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179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燃烧炉具,特别是指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农村使用的农户型厨房燃烧炉,主要用于农村中农户日常生活中炊事需要。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煤气等一次性资源供需缺口逐年增大,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低价、节能、安全、洁净的新型燃料进入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及科研单位一直都在积极寻找新能源。秸杆资源的综合利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技术。目前,我国每年可利用秸秆约7亿吨,但其有效利用率不足50%,其余部分大多被放火焚烧付之一炬。这不仅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更可惜的是浪费了宝贵的植物资源。如何将低热值的秸秆资源转换成高效、洁净的生物质燃气,造福人民,是我国广大农村的农户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为此,许多科研单位都在下决心解决秸秆的焚烧问题,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国家积极支持的重点开发项目,享受国家多项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科研人员发现秸秆在一定温度及隔绝空气条件下可产生可燃气体,因此研制了一种秸杆气化炉,秸秆气化炉的温度靠点燃秸秆自身燃烧得到,但又不能充分燃烧,也就是说,本炉是靠不完全燃烧(即厌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的。秸秆气化炉的开发成功解决了广大农村的生活燃料的不足,又消除了原有农村焚烧秸杆所产生的污染,原料来源十分丰富,成为了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资源。但现在所开发出来的秸杆气化炉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在炉膛的下部进风口的结构不是很合理,都是通过一个中心风管将风送入炉膛的底部,再由一个或多个风口管直接从底部向上送风的,这种送风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很容易堵塞,而造成厌氧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可燃烧的气体量越来越少。而且在现有的底部送风结构中缺乏必要的排灰装置,这也极大影响了厌氧燃烧中可燃气体的产生,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秸杆气化炉的不足提出一种厌氧燃烧效果更好,底部送风口不易堵塞,且具有排灰功能的新型秸杆气化炉。
通过实践中发现秸杆气化炉的厌氧燃烧效果主要是取决于要选取合适的送风量。秸杆气化炉不仅要确保炉内火不灭,同时也要确保不能产生明火,这就需要提供合适的供氧条件,而秸杆气化炉内厌氧燃烧区的供氧主要是靠风机送风供给的,因此提供可靠的风氧成为了提高秸杆气化炉厌氧燃烧效果的关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秸杆气化炉,包括炉体、风机,且炉体下部为厌氧燃烧区,在厌氧燃烧区炉膛底部设有送风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送风供氧装置是内环形缝隙式隐蔽送风装置。所述的内环形缝隙式隐蔽送风装置是在炉体的炉膛出口下设置一环形风道,环形风道内侧壁大于炉体炉膛的出口,且环形风道内侧壁与炉体炉膛的下底面为有缝隙式结构,在环形风道内侧壁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向秸杆气化炉内厌氧燃烧区送风供氧的缝隙,且缝隙为3-4毫米的缝隙。所述的环形风道外侧壁等于或小于炉体直径,在环形风道外侧壁的一侧设有入风口,入风口与风机的出口相连,在入风口相对应的环形风道外侧壁的另一侧,设有排灰口,排灰口上设有用于在不排灰时堵塞排风口的堵头或阀门;环形风道的外侧壁与炉体的下底面为无缝隙紧密贴合在一起,与炉膛形成封闭腔体。环形风道内侧壁内为灰尘区,灰尘区设有可封闭的排灰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产气稳定。本实用新型采用隐蔽式的环形供风方式,可稳定的提供风氧,不会出现因风口堵塞,造成供风不足的现象,所以只要保证炉体内厌氧燃烧物充分,就可以保证正常的供气;2、燃烧充分,热能利用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由于能保证合适的供风量,所以厌氧燃烧十分充分,节能燃气灶节能效果优于现有任何一种自然燃烧的燃气灶,经测试节能率3%~30%(视新旧灶具而定)3、结构简单,成本低。灶头用材只是在现有常用灶具的基础上稍做改进,把底部送风装置换掉就可以了,而且结构十分简单,制作容易,更换也十分方便。
4、使用寿命长,是现有常用燃气灶具使用寿命的3~5倍。
