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观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2395026发布日期:2022-11-30 09:5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观检测装置

1.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大,消费者对于汽车配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确保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质量和市场稳定性,进行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3.现有技术中,对于生产完成的配件,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确保配件的完整性,不会出现瑕疵;而在检测的过程中,一种方式通过人工目测的方式进行检查,另一种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设备进行检测;然而,通过人工的检测一方面造成检测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会因为人工的疏忽等原因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而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设备进行检测,虽然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去性,但是检测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介入到其中,更换配件的位置,进而使检测效率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装置,该外观检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6.送料机构,用于存储配件,并逐一将配件进行传送;
7.支撑机构,与送料机构相邻设置,且在支撑机构上设置有上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位移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位移机构设置在第一检测机构与第二检测机构之间;
8.上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并邻近送料机构设置,将送料机构传送到上料机构上的第一位置的配件改变位置后置于上料机构上的位移机构初始位置;
9.第一检测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一侧,并邻近上料机构设置,对位移机构由初始位置传送到支撑机构上的检测板上的第二位置的配件的第一状态进行图像检测;
10.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另一侧,对位移机构传送由第二位置传送到第三位置的配件的第二状态进行图像检测;
11.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各部分动作,并根据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判断配件完成性,分别与上料机构第一检测机构、位移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连接。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送料机构包括:
13.支撑架,设置在使用地;
14.振动筛,设置在支撑架上,并通过送料轨道与第一位置连通。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料机构包括:
16.第一支架,设置在支撑机构上;
17.上料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推动送料机构传送到第一位置的配件改变位置后进入到位移机构初始位置。
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检测机构包括:
19.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第二支架上;
20.第一反光装置,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置于第二位置与第一检测装置之间。
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移机构包括:
22.移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第三支架上;
23.若干吸附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上,并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改变位置。
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移动装置包括:
25.移动架,设置在支撑机构上;
26.移动体,设置在移动架上,并与若干吸附装置连接。
2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移动体包括:
28.驱动体,设置在移动架上;
29.转动组,与驱动体一端连接,并在驱动体带动下带动若干吸附装置动作。
3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检测机构包括:
31.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第四支架上;
32.第二反光装置,设置在第四支架上,并置于第三位置与第二检测装置之间。
3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下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并远离送料机构设置。
3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下料机构包括:
35.下料装置,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第五支架上;
36.回收盒,设置在检测板下方,并与检测板上的下料口相对设置;
37.落料道,与检测板相邻设置。
3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上料机构逐一将配件传送至检测板上,并通过上料机构逐一进行配件的上料,并在上料后通过位移机构逐一的进行配件的位置改变;随着配件的位置发生改变,分别通过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对配件进行检测,获取配件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控制机构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判断,最终获取符合要求的配件和不符合要求的配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多工序完成配件的自动检测,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介入;一方面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整体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发明一种外观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41.图2为本发明一种外观检测装置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发明一种外观检测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图中:
