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子剥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6313发布日期:2022-02-08 03:3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子剥壳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子粉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子剥壳机。


背景技术:

2.橡子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因子,可抵抗、缓解、预防铅等重金属有对人体的毒害,故食用橡籽营养保健系列食品可保护人体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提高儿童的智力和发育水平。橡子入药,可治泻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细胞代谢,骨络生长,增强生理功能,防止贫血。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产橡子豆腐供食用。橡子用途广泛,前景广阔,随着橡子果仁需求量不断增加,橡子手工剥壳已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实现剥壳机械化迫在眉睫。
3.授权公告号为cn2055121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花生剥壳机的对辊挤压剥壳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对辊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对辊挤压机构和花生剥壳机构,经过对辊挤压装置将花生外壳挤压裂开,然后进入到花生剥壳机构内,经过套管不断敲打花生,花生的外壳被击打碎并与花生种子分离,该装置花生剥壳率高,花生完整率高,但是该装置中齿轮机构较多,并且还有较小的压缩弹簧,在外壳破碎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小的外壳杂质,若有外壳杂质进入到齿轮机构内部或者压缩弹簧内部,容易使装置运行的流畅性和装置的可操作性造成影响,最终影响物料去壳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子剥壳机,具有结构简单、节约能耗、防卡壳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橡子剥壳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剥壳仓、传动机构,所述剥壳仓内上方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剥壳仓内设置剥壳机构,所述剥壳仓下方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下方设置有分料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的驱动电机、大皮带轮、小皮带轮,抖动机构,所述抖动机构位于所述机架下方,所述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平行设置在所述剥壳机构的端部,所述小皮带轮位于所述大皮带轮远离所述剥壳仓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一与所述大皮带轮相连接,所述小皮带轮通过片皮带二与所述抖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抖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料机构相连接,所述机架上远离所述抖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风机。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子通过进料斗进入到剥壳仓内,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一驱动所述大皮带轮转动,大皮带轮会带动剥壳机构转动,剥壳仓内的剥壳机构对橡子进行剥壳之后落入到下料口,由于橡子果实要比橡子外壳要重,下料口处风机的吹动下,会将橡子的果壳与果实分开,进一步大皮带轮的转动会使与大皮带轮同轴连接的小皮带轮转动,小皮带轮通过皮带二带动机架上的抖动机构抖动,抖动机构会使分料机构前后往返运动,这是由于在果实与果壳分开的过程中,由于果壳形状的不规则性会在出料机构上进行堆积,不容易从出料机构移动送出,通过同一个电机使抖动机构进行往返运动出料,能够加快
果壳的移动性,使果壳和果仁能够更加流畅的从机器内部流出,不仅能够加快工作效率,防止堵塞,通过单个电机便既能够实现橡子剥壳流程,还能够加快果仁和果壳的流通性。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抖动机构包括轴承座一、轴承座二、传动件一、传动件二、连杆组,所述传动件一转动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一上,所述传动件二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座二上,所述传动件一与所述传动件二垂直,所述传动件一位于所述轴承座一两侧的一端为传动皮带轮,另一端为锥齿轮一,所述小皮带轮通过皮带二与所述传动皮带轮连接,所述传动件二位于所述轴承座二两侧的一端为锥齿轮二,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相连接,所述连杆组与所述出料机构相铰接,所述锥齿轮一与所述锥齿轮二垂直啮合,所述连杆组与所述传动件二相垂