附图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部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 2、风机 3、环形风道4、灰尘区5、入风口6、排灰口7、炉膛盖8、供气管道 9、燃气灶具
10、环形风道外侧壁 11、环形风道内侧壁12、炉体的下底面13、环形下锥形斜面体14、堵头或阀门15、厌氧燃烧区16、送风供氧装置17、炉膛的出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附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从附
图1中可以看到这种秸杆气化炉包括炉体1、风机2,且炉体1下部为厌氧燃烧区15,在厌氧燃烧区15炉膛底部设有送风供氧装置16,其特征是所述的送风供氧装置16是内环形缝隙式隐蔽送风装置。所述的内环形缝隙式隐蔽送风装置是在炉体的炉膛出口下设置一环形风道3,环形风道内侧壁11大于炉体炉膛的出口17,且环形风道内侧壁10与炉体炉膛的下底面12为有缝隙式结构,在环形风道内侧壁11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向秸杆气化炉内厌氧燃烧区送风供氧的缝隙,且缝隙为3-4毫米的缝隙。所述的环形风道外侧壁10等于或小于炉体直径,在环形风道外侧壁10的一侧设有入风口5,入风口5与风机2的出口相连,在入风口5相对应的环形风道外侧壁10的另一侧设有排灰口6,排灰口6上设有用于在不排灰时堵塞排风口的堵头或阀门14;环形风道外侧壁10与炉体的下底面12为无缝隙紧密贴合在一起,与炉膛形成封闭腔体。环形风道内侧壁11内为灰尘区4,灰尘区4设有可封闭的排灰口。为了使炉膛内的秸秆物充分燃烧,炉膛的底部内为斜面构造,是用钢板或耐火材料做成的环形下锥形斜面体13,下锥口与炉膛的出口相接。
本使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将炉膛盖7打开,将秸秆物加满炉膛,秸秆物通过厌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再通过供气管道8送至燃气灶具9燃烧。秸秆物的厌氧燃烧通过送风供氧装置16的环形风道3供给,由于环形风道3为内环形缝隙式隐蔽送风装置,环形风道内侧壁11大于炉体炉膛的出口17,所以不易被炉膛的出口掉下的秸秆物灰尘堵塞,故可以保证送风量的稳定供给,因此提高产气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风机,且炉体下部为厌氧燃烧区,在厌氧燃烧区炉膛底部设有送风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送风供氧装置是内环形缝隙式隐蔽送风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环形缝隙式隐蔽送风装置是在炉体的炉膛出口下设置一环形风道,风道的内环大于炉体炉膛的出口,且环形风道的内侧壁与炉体炉膛的下底面为有缝隙式结构,在环形风道的内侧壁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向秸杆气化炉内厌氧燃烧区送风供氧的缝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风道的内侧壁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向秸杆气化炉内厌氧燃烧区送风供氧的缝隙为3-4毫米的缝隙。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风道的外环等于或小于炉体直径,在环形风道外环的一侧设有入风口,入风口与风机的出口相连,在入风口相对应的环形风道的另一侧,设有排灰口,排灰口上设有用于在不排灰时堵塞排风口的堵头或阀门,环形风道的外侧壁与炉体为无缝隙紧密贴合在一起,与炉膛的下底面形成封闭腔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风道的内侧壁内为灰尘区,灰尘区设有可封闭的排灰口。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炉膛的底部为斜面构造,是用钢板或耐火材料做成的环形下锥形斜面体,下锥口与炉膛的出口相接。
专利摘要一种生物质燃气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风机,且炉体下部为厌氧燃烧区,在厌氧燃烧区炉膛底部设有送风供氧装置,送风供氧装置是内环形缝隙式隐蔽送风装置,是在炉体的炉膛出口下设置一环形风道,环形风道的内环大于炉体炉膛的出口,且环形风道的内侧壁与炉体炉膛的下底面为有缝隙式结构,在环形风道的内侧壁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向秸杆气化炉内厌氧燃烧区送风供氧的缝隙。在环形风道外侧壁的一侧设有入风口,入风口与风机的出口相连,在入风口相对应的环形风道外侧壁的另一侧,设有排灰口,排灰口上设有用于在不排灰时堵塞排风口的堵头或阀门;环形风道的外侧壁与炉体为无缝隙紧密贴合在一起,环形风道的内侧壁内为灰尘区。
文档编号C10B53/02GK2924331SQ20062005136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
发明者田作夫 申请人:田作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