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除雾装置用挡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7710发布日期:2022-08-03 03:4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除雾装置用挡风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电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除雾装置用挡风板。


背景技术:

2.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
3.湿式冷却塔作为一种水冷技术,在电力和石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冷却塔的运行过程中,塔内的循环水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传热传质,会产生循环水的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冷却塔的蒸发损失占整体耗水量的30-55%。而其蒸发的水分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被外界的冷空气冷却,形成白雾,对城市景观、道路能见度等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通过回收雾气中的水分减小蒸发损失,对冷却塔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湿式冷却塔主要采用加热型、多风量型以及空气并联型这三种消雾技术,通过加热或者增大风量等手段将过饱和的湿空气调节至未饱和区,只是消除了“白雾”现象,而在机理上冷却塔的蒸发损失并未减少。
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4487372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并列固接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电极板,电极板还沿竖向倾斜设置,并通过其倾斜的下端部形成导流面,支撑框架上还固接有与导流面随形设置的导液腔壳。该方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凝结液滴易出现杂乱无序的滴落现象,无法有序的导出,对除雾装置的使用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5.该装置随着使用,也逐渐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6.现有的分体式除雾装置中在使用过程中,从冷却塔顶部的进风口进入的外来风易干扰电分离过程中的雾气,使得影响了除雾过程中的稳定性。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除雾装置用挡风板,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分体式除雾装置中在使用过程中,从冷却塔顶部的进风口进入的外来风易干扰电分离过程中的雾气,使得影响了除雾过程中的稳定性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主动除雾装置用挡风板,包括固定于冷却塔上的挡风板组,所述挡风板组位于所述冷却塔的进风口与除雾装置之间。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挡风板组通过摆动机构摆动安装于所述冷却塔上。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挡风板组通过延伸机构调节其挡风面积。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挡风板组上的连板,所述连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冷却塔上。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冷却塔上竖直固接竖柱,所述竖柱的下端部开设有铰接槽,所述连板的端部上通过铰接座铰接于所述铰接槽内。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延伸机构包括固定于主挡风板的上端部的驱动缸,所述驱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铰接座相连接。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挡风板组包括并列设置的主挡风板与副挡风板,所述副挡风板滑动安装于所述主挡风板的背面上。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挡风板的上端部并列固接有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伸缩端与所述副挡风板相固接。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驱动缸的缸体端通过第一安装座固接于主挡风板的上端部。
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驱动缸的伸缩端通过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副挡风板相固接。
2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挡风板的背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副挡风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2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副挡风板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导槽,所述滑槽的相对侧壁上固接有约束于所述导槽内的导条。
2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挡风板的背面上还固接有支撑架,所述连板靠近所述主挡风板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架相固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通过设置挡风板组,实现将冷却塔顶部侧方进入的风进行挡风、实现了调节冷、热空气混流;
25.通过挡风板组利用驱动机进行驱动,可以实现调节其挡风角度,通过副挡风板滑动设置,进而实现调节了挡风面积,实现了对风量进行调节,提高了使用范围;
26.操作便捷,便于装配安装;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摆动机构与延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导条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冷却塔;2-进风口;3-除雾装置;4-主挡风板;5-竖柱;6-副挡风板;7-驱动缸;8-连板;9-铰接座;10-驱动机;11-滑槽;12-第一安装座;13-第二安装座;14-支撑架;15-导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如图1至图3所示,主动除雾装置用挡风板,包括固定于冷却塔1上的挡风板组,挡风板组位于冷却塔1的进风口2与除雾装置3之间。
34.挡风板组通过摆动机构摆动安装于冷却塔1上。
35.挡风板组通过延伸机构调节其挡风面积。
36.摆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挡风板组上的连板8,连板8的另一端铰接于冷却塔1上。
37.冷却塔1上竖直固接竖柱5,竖柱5的下端部开设有铰接槽,连板8的端部上通过铰接座9铰接于铰接槽内。
38.竖柱5的侧壁上还固接有驱动机10,驱动机10的输出轴与铰接座9相连接。
39.挡风板组包括并列设置的主挡风板4与副挡风板6,副挡风板6滑动安装于主挡风板4的背面上。
40.延伸机构包括固定于主挡风板4的上端部的驱动缸7,驱动缸7的伸缩端与副挡风板6相固接。
41.驱动缸7的缸体端通过第一安装座12固接于主挡风板4的上端部。
42.驱动缸7的伸缩端通过第二安装座13与副挡风板6相固接。
43.主挡风板4的背面开设有滑槽11,副挡风板6滑动设置于滑槽11内。
44.副挡风板6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导槽,滑槽11的相对侧壁上固接有约束于导槽内的导条15。
45.主挡风板4的背面上还固接有支撑架14,连板8靠近主挡风板4的端部与支撑架14相固接。
46.通过设置挡风板组,实现将冷却塔1顶部侧方进入的风进行挡风、实现了调节冷、热空气混流;
47.通过挡风板组利用驱动机10进行驱动,可以实现调节其挡风角度,通过副挡风板6滑动设置,进而实现调节了挡风面积,实现了对风量进行调节,提高了使用范围。
48.除雾装置3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个电极板,及位于相邻电极板之间并列设置的若干个电极线。
49.除雾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50.1、高压电源在电极线上放电,产生的电晕使得空气电离;
51.2、电极线和电极板之间产生电场,形成离子风;
52.3、电场作用下,电离的空气离子发生运动,使过饱和含水雾气中的小液滴带电荷;
53.4、带电小液滴充当凝结核,团聚周围水分子和小液滴,形成大液滴;
54.5、液滴团聚形成、并滴落;
55.6、液滴在电场力作用下向电极板运动,最终被电极板捕获回收,液体凝聚量增加后,受重力下移,通过电极板倾斜的底面实现导向回收。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