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文档序号:646784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图像处理有关,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校正图像处理装置的感光元
件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地演进,各种能够为使用者带来便利的输入方法, 例如触控屏幕、声控输入以及手势撷取输入等,均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并开始迅速地发展。
就市面上一般常见的光学触控式屏幕而言,此种屏幕通常包含有两个以上的感光 元件,用以检测屏幕上的触碰点的状态。举例而言,当使用者将光线投射到屏幕上形成光点 时,该光学触控式屏幕可通过感光元件撷取对应于该屏幕的图像,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判 断该光点位于屏幕上的坐标以达到输入的目的。 此外,该光学触控式屏幕亦可利用感光元件撷取对应于使用者手势的图像,再通 过图像处理技术与手势辨识技术达到手势撷取输入的功效。另一方面,上述感光元件亦可 通过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进行图像的撷取工作,以使得感光元件能够在相当短的距离内涵 盖整个屏幕。 然而,若光学触控式屏幕的感光元件的位置或角度有所偏差,将会对于其所检测 到的触碰点状态的精确度有相当大的影响。严重的话,这些偏差甚至可能造成使用者所输 入的触碰点判读错误的情形发生。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校正装置及方 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校正装置及方法。通过 该校正装置及方法的协助,图像处理装置的感光元件的位置及角度能够被调整至正确的位 置,以提升图像处理装置检测触碰点状态或辨识手势的精确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校正装置。该校正装置可用以校正图像处理装 置(例如光学触控式屏幕)的感光元件的位置及角度。该图像处理装置包含至少一个感光 元件及面板。面板上显示有已知坐标的第一指示点、第二指示点及多个参考点,该至少一感 光元件是位于面板外缘的特定点旁的预设位置上。 于此实施例中,该校正装置包含第一运算模块及第二运算模块。首先,第一运算模 块根据第一指示点、第二指示点与特定点决定第三指示点及第四指示点,并根据通过第一 指示点与第三指示点的第一直线及通过第二指示点与第四指示点的第二直线决定校正点 (即该至少一感光元件的预设位置)。接着,第二运算模块根据多个参考点及校正点(预设 位置)形成多条参考线且根据多条参考线及基准线形成多个参考角度,产生分别对应多个 参考点于至少一感光元件的观察图像的多个参考点坐标,并根据多个参考点坐标与多个参 考角度产生校正函数。
5
由于校正点(预设位置)与校正函数已分别由第一运算模块及第二运算模块产
生,因此即可根据校正点调整该该至少一感光元件的位置或根据校正函数调整该感光元件
与基准线间的夹角的角度,以达到校正该感光元件的效果。 最后,该校正装置即可运用三角定位决定屏幕上的触动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校正方法。该校正方法可应用于包含面板及 至少一感光元件的图像处理装置。于此实施例中,面板上显示有已知坐标的第一指示点、第 二指示点及多个参考点,该至少一感光元件是位于面板外缘的特定点旁的预设位置上。
该校正方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于第一阶段中,该校正方法将会决定用以调整 该至少一感光元件的位置的校正点(预设位置)。首先,该校正方法根据第一指示点、第二 指示点与面板外缘的特定点决定位于面板上的第三指示点及第四指示点。接着,该校正方 法根据通过第一指示点与第三指示点的第一直线及通过第二指示点与第四指示点的第二 直线决定校正点(预设位置)。 于第二阶段中,该校正方法将会进一步产生坐标与角度间的校正函数以调整该至 少一感光元件的角度。首先,该校正方法产生通过校正点(预设位置)并平行于面板外缘 的基准线。接着,该校正方法根据多个参考点与校正点形成多条参考线,并根据多条参考线 与基准线形成多个参考角度。之后,该校正方法产生分别对应多个参考点于至少一感光元 件的观察图像的多个参考点坐标,再根据多个参考点坐标与多个参考角度产生校正函数。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发明的校正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地根据图像处理装置的 面板上已知坐标的数个指示点,对于图像处理装置的感光元件进行位置及角度的校正,避 免由于感光元件的位置及角度产生偏差而导致触碰点判断错误的情形发生。藉此,根据本 发明的校正装置及方法可大幅提升图像处理装置检测触碰点状态或辨识手势的精确度。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 解。