45.1-送料机构;11-支撑架;12-振动筛;13-送料轨道;2-支撑机构;3-上料机构;31-第一支架;32-上料装置;4-第一检测机构;41-第一检测装置;42-第二支架;43-第一反光装
置;5-位移机构;51-移动装置;511-驱动体;512-转动组;52-第三支架;53-吸附装置;6-第二检测机构;61-第二检测装置;62-第四支架;63-第二反光装置;7-控制机构;8-检测板;91-初始位置;92-第一位置;93-第二位置;94-第三位置;10-下料机构;101-下料装置;102-第五支架;103-回收盒;104-落料道。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9.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50.送料机构1,在使用时,将配件置于送料机构1内,并通过送料机构1存储配件,并逐一将配件进行传送;其中,送料机构1包括:支撑架11和振动筛12,该支撑架11设置在使用地;振动筛12设置在支撑架11上,并通过送料轨道13与第一位置92连通;即将配件置于振动筛12后,通过振动筛12将配件传送至送料轨道13内,并通过送料轨道13逐一进行配件的传送;另外,在本发明中,支撑架11上设置有支腿,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1底部的四角处,这样可以根据使用地的情况调整支腿的高度,以适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51.支撑机构2与送料机构1相邻设置,且在支撑机构2上设置有上料机构3、第一检测机构4、位移机构5和第二检测机构6;位移机构5设置在第一检测机构4与第二检测机构6之间;具体的,支撑机构2为支撑箱体,并在底部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这样在使用阶段可以通过万向轮改变支撑机构2的位置;另外,本发明中,控制机构7的组成部分可以置于支撑机构2内,一方面可以降低整体空间占用,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控制机构7置于支撑机构2内的部分;
52.上料机构3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并邻近送料机构1设置,将送料机构1传送到上料机构3上的第一位置92的配件改变位置后置于上料机构3上的位移机构5初始位置91;具体的,通过送料机构1传送来的配件经送料轨道13传送后达到上料机构3的位置,此时,配件处于上料机构3上的第一位置92;此时上料机构3在控制机构7的控制下进行动作,将配件有第
一位置92推送到上料机构3上的初始位置91上;其中,
53.上料机构3包括第一支架31和上料装置32,该第一支架31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上料装置32设置在第一支架31上,推动送料机构1传送到第一位置92的配件改变位置后进入到位移机构5的初始位置91;即将送料机构1传送后进入到第一支架31上的第一位置92的配件进行推动,并将配件推动到第一支架31上的初始位置91,以便后续位移机构5能够带动配件改变位置;且在本发明中,上料装置32包括第一滑动台和设置在第一滑动台上的第一推杆,且在第一支架31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或直线电机,与第一推杆连接,这样在第一气缸或直线电机的带动下使第一推杆在第一滑台上做直线运动,并推动在第一位置92的配件进入到初始位置91;
54.第一检测机构4设置在支撑机构2的一侧,并邻近上料机构3设置,对位移机构5由初始位置91传送到支撑机构2上的检测板8上的第二位置93的配件的第一状态进行图像检测;
55.其中,
56.第一检测机构4包括:第一检测装置41和第一反光装置43,该第一检测装置41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的第二支架42上;第一反光装置43设置在第二支架42上,并置于第二位置93与第一检测装置41之间。通过位移机构5传送来的配件进入到检测板8上的第二位置93,该第二位置93置于与第一检测装置41和第一反光装置43相对设置,这样通过第一检测装置41和第一反光装置43的配合完成对处于第二位置93的配件进行检测;
57.具体的,第一检测装置41包括第一调整台和第一检测相机,该第一调整台设置在第二支架42上,第一检测相机设置在第一调整台上,可以对第一调整台进行调整,改变第一调整台在第二支架42的位置实现调整第一检测相机的位置,进而改变第一相机与第二位置93上配件之间的距离;第一反光装置43包括第一激光漫反射传感器及第一折射棱镜,该第一激光漫反射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架42上,第一折射棱镜设置在第一激光漫反射传感器上;在进行检测时,通过第一激光漫反射传感器发送光线,使光线进入到第一折射棱镜,并经第一折射棱镜折射后由第一折射棱镜的另一侧射出,射出后的光线照射在配件的部位;此时通过第一检测相机获取图像,进而获取在第二位置93上配件的检测情况;另外,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可以调整第一折射棱镜的角度,以调整折射出的光线照射的位置,进而能够适用不同配件的检测;
5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激光漫反射传感器和第一折射棱镜的配合,能够使照射到配件上的光线更加均匀,且亮度更高;这样在通过第一检测相机拍摄时能够使拍摄后的图像更加清晰;另外,通过第一折射棱镜能够减少光损失,进而使光照射到配件后,使配件表面的不平整更加清晰;同时能够克服配件表面反光造成的干扰;
59.第二检测机构6设置在支撑机构2的另一侧,对位移机构5传送由第二位置93传送到第三位置94的配件的第二状态进行图像检测;即在第二位置93检测完成的配件在位移机构5的带动下进行移动,通过移动将配件传送到检测板8上的第三位置94后,第二检测机构6动作,对置于第三位置94的配件进行检测,获取配件在第三位置94时的图像;
60.其中,
61.第二检测机构6包括第二检测装置61和第二反光装置63,该第二检测装置61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的第四支架62上;第二反光装置63设置在第四支架62上,并置于第三位置94
与第二检测装置61之间;当配件置于第三位置94后,第二反光装置63发送光线至第三位置94的配件后,第二检测装置61拍摄照片,获取在第三位置94的配件的图像;
62.具体的,第二检测机构6包括:第二调整台和第二检测相机,该第二调整台设置在第四支架62上,第二检测相机设置在第二调整台上,可以对第二调整台进行调整,改变第二调整台在第四支架62的位置实现调整第二检测相机的位置,进而改变第二相机与第三位置94上配件之间的距离;第二反光装置63包括第二激光漫反射传感器及第二折射棱镜,该第二激光漫反射传感器设置在第四支架62上,第二折射棱镜设置在第二激光漫反射传感器上;在进行检测时,通过第二激光漫反射传感器发送光线,使光线进入到第二折射棱镜,并经第二折射棱镜折射后有第二折射棱镜的另一侧射出,射出后的光线照射在配件的部位;此时通过第二检测相机获取图像,进而获取在第三位置94上配件的检测情况;另外,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可以调整第二折射棱镜的角度,以调整折射出的光线照射的位置,进而能够适用不同配件的检测;
