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变质焦煤参与炼焦的配煤方法

文档序号:512153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高变质焦煤参与炼焦的配煤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变质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该方法包括:1)测定高变质焦煤、其他单种炼焦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统计区间所占比例,并测定其单种煤煤岩显微组分组成,统计其惰质组含量;2)确定各单种煤的配煤比例,确保配合煤中上述五个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区间的比例范围依次为10%~30%、10%~30%、20%~40%、15%~25%、2%~20%,煤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25%~35%。本发明选择限定配合煤中上述指标进行配煤,配合煤的Y值和基氏最大流动度在较低水平下,也能炼出优质焦炭,从而节约流动性好的优质煤资源。
【专利说明】高变质焦煤参与炼焦的配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冶金炼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变质焦煤参与炼焦的配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炼焦煤中常用焦煤的挥发份Vdaf在18?28%之间,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Zmax 在1. 15?L 50%之间。其中i max在L 35?L 50%之间的焦煤称为高变质焦煤,这类 高变质焦煤黏结指数G值一般在75?90之间,胶质层指数Y值一般在14?20mm之间, 固-软温度区间一般在50?75°C之间,基氏最大流动度在10?500ddpm之间,膨胀度b值 在10%?50%之间,粗粒镶嵌组分含量在38?78%之间。按照传统的配煤方法,配合煤的 Y值需要达到15mm以上,基氏最大流动度达到300ddpm以上,才能炼出优质焦炭。
[0003] 然而,发明人在配煤炼焦试验和生产应用实践中发现:Ymax在1. 35?1. 50% 之间的澳大利亚萨阿吉矿焦煤、山西晋中地区和吕梁地区部分焦煤,一定比例的上述焦 煤参与配煤炼焦,配合煤Y值仅在12mm?15mm之间,基氏最大流动度也处在60ddpm? 300ddpm之间的低值范围,但炼得焦炭热强度CSR达到65%以上。
[0004] 可见,在有高变质焦煤参与配煤炼焦时,如果仍片面强调配合煤的Y值达到15mm 以上,基氏最大流动度达到300ddpm以上,势必会过渡消耗胶质体丰富、流动性能好的优质 炼焦煤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Zmax在1. 35?1. 50%之间高变质焦煤 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避免片面追求配合煤Y值达到15_以上,配合煤基氏最大流动度达 到300ddpm以上,造成过渡消耗胶质体丰富、流动性能好的优质炼焦煤资源的现象,避免资 源浪费,增加企业效益。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设计的高变质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0007] 1)测定高变质焦煤、其他参与配煤炼焦的各煤种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 射率,统计 Imax 彡 0.70%、0.70%dmaX 彡 0.85%、0.85%<ImaX 彡 L35%、1.35%<歹max彡1.50%、丨.50%<〒m;ix区间所占比例,并测定其单种煤煤 岩显微组分组成,统计其惰质组含量,所述高变质焦煤为Imax在1. 35?1. 50%之间,G 值在75?90之间,固-软温度区间在50?75°C之间,膨胀度b值在10%?50%之间,粗 粒镶嵌组分含量在38?78%之间的焦煤;
[0008] 2)根据下述范围拟定一组配煤方案:高变质焦煤配入比例10?25%,气煤配入比 例5?30%,1/3焦煤配入比例10?30%,肥煤配入比例10?20%,中等变质焦煤配入比 例15?35%,瘦煤配入比例3?10 %;所述中等变质焦煤为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I max 在I. 15?I. 35%之间的焦煤;
[0009] 3)对拟定的配煤方案进行检验,检验标准:反射率1.35%< Imax彡1.50% 区间分布比例为15 %?25%,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Ymax彡0.70%区间分布比例 为10?30 %、反射率0.70%〈亙nun(彡0.85%区间分布比例为10 %?30%,反射率 0.85% < * max< 1.35%区间分布比例为20 %?40 %,反射率1.50% < A max区间分布 比例为2%?20% ;控制配合煤煤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25%?35% ;
