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砂溜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3858发布日期:2022-07-12 17:0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建筑用砂溜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砂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用砂溜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混凝土及建筑砂浆。建筑用砂作为混凝土组成中的重要成分,在建设工程中广泛应用: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约占混凝土重量的三分之一,砂也是建筑砂浆的骨料。砂的强度,表面活性,级配,颗粒形状,清洁度,有害物质如有机质、泥、泥块、氯离子含量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3.建筑用砂包含天然河砂、机制砂和混合砂,自发明混凝土以来就使用河砂作为混凝土的细骨料,一百多年的使用证明河砂是混凝土最廉价、最安全、最可靠,耐久性最好的细骨料。但随着大规模的建设使用,优质河砂的砂源已基本枯竭,人们开始利用含杂质多的次级河砂,利用开山岩石破碎制成的机制砂和利用海砂。但现有的可利用的河砂基本上含有较多的杂质;机制砂又有着较多的针片状和梭角,砂体磨圆度不佳,同时砂粒表面或含有碎片或风化层,工作性欠佳,对耐久性亦有重要影响;海砂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和其它有害物质,影响工程的的耐久与安全。因此,对这些砂必须进一步清洗处理才能安全使用。
4.目前对于建筑用砂清洗的主要设备仍然是传统的用于清洗河砂的清洗设备。这些设备主要有:螺旋洗砂机、轮斗式洗砂机,滚筒式洗砂机,链斗式洗砂机等。这些洗砂机均采用电机驱动方式,结构复杂,产量低,功率消耗大,电力能耗高。并且在复杂的环境中长期运行,设备容易故障和损坏,长期运行保养费用高。
5.使用传统的砂清洗设备对建筑用砂进行淘洗,设备运行速度慢,运转过程中,砂与洗砂设备相对运动速度较低,砂与砂以及砂与设备的撞击、摩擦力小。适合于清除河砂中的泥,但对于机制砂棱角,针片状,风化层和海砂中的有机质和氯离子等有害物质清除效果差,影响机制砂和海砂的品质及安全耐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砂溜洗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简洁、快速、高效、稳定地去除建筑用砂表面的泥、泥块、氯离子、有机质有害物质,有效减少机制砂的棱角、针片状、表面风化层等,并得到磨圆,处理后的建筑用砂制成的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成本低廉的优点,可安全、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市政工程。
7.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建筑用砂溜洗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溜洗槽,所述溜洗槽顶端设置有进料口,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溜洗槽内在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之间具有一倾斜的溜洗通道;
9.所述溜洗槽包括一头部进料段、若干标准节和一尾部出料段,所述头部进料段、标准节和尾部出料段分别单独制造后拼装成整体;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头部进料段上,所
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尾部出料段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头部进料段、标准节和尾部出料段为上侧面敞口的槽型结构,所述槽型结构的上侧面敞口上设置有槽顶盖板;
11.所述头部进料段、标准节和尾部出料段包括基础层结构和内衬层结构,所述基础层结构和内衬层结构均包括底板和左右两侧的侧壁板,所述基础层结构和内衬层结构各自的底板和侧壁板各自构成上侧面敞口的槽型结构,所述内衬层结构位于所述基础层结构的槽型结构内。
12.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层结构的底板和侧壁板的前后两端的外侧设置有拼装法兰;所述基础层结构的底板的前后两端的内侧设置有防滑挡边;所述基础层结构的侧壁板上部向外折弯,形成返流边,所述槽顶盖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返流边配合的装配折边。
13.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层结构通过板材折弯成型或注塑成型,拼装法兰与所述基础层结构的底板和侧壁板之间设置有强筋板;所述槽顶盖板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和吊放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层结构的材质为不锈钢、普通钢、玻璃钢或塑料等,所述内衬层结构的材质为石板、玻化砖,锰钢、钨钢、耐磨氧化铝贴片、聚氨酯或耐磨橡胶等,所述槽顶盖板的材质为金属、透明塑料、半透明塑料或不透明塑料等。
