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称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7544发布日期:2020-08-25 19:2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板栗称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板栗分选领域,具体涉及板栗称量装置。



背景技术:

板栗是消费者极为喜爱的食品,板栗既可以带壳炒制,也可以去壳加工成罐头食品以备食用,还可以作为食材烧制食用,板栗的食用方式真可谓多种多样。对于板栗罐头而言,其加工过程一般经过去壳、削(去)果衣、清洗、煮制等工序。板栗罐头灌装时必然涉及分级和称重的基本问题,为了分级,通常是在煮制前先由人工对板栗的大小、轻重实施分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花费大量的人工劳力和时间,并且误差严重。现有技术中已公开有采用图像、称重方案的设备或设计,技术人员企图通过称重或图像的方案对待选物实施分级选分的努力确实解决了部分物料的分选难题。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板栗分选装置”(cn201720978228.7)(以下简称文献1)认为现有技术无法对其表面破损程度等外观等级进行分级,通过设置图像采集的方案来评价板栗的等级并加以分选,具体讲就是图像采集后通过大小、颜色、表面破损程度三方面对板栗进行分级评价,并且其评价的对象是带(部硬)壳的板栗。该文献1无法解决申请人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即削除果衣后的板栗仁按重量等级分选。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坚果用称重分选装置”(cn201920640280.0)(以下简称文献2),坚果从移动箱9右侧的入口处倒入,这时启动伺服电机16,利用伺服电机16带动转动轮15、转盘14、筛选辊筒6一同转动,而坚果在筛选辊筒6上滚动的同时,当坚果的大小小于当下筛选辊筒6上的筛分孔7的内径,那么会从当下筛选辊筒6上的筛分孔7掉入到对应的收集盒5中,而大于当下筛选辊筒6上的筛分孔7的内径的坚果,随着筛选辊筒6的转动,带入至下一个筛选辊筒6上,再进行筛分,直至筛选完成;由此可见文献2是基于旋转滚筒的分选方案,这对申请人所面临的削除果衣后的板栗仁按重量等级分选同样无能为力,因为文献2中的滚筒转动是其筛选的前提,尽管削除果衣后的板栗仁仍然具有良好的强度,当其随滚筒的转动而抛起、掉落、相互挤压过程中,严重损伤削除果衣后的板栗仁实为必然,另外,尽管果粒大小差别不大,但果粒因密度差异也可能出现重量的显著差异。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禽蛋自动称重分选裹泥设备”(cn201811098217.5)(以下简称文献3),禽蛋在第一排列传输带2出来后稳定落入推蛋链齿31上,推蛋链齿31两侧有导轨32,禽蛋由推蛋链齿31推着并在导轨32上滚动着稳定前行。电子称重传感器4安装在推蛋链齿31正上方的支撑板上,称重支架41吊装在电子称重传感器4的承重端,称重支架41底部有圆形的称重导轨42,能够保证禽蛋平顺过渡,并不容易落上鸭屎等脏物而影响称重精度,禽蛋在导轨32上滚动前行到称重支架41底部的圆形称重导轨42上时,独立落在称重支架41上并脱离推蛋链齿31,电子称重传感器4对禽蛋完成称重,称重后的数据在控制中心5进行数据处理,并把称重后的禽蛋定义到对应的重量规格中,禽蛋随后滚动出称重支架41。电子称重传感器4安装在推蛋链齿31上方,避免禽蛋上下落的鸭屎或者盐水滴落在传感器上,对传感器造成腐蚀,影响精度和寿命。禽蛋在称重后进入分选机构6,并继续传输到对应的重量规格中,每种重量规格的分选机构6中都设置由控制中心5控制的气缸61和圆形弹性橡胶垫62,将对应的蛋从传送链齿3上推选下来,圆形弹性橡胶垫62为有弹性的牛筋板,在接触到蛋的时候有弹性变形不会将蛋碰破。上述方案依然无法解决或提供相关的技术启示以解决本申请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因为文献3中,首先是,禽蛋由推蛋链齿31推着并在导轨32上滚动着稳定前行,实现滚动前行是依赖于禽蛋的特定蛋壳球形实现的,对于削除果衣后的板栗仁来讲显然不具备滚动的可能,削除果衣后的板栗仁的形状极为多样且无规则可言,所以说文献3根本无法实现本申请面临的板栗仁的自上游向下游转运的问题,自然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板栗仁的单粒称量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板栗称量装置,实现板栗仁的准确称量,为板栗仁的分选提供质量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栗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称量托架由板面位于铅垂面内的相互平行的齿形板间隔布置构成,齿形板的上边为单个齿谷的齿形边,各齿谷同位布置并构成托撑板栗仁的v形区域,该称量托架与计量称重传感器相连。

