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变径管的延迟焦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843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变径管的延迟焦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迟焦化炉,特别涉及石油加工中用于加热重质油的具有变 径管的延迟焦化炉。
背景技术
延迟焦化是一种石油二次加工技术,是指以贫氢的重质油为原料,在高温(约 500°C)进行深度的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生产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的技术。所谓延 迟是指将焦化油(原料油和循环油)经过加热炉加热迅速升温至焦化反应温度,在反应炉 管内不生焦,而进入焦炭塔再进行焦化反应,故有延迟作用,称为延迟焦化技术。由于我国原油普遍偏重,且含蜡量高,柴油的收率低,国内原油的柴油馏分收率比 国外原油平均低5 7百分点。另外,由于我国炼油企业二次加工均以催化裂化为主,柴汽 比低(延迟焦化为1. 94,催化裂化为0. 56),延迟焦化具有投资少,操作费用低,转化深度高 等优点,延迟焦化已发展成为渣油轻质化最主要的加工方法之一。中子料位计投入使用后,焦炭塔的可利用空间大为提高,焦化炉已成为整个装置 提量的“瓶颈”。目前焦化炉扩能技术改造一是采用对流管作为辐射管以扩大辐射传热面 积,但对流管传热系数小有效利用率不高,二是利用现有单面辐射加热炉炉膛体积较大的 特点,在炉膛底部增设炉管,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辐射传热面积,但由于受到炉膛底 部空间及炉管压降的限制,底部增设炉管根数有限。因此,如何在炉体结构不变的条件下, 完成新增加工任务,减少设备投资,是一个既迫切又现实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不同管径的延迟焦化炉,主要 是在炉体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出料口前的炉管进行扩径,达到扩大传热面积、控 制炉管压降、降低排烟温度、提高装置处理能力的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具有变径管的延迟焦化炉,包括炉体、对流室、辐射室、炉管,其特征在于对 流室设置在辐射室的上方,对流室内纵向上水平排列有对流炉管并通过弯头彼此相连,辐 射室内壁上也安装有水平排列的炉管并通过弯头连为一体;辐射室内上部的炉管在不到出 油口的位置提前在弯头前进行同心扩径,扩径后的炉管至少有两根。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小头进行炉管的扩径,扩径前后的炉管扩径比大于1、小于2。变径前的炉管内径范围为82-141mm,变径后的炉管内径范围为102_141mm。适应炉管扩径的延迟焦化炉是单面辐射焦化炉,也可以是双面辐射焦化炉。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在炉体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扩大传热面积、降低排烟温度、 提高装置处理能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炉管扩径的示意图。图中,1.对流室;2.进料口炉管;3.出料口炉管;4.辐射室;5变径大小头;6.炉 体;7.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仅表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炉体6、对流室1、辐射室4、炉管5等,对流室1设 置在辐射室4的上方。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卧式炉管,辐射室内4上部的炉管5在不到出油 口的位置提前在弯头7前用变径大小头8进行同心扩径,扩径后的炉管至少有两根,使得 炉管出油口炉管内径大于进油口炉管内径。单根炉管有效长度17. 5m,进油口段炉管内径 97. 18mm,出油口段炉管内径107mm,出油口段炉管与进油口段炉管内径之比为1. 1。辐射室 共有192根炉管,分为6组,每组32根。经在辐射室上部出油段变径炉管后,传热面积增加 211. 7m2,炉管压降为1. 0-1. 3MPa炉管平均表面热强度为35. 7 37. 6kW/m2,焦化炉处理量 增加了 8%,排烟温度由原来的170°C降为90°C,实现了在炉体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扩 大传热面积、控制炉管压降、提高处理量,降低排烟温度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变径管的延迟焦化炉,包括炉体、对流室、辐射室、炉管,其特征在于对流室 设置在辐射室的上方,对流室内纵向上水平排列有对流炉管并通过弯头彼此相连,辐射室 内壁上也安装有水平排列的炉管并通过弯头连为一体;辐射室内上部的炉管在不到出油口 的位置提前在弯头前进行同心扩径,扩径后的炉管至少有两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径管的延迟焦化炉,其特征在于采用大小头进行炉管的 扩径,扩径前后的炉管扩径比大于1、小于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延迟焦化炉,其特征在于变径前的炉管内径范围为82-141mm,变 径后的炉管内径范围为102-141mm。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变径管的延迟焦化炉,包括炉体、对流室、辐射室、炉管,其特征在于对流室设置在辐射室的上方,对流室内纵向上水平排列有对流炉管并通过弯头彼此相连,辐射室内壁上也安装有水平排列的炉管并通过弯头连为一体;辐射室内上部的炉管在不到出油口的位置提前在弯头前进行同心扩径,扩径后的炉管至少有两根。本实用新型可在保持炉体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扩大传热面积、降低排烟温度、提高装置处理能力。
文档编号C10G9/20GK201842818SQ201020563740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孙柏军, 徐宝平, 李明, 杨军卫, 沈国平, 王兰娟, 肖家治, 谢崇亮, 赵日峰, 郭群, 陈辉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