[0010] 4)若拟定配煤方案达不到检验标准,对配煤方案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哪一个或 哪几个反射率区间分布比例不满足要求,则对该区间分布比例高的煤种配入比例进行调 整;若配合煤煤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不满足要求,则对惰质组含量过高或过低的 煤种的配入比例进行调整。直到满足配煤方案的检验标准,完成配煤方案的制定。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高变质焦煤的Y值在14mm?20mm之间,配合煤的Y值在12mm? 15mm之间,基氏最大流动度在10?500ddpm之间。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煤的大基氏流动度在60?200ddpm之间。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高变质焦煤配入比例15?23%,气煤配入比例10? 25%,1/3焦煤配入比例15?25%,肥煤配入比例13?18%,中等变质焦煤配入比例20? 30%,瘦煤配入比例5?8%。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检验标准为:配合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区间 1.35%<imax< 1.50%分布比例为15%?23%,Imax彡0.70%区间分布比例为15? 30 %、0.70% <歹max彡0.85%区间分布比例为20 %?27 %,0.85%<歹腦X彡1.35% 区间分布比例为23%?36%,丨.50%< Ymax区间分布比例为2%?10% ;控制配合煤煤 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30 %?35%。
[0015] 本发明选择控制反射率分布区间、煤岩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含量这两个指标进行配 煤的原因为: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反射率区间分布中1. 35%?1. 50%之间的比例能表 征高变质焦煤活性组分镜质组的质量,高变质焦煤在该区间的镜质组转化而成的焦炭冷、 热态强度高;有高变质焦煤参与配煤炼焦,当反射率丨.35%< Ymax彡丨.50%区间分布 比例达到15%?25%时,对焦炭冷、热态强度支撑作用大,不再需要考虑配合煤Y值、基氏 最大流动度等工艺指标,即可炼得优质焦炭。
[0016] 控制其他反射率区间分布的比例是为了控制其他煤种的配入比例。
[0017] 由于煤岩显微组分中惰质组转化成焦炭后与周围组分结合界面存在强度缺陷,劣 化焦炭强度,因此,对惰质组含量范围进行限定。
[0018] 本发明通过控制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歹max彡0.70%、0.70% < I max <0.85%、0.85%< "^maxiS 1.35%、1. 35%?1. 50%、1.50%< Irnax 分布区间所 占比例、配合煤煤岩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含量来控制各煤种的配入比例,有利于科学、高效配 煤并提1?焦炭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某工厂有7种炼焦煤资源,其中2种Imax在L 35?L 50%之间的高变质焦 煤,分别编号为A矿、B矿;该两种矿的高变质焦煤G值在75?90之间,膨胀度b值在 10 %?50 %之间,粗粒镶嵌组分含量在38?78 %之间。其他煤种5个矿点,分别编号为 C矿(气煤)、D矿(1/3焦煤)、E矿(肥煤)、F矿(中等变质焦煤,若无公知的定义,请 在此定义)、H矿(瘦煤);分别测定了各单种炼焦煤的平均最大反射率imax,对反射率 〒max<0.70%、0.70%<imax<0,85%、0.85%<imax<l,35%、L35%? 1. 50%、1,50%< Fmax分布区间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测定了各矿点煤煤岩显微组分, 对其中惰质组含量进行了统计。
[0021] 然后,根据下述范围拟定一组配煤方案:高变质焦煤配入比例10?25%,气煤配 入比例5?30%,1/3焦煤配入比例10?30%,肥煤配入比例10?20%,中等变质焦煤配 入比例15?35 %,瘦煤配入比例3?10 %。
[0022] 接着,对拟定的配煤方案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为:配合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区间 1.35%< A max< 1.50%分布比例为15%?23%,max< 0.70%区间分布比例为15? 30%、0.70%<Iinax<0.85% 区间分布比例为 20%?27%,0.85%<Imaxd.35% 区间分布比例为23%?36%,丨.50% < ^max区间分布比例为2%?10%;控制配合煤煤 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30 %?35%。
[0023] 最后,若拟定配煤方案达不到检验标准,对配煤方案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哪一个 或哪几个反射率区间分布比例不满足要求,则对该区间分布比例高的煤种配入比例进行相 应调整;若配合煤煤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不满足要求,则对惰质组含量过高或过 低的煤种的配入比例进行相应调整。直到满足配煤方案的检验标准,完成配煤方案的制定。