上述方案确保了板栗粒仁将被准确称量,称量步骤布置在板栗仁分选路径上,采用齿形板间隔布置的方案既可以保证板栗仁的稳固放置,又为板栗仁的转运提供了与转运机构配合的空间基础;单个齿谷的设置为称量单粒板栗仁提供了放置容纳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中的右、左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由本发明构成的分选机的立体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板栗称量装置,称量托架50由板面位于铅垂面内的相互平行的齿形板51间隔布置构成,齿形板51的上边为单个齿谷的齿形边511,各齿谷同位布置并构成托撑板栗仁的v形区域,该称量托架50与计量称重传感器30相连。

上述方案中,齿形板51间隔布置,各齿形板51彼此位置固定,齿谷部位围成了单个v形齿谷区域,该v形区域完全能够胜任单个板栗仁容纳与称量的任务,这样借助上游设备间隔式输送而来的单个板栗,称量托架50也对应的只有一个承接部位,如此便可以及时采集单个板栗仁的质量了,这为后续的分选步骤提供依据。

更进一步的,称量托架50包括3~5片齿形板51,外侧的齿形板51上的齿谷区域的轮廓边界高于内侧的齿形板51上的齿形边511的齿谷区域的轮廓边界。由此构成的称量托架50的中部略低凹、四周呈高围的托料区域,这样可提供足够大小的托撑部位来承托单个板栗仁,并且承托区域中部位处于低位,所以托撑板栗仁可靠稳固,避免板栗仁滚动或滑落的风险,并且避免了滚动或滑落的稳定状态也是准确称量的前提。

称量托架50还包括位于外侧齿形板51板面外侧的两吊臂52,齿形板51的下端与吊臂52的下端相连,吊臂52的上端连接有跨臂53且跨臂53的中部与位于上方的称重传感器30相连。上述方案也可以理解为吊挂式称重,在确保称重准确的前提下保证了衔接布置相关部件,这样就使得齿形板51的下方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以方便布置上、下游部件和转运部件,上端吊挂式连接确保了称量精度;齿形板51的下端与吊臂52的下端相连保证了连接部位以上的齿形板51为自由态,为与转运托料架70的衔接配合提供空间。以下将详细说明。

为避免板栗仁落向称量托架50时产生振动或外界振动传递到到称重传感器30以影响称量结果,称重传感器30的壳体与机架1之间设置减振橡胶垫2。

称量托架50位于上游固定托料架40和下游固定托料架60之间,上游固定托料架40、称量托架50和下游固定托料架60布置路径上有转运托料架70,所述的上游固定托料架40、下游固定托料架60及转运托料架70均由板面位于铅垂面内的齿形板平行间隔布置构成且上边为齿形边,上游固定托料架40、称量托架50和下游固定托料架60上的对应位置处的齿形板共面布置且与转运托料架70上的各齿形板平行间隔错面布置,驱动机构72驱动转运托料架70运动时转运齿形边711的轨迹位于铅垂面且转运齿形边711位于上游、下游端端部位置处转运齿形边711的高度与上游固定托料架40、称量托架50、下游固定托料架60上的各自齿形边的高度吻合,转运齿形边711从上游端向下游端端部运动过程中转运齿形边711的高度高于上游固定托料架40、称量托架50、下游固定托料架60上的齿形边的高度,如图4、5所示的状态,转运齿形边711从下游端向上游端端部运动过程中转运齿形边711的高度低于上游固定托料架40、称量托架50、下游固定托料架60上的齿形边的高度。

上述方案中,转运齿形边711转运板栗仁时,保证空载状态下的回程过程时应当与各托架上的板栗仁处在避让状态,转运齿形边711实载板栗仁向下游输送时应避免各托架的上齿边对板栗仁的干涉以免滑落。具体设计时,转运齿形边711上下游之间的一个往复循环将板栗仁传递一个齿距,相应的板栗仁抵达下游固定托料架60上,相应布置的推送或拨动等机构将板栗仁从下游固定托料架60上分离并收集,按重量等级收集在一起的板栗仁为同一重量规格的板栗仁。

