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711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主要涉及合成氨生产中的煤气发生炉炉顶,尤其是煤气发生炉炉顶内衬。
背景技术
目前合成氨生产流程中的关键设备——煤气发生炉,其炉顶结构是使用耐火砖或耐火浇注料,厚度达230——350mm。
现有技术使用耐火砖内衬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耐火砖施工时,砌筑难度大、强度大、施工周期长;2、使用耐火砖施工,由于炉顶耐火砖均为异形砖,模具量大,造价高,成本大。
3、由于耐火砖是在耐火材料厂烧制完成,需要包装、运输,在此过程中难免有碰撞破损,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4、使用耐火砖施工,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耐火泥浆,稍有差别就会影响施工质量。
现有技术使用耐火浇注料整体浇注存在以下缺点1、很易开裂;2、产生直通缝,造成窜气漏火;3、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4、使用周期短,使设备运行成本上升;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所述缺陷,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该炉顶不会造成窜气漏火,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并且施工强度低、工期短、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包括炉顶壁、纤维毡层、耐火浇注料层,其特征在于浇注在炉顶的浇注料层均匀分成若干块,块与块之间设有于浇注料层的垂直面呈波形的分隔材料。
上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所述波形分隔材料的宽度为1-3mm。
上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所述波形分隔材料的宽度为2mm。
上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所述的浇注料层均匀分成16块。
上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所述波形分隔材料为波形玻璃钢。
上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所述浇注料为钢纤维浇注料。
采用上述结构的煤气发生炉炉顶,由于块与块之间设有于浇注料层的垂直面呈波形的分隔材料,避免了直通缝,不会造成窜气漏火,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并且施工强度低、工期短、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气发生炉炉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煤气发生炉炉顶浇注料层的局部纵剖视图。
1——浇注料 2——径向分隔缝3——环向分隔缝 4——纤维毡层5——炉口 6——炉顶壁
7——波形分隔材料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炉顶壁6及附着在炉顶壁6上的纤维毡层4,还有耐火浇注料1,浇注在炉顶的浇注料1以炉口5为中心均匀分成若干块,块与块之间设有于浇注料1层的垂直面呈波形的波形分隔材料7,使得相邻两块浇注料1层在厚度平面上形成波纹缝,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直通缝。该波形分隔材料7采用波形玻璃钢,该波形分隔材料7的宽度为1-3mm,最佳宽度为2mm。在施工时,波形分隔材料7靠浇注料挤压固定,烘炉时被烧掉,从而形成1-3mm的缝隙,该缝隙分成径向分隔缝2,环向分隔缝3,从而可以保证在生产时浇注料1的自由膨胀。浇注料1可以是钢纤维浇注料,以提高浇注料1层的韧性。
采用上述结构的煤气发生炉炉顶,由于块与块之间设有于浇注料层的垂直面呈波形的分隔材料,避免了直通缝,不会造成窜气漏火,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并且施工强度低、工期短、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包括炉顶壁、纤维毡层、耐火浇注料层,其特征在于浇注在炉顶的浇注料层分成若干块,块与块之间设有于浇注料层的垂直面呈波形的分隔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分隔材料的宽度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分隔材料的宽度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注料层均匀分成16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分隔材料为波形玻璃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料为钢纤维浇注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煤气发生炉炉顶主要涉及合成氨生产中的煤气发生炉炉顶,尤其是煤气发生炉炉顶内衬。包括炉顶壁、纤维毡层、耐火浇注料层,浇注在炉顶的浇注料层均匀分成若干块,块与块之间设有于浇注料层的垂直面呈波形的分隔材料。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块与块之间设有于浇注料层的垂直面呈波形的分隔材料,避免了直通缝,不会造成窜气漏火,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并且施工强度低、工期短、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C10J3/74GK2771211SQ20042005339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9日
发明者臧新民, 梁立需, 赵连祥, 张云芳, 唐文义 申请人: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