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零件的尺寸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7140发布日期:2020-12-11 15:2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零件的尺寸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加工件自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零件的尺寸检测机。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品加工件的检测方法还是利用人工检测,利用卡尺工具、塞规工具、止规工具等,对产品的各项尺寸进行逐个测量赛选,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逐个剔除,当产品产量大时,人工检测速度慢,效率不够高,同时人员检测的熟练程度不同,检测的质量难以把控,在现场检测人员过多后,容易导致现场的混乱,导致混料。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零件的尺寸检测机,用以解决对金属加工件尺寸的自动化检测以及自动化规整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零件的尺寸检测机,包括有框架组件、供料机构、上料机构、检测机构、下料机构、收料机构和plc控制器,所述供料机构设置在框架组件中的下架台上,供料机构上方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和上料机构的右侧下架台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右侧下架台上设置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下方设置有收料机构,所述plc控制器设置在下架台内。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有上罩壳和触摸屏,所述上罩壳设置在下架台上,上罩壳将供料机构、上料机构、检测机构、下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封装在内部,所述触摸屏设置在上罩壳正面。

作为优选,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有料盘、第一气缸和第一直线导轨,所述料盘安装在第一直线导轨上,带动料盘在第一直线导轨上滑动的第一气缸安装在供料机构的左侧。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电缸、第二电缸、第二气缸、第一坦克链、第二坦克链、第一爪夹和第一支架,所述上料机构通过第一支架安装在供料机构上方,第一电缸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一坦克链平行安装在第一电缸后侧,第二电缸在水平面上垂直安装在第一电缸上,第二坦克链平行安装在第二电缸后侧,第二气缸垂直于第一电缸和第二电缸构成的水平面,与第二电缸连接,第一爪夹安装在第二气缸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有取料模组、高度检测模组、外径检测模组、内径检测模组、送料模组和传送模组,所述取料模组、高度检测模组、外径检测模组、内径检测模组和送料模组依次顺序安装在检测机构中,所述传送模组安装在其他模组正前方;所述传送模组包括有第三电缸、撑板和抓取台,所述撑板安装在第五电缸上,所述抓取台安装在撑板上,抓取台内设置有气缸以及与气缸连接的爪夹,所述撑板上安装有4个抓取台,所述各个抓取台的间隙与各检测模组的间隙一致;所述取料模组为爪夹气缸,所述高度检测模组包括有垂直于检测台设置的接触式测量笔;所述外径检测模组包括有两根水平放置在检测台上的接触式测量笔,所述两根接触式测量笔成l型设置;所述内径检测模组包括有垂直于检测台设置的穿过气缸的接触式测量笔;所述送料模组为爪夹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有第三电缸、第四电缸、第三坦克链、第四坦克链、第二支架、第三气缸和第二爪夹,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检测机构右侧,第三电缸水平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三坦克链水平安装在第三电缸后侧,第四电缸在水平面上垂直安装在第三电缸上,第四坦克链平行安装在第四电缸后侧,第三气缸垂直于第三电缸和第四电缸构成的水平面,与第四电缸连接,第二爪夹安装在第三气缸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有ok品下料盘、ng品下料盘、第四气缸、第五气缸、第二直线导轨和第三直线导轨;所述ok品下料盘安装在第二直线导轨上,带动ok品下料盘在第二直线导轨上滑动的第四气缸安装在收料机构的左侧;所述ng品下料盘安装在第三直线导轨上,带动ng品下料盘在第三直线导轨上滑动的第五气缸安装在收料机构的右侧。

技术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机构内的爪夹抓取供料机构内料盘上的待检测零件,送至检测机构,通过检测机构内设置的高度检测模组、外径检测模组和内径检测模组对待检测工件的尺寸进行检测,最后有序的分别放置入收料机构内的ng品收料盘和ok品收料盘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金属加工件的尺寸的自动化检测,以及自动化分类,提高了检测的质量以及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无外壳);

图3是供料机构示意图;

