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8444发布日期:2021-05-04 10:2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现有的建筑垃圾颗粒在进行分类时,建筑垃圾是直接倒入分类装置内部的,但是垃圾颗粒中会包含有较大的颗粒物,当包含有较大的颗粒物投放在分类筛上时,随着大颗粒物向分类筛上掉落时,大颗粒物向分类筛坠落的惯性就会使分类筛表层造成磨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梯形块状,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为弧形壁面,所述支撑块的上端设置有保护壳,保护壳为椭圆形的壳体,且保护壳的内部为空心,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活动轴承,所述保护壳内部的活动轴承的内轴上设置有内壳,内壳为椭圆形的壳体,且内壳的内部为空心,所述内壳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弹簧,且弹簧总共有四组,所述内壳的内部设有筛分网板,所述筛分网板的外侧壁面与每两组所述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右端设有转轴,转轴为圆形的轴,所述转轴的右端与外部电机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为圆形环状,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卡接块,卡接块为矩形块状,且卡接块总共有两组。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卡接块相互远离的一端与所述内壳的内部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为圆形的管道,且输送管的内部为空心。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的内部与所述内壳的内部相通,所述输送管的外侧壁面开设有漏料孔,漏料孔为圆形的孔洞,且漏料孔围绕所述输送管外侧壁面一圈。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的上端设有喷液头,所述喷液头下方开设有孔洞,所述喷液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为圆形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喷液头下端孔洞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外部储液设备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带动凸块,带动凸块为螺旋形块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当建筑施工时的垃圾颗粒投送到筛分网板内部时,转轴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会进行旋转,两组卡接块在内壳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这时转轴就可以通过卡接块带动内壳通过活动轴承进行转动,当垃圾颗粒进入到筛分网板内部时,内壳会带动筛分网板旋转,从而细小的颗粒就会通过筛分网板内部的滤网孔洞掉入内壳的内壁面上,在内壳旋转时,内壳内壁面上的细小颗粒就会向输送管内部移动,从而通过漏料孔掉落外部,这时筛分网板内部只剩下大颗粒块,当垃圾颗粒倒入筛分网板内部时,筛分网板在大颗粒物的压力会通过弹簧进行下压缓冲,当筛分网板快速运转时,筛分网板就会在内壳内部来回抖动,从而减小大颗粒物对筛分网板表面的直接撞击力,这样弹簧就达到减小大颗粒物对筛分网板表层磨损的效果。

(2)、该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当从筛分网板内部掉入内壳内部的细小颗粒随着内壳的旋转就会进行输送管中,从而通过漏料孔排出外部,且建筑垃圾颗粒在内壳内部分类时会产生灰尘,当细小颗粒物通过漏料孔排出时,输送管上方的喷液头会通过连接管对漏料孔喷出水源,这时水源进入漏料孔内部后会与细小颗粒接触从而排出外部,这时排出外部的颗粒产生的灰尘就会被水源吸收,而大颗粒在内壳的旋转后,会在输送管的内部一直移动,直至掉入外部,这样喷液头就达到清理灰尘的效果。

