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漏斗式离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27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液漏斗式离心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离心管。
在化学、化工、生物学、医药、农林等领域的实验和生产中,常常用反复萃取的方法提取某种物质。萃取后的物质,需要用离心机加速,使各种不同比重的,互不相容的液体分层。由于目前所用的离心管是底部封闭式光滑圆形或平底形,分层后的液体通常是用吸管式虹吸方法分别取出。这种传统的方法既慢又不方便。而且,为避免所吸取的液体被另一层液体所污染,往往不能完全吸尽所需液体,从而造成浪费,导致得率低。再者,由于反复抽取离心,取出一个样品竟要重复十多次,工作人员普遍感到十分厌烦。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斗式离心管。这种离心管,综合了离心管和分液漏斗两种器具的特点,使得分层后的液体,可以直接从离心管底部的漏斗中流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本发明的和一个具体实施例图1是由玻璃或透明耐腐蚀硬塑料所制做的漏斗式离心管的剖面结构图,图中离心管(1)的底部中央有一个光滑喇叭形孔道(3),孔道(3)被有孔的横向锥形活塞(2)所阻断。活塞顶部有一方口,当用不锈钢起子(5)转动活塞(2)时,活塞(2)中央的孔道与离心管(1)底部的孔道(3)相连通,形成一个漏斗。(橡皮塞(4)可用于堵住离心管(1)的孔道(3))。
使用漏斗式离心管时,先将活塞(2)置于阻断离心管孔道(3)的位置。然后将液体倒入管中,离心使液体分层后,用不锈钢起子(5)转动活塞90°,使活塞中的(图中虚线所指)孔道与离心管孔道(3)相连通,液体便缓慢流出。当下层液体流完,中层液体开始到达管底小孔时,立即转动活塞,将孔道关闭。便得到绝大部分的下层液体,而且没有被中层液体污染。继后也可以同样地得到中层液体、上层液体。
例如,生物化学实验室制备脱氧核糖核酸(DNA)时,用氯仿一异戊醇反复抽取,以除去DNA溶液中的旦白质。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首先将氯仿一异戊醇和DNA盐溶液在三角瓶中振荡,然后,倒入离心管,经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后,液体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需要的DNA盐溶液,中层为变性旦白质,下层为氯仿一异戊醇。按照旧法取出上层液体时,用虹吸管小心的吸取,既怕搅动液体造成变性旦白污染,又怕吸不净造成损失,因此要格外小心。实际上常常是二者不可兼得,或是被污染或是损失多一些。如果用新型分液漏斗式离心管,就可以完全克服这个缺点,混合液可直接在离心管中置摇床振荡,后置离心机中离心,然后用活塞起子打开底部孔道,先回收氯仿一异戊醇,再弃去中层变性旦白,留下的上层DNA盐溶液不必取出,直接加入回收的氯仿一异戊醇再次提取。这样经过几次重复处理,便可很快的将旦白质去除干净。
显而易见,新型离心管有许多优点,在实验中,使用它不需要将溶液转移到其它容器中,便可直接在离心管中抽取,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能得到绝大部分的所取液体,减少了有用物质的损失,从而提高了得率;并且,使用它可随操作者的意愿,方便的选择、收集任一层的液体;另外,减少了污染,使提纯物质的质量大大提高。
因此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离心管,对于所有有离心机的实验室和工厂,都将从此项发明中得到益处。
使用时须注意几个问题1、为了防止出现渗漏现象,应在活塞与活塞孔之间,涂上一层凡士林。
2、由于离心速度增加,而产生的离心力可能造成活塞向外滑动。因此,活塞孔应是斜向的,而且在离心时,必须使活塞的顶部向上,这样,产生的离心分力反而使活塞更加紧密。如果活塞的顶部向下,则可造成活塞外移,出现漏液现象。
3、离心时需在管底出口处塞上橡皮塞垫,由于离心管与离心套筒的压力,橡皮塞垫越塞越紧,以保证管内液体不致流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分液漏斗式离心管,它以玻璃或透明耐腐蚀硬塑料为主体1,其特征在于底部有一个光滑喇叭形孔道(3),离心管(1)底部,横向存一锥形活塞(2),将孔(3)所阻断。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锥形活塞的横向中央有一孔道,当用不锈钢起子(5)转动活塞(2)时,孔(3)可与活塞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孔道(3)外口可用一橡皮塞垫(4)所堵塞。
专利摘要
一种分液漏斗式离心管,其底部有一喇叭形孔,孔道被一个横向活塞所阻断,活塞横向中央有一孔道,适当转动活塞,可使两孔道相连通,形成一个漏斗,液体可以从离心管中流出。改进了过去从上面吸取液体的方法,使实验操作简化,质量提高。
文档编号B04B11/05GK85201392SQ85201392
公开日1986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2日
发明者高祖泉 申请人:山东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