图1是绘示光学触控式屏幕的示意图。 图2(A)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校正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B)是绘示图2(A)中的第一运算模块的详细功能方块图。 图3 (A)是绘示第一运算模块决定第三指示点及第四指示点的范例。 图3(B)是绘示第二感光元件所感测到的第一观察图像的示意图。 图3(C)是绘示第二感光元件所感测到的第二观察图像的示意图。 图4(A)是绘示第一运算模块决定第二预设位置的范例。 图4(B)是绘示第二感光元件所感测到的第三观察图像的示意图。 图4(C)是绘示第二感光元件所感测到的第四观察图像的示意图。 图5 (A)是绘示第二运算模块产生校正函数的范例。 图5(B)是绘示第二感光元件感测到的第五观察图像的示意图。 图6是绘示对应于参考点的x坐标值的角度校正函数9 (Ix)。 图7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绘示图7中的步骤S10的详细流程图。[OO31][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S10 S103 :步骤流程 1 :光学触控式屏幕 14 :第一感光元件 18 :发光单元 22 :第一运算模块 222 :第一处理单元 224 :第二处理单元 Tl :第一特定点 PI :第一指示点 P3:第三指示点 Rl R8 :参考点 L2 :第二辅助线 PI":第二辅助点 P2":第四辅助点 IP1 :对应P1〃的观察点 IP2,:对应P2'的观察点 IP2 :对应P2的观察点 L2':第二直线 IP4 :对应P4的观察点 LO:基准线 e工 e 8 :参考角度 9 (Ix):角度校正函数 a : b :第一距离比 IK1 IK8 :对应 11 15:观察图像
12 :面板
16 :第二感光元件2 :校正装置
24 :第二运算模块
D :第一预设位置
226 :第三处理单元
T2 :第二特定点
P2 :第二指示点
P4 :第四指示点LI :第一辅助线
PI':第一辅助点
P2':第三辅助点
IP1,:对应P1'的观察点IP1 :对应P1的观察点IP2 :对应P2〃的观察点
LI':第一直线
IP3 :对应P 3的观察点
F :第二预设位置
xl
yi
c
Rl '
4r… -
- x8 :R1 R8的x坐标值-y8 :R1 R8的y坐标值d:第二距离比R8的观察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校正装置及方法。通过该校正装置及方法的协助,图像处理装置的感光元件的位置及角度能够被调整至正确的位置,以提升图像处理装置检测触碰点状态或辨识手势的精确度。以下将详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藉以充分解说本发明的特征、精神、优点以及实施上的简便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校正装置。该校正装置可针对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光学触控式屏幕)的感光元件进行位置及角度的校正。请参阅图1,图1是绘示光学触控式屏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触控式屏幕1包含面板12、第一感光元件14、第二感光元件16及多个发光单元18(例如发光二极管)。于面板12上显示有已知坐标的第一指示点Pl、第二指示点P2及已知坐标的八个参考点Rl R8。实际上,第一指示点Pl、第二指示点P2及八个参考点Rl R8是将由使用者以手指或任意物体(例如触控笔)触碰面板12的触碰点以进行校正程序。
7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感光元件14是位于面板12外缘的左上角顶点Tl (第一特定 点)旁的第一预设位置D上;第二感光元件16是位于面板12外缘的右上角顶点T2 (第二 特定点)旁的第二预设位置F上。第一感光元件14与第二感光元件16的功用在于感测该 等发光单元18所发出的光线的变化(例如被手指或触控笔遮挡)以产生观察图像。
请参阅图2(A),图2(A)是绘示该校正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如图2(A)所示,校正装 置2包含第一运算模块22及第二运算模块24。其中第一运算模块22耦接至第二运算模块 24。 于此实施例中,校正装置2是根据一个已知的坐标系统、数个已知坐标的点及第 一感光元件14(或第二感光元件16)所检测到的观察图像作为校正第一感光元件14(或第 二感光元件16)的位置或角度的依据。经过校正后的第一感光元件14(或第二感光元件 16)的绝对位置(即第一预设位置D或第二预设位置F)或角度特性是以上述的坐标系统表 示,并可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光学触碰式屏幕的触碰点定位与状态检测。
接下来,将分别针对校正装置2所包含的各模块及其功能进行介绍。于此实施例 中,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的坐标原点为T1(0,0);校正装置2所调整的对象是第二感光元件16 的位置及角度。实际上,校正装置2可以针对光学触控式屏幕1所包含的任何一个感光元 件进行位置及角度的校正,并不以此例为限。 请参照图2(B),图2(B)是绘示第一运算模块22的详细功能方块图。如图2(B)所 示,第一运算模块22包含第一处理单元222、第二处理单元224及第三处理单元226。其中 第一处理单元222耦接至第二处理单元224 ;第三处理单元226耦接至第一处理单元222及 第二处理单元224。 需说明的是,由于现今运算单元处理能力强大,因此亦可以单一处理单元取代第 一处理单元222、第二处理单元224及第三处理单元226 ;相同地,第一运算模块22及第二 运算模块24亦可以单一模块或处理单元即可实现校正装置22 ;本实施例仅是用以方便说 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首先,第一运算模块22的第一处理单元222将会根据第一指示点Pl、第二指示点 P2与第二特定点T2产生第一辅助线L1及第二辅助线L2。