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油烟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71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触,并且接地。
[0028]电离绝缘板523靠近外框51的一侧、顶端和底端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电离模块第一滑轨5231,而侧板55和外框51的对应位置上则设有与电离模块第一滑轨5231滑动配合的电离模块第二滑轨56,电离绝缘板523的前侧面上还设有穿过面板54的第一把手5232,从而通过拉动第一把手5232,可拉动电离模块52相对外框51、侧板55滑动,以便于电离模块52的装卸。
[0029]电离模块52单独供电,这样电离电压就可以在一定的电离空间内大幅度升高电离电压,提升放电钨丝5211放电效果,使得气体颗粒物充分带电,而不用考虑集尘模块53电压过高而产生空气击穿的弊端;而集尘模块53可以综合考虑集尘板的面积、电压、过流阻力之间的关系,而无需考虑电离电压的影响,促进集尘综合性能的提高、大幅降低集尘模块53的设计难度。
[0030]集尘模块53包括多个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布置的高压集尘板531和接地集尘板532,高压集尘板531和接地集尘板532的两端分别由集尘绝缘板533定位,高压集尘板531、接地集尘板532的端部均穿过集尘绝缘板533而形成有第一集尘接触端部534和第二集尘接触端部535。高压集尘板531和接地集尘板532相邻布置,而高压集尘板531之间、接地集尘板532之间则相间布置,即形成为高压集尘板531相邻的两侧布置的均为接地集尘板532,而接地集尘板532相邻的两侧布置的均为高压集尘板531的、高压集尘板531和接地集尘板532交错布置的形式。高压集尘板531的第一集尘接触端部534均与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连接,从而实现高压集尘板531之间的电连接;而接地集尘板532的第二集尘接触端部535均与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连接,从而实现接地集尘板532之间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位于集尘绝缘板533中部,而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则具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的上方和下方,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和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均可为水平地在集尘绝缘板533上从前至后地延伸,从而分别与高压集尘板531、接地集尘板532电连接。侧板55上与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对应的位置设有集尘高压弹片553,与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对应的位置设有集尘接地弹片554,集尘高压弹片553与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接触,并且连接到第二高压电源,集尘接地弹片554与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接触。
[0031]集尘绝缘板533靠近外框51的一侧、顶端和底端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集尘模块第一滑轨5331,而侧板55和外框51的对应位置上则设有与集尘模块第一滑轨5331滑动配合的集尘模块第二滑轨57,集尘绝缘板533的前侧面上还设有穿过面板54的第二把手5332,从而通过拉动第二把手5332,可拉动集尘模块53相对外框51、侧板55滑动,以便于集尘模块53的装卸。
[0032]工作时,电离模块52和集尘模块53分别通过电离高压弹片551和集尘高压弹片553接通高压电源,电离模块52通过放电钨丝5211高压放电将其周围的空气电离,产生大量带电粒子,当油烟气从下至上经过电离模块52区域时这些粒子附着在油烟颗粒上从而使其带电;带电荷的油烟颗粒继续向上经过集尘模块53区域时,在电场力作用下趋近异极的集尘板,完成静电除油烟净化过程。
[0033]由于电离模块52和集尘模块53运行后积累的油烟量不同,因此清洗周期和清洗难度也不同,而采用上述这种插拔式的模块化结构,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制作工艺,可以把电离模块52和集尘模块53根据实际油污的情况进行清洗,同时还能减小每个模块的高度,使清洗用毛刷能更好的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减少静电装置在清洗过程中损坏的概率,也可以方便的单独地对电离模块52和集尘模块53进行拆卸和检修。
[0034]实施例二
[0035]参见图6,为了达到较好的油烟净化效果,静电油烟净化装置5的集尘模块53高度往往较高,以使油烟有足够的时间在电场力作用下偏转收集到集尘板上。在静电油烟净化装置5的运行过程中,累积在集尘板上的油污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现出中间较多、两端较少的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集尘模块53具有依次向上布置的两个或更多,每个都单独供电,既有利于降低高度方便刷洗,也能根据不同集尘模块53的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清洗方式,从而提高清洗的效率。
[0036]相对来说经过电离模块52后最初的集尘模块53 (位于最下方的一个集尘模块53)上面的油烟颗粒物积累的最快,而最上面层的集尘模块53积累的最慢,当需要维护时,有时也可以将最下方的集尘模块53跟最上方的集尘模块53进行对换,再运行工作一段时间,等到两者的油烟颗粒物程度积累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开始全部统一清洁维护。
【主权项】