(3)、该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当转轴通过两组卡接块带动内壳旋转时,内科内部的筛分网板在带动垃圾的旋转时,小颗粒会通过漏料孔排除外部,当大颗粒物随着内壳的转动进入输送管内部后,由于大颗粒物本身体积较大,所以在输送管的内部进行移动时,可能造成阻塞,当大颗粒物进入输送管内部后,大颗粒物首先会与输送管内部的带动凸块进行接触,在输送管旋转时,输送管内部的带动凸块同时也在旋转,从而带动凸块在旋转时将输送管内部的大颗粒物直接带走,这样带动凸块就达到防堵塞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接块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动凸块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管局部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撑块;2、保护壳;3、活动轴承;4、内壳;5、弹簧;6、筛分网板;7、转轴;8、固定环;9、卡接块;10、输送管;11、漏料孔;12、喷液头;13、连接管;14、带动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建筑垃圾颗粒分类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支撑块1,所述支撑块1为梯形块状,所述支撑块1的上端为弧形壁面,所述支撑块1的上端设置有保护壳2,保护壳2为椭圆形的壳体,且保护壳2的内部为空心,所述保护壳2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活动轴承3,活动轴承3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保护壳2内部的活动轴承3的内轴上设置有内壳4,内壳4为椭圆形的壳体,且内壳4的内部为空心,所述内壳4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弹簧5,弹簧5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且弹簧5总共有四组,所述内壳4的内部设有筛分网板6,筛分网板6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筛分网板6的外侧壁面与每两组所述弹簧5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2的右端设有转轴7,转轴7为圆形的轴,所述转轴7的右端与外部电机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7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固定环8,固定环8为圆形环状,所述固定环8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卡接块9,卡接块9为矩形块状,且卡接块9总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卡接块9相互远离的一端与所述内壳4的内部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壳4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输送管10,输送管10为圆形的管道,且输送管10的内部为空心,所述输送管10的内部与所述内壳4的内部相通,所述输送管10的外侧壁面开设有漏料孔11,漏料孔11为圆形的孔洞,且漏料孔11围绕所述输送管10外侧壁面一圈,所述输送管10的上端设有喷液头12,喷液头12为现有而机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喷液头12下方开设有孔洞,所述喷液头1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为圆形管道,所述喷液头12下端孔洞与所述连接管13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13的上端与外部储液设备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10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带动凸块14,带动凸块14为螺旋形块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建筑施工时的垃圾颗粒投送到筛分网板6内部时,转轴7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会进行旋转,两组卡接块9在内壳4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这时转轴7就可以通过卡接块9带动内壳4通过活动轴承3进行转动,当垃圾颗粒进入到筛分网板6内部时,内壳4会带动筛分网板6旋转,从而细小的颗粒就会通过筛分网板6内部的滤网孔洞掉入内壳4的内壁面上,在内壳4旋转时,内壳4内壁面上的细小颗粒就会向输送管10内部移动,从而通过漏料孔11掉落外部,这时筛分网板6内部只剩下大颗粒块,当垃圾颗粒倒入筛分网板6内部时,筛分网板6在大颗粒物的压力会通过弹簧5进行下压缓冲,当筛分网板6快速运转时,筛分网板6就会在内壳4内部通过弹簧5来回抖动,从而减小大颗粒物对筛分网板6表面的直接撞击力,这样弹簧5就达到减小大颗粒物对筛分网板6表层磨损的效果。

当从筛分网板6内部掉入内壳4内部的细小颗粒随着内壳4的旋转就会进行输送管10中,从而通过漏料孔11排出外部,且建筑垃圾颗粒在内壳4内部分类时会产生灰尘,当细小颗粒物通过漏料孔11排出时,输送管10上方的喷液头12会通过连接管13对漏料孔11喷出水源,这时水源进入漏料孔11内部后会与细小颗粒接触从而排出外部,这时排出外部的颗粒产生的灰尘就会被水源吸收,而大颗粒在内壳4的旋转后,会在输送管10的内部一直移动,直至掉入外部,这样喷液头12就达到清理灰尘的效果。

当转轴7通过两组卡接块9带动内壳4旋转时,内科4内部的筛分网板6在带动垃圾的旋转时,小颗粒会通过漏料孔11排除外部,当大颗粒物随着内壳4的转动进入输送管10内部后,由于大颗粒物本身体积较大,所以在输送管10的内部进行移动时,可能造成阻塞,当大颗粒物进入输送管10内部后,大颗粒物首先会与输送管10内部的带动凸块14进行接触,在输送管10旋转时,输送管10内部的带动凸块14同时也在旋转,从而带动凸块14在旋转时将输送管10内部的大颗粒物直接带走,这样带动凸块14就达到防堵塞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即本使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