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0492发布日期:2022-10-12 06:3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集装箱封条为一次性专用锁,其结构一般由锁套和锁芯组成,锁套及锁芯采用金属制作,外包abs材质塑料,锁体为夹簧式结构,锁套和锁芯的表面通常采用热印或激光打引流水号、条形码等信息内容,且锁套和锁芯表面的信息内容必须配置一致且具有唯一性。因封条的产品结构具有特殊性,现市场上封条通常为连体式及分离式注塑两种结构。传统的锁芯打标工艺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打标的方式,此种方式极易导致锁芯的打标位置不具备同一性,且存在漏打、错打和多打的问题,打标效果差。现有的锁芯打标设备的结构简单,采用单一产品排列打标的方式,因锁芯排料精度和定距精度差,而极大程度地影响打标精准度,上料和打标流程的连贯性差,无法适用于大批量打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包括依次设置的锁芯推料单元、锁芯排料单元、第二移载定位单元和第二打标检测单元;
6.所述锁芯排料单元包括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二排料工位,依次经过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二排料工位设置有第三横移装置,于所述第三横移装置上活动设置有第二分料定距装置,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往返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二排料工位,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按间隔距离并列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锁芯定距槽,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对应所述第二整理料道设置;
7.所述第二打标检测单元包括锁芯入料工位、第二激光打标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第二良品取料工位,依次经过所述锁芯入料工位、第二激光打标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第二良品取料工位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
8.所述第二移载定位单元包括第四横移装置、活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横移装置上的第二升降装置、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第一锁芯拾取装置,所述第一锁芯拾取装置往返于所述第二排料工位和所述锁芯入料工位之间。
9.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锁芯拾取装置包括第二拾取座、若干组按间隔距离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拾取座上的第一拾取电磁铁,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对应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设置,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锁芯的第一紧固弧面。
10.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的间距等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的间距,且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的设置数量相同。
11.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若干组按间隔距离设置的锁芯定位装置,所述锁芯定位装置按间隔距离并列设置有若干组第二锁芯定距槽,所述第二锁芯定距槽对应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设置有拾取避让腔。
12.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二锁芯定距槽的间距等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的间距,且每一组所述锁芯定位装置的所述第二锁芯定距槽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的设置数量相同。
13.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于所述第二激光打标工位设置有第二激光打标头,所述第二激光打标头对应所述锁芯定位装置设置。
14.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于所述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对应所述锁芯定位装置设置有第二ccd检测装置,所述锁芯定位装置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设置有第二检测光源。
15.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所述锁芯推料单元包括锁芯推板装置和第二整理料道,所述第二整理料道连通所述锁芯推板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
16.所述锁芯推板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三振动器连接,所述第二整理料道与第四振动器连接。
17.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于所述第二整理料道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拦料装置,所述第二拦料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二气缸、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上的第二拦料压头,所述第二拦料压头对应所述第二整理料道设置。
18.上述的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设置的第四光电开关,所述第四光电开关与所述第二气缸电性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依次设置所述锁芯推料单元、锁芯排料单元和第二打标检测单元,并利用所述第二移载定位单元定向连接所述锁芯排料单元和第二打标检测单元,可全自动化地实现锁芯上料、定距排料、激光打标和外观检测的工序,提高锁芯定点打标的高精度性和高效性,避免出现滞料、卡顿的问题而影响锁芯打标效率;其中,开创性地设置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实现锁芯定距定量上料,避免因人工上料误差大而导致打标精度差的问题,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利用所述第一锁芯拾取装置稳固可靠地拾取已定距的锁芯,确保正确定点投放至所述锁芯入料工位中,进一步优化后续定点打标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芯推料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芯排料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移载定位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打标检测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
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27.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芯定距打标检测设备,其包括依次设置的锁芯推料单元21、锁芯排料单元22、第二移载定位单元23和第二打标检测单元24;
28.所述锁芯排料单元22包括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二排料工位,依次经过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二排料工位设置有第三横移装置221,于所述第三横移装置221上活动设置有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往返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二排料工位,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按间隔距离并列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锁芯定距槽223,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对应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设置;
29.所述第二打标检测单元24包括锁芯入料工位、第二激光打标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第二良品取料工位,依次经过所述锁芯入料工位、第二激光打标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第二良品取料工位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241;
30.所述第二移载定位单元23包括第四横移装置231、活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横移装置231上的第二升降装置232、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32上的第一锁芯拾取装置,所述第一锁芯拾取装置往返于所述第二排料工位和所述锁芯入料工位之间;具体地,所述第四横移装置231可优选为直线气缸、直线导轨等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32可优选为由气缸、电机驱动的装置。
31.具体地,依次设置所述锁芯推料单元21、锁芯排料单元22和第二打标检测单元24,并利用所述第二移载定位单元23定向连接所述锁芯排料单元22和第二打标检测单元24,可全自动化地实现锁芯上料、定距排料、激光打标和外观检测的工序,提高锁芯定点打标的高精度性和高效性,避免出现滞料、卡顿的问题而影响锁芯打标效率;其中,开创性地设置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实现锁芯定距定量上料,避免因人工上料误差大而导致打标精度差的问题,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利用所述第一锁芯拾取装置稳固可靠地拾取已定距的锁芯,确保正确定点投放至所述锁芯入料工位中,进一步优化后续定点打标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2.较佳地,所述第一锁芯拾取装置包括第二拾取座、若干组按间隔距离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拾取座上的第一拾取电磁铁233,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233对应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设置,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233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锁芯的第一紧固弧面234;具体地,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233通电或断电以实现吸附或松开锁芯,所述第一紧固弧面234与锁芯的外周面相适配,便于所述第一紧固弧面234与锁芯进行更好地贴合,防止在移载过程中脱落,提高拾取可靠性。
