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草制气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1791阅读:1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草制气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炉,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炊事用的以颗粒状或屑物状柴草为燃料的柴草制气燃烧炉。
背景技术
以散状柴或草作为燃料用于炊事方面的炉灶各具特色,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既产生可作炊事用的明火,也伴有不少烟雾,带来环境污染;至于以粉状(如锯木屑、麦秸、稻壳等)或颗粒状柴或草作燃料用于炊事的炉灶还不多见,除了特殊的用途之外,一般把这些可利用的物质作为废弃物抛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在本实用新型之前,燃煤炉灶较为普遍,结构形状亦具新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颗粒状或屑物状柴、草为燃料在闷罐中制造可燃气体、不污染环境的能将废物充分利用的柴草制气燃烧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金属材料制作一个圆桶形或方桶形的炉壳,在炉壳的内壁上涂有保温层,同时在炉壳的顶端固连一个与炉壳径向断面相同的密封槽环,顶盖置于密封槽环的槽口中。在炉壳的下端一侧装有带盖板的出灰道,在炉壳上端的一侧装有带排水管的输气管,此输气管的进气头呈弯形伸入炉壳的内腔壁,输气管的出气头连接气体燃烧嘴。用不锈钢管制作一个气化器,此气化器的排气头位于炉壳内腔的下端,即它的进气头连接位于炉壳外侧的微型鼓风机,微型鼓风机经调速器R(电位器)接交流220V电源。气化器排气头的壁上开有N个通气孔,在炉壳内部放有待燃烧的燃料。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柴草制气燃烧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获得如下有益效果①所使用燃料全是破碎或成颗粒状或块状的柴草及锯木屑或成球团的牲口干粪便等“废物”,不浪费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②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作为燃气能源可得到充分利用,能源消耗可降低30~50%,不会对人体或自然环境产生危害;③适用范围广,不仅可利用木材加工企业的锯木屑为燃料,而且对收割有麦秸的北方农村或对出产草柴的南方山区都可将“废物”变宝。
④与原有秸杆气化炉相比,本产品不用炉外燃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修使用方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柴草制气燃烧炉的结构剖视示意图,亦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柴草制气燃烧炉由顶盖1、密封槽环2、输气管3、气体燃烧嘴4、排水管5、炉壳6、出灰道8、气化器12及微型鼓风机13组成。用金属材料(如钢板)制作的炉壳6的形状可为圆桶形或方桶形,在炉壳6的内壁有保温层7,此保温层7可用耐火泥、珍珠岩、水泥按1∶1∶1比例混合加水调和制成,保温层7需干燥后才可投入使用。在炉壳6的顶端固连有密封槽环2,密封槽环2的槽口中放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液9,此密封液9可先自水或机油等。顶盖1活动放置在密封槽环2的槽口中,并使密封液9封住顶盖1的边缘,外界空气不会经顶盖1进入炉壳6的内腔,这样炉壳6成一个焖罐。在炉壳6的下端一侧装有带盖板的出灰道8,当炉壳6内腔下部积满已燃尽的灰尘后可经出灰道8将其掏出。在炉壳6上端的一侧装有输气管3,输气管3的进气头呈弯形伸入炉壳6的内腔,并且进气头的进气口与密封槽环2的外壁相隔较近,阻止了燃料10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及灰尘等物质不能进入输气管3内,输气管3的出气头连接气体燃烧嘴4。排水管5位于炉壳6的外侧安装在输气管3上,从炉壳6内腔出来的可燃气体中所含的水份可从排水管5排出,而在气体燃烧嘴4处可对从输气管3来的可燃烧气体点火。气化器12的排气头位于炉壳6内腔的下端,气化器12排气头的壁上开有N(N≥1的整数)个通气孔11,气化器12的进气头连接位于炉壳6外侧的微型鼓风机13,微型鼓风机13经调速器R接通交流220V电源。所述微型鼓风机13可选自30W的微型鼓风机,调速器R亦可选自电位器R。在炉壳6的内腔中放有燃料10,所述燃料10包括在气化器12周边的已燃物及炉壳6内的未燃物。
实施时,先盖紧出灰道8上的盖板,使外界空气不能从出灰道8进入炉壳6内。打开顶盖1,先将已燃的物料10放到气化器12的附近,再将未燃烧的燃料10(如锯木屑或稻壳或切碎的麦秸或柴等)放入炉壳6内并稍加压紧至90%左右的程度,盖好顶盖1。接通220V电源,调节好调速器R的阻数,由微型鼓风机13经气化器12向炉壳6内送气,气从通气孔11吹出助燃气化器12周边的燃料10。由于有微型鼓风机13的不断送气,燃料10会逐渐“燃烧”并产生大量烟气经输气管3排出。密封槽环2中放有密封液9(如水),外界空气不会从顶盖1与密封槽环2之间的空隙进入炉壳6的内腔,空气只能从气化器12上的通气孔11进入炉壳6内,因此炉壳6内的燃料10在“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明火。随着时间的延长,燃料10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的浓度越高,烟气中所含可燃的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的量也越多。如从气体燃烧嘴4中冒出的气体为微青黄烟,说明已正常产气;打开气体燃烧嘴4的点火器点火或手工点火,即可为用户提供炊事用可燃气体。炊事结束后,关闭气体燃烧嘴4的点火阀,并切断电源。如需添加燃料10,拿开顶盖1,从上向炉壳6内加入燃料即可,如此重复,可为用户不断地提供清洁、价低的燃气。
权利要求1.一种柴草制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在炉壳(6)的内壁有保温层(7),炉壳(6)的顶端固连有密封槽环(2),顶盖(1)活动放置在密封槽环(2)的槽口中;在炉壳(6)下端的一侧装有带盖板的出灰道(8),在炉壳(6)上端的一侧装有输气管(3),在输气管(3)上安装有排水管(5),输气管(3)的出气头连接气体燃烧嘴(4);气化器(12)的排气头位于炉壳(6)内腔的下端,气化器(12)排气头的壁上开有N个通气孔(11),气化器(12)的进气头连接位于炉壳(6)外侧的微型鼓风机(13),微风鼓风机(13)经调速器(R)接交流200V电源。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草制气燃烧炉,其特征在于炉壳(6)的形状为圆桶形或方桶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炊事用的柴草制气燃烧炉,在炉壳6的内壁有保温层7,顶盖1放置在位于炉壳6顶端的密封槽环2的槽口中,在炉壳6上下端一侧安装有输气管3及出灰道8,输气管3的出气头连有气体燃烧嘴4。炉壳6内腔下端装有其排气头上开N个出气孔11的气化器12,气化器12的进气头连微型鼓风机13。接通电源,同微风鼓风机13经气化器12向炉壳6内送气“燃烧”炉壳6内的燃料10,燃料10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有燃烧气体的烟气经输气管3排出,在气体燃烧嘴4处点火为用户提供可燃气体。这种燃烧炉可全部使用废弃的柴草为燃料,作到废物利用,节省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特别适用于南北方农村或山区。
文档编号C10B53/00GK2896053SQ20062005075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1日
发明者刘勇华 申请人:刘勇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