15.进一步的,所述溜洗通道内设置有提升砂在溜洗通道内的撞击频率及改变砂运动方向和力度的阻扰物。
16.进一步的,所述阻扰物为设置在溜洗通道内底部和/或两侧的凹凸物,或者所述阻扰物为设置在溜洗通道内的钢筋格栅。
17.进一步的,所述溜洗槽安装在倾斜设置的支承架上,所述支承架包括槽支撑架、检修走道和支撑立柱。
18.进一步的,所述槽支撑架与所述支撑立柱通过铰接结构定位安装。
19.进一步的,所述槽支撑架为上开口式的桁架托架,所述溜洗槽从桁架托架的上开口放入所述槽支撑架内。
20.进一步的,所述槽支撑架包括若干桁架标准节,所述桁架标准节单独制造后拼装成整体。
21.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包括进砂口和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连接器,所述进砂口与所述头部进料段平行布置或呈一定夹角布置。
22.进一步的,所述外部水源经过水泵加压或变频增压。
2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砂溜洗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同时能够简洁、快速、高效、稳定地去除建筑用砂的有害物质:有效清除河砂中的泥、泥块等,有效减少机制砂的棱角、针片状、表面风化层等,并得到磨圆,有效去除海砂的氯离子、有机质等有害物质。将建筑用海砂还原成河砂状态,氯离子含量可以达到0.000%~0.002%,可以和河砂一样安全使用,处理后的建筑用砂能够符合相应的行业及国家建筑用砂标准,用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建筑用砂制成的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成本低廉的优点,可安全、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市政工程。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砂溜洗装置的示意图;
26.图2为溜洗槽的示意图;
27.图3为溜洗槽的标准节的爆炸图;
28.图4为标准节的基础层结构的示意图;
29.图5为标准节的内衬层结构的示意图;
30.图6为标准节的槽顶盖板的示意图;
31.图7为溜洗槽的头部进料段的示意图;
32.图8为图7的侧视图;
33.图9为溜洗槽的尾部出料段的示意图;
34.图10为支承架槽支撑架的示意图;
35.图11为槽支撑架的桁架标准节的示意图;
36.图12为槽支撑架与支撑立柱的铰接结构的示意图;
37.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38.图14为进水连接器的示意图;
39.图15为图14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砂溜洗装置100,如图1-15所示,包括倾斜设置的溜洗槽1,溜洗槽1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底端设置有出料口3,溜洗槽1内在进料口2和出料口3之间具有一倾斜的溜洗通道。
42.溜洗槽1包括一头部进料段4、若干标准节5和一尾部出料段6,头部进料段4、标准节5和尾部出料段6分别单独制造后通过螺栓等连接结构拼装成整体;头部进料段4用于加入建筑用砂和水,进料口2设置在头部进料段4上,尾部出料段6用于连接下一道工序设备,排出经处理后的砂和水,出料口3设置在尾部出料段6上。
43.本实用新型将溜洗槽1倾斜设置,水和已筛分废料的初级成品建筑用砂通过进料口2进入溜洗槽1的头部进料段4,在溜洗槽1进料口2处的水的冲力和砂水的自然重力下冲的共同作用下,砂水形成的混合液在溜洗槽1中从上向下快速运动,形成湍流。在这过程中会形成悬浊状态,砂粒在水中高速运动,砂和砂,砂和水,砂和溜洗槽1壁之间强力碰撞、摩擦,从而使得河砂中的泥、泥块等剥离进入水中,机制砂的棱角、针片状,表面的风化层(如果有)剥落进入水中,并得到磨圆,海砂表面上和缝隙中的氯离子,有机质等有害物质剥离进入水中,并从出料口3排出。进入后续的砂水分离机、脱水筛等,通过砂水分离机分离砂、水、砂体表面脱落的有害物质,从砂体表面剥离的有害物质随同砂水分离机排水排出,从砂水分离机排出的建筑用砂再经脱水筛进一步脱水,最终成为成品砂运送至成品堆场。
44.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重力和水流的作用溜洗建筑用砂,溜洗装置本身不需要驱动机械设备,不需要设置电机、减速机及其它驱动装置,其结构简单,产量高,功率消耗小,电力能耗低,故障率低,维修保养费用低。并且由于砂水在溜洗槽内高速运动,创造了一种让
砂粒高速运动、撞击、摩擦的条件,能够有效将河砂中的泥、泥块等剥离进入水中,将机制砂的棱角、针片状,表面的风化层剥落进入水中,并得到磨圆,将海砂表面上和缝隙中的氯离子,有机质等有害物质剥离进入水中。另外,溜洗槽分成头部进料段、标准节和尾部出料段,分段制造后组装,组装方便,可以灵活组装成需要的长度。
4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砂溜洗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同时能够简洁、快速、高效、稳定地去除建筑用砂的有害物质:有效清除河砂中的泥、泥块等,有效减少机制砂的棱角、针片状、表面风化层等,并得到磨圆,有效去除海砂的氯离子、有机质等有害物质。将建筑用海砂还原成河砂状态,氯离子含量可以达到0.000%~0.002%,可以和河砂一样安全使用,处理后的建筑用砂能够符合相应的行业及国家建筑用砂标准,用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建筑用砂制成的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成本低廉的优点,可安全、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市政工程。