图4是上料机构示意图;

图5是检测机构示意图:

图6是抓取台示意图;

图7是下料机构示意图;

图8是收料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选用的待检测金属零件为福尔德179-003。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框架组件1、供料机构2、上料机构3、检测机构4、下料机构5、收料机构6和plc控制器,供料机构2设置在框架组件1中的下架台11上,供料机构2上方设置有上料机构3,供料机构2和上料机构3的右侧下架台11上设置有检测机构4,检测机构4右侧下架台11上设置有下料机构5,下料机构5下方设置有收料机构6,plc控制器设置在下架台11内,框架组件1内的上罩壳12设置在下架台11上,上罩壳12将供料机构2、上料机构3、检测机构4、下料机构5和收料机构6封装在内部,触摸屏13设置在上罩壳12的正面。

工作人员启动下架台11上设置的开关,图3所示的供料机构2通过第一气缸22带动料盘21在第一直线轨道23上滑动,滑动至上料机构3正下方时,图4所示的上料机构3中的第一爪夹36在第一电缸31和第二电缸32的牵引下,可以在第一电缸31和第二电缸32构成的水平面上灵活移动,第一坦克链34和第二坦克链35确保牵引过程中内置的线路不会被拉扯损坏,第二气缸33控制第一爪夹36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通过plc控制器,第一爪夹36能够按序抓取供料机构2内料盘21上的待检测工件,第一爪夹36抓取到待检测工件后,通过第一电缸31和第二电缸32的牵引,将待检测工件送至如图5所示的检测机构4内的取料模组41中。

如图5所示的检测机构4内的取料模组41中的爪夹气缸411接收到第一爪夹36送至的待检测工件后,爪夹气缸411固定住待检测工件,此时检测机构4中的传送模组中,如图6所示设置在撑板47上的抓取台48在第五电缸46的牵引下,移动至取料模组41正前方,抓取台48内的爪夹482在气缸481控制下,抓取住待检测工件后,第五电缸46牵引撑板47,将抓取住待检测工件的抓取台48移动到高度检测模组42前,将待检测工件放入高度检测模组42的检测台上,高度检测模组42内接触式测量笔421在气缸牵引下,对待检测工件高度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抓取台48取走待检测工件,第五电缸46继续牵引撑板47,将抓取台48移动到外径检测模组43前,将待检测工件放入外径检测模组43的检测台上,外径检测模组43内,两根成l型放置的接触式测量笔421对待检测工件的外径测量后,抓取台48取走待检测工件,第五电缸46牵引撑板47,将抓取台48移动到内径检测模组44前,将待检测工件放入内径检测模组44的检测台上,内径检测模组44内的接触式测量笔421在气缸牵引下对待检测工件内径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抓取台48取走待检测工件,第五电缸46牵引撑板47,将抓取台48移动到送料模组45前,送料模组45上爪夹气缸411固定住待检测工件,由于撑板47上设置有4个抓取台48,每个抓取台48的间隙与各检测模组的间隙一致,因此多个待检测工件可以同时进行检测。

如图7所示下料机构5内的第二爪夹57在第三电缸51和第四电缸52的控制下,在第三电缸51和第四电缸52构成的水平面上灵活移动,第三坦克链53和第四坦克链54确保牵引过程中内置的线路不会被拉扯损坏,当检测完毕的工件被传送至检测机构4内的送料模组45上时,下料机构5内第二爪夹57取走检测完毕的工件,根据检测机构4汇总的检测数据,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尺寸合格工件放入如图8所示的收料机构6内的ok品收料盘61,将尺寸不合格工件放入收料机构6内的ng品收料盘62,当料盘收满时,第四气缸63带动ok品收料盘61在第二直线导轨65上移动至收料机构6外侧,工作人员取走料盘,换上新料盘,第五气缸64带动ng品收料盘62在第三直线导轨66上移动至收料机构6外侧,工作人员取走料盘,换上空料盘,完成整个工件的自动化检测以及自动化分类的流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