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皮带轮通过皮带二带动传动件一一端的传动皮带轮转动,进一步使传动件一另一端的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垂直啮合,从而使锥齿轮二转动,进一步带动传动件二另一端的连杆组转动,连杆组转动过程中,会使分料机构的一端上下抖动,从而促进果壳的流出,因此,采用一个电机便能够实现橡子果实的剥壳还能够促进果壳的出料,体现了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料机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筛板、下筛板、出壳板,所述上筛板远离所述抖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整料通道,所述下筛板远离所述抖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碎料通道,所述上筛板孔径大于所述下筛板孔径,所述上筛板、下筛板和出壳板均向所述风机一端倾斜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已经被剥壳的橡子果仁和果壳会从下料口落到分料机构上,由于橡子果实要比橡子外壳要重,下料口处风机的吹动下,会将橡子的果壳与果仁分开,使果壳直接被吹到出壳板上,果仁落入到上筛板上,由于上筛板的孔径较大,完整的果仁颗粒没办法从上筛板上流出,便会留在上筛板上从整料通道流出,从上筛板上落下的较小的碎颗粒会从下筛板上的碎料通道流出,进一步更小的粉末状和杂质类物质便从下筛板上落到出壳板上随着果壳一起被传送出去,同时在抖动机构的抖动下能够使果仁果壳更容易的进行出料。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组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传动件二远离锥齿轮二一端的转动板、铰接在连杆一一端的连杆一,连杆一的一端与所述出壳板的底部相铰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动件二转动时,连接在传动件二一端的转动板也会发生转动,从而带动铰接在转动板一端的连杆一转动,由于连杆一与转动板相铰接,连杆一的另一端与出出壳板的底部相铰接,因此,在转动板转动的过程中,连杆一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动,从而带动出壳板一端的上下抖动,使出壳板上的果壳能够更容易的传送出去。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剥壳机构包括沿所述剥壳仓底部轴向平行设置的若干钢条、转动连接在所述剥壳仓两端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两端沿转动轴径向辐射状分布的若干调节杆、设置在相对两个所述调节杆之间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与所述钢条平行,相邻两根所述钢条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大皮带轮与所述小皮带轮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一驱动大皮带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通过调节杆带动挤压杆转动,当挤压杆与剥壳机底部的钢条相挤压上的过程中,会对位
于相邻两根钢条之间的橡子进行挤压,使橡子破壳之后,橡子果仁颗粒体积变小,果壳变碎,便从相邻两根钢条之间落下,便完成了橡子剥壳过程。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条形孔一,所述挤压杆包括与所述调节杆相重合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与所述条形孔一相重合的条形孔二、设置在两个相对所述连接杆之间的挤压辊,所述条形孔一与所述条形孔二之间通过螺钉、螺栓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子的颗粒大小不均匀,若挤压辊和钢条之间的距离较短时,在挤压辊转动到位于钢条之间间隙里的橡子时,会将橡子从间隙内拨出来,而无法对其进行挤压片破壳,若挤压辊和钢条之间的距离较长时,挤压辊与钢条之间的挤压力无法使橡子壳破损,而无法达到去壳的目的,因此,在调节杆上设置条形孔,在连接杆上设置条形孔二,通过螺钉螺栓来条形孔一和条形孔二之间重合的面积的大小,从而能够控制挤压辊与钢条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对不同颗粒大小的橡子进行剥壳操作,还能够通过该距离调节挤压力度的大小。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设置为3个。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挤压辊与钢条之间挤压使橡子破壳的过程中,挤压辊受力较大,容易变形,而采用三个调节杆的设置,能够使受力相互抵消,受力更加均匀,更不容易变形损坏。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传动机构,不仅能够驱动剥壳机构对橡子进行剥壳,还能够驱动下方的分料机构进行抖动出料,该装置结构简单、节约能耗、工作效率高,易于推广使用。
21.2、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料机构采用了三层分料处理,上筛板的孔径较大,会使完整的果仁留在上筛板上从整料通道流出,从上筛板上落下的较小的碎颗粒会从下筛板上的碎料通道流出,进一步更小的粉末状和杂质类物质便从下筛板上落到出壳板上随着果壳一起被传送出去,同时在抖动机构的抖动下能够使果仁果壳更容易的进行出料,实现果仁的分级分料处理,简单方便。
