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焦杆校正方法

文档序号:5121899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推焦杆校正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校正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推焦杆校正方法。提供一种有效的实现推焦杆校正的推焦杆校正方法,包括:a、校正准备:将推焦杆放置到检修槽内,通过钢线测量所述旁弯度和下挠度;b、对旁弯度进行校正:旁弯中心位置的上缘为上缘加热区域,旁弯中心位置的下缘为下缘加热区域,并对旁弯度边加热便进行机械校正;c、对下挠度进行校正;确定下挠中心位置,确定出三处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对下挠度边加热便进行机械校正;d、等待推焦杆自然冷却。本发明可以提高校正精度,保证校正质量,比常规的校正方法大幅度地降低施工成本,故而在实践生产中也易于推广,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尤其适用于对推焦杆等大型钢结构件的校正之中。
【专利说明】推焦杆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校正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推焦杆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工民建等行业钢结构件在安装或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因压力、温度或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使结构件发生轻微的变形,导致钢结构件安装中不能准确定位,给安装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节约经济成本,在不重新新制作结构件的情况下一般选取对变形的结构件进行修复校正,但由于结构件在修复校正作业中校正技术比较单一,且校正技术不成熟,校正质量难以保证,给修复校正作业带来难题。
[0003]推焦杆是一种炼焦设备行业中用来把焦炭从焦炉中推出的推焦装置中的大型钢结构箱型构架设备,它由推焦头和推杆两大部分组成,常见的捣固焦炉推焦车推焦杆总长31000mm,高度为1019mm,宽度为380mm,重量为34377kg (含推焦头)。推焦杆运行时将炙热的焦炭从1300°C的炭化室内推出,推焦杆长期在高温下连续作业,极易产生热变形导致上弓量增加,推焦杆退出炭化室后,有局部地方受到室外空气的急剧降温,导致推焦杆局部变形,由于更换一根推焦杆费用高达70多万元,且施工时间较长,因此对变形的推焦杆进行修复校正是最经济的简便方法。
[0004]目前对钢结构件变形常用的校正方法有机械校正和火焰校正,机械校正法就是利用机械力的作用来矫正变形,常用的工具有千斤顶、螺旋拉紧器和压机;火焰校正就是把相对变形部位的金属进行加热到热塑状态,利用不均匀加热引起的变形来矫正已经发生的变形,常用工具就是常用的气焊所用的工具和设备。推焦杆体型较大,形体不规则,采用机械校正,校正速度过慢,影响生产时间,由于钢构件变形部位的内应力已定型,很难达到预期的校正效果;若采用火焰校正,当进行上下挠度校正时,推杆上表面是均匀的齿条,当齿条受热后就会影响齿条径向间隙、齿顶与齿根间距等参数,进而导致齿条与主动齿轮的啮合度,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校正方法,都不能满足推焦杆的校正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机械校正和加热校正并行,从而有效的实现推焦杆校正的推焦杆校正方法。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推焦杆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校正准备:将推焦杆放置到检修槽内,保证推焦杆顶部齿条向上,通过钢线测量所述推焦杆的旁弯度和推焦杆的下挠度,确定出旁弯和下挠的中心位置,另外保留所述钢线不动,以观察校正时变形恢复情况;
[0008]b、对旁弯度进行校正:通过测量得到的旁弯度而确定旁弯中心位置,选取旁弯中心位置为加热区域,其中旁弯中心位置的上缘为上缘加热区域,旁弯中心位置的下缘为下缘加热区域,另外将旁弯中心顶压机设置于旁弯中心位置内旁弯量最大的上缘,将旁弯中心底压机设置于旁弯中心位置内旁弯量最大的下缘,将推焦杆端部上缘压机分别设置于推焦杆旁弯侧两端的上缘且保持水平方向不动,将推焦杆端部下缘压机分别设置于推焦杆旁弯侧两端的下缘且保持水平方向不动,从而对旁弯度边加热便进行机械校正;
[0009]C、对下挠度进行校正;通过测量得到的下挠度以下挠度最大位置确定为下挠中心位置,以下挠中心位置为对称中心在推焦杆的旁弯壁面上确定出三处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其中每个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的纵向对称中心为两块齿条接缝处,另外将挠度压机设置于下挠度最大位置的上方的推焦杆顶部齿条处,所述挠度压机与推焦杆的纵剖面中心重合,从而对下挠度边加热便进行机械校正;
[0010]d、在进行完上述的校正后,等待推焦杆自然冷却,即完成推焦杆的旁弯度和下挠度的校正。
[0011 ]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所述的加热步骤中,通过红光外线测温仪进行温度监控。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加热方式为通过割炬加热。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有机的结合了传统的单独机械式校正和单独加热式校正,回避了两者各自的缺点,而又让两者各自的优点得到发挥。通过加热,可以很好的克服钢构件变形部位的内应力的限制,也大大的提高了校正速度;而与此同时的,采用机械校正,可以降低加热对齿条径向间隙的影响。本发明可以提高校正精度,保证校正质量,比常规的校正方法大幅度地降低施工成本,故而在实践生产中也易于推广,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尤其适用于对推焦杆等大型钢结构件的校正之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旁弯度校正加热区域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下挠度校正加热区域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发明下挠度校正时挠度压机设置位置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发明旁弯度校正时各压机布置位置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发明旁弯度校正时旁弯中心位置的压机布置图。
