小于滚筒的直径;传动轮的肋板也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多个;传动轮与滚筒或者端盖进行固定时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者铆接等固定方式;传动轮与滚筒或者与端盖进行螺钉固定连接时,螺钉的个数、大小和安装的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等等,而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其基本技能即可做出的,故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