33.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233的间距等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的间距,且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233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的设置数量相同;规范化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233、第一锁芯定距槽223的设置数量和间距,实现锁芯定距定量上料,进一步提高锁芯定点打标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34.较佳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41包括若干组按间隔距离设置的锁芯定位装置242,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按间隔距离并列设置有若干组第二锁芯定距槽,所述第二锁芯定距槽对应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233设置有拾取避让腔;所述拾取避让腔用于在拾取锁芯时避让所述第一拾取电磁铁233,以提高锁芯的拾取精准度。
35.以本实施例为例,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41优选为可循环输送的输送带,在循环输送
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41的上表面设置有四组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且该四组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分别对应所述锁芯入料工位、第二激光打标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第二良品取料工位设置;其次,所述锁芯入料工位、第二激光打标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和第二良品取料工位的空间范围相同,例如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驱使所述锁套定位装置前移一个第二工位距离时,即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由所述锁芯入料工位移至所述第二激光打标工位,所述第二工位距离为每个工位的空间宽度。
36.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第二锁芯定距槽的间距等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的间距,且每一组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的所述第二锁芯定距槽的设置数量与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的设置数量相同;规范化所述第二锁芯定距槽、第一锁芯定距槽223的设置数量和间距,实现锁芯定距定量上料,进一步提高锁芯定点打标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37.较佳地,于所述第二激光打标工位设置有第二激光打标头243,所述第二激光打标头243对应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设置;所述第二激光打标头243对置于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中的锁芯进行打标,提高锁芯定点打标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38.较佳地,于所述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对应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设置有第二ccd检测装置244,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244设置有第二检测光源245;具体地,所述第二检测光源245为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244提供充足的光线,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244对已打标的锁芯检测打标信息和外观结构,其中所述打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流水号、条形码等信息。
39.较佳地,所述锁芯推料单元21包括锁芯推板装置211和第二整理料道212,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连通所述锁芯推板装置211的出料端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
40.所述锁芯推板装置211的出料端与第三振动器213连接,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与第四振动器214连接;具体地,待打标的锁芯置于所述锁芯推板装置211中,所述第三振动器213驱使所述锁芯推板装置211的出料端振动,以使锁芯进入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中,所述第四振动器214驱使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振动,以使锁芯于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上依次排列,确保每个锁芯于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中有序地整理排列后逐一上料,保证锁芯整理上料的连贯性和有序性。
41.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拦料装置215,所述第二拦料装置215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二气缸、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上的第二拦料压头,所述第二拦料压头对应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设置;
42.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设置的第四光电开关224,所述第四光电开关224与所述第二气缸电性连接;当所述第四光电开关224检测到锁芯到达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中时,驱使所述第二气缸下压所述第二拦料压头以拦截置于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中的锁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43.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三横移装置221上分别对应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和所述第二排料工位设置有第五到料检测组件和第六到料检测组件,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上分别对应所述第五到料检测组件和第六到料检测组件设置有第三检测件和第四检测件;所述第五到料检测组件和所述第六到料检测组件用于设定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的运动位置及运动范围,当所述第五到料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第三检测件时,此时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空载,锁芯进入第一个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中,当所述第四光电开关224检测到
锁芯已到达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中时,驱使所述第三横移装置221驱动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222前移一个第二定距距离,直至所有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满载后,所述第二拦料装置215拦截所述第二整理料道212的出料端以停止锁芯上料,极大程度地提高定距定向的精准度,其中所述第二定距距离为相邻的所述第一锁芯定距槽223的间距。
44.具体地,分别于所述锁芯入料工位和所述第二良品取料工位对应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设置有第七到料检测组件、第八到料检测组件,所述第七到料检测组件、所述第八到料检测组件分别用于检测位于所述锁芯入料工位、所述第二良品取料工位的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中是否内置有锁芯,以达到与前后工序的衔接;当所述第七到料检测组件检测到位于所述锁芯入料工位的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中无锁芯时,所述第二移载定位单元23将锁芯放置于所述锁芯定位装置242内,锁芯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41的驱动作用下,依次经由所述第二激光打标激光打标、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244检测打标信息和外观结构;检测完成后若该锁芯为良品,则移至所述第二良品取料工位以等待进入下一工序;检测完成后若该锁芯为不良品,则移至所述第二良品取料工位排废,所述第二激光打标头243继续对下一组锁芯进行打标,且打标信息内容与该不良品的打标信息内容相同,以保证良品的打标信息为顺号及连号。
45.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46.(1)将待打标的锁芯投入至所述锁芯推料单元21中振动排列,以等待上料;
47.(2)锁芯依次进入所述锁芯排料单元22中进行定距排料;
48.(3)所述第二移载定位单元23于所述锁芯排料单元22中拾取已定距的锁芯,并移至所述第二打标检测单元24中;
49.(4)所述第二打标检测单元24对锁芯依次进行激光打标、视觉检测,检测合格的锁芯进入下一工序加工。
50.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巧妙,依次设置所述锁芯推料单元、锁芯排料单元和第二打标检测单元,并利用所述第二移载定位单元定向连接所述锁芯排料单元和第二打标检测单元,可全自动化地实现锁芯上料、定距排料、激光打标和外观检测的工序,提高锁芯定点打标的高精度性和高效性,避免出现滞料、卡顿的问题而影响锁芯打标效率;其中,开创性地设置所述第二分料定距装置,实现锁芯定距定量上料,避免因人工上料误差大而导致打标精度差的问题,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利用所述第一锁芯拾取装置稳固可靠地拾取已定距的锁芯,确保正确定点投放至所述锁芯入料工位中,进一步优化后续定点打标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