1.一种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包括独立布置的电离模块(52)和位于所述电离模块(52)上方的集尘模块(5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框(51),所述外框(51)的前侧面设有供所述电离模块(52)和集尘模块(53)进出的开口(511),所述电离模块(52)和集尘模块(53)插拔式地设置在所述外框(5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模块(52)上方设有上、下布置的多个集尘模块(5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模块(52)靠近所述外框(51)的一侧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电离模块第一滑轨(5231),所述外框(51)内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电离模块第一滑轨(5231)滑动配合的电离模块第二滑轨(56);所述集尘模块(53)靠近所述外框(51)的一侧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集尘模块第一滑轨(5331),所述外框(51)内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集尘模块第一滑轨(5331)滑动配合的集尘模块第二滑轨(5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模块(52)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一把手(5232),所述集尘模块(53)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二把手(5332)。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模块(52)包括多个交错、间隔布置的高压电离板(521)和接地电离板(522)、以及位于所述高压电离板(521)和接地电离板(522)两端的电离绝缘板(523),所述高压电离板(521)和接地电离板(522)的两端由所述电离绝缘板(523)定位,所述高压电离板(521)之间互相电连接,所述接地电离板(522)之间互相电连接;所述高压电离板(521)上设置有放电钨丝(5211); 所述集尘模块(53)包括多个交错、间隔布置的高压集尘板(531)和接地集尘板(532)、以及位于所述高压集尘板(531)和接地集尘板(532)两端的集尘绝缘板(533),所述高压集尘板(531)和接地集尘板(532)的两端由所述集尘绝缘板(533)定位,所述高压集尘板(531)之间互相电连接,所述接地集尘板(532)之间互相电连接; 所述高压电离板(521)和高压集尘板(531)分别连接到不同的高压电源,所述接地电离板(522)和接地集尘板(532)分别接地。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模块(5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离绝缘板(523) —侧的第一电离弹簧压片(526)和第二电离弹簧压片(527),所述高压电离板(521)穿过所述电离绝缘板(523)连接到所述第一电离弹簧压片(526)而实现电连接,所述接地电离板(522)穿过所述电离绝缘板(523)连接到所述第二电离弹簧压片(527)而实现电连接; 所述集尘模块(5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尘绝缘板(533) —侧的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和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所述高压集尘板(531)穿过所述集尘绝缘板(533)连接到所述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而实现电连接,所述接地集尘板(532)穿过所述集尘绝缘板(533)连接到所述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而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离弹簧压片(526)和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分别连接到不同的高压电源,所述第二电离弹簧压片(527)和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分别接地。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51)内与所述电离模块(52)和集尘模块(53)相邻的一端设有绝缘的侧板(55),所述侧板(55)上与所述第一电离弹簧压片(526)对应的位置接触地设有电离高压弹片(551)、与所述第二电离弹簧压片(527)对应的位置接触地设有电离接地弹片(552);所述侧板(55)上与所述第一集尘弹簧压片(536)对应的位置接触地设有集尘高压弹片(553)、与所述第二集尘弹簧压片(537)对应的位置接触地设有集尘接地弹片(554)。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模块第二滑轨(56)中的一个、所述集尘模块第二滑轨(57)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侧板(5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油烟净化装置,包括独立布置的电离模块和位于所述电离模块上方的集尘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前侧面设有供所述电离模块和集尘模块进出的开口,所述电离模块和集尘模块插拔式地设置在所述外框内。将电离模块和集尘模块采用插拔式的设置方式,可以方便地通过拉、推动作对电离模块和集尘模块进行拆装,以便于提高安装维护的便捷性,而且可以方便的拆卸以进行清洗;设置多个独立的集尘模块,既有利于降低高度以方便清洗,也能根据不同集尘模块的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清洗方式,从而提高清洗的效率。
【IPC分类】B03C3/12, B03C3/88, B03C3/47, B03C3/74, B03C3/66
【公开号】CN204724328
【申请号】CN201520370121
【发明人】俞辉, 霍彥强, 戴九松, 高婷婷
【申请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