22.3、本实用新型还在出壳板的下方设置了抖动件,由于破碎之后果壳形状的不规则,不容易从出壳板上向下滑动输出,可能会在出壳板上进行堆积,而影响整个剥壳过程的流畅性,采用抖动件能够使出壳板较高的一端一直处于上下抖动状态,能够将果壳不停的向较低的一端传送,避免果壳在下料口处堆积。
23.4、本实用新型中剥壳机构中的挤压辊与钢条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在调节杆上设置条形孔,在连接杆上设置条形孔二,通过螺钉螺栓来条形孔一和条形孔二之间重合的面积的大小,从而能够控制挤压辊与钢条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对不同颗粒大小的橡子进行剥壳处操作,并且还能够通过控制挤压辊与钢条之间的距离拉丝控制挤压力度的大小,避免较大的挤压力度对果仁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仓后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剥壳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机架;2、剥壳仓;21、进料斗;22、下料口;3、剥壳机构;31、钢条;32、转动轴;33、调节杆;331、条形孔一;34、连接杆;341、条形孔二;35、挤压辊;4、传动机构;41、驱动电机;42、大皮带轮;43、小皮带轮;44、皮带一;45、皮带二;5、抖动机构;51、轴承座一;521、传动皮带轮;522、锥齿轮一;53、轴承座二;541、锥齿轮二;542、转动板;543、连杆一;6、分料机构;61、上筛板;611、整料通道;62、下筛板;621、碎料通道;63、出壳板;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一种橡子剥壳机,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方的剥壳仓2,设置在机架1一侧的传动机构4,机架1另一侧设置有风机7,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分料机构6,剥壳仓2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斗21,剥壳仓2的内部设置有剥壳机构3,在剥壳仓2的下方开设有下料口22,分料机构6位于下料口22的正下方。
33.如图1、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转动轴32端部的大皮带轮42和小皮带轮43,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通过皮带一44与大皮带轮42相连接,小皮带轮43通过皮带二45与抖动机构5中传动件一相连接,抖动机构5的另一端与分料机构6相连接;在机架1 上设置有轴承座一51,轴承座二53,轴承座一51内转动连接有传动件一,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为传动皮带轮1和锥齿轮一522522,轴承座二53内转动连接有传动件二,传动件二的一端为锥齿轮二542,另一端垂直连接有转动板2,传动件一与传动件二相互垂直,锥齿轮一522与锥齿轮二542之间垂直啮合,在连杆一3的另一端铰接有一个连杆一3,连杆一3的另一端与出壳板 63的底部相铰接,通过抖动机构5能够使果壳能够更加流畅的从出壳板63上流出。
34.如图3、图5所示,剥壳机构3包括沿剥壳仓2底部轴向平行设置的若干钢条31,相邻两个钢条31之间留有间隙,在剥壳仓2两端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动轴32,转动轴32的两端沿转动轴32 径向呈辐射状均分设置有三根调节杆33,调节杆33上还开设有两个条形孔一331,与调节杆33 之间通过螺栓、螺帽可拆卸重合连接的连接杆34,相对两个连接杆34之间连接有挤压辊35,连接杆34上开设有两个与条形孔一331相同的条形孔二341,螺栓穿过条形孔一331和条形孔二 341,螺栓两端通过螺帽固定,通过调节螺栓在条形孔一331和条形孔二341固定的位置能够调节挤压辊35与钢条31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挤压力度以及可以适用不同大小颗粒的橡子进行剥壳。
35.如图4所示,分料机构6从上至下一次包括上筛板61、下筛板62和出壳板63,上筛板61、下筛板62和出壳板63都为倾斜设置,均位于风机7的一端低于另一端,上筛板61的孔径大于下筛板62的孔径,上筛板61靠近风机7的一端设置有整料通道611,下筛板62靠近风机7的一端设置碎料通道621,出壳板63位于抖动机构5的一端要长于上筛板61和下筛板62,外壳已经去除的果壳和果仁从下料口22流出后,风机7将较轻的果壳吹到出壳板63上,整粒的果仁在孔径较大的上筛板61上的整料通道611流出,碎粒果仁通过上筛板61之后落入到下筛板62上通过碎粒通道流出。
36.一种橡子剥壳机的工作原理:带壳橡子从进料斗21进入到剥壳仓2内,橡子颗粒位于相邻两根钢条31之间,驱动电机41通过皮带一44驱动大皮带轮42转动,进一步带动转动轴32转动,转动轴32通过调节杆33带动连接在连接杆34上的挤压辊35转动,挤压辊35与钢条31之间相互挤压,将位于钢条31之间的橡子壳挤压破裂,使橡子果仁与橡子壳分开,实现橡子壳的分离,橡子壳和橡子仁通过下料口22落入到上筛板61的过程中,由于果壳的比果仁轻,风机7会将果壳向前吹动,使果壳落入到下方的出壳板63上,果仁落入到上筛板61上,上筛板61的孔径较大,较小的碎果仁会从上筛板61上落入到下筛板62上,较大的整粒果仁会从整粒通道流出,较小的果仁和碎果仁会从下筛板62端部的碎粒通道流出,驱动电机41在带动大皮带轮42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小皮带轮43转动,进一步通过皮带二45带动下方的抖动机构5运动,由于分料机构6内的出壳板63是出于倾斜的状态,因此在出壳板63向前来回往返运动过程中,会将位于出壳板63上的果壳向前传送出去,避免果壳在出壳板63上堆积,影响机器的运转,具有结构简单、节约能耗、防卡壳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