[0019]图6是本发明旁弯度校正时推焦杆两端压机布置图。
[0020]图中标记为:推焦杆顶部齿条1、旁弯中心位置2、上缘加热区域21、下缘加热区域22、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3、挠度压机4、旁弯中心顶压机52、旁弯中心底压机53、推焦杆端部上缘压机54、推焦杆端部下缘压机55、推焦杆端部上缘压机56、推焦杆端部下缘压机5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至图6所示推焦杆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a、校正准备:将推焦杆放置到检修槽内,保证推焦杆顶部齿条I向上,通过钢线测量所述推焦杆的旁弯度和推焦杆的下挠度,确定出旁弯和下挠的中心位置,另外保留所述钢线不动,以观察校正时变形恢复情况;
[0024]b、对旁弯度进行校正:通过测量得到的旁弯度而确定旁弯中心位置2,选取旁弯中心位置2为加热区域,其中旁弯中心位置2的上缘为上缘加热区域21,旁弯中心位置2的下缘为下缘加热区域22,另外将旁弯中心顶压机52设置于旁弯中心位置2内旁弯量最大的上缘,将旁弯中心底压机53设置于旁弯中心位置2内旁弯量最大的下缘,将推焦杆端部上缘压机(54、56)分别设置于推焦杆旁弯侧两端的上缘且保持水平方向不动,将推焦杆端部下缘压机(55、57)分别设置于推焦杆旁弯侧两端的下缘且保持水平方向不动,从而对旁弯度边加热便进行机械校正;
[0025]C、对下挠度进行校正;通过测量得到的下挠度以下挠度最大位置确定为下挠中心位置,以下挠中心位置为对称中心在推焦杆的旁弯壁面上确定出三处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3,其中每个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3的纵向对称中心为两块齿条接缝处,另外将挠度压机4设置于下挠度最大位置的上方的推焦杆顶部齿条I处,所述挠度压机4与推焦杆的纵剖面中心重合,从而对下挠度边加热便进行机械校正;
[0026]d、在进行完上述的校正后,等待推焦杆自然冷却,即完成推焦杆的旁弯度和下挠度的校正。
[0027]在实际操作时,首先需要将推焦杆放置到检修槽内,并检测出推焦杆的旁弯度和推焦杆的下挠度,从而确定出出旁弯和下挠的中心位置,作为以后校正的基准。
[0028]接下来的,对旁弯度进行校正。一般的,为了保证加热过程中结构本体均匀受热,且又不造成加热区和非加热区跨度较大,加热范围一般选旁弯最大处为旁弯中心位置2,两侧等范围加热。其中如图1所示的,Al至Gl的区域为上缘加热区域21,A2至G2的区域为下缘加热区域22。在实际加热时,可以分别由两位操作人员各持焊枪负责AlGl段及A2G2段加热,沿直线方向同时移动并上下移动均匀加热到700摄氏度?800摄氏度之间。与此同时的,通过各个位置上的压机进行机械校正,所述各压机的布置位置如图4至图6所示的,保证充分的将旁弯区域恢复到平直状态。
[0029]然后的,对下挠度进行校正。一般的,如图2所示,所述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3的温度也控制在700摄氏度?800摄氏度之间,其中,每个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3的纵向对称中心为两块齿条接缝处效果最佳。同样的,也需要在加热时通过挠度压机4进行机械校正,所述挠度压机4的布置位置如图3所示。
[0030]最后的,在校正结束后,只需等待推焦杆自然冷却,即完成了校正的工艺。
[0031]本发明中,加热是比较重要的步骤,一般了,为了实现更精确的温度控制,优选在步骤b和步骤c中所述的加热步骤中,通过红光外线测温仪进行温度监控。另外,对于所述的加热方式,一般优选为通过割炬加热。
【权利要求】
1.推焦杆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校正准备:将推焦杆放置到检修槽内,保证推焦杆顶部齿条(1)向上,通过钢线测量所述推焦杆的旁弯度和推焦杆的下挠度,确定出旁弯和下挠的中心位置,另外保留所述钢线不动,以观察校正时变形恢复情况; b、对旁弯度进行校正:通过测量得到的旁弯度而确定旁弯中心位置(2),选取旁弯中心位置(2)为加热区域,其中旁弯中心位置(2)的上缘为上缘加热区域(21),旁弯中心位置⑵的下缘为下缘加热区域(22),另外将旁弯中心顶压机(52)设置于旁弯中心位置(2)内旁弯量最大的上缘,将旁弯中心底压机(53)设置于旁弯中心位置(2)内旁弯量最大的下缘,将推焦杆端部上缘压机(54、56)分别设置于推焦杆旁弯侧两端的上缘且保持水平方向不动,将推焦杆端部下缘压机(55、57)分别设置于推焦杆旁弯侧两端的下缘且保持水平方向不动,从而对旁弯度边加热便进行机械校正; c、对下挠度进行校正;通过测量得到的下挠度以下挠度最大位置确定为下挠中心位置,以下挠中心位置为对称中心在推焦杆的旁弯壁面上确定出三处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3),其中每个下挠度倒三角形加热区(3)的纵向对称中心为两块齿条接缝处,另外将挠度压机(4)设置于下挠度最大位置的上方的推焦杆顶部齿条(1)处,所述挠度压机(4)与推焦杆的纵剖面中心重合,从而对下挠度边加热便进行机械校正; d、在进行完上述的校正后,等待推焦杆自然冷却,即完成推焦杆的旁弯度和下挠度的校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焦杆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所述的加热步骤中,通过红光外线测温仪进行温度监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推焦杆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方式为通过割炬加热。
【文档编号】C10B33/08GK104479695SQ20141076319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李果东, 吴荣善, 韦海, 陈梦逢, 魏相亮, 刘臻, 潘子祥, 张真春, 尹志红, 王洪彦 申请人: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