上游固定托料架40、称量托架50及下游固定托料架60彼此为顺直向布置。采用该方案布置相关托架,有利于简化转运托料架70的运动形式,也简化了驱动机构72的方案,如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这样转运效率大大提高,且如图5所示,驱动轴同时驱动多组转运托架70。

上游固定托料架40上的各上游齿形板41下部由连接件连接,下游固定托料架60上的各下游齿形板61下部由连接件连接,称量托架50的齿形板51下部由连接件连接,转运齿形板71的下部由连接件连接,上游齿形板41、下游齿形板61、转运齿形板71的下部设置有空缺区域为转运托料架70提供避让空间。该方案就是要保证转运齿形板71的上半部分能够自如的在上游齿形板41、称量托架51及下游齿形板61上部位置处上下、前后向自由位移而避免出现相互干涉的现象,这样才能保证板栗仁的正常转运。

震动导料槽30的出料端与上游固定托料架40之间设置单粒选料单元80,单粒选料单元80包括螺旋辊81及其一侧设置的挡板82,挡板82板面与螺旋辊81轴向平行且挡板82的下部板边与螺旋辊81侧面中部分离式临近布置,挡板82板面与过螺旋辊81轴芯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驱动机构驱动螺旋辊81转动并推动螺旋齿槽中的板栗自上游向下游推送,螺旋辊81的转动方向为螺旋辊81顶部辊面的线速度为远离挡板82的方向。

上述方案中,板栗仁置于螺旋辊81与挡板82围成的整体呈角形的区域内,在输送过程中,螺旋齿812推动板栗仁自上游向下游位移,板栗仁同时也受到螺旋辊81的周向摩擦力的作用并给予板栗仁向远离挡板82的方向的移动趋势,通常情况下,即每个螺旋槽内只有一个板栗仁时,该单粒板栗仁将会被顺利地由上游移送至下游出料端;若进料端同时有2或3各板栗仁以压叠或偎依的方式同时位于同一个螺旋槽内时,在螺旋辊81的转动过程中,其中的1、2个板栗仁将被沿周向的摩擦力推出螺旋槽而被旋弃,在螺旋辊81与挡板82之间的角形区域的每个螺旋槽内只能保证有一个板栗仁被输送到出料端,所以实现了单个板栗仁间隔且逐个输送的目的。同一个螺旋槽内同时有两个板栗仁相互压叠在一起,螺旋辊81旋转时位于下部的板栗仁受到周向摩擦力的作用向左侧位移,上位的板栗仁落下,由于左侧的板栗已经更加接近辊面的顶部,所以随着螺旋辊81旋转,左侧的板栗仁自然回继续向左位移直至脱辊滑落,所以螺旋槽内只有一个板栗仁将最终抵达出料端。上述描述中的左、右方向,理解为图4中,人在右侧面向设备观察时的方向。

挡板82的板面与过螺旋辊81辊芯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30±8°,挡板82与螺旋辊81辊体之间构成的角形区域位于震动导料槽30的出料端下方。震动导料槽30内的板栗基本上可以逐个地输送到挡板82与螺旋辊81辊体之间角形区域,在该单粒选料单元80的单选作用下,单个板栗仁被逐个地输送到称量工位。

更具体的讲,螺旋辊81是在基辊段的辊面811上设置螺旋片812构成的,螺旋片812包括2~6螺距,所述的辊面811上位部的高度与上游固定托料架40的齿形边41高度吻合。这样保证了单选出的板栗仁被稳妥地输送到称量工位。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本发明简要说明分选机的分选工作过程:板栗仁放置在料斗10中,下端位于斗底处的输送带11运转时,其上的挡板111将托推着板栗仁向上端输送,并落至震动给料桶20中,震动给料桶20将板栗仁再输送到震动导料槽30上,震动导料槽30上的板栗仁再抵达单粒给料单元80上,单粒给料单元80上的板栗仁落至上游固定托料架40上,然后由转运托料架70依次经过上游固定托料架40、称量托架50和下游固定托料架60转运,在下游固定托料架60处由压力气体分配箱90上设置的喷枪喷射气流吹落板栗仁,再由集料罩91集罩至分料槽92后由出料口921导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