46.本实用新型的头部进料段4、标准节5和尾部出料段6均可以为上侧面敞口的槽型结构,槽型结构的上侧面敞口上设置有槽顶盖板7。
47.头部进料段4、标准节5和尾部出料段6均包括基础层结构8和内衬层结构9,基础层结构8和内衬层结构9均包括各自的底板10、11和各自的左右两侧的侧壁板12、13,基础层结构8和内衬层结构9各自的底板 10、11和各自的侧壁板12、13各自构成上侧面敞口的槽型结构,内衬层结构9位于基础层结构的槽型结构内。
48.头部进料段4、标准节5和尾部出料段6分段制造后再组装,相应的,基础层结构8也是分段制造后组装,基础层结构8上侧开口,两边侧壁板 12竖直或与底板10成一定夹角,形成槽型结构,基础层结构8的底板10 和侧壁板12的前后两端的外侧设置有拼装法兰14,方便相邻两段的连接,拼装法兰14与基础层结构8的底板10和侧壁板12之间设置有强筋板15,提高拼装法兰的刚度。
49.基础层结构8的侧壁板12上部向外折弯,形成返流边16,返流边16 与基础层结构8底部水平夹角大于等于0度小于90度,当砂水在溜洗槽1 内部冲溜时,喷溅的砂水可通过返流边16回流到溜洗槽1内部,避免向外喷溅。
50.基础层结构8可以通过板材折弯成型或注塑成型,其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普通钢、玻璃钢、塑料或其他有强度、可塑形的材质。
51.内衬层结构9上侧开口,两边侧壁板13竖直或与底板11成一定夹角,形成槽型结构,内衬层结构9的材质可以为石板、玻化砖,锰钢、钨钢、耐磨氧化铝贴片、聚氨酯或耐磨橡胶等耐磨材质。
52.聚氨酯的内衬层结构9可以与基础层结构8一样,先分段浇注制造成型后再组装成整体,也可以是多片拼装,或直接在基础层结构8的槽型结构内侧直接支模浇筑聚氨酯成型。
53.基础层结构8的底板10的前后两端的内侧设置有防滑挡边18,当聚氨酯的内衬层结构9安装在基础层结构8内侧时,可防止内衬层结构9松动、滑出。
54.槽顶盖板7盖在除进料口2外的头部进料段4、标准节5和尾部出料段6的槽型结构的上侧面敞口上,槽顶盖板7一样采用标准节制造再组装。
55.槽顶盖板7可以呈上圆拱结构盖合在槽型结构上,或者,槽顶盖板7 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返流边16配合的装配折边17,装配折边17为钝角折边,与返流边16贴合。
56.槽顶盖板7上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19和吊放结构20,加强结构19 可以设置在槽顶盖板7的上部或下部,提高槽顶盖板7的刚度,吊放结构 20设置在槽顶盖板7的上部,方便提放,吊放结构20可以是吊耳等。
57.槽顶盖板7的材质为可以金属、透明塑料、半透明塑料或不透明塑料等。
5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溜洗通道内设置有提升砂在溜洗通道内的撞击频率及改变砂运动方向和力度的阻扰物21,阻扰物21可以有多个,在溜洗通道内砂水运动的方向间隔设置。在阻扰物21的阻挡下,建筑用砂产生高速斜抛摔打和阻挡冲撞,更有利于砂体表面如泥、氯离子、有机质等有害物质的剥落以及降低砂体的棱角、针片状、表面风化层等物质。
59.阻扰物21可以设置在聚氨酯的内衬层结构9内侧,阻扰物21可以为设置在溜洗通道内底部和/或两侧的凹凸物,或者设置在溜洗通道内的钢筋格栅,或其它各种形状的阻扰物等。
60.阻扰物21可以设置在聚氨酯的内衬层结构9内侧,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基础层结构8内侧。聚氨酯的内衬层结构9与砂水的接触面可加铺石板、氧化铝或涂覆耐磨涂层,或者可直接在基础层结构8与砂水的接触面加铺石板、氧化铝或涂覆耐磨涂层。
61.为方便溜洗槽的安装定位,溜洗槽1可以安装在倾斜设置的支承架22 上,支承架22包括槽支撑架23、检修走道和支撑立柱24。
62.槽支撑架23为上开口式的桁架托架,槽支撑架23包括若干桁架标准节27,桁架标准节27由槽钢或角钢焊接形成,桁架标准节单独制造后通过螺栓等拼装成整体,溜洗槽1从桁架托架的上开口放入槽支撑架23内。
63.槽支撑架23与检修走道通过螺栓连接,可方便维修、更换溜洗槽1 及内部配件。槽支撑架23与下方支撑立柱24通过铰接结构28完成定位安装。支撑立柱24材料为工字钢、h型钢或圆钢管等。
64.本实用新型中,建筑用砂和水可以通过同一个进料口同时进入溜洗槽 1。或者,建筑用砂和水可以分别进入溜洗槽1,此时,进料口2分为进砂口25和进水连接器26,进砂口25与头部进料段4可以上下平行布置或呈一定夹角布置,例如90度。
65.建筑用砂从头部进料段4的进砂口25进入溜洗槽1,进水连接器26 通过预留法兰接口连接外部水管,为溜洗槽1内的建筑用砂冲洗提供湍流动能,经进水连接器26进入溜洗槽1的水冲刷头部进料段4的建筑用砂,在溜洗槽1内水体湍流带动作用下,在砂自身重力和水湍流动能双重作用下,建筑用砂和水的混合流沿着溜洗槽1从进料口2向出料口3高速运动。同时,通过进水连接器26进入溜洗槽1的外部水源可根据需要进行水泵加压或变频增压,提高溜洗槽内湍流动能,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
6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