[0024] 各矿点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煤岩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含量结果见表1,按照本发明 方法进行炼焦配煤的具体实施例见表2。
[0025] 表1各矿点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煤岩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含量
[0026]

【权利要求】
1. 一种高变质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所述高变质焦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 万max在1. 35?L50%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测定高变质焦煤、其他参与配煤炼焦的各煤种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统 计 狀彡0.70%、0.70%<ImiiX<0.85%、0.85%dm狀彡1.35%、1.35% <ImaxS1.50%、1.50%<Iraax区间所占比例,并测定其单种煤煤岩显微组分组成,统 计其惰质组含量,所述高变质焦煤为Imax在1. 35?1. 50 %之间,G值在75?90之间, 固-软温度区间在50?75°C之间,膨胀度b值在10%?50%之间,粗粒镶嵌组分含量在 38?78%之间的焦煤; 2) 按如下方案进行配煤:高变质焦煤配入比例10?25 %,气煤配入比例5?30 %,1/3 焦煤配入比例10?30%,肥煤配入比例10?20%,中等变质焦煤配入比例15?35%,瘦 煤配入比例3?10%;所述中等变质焦煤为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imax在1. 15?1. 35% 之间的焦煤; 且保证配合煤中: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区间丨.35%<h?x彡1.50%分布比例 为15 %?25 %,歹max彡0.70%区间分布比例为10?30 %、〇.7〇%<Imax彡0.85% 区间分布比例为10%?30%,0.85%<歹11^<1.35%丨区间分布比例为20%?40%, 1.50%<imax区间分布比例为2 %?20 %;煤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25 %?35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变质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变质 焦煤的Y值在14mm?20mm之间,配合煤的Y值在12mm?15mm之间,基氏最大流动度在 10 ?500ddpm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变质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 合煤的大基氏流动度在60?200ddpm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变质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2)中,高变质焦煤配入比例15?23%,气煤配入比例10?25%,1/3焦煤配入比例15? 25 %,肥煤配入比例13?18 %,中等变质焦煤配入比例20?30 %,瘦煤配入比例5?8 %。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变质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3)中,检验标准为:配合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区间1.35%<Zmaxd.50%分布比 例为 15 % ?23%,wmax<0.70% 区间分布比例为 15 ?30 %、0.70%〈《maxiSO.85% 区间分布比例为20 %?27 %,0.85%<imax彡丨.35%区间分布比例为23 %?36 %, 1.50%dmaX区间分布比例为2%?10% ;控制配合煤煤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 30%?35%。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变质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 中,检验标准为:配合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区间1.35%<imaX <1.50%分布比例为15%? 23%,《max系0.70%区间分布比例为15?30%、0.70%< *max<0.85%区间分布比例为 20 %?27 %,〇·85%<歹_x彡1.35%区间分布比例为23 %?36 %,1.50% <瓦max区间分 布比例为2%?10% ;控制配合煤煤岩显微组分组成中惰质组含量30%?35%。
【文档编号】C10B57/04GK104312607SQ20141062757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鲍俊芳, 宋子逵, 薛改凤, 盛军波, 陈胜春, 崔会明, 陈翔, 贾丽晖, 詹立志, 张雪红, 陈细涛, 陈鹏, 项茹, 王元生, 任玉明, 冯柏华, 谢传斌, 万基才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