6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激光漫反射传感器和第二折射棱镜的配合,能够使照射到配件上的光线更加均匀,且亮度更高;这样在通过第一检测相机拍摄时能够使拍摄后的图像更加清晰;另外,通过第一折射棱镜能够减少光损失,进而使光照射到配件后,使配件表面的不平整更加清晰;同时能够克服配件表面反光造成的干扰;
64.另外,第一检测机构4和第二检测机构6分别设置在检测板8两侧,这样在第二位置93时通过第一检测机构4获取配件一面图像,在第三位置94时通过第二检测机构6获取配件的另一面图像,且获取的图像会传送到控制机构7,并通过控制机构7进行分析后,得出配件是否符合要求;
65.另外,在本发明中,位移机构5包括移动装置51和若干吸附装置53,该移动装置51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的第三支架52上;若干吸附装置53设置在移动装置51上,并在移动装置51的带动下改变位置;具体的,移动装置51带动若干吸附装置53中的一个吸附装置53置于初始位置91进行配件的吸附,并随着配件在上料机构3的推动下持续进入到初始位置91,移动装置51会不断带动若干吸附装置53改变位置,进而实现每一个吸附装置53分别进行配件的吸附;而随着吸附装置53的位置改变,进而带动配件分别置于第二位置93和第三位置94,进而在若干吸附装置53的带动下使配件分别置于第二位置93和第三位置94,进而能够在处于第二位置93和第三位置94时分别通过第一检测机构4和第二检测机构6获取配件的图像;
66.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51包括移动架和移动体,该移动架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的第三支架52上;移动体设置在移动架上,并与若干吸附装置53连接;在带动若干吸附装置53动作时是通过移动体实现;且在本发明中,移动体包括驱动体511和转动组512,该驱动体511设置在移动架上;转动组512与驱动体511一端连接,并在驱动体511带动下带动若干吸附装置53动作;本发明中,优选的驱动体511为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使转动组512进行动作;
67.另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移动架包括转动臂、连接臂和分支架,转动臂的一端与移动体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臂的一端连接,具体的,转动臂上设置有腰孔,连接臂通过螺栓连接在腰孔中,且螺栓可以在腰孔中动作,进而吊顶连接臂在腰孔中改变位置;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分支架连接;若干吸附装置53分别设置在分支架上;在第三支架52上设置有移动轨道,连接转动臂和连接臂的螺栓一端置于滑道中,这样在移动体的带动下能够限制连接臂的移动路径;
68.如图1所示,在第三支架52上还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且在分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该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相适配;当移动体动作时,随着分支架的动作带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位移,进而能够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同时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移动,这样一方面能够限制分支架的移动位置,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分支架的稳定性;
69.在实际的动作过程中,移动体带动转动臂动作,通过转动臂带动连接臂动作,并通过连接臂带动分支架动作,设置在分支架上的吸附装置53同时被带动动作,并通过吸附装置53分别对配件进行吸取,随着移动体不断进行多做,分支架上的吸附装置53会均吸附有配件,并在经过第一检测装置41和第二检测装置61拍摄图像后完成其中一配件的检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移动体的动作通过控制机构7进行控制和调整,在本发明中,移动体是间歇性动作,具体的间歇次数根据分支架上的吸附装置53数量设定,本发明对此不再进一步限定;
70.另外,吸附装置53优选为弹性吸嘴,通过弹性吸嘴进行配件的吸附,并在吸附力的作用下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配件掉落;
71.控制机构7,分别与上料机构3、第一检测机构4、位移机构5和第二检测机构6连接;通过控制机构7控制各部分动作,并根据第一检测机构4和第二检测机构6的检测结果判断配件完成性;具体的,控制机构7分别控制上料机构3、第一检测机构4、位移机构5和第二检测机构6动作,并在第一检测机构4和第二检测机构6拍摄图像完成后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出良品与不良品;且在本发明中,控制机构7还连接有显示屏,可以通过显示屏观察检测后的图像信息,并对应进行相应的操作;
72.另外,在本发明中,还设置有隔音罩和保护罩,隔音罩设置在支撑架11上,通过隔音罩屏蔽振动筛12产生的噪音,保护罩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对上料机构3、第一检测机构4、位移机构5和第二检测机构6进行保护;当然在隔音罩和保护罩上分别会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具体的对应其他部件设定,本发明不在进一步限定;
73.如图1所示,为便于后续对配件的收集,本发明中,优选的设置有下料机构10,该下料机构10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并远离送料机构1设置;通过第二检测机构6检测完成的配件会进入到下料机构10,下料机构10根据控制机构7的反馈结果,将配件推动到指定位置;具体的,下料机构10包括下料装置101、回收盒103和落料道104,该下料装置101设置在支撑机构2上的第五支架102上;回收盒103设置在检测板8下方,并与检测板8上的下料口相对设置;落料道104与检测板8相邻设置;当控制机构7判断配件为良品时,在移动装置51的带动下达到落料道104上方,并与配件分离后,使配件进入到落料道104,通过落料道104传送到指定位置;而通过控制机构7判断后为不良品,则移动装置51将配件送到检测板8上与下料机构10对应的位置后与配件分离,配件落在检测板8上,此时下料装置101动作,将不良品推送到回收盒103中,完成不良品的回收;
74.本发明中,下料装置101包括第二滑动台和设置在第二滑动台上的第一推杆,且在第五支架102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或直线电机,与第二推杆连接,这样在第二气缸或直线电机的带动下使第二推杆在第二滑台上做直线运动,并推动检测板8上的不良品动作,并在动作后脱离检测板8落入到回收盒103中。
7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