如图3(A)所示,第一处理单元 222连接第二特定点T2与第一指示点Pl以形成第一辅助线Ll以及连接第二特定点T2与 第二指示点P2以形成第二辅助线L2。 接着,第二处理单元224将会决定分别位于第一辅助线L1两侧的第一辅助点 Pl'与第二辅助点P1〃以及分别位于第二辅助线L2两侧的第三辅助点P2'与第四辅助点 P2〃 。下面将就第二处理单元224如何产生各辅助点进行介绍。 请先参照图3 (B),图3 (B)是绘示第二感光元件16所感测到的第一观察图像II的 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224是在屏幕上产生任意接近的两点P1'及P1〃 , 若P1'与P1〃的联机与第一辅助线L1垂直,并且P1'与P1〃于第一观察图像I1中的观 察点IP1,及IP1 位于第一指示点Pl的观察点IP1的两侧,则PI'及PI 〃即满足第一辅助点 与第二辅助点的要求。 同理,请参照图3(C),图3(C)是绘示第二感光元件16所感测到的第二观察图像 12的示意图。若第二处理单元224于屏幕上产生的P2'及P2〃的联机与第二辅助线L2垂 直,并且P2'与P2〃于第二观察图像I2中的观察点Ip2,及I^位于第二指示点P2的观察点L的两侧,则P2'及P2〃即满足第三辅助点与第四辅助点的要求。
之后,第二处理单元224将会根据第一辅助线Ll、第一辅助点Pl'与第二辅助点Pl〃决定第三指示点P3以及根据第二辅助线L2、第三辅助点P2'与第四辅助点P2〃决定第四指示点P4,如图3(A)所示。 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224通过内插法决定第三指示点P3与第四指示点P4。如图3(B)所示,在第一观察图像II中,由于对应第一辅助点Pl'的观察点IP1,与对应第二辅助点Pl〃的观察点IP1 分别位于对应第一指示点Pl的观察点IP1的两侧,故第二处理单元224即可计算出IP1,至IP1的距离与IP1 至IP1的距离间的第一距离比a : b并根据内插法由下列方程式得到第三指示点P3的位置。 尸3=~^~尸1'+~^~尸1"a +a + 同理,如图3(C)所示,在第二观察图像12中,由于对应第三辅助点P2'的观察点
IP2,与对应第四辅助点P2〃的观察点IP2 分别位于对应第二指示点P2的观察点IP2的两
侧,故第二处理单元224亦可计算出IP2,至IP2的距离与IP2 至IP2的距离间的第二距离比
c : d并根据内插法由下列方程式得到第四指示点P4的位置。
d c
尸4 =-尸2'+-尸2" 如图4(A)所示,当第三指示点P3及第四指示点P4已由第二处理单元224决定后,第三处理单元226将会连接第一指示点Pl与第三指示点P3以形成第一直线LI'以及连接第二指示点P2与第四指示点P4以形成第二直线L2'。请参照图4(B)及图4(C),图4(B)及图4(C)是分别绘示第二感光元件16所感测到的第三观察图像13及第四观察图像14的示意图。 如图4(B)及图4(C)所示,第三观察图像中13的对应第一指示点Pl的观察点IP1与对应第三指示点P3的观察点IP3重合,并且第四观察图像中14的对应第二指示点P2的观察点IP2与对应第四指示点P4的观察点IP4重合,通过第一指示点Pl及第三指示点P3的第一直线L1'与通过第二指示点P2及第四指示点P4的第二直线L2'所相交的交点即为第二感光元件16的第二预设位置F。 同样地,第一运算模块22根据上述亦可求出的第一感光元件14的第一预设位置D。 当第一运算模块22求出第二预设位置F后,第二运算模块24即会根据面板12所显示已知坐标的八个参考点Rl R8及第二预设位置F得到与第二感光元件16的角度有关的校正函数。接下来,将就第二运算模块24如何产生校正函数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5(A)所示,第二运算模块24将会先根据第一运算模块22所求得的第二预设位置F产生一条通过第二预设位置F且平行于x轴(面板12的外缘)的基准线L0。此外,第二运算模块24亦会分别连接第二预设位置F与参考点Rl R8以形成八条参考线LK1 LK8 。其中各个参考点的坐标分别为Rl (x 1 , y 1) 、 R2 (x2 , y2) 、 R3 (x3 , y3)、...及R8 (x8 , y8)。由于每一条参考线LK1 LK8与基准线L0间均有夹角9 ,故第二运算模块24可将这些夹角定义为参考角度9i e8。 请参照图5 (B),图5 (B)是绘示第二感光元件16感测到的第五观察图像I 5的示意图。如图5(B)所示,于第五观察图像I 5中,Iw I^是分别代表对应参考点Rl R8 的参考点,且IK1 ^彼此间并不会重合(即于第五观察图像15坐标系统Ix下,每一对应 参考点IK1 IK8分别具不同的参考坐标值)。 由于参考点Rl R8及第二预设位置F的坐标皆为已知,因此其相对应的参考角 度e工 e8皆可求得,因此,第二运算模块24即可根据参考点Rl R8于第五观察图像I5
中的对应参考点iK1 iK8与参考角度e i e 8产生校正函数。请参照图6,图6是绘示对 应于对应参考点IK1 IK8的Ix坐标值的角度校正函数e (Ix)。如图6所示,图6的黑点 即为各个对应参考点的ix坐标值iK1 iK8分别对应参考角度e工 e 8的对应关系。
于此实施例中,为了能求出对应上述对应关系的角度校正函数e (ix)的方程式,
第二运算模块24通过数值分析及曲线拟合(curve-fitting)的方式对图6的曲线进行拟 合的程序,但实际上并不以此方式为限。于一实施例中,是采用二次曲线拟合,即校正函数 e (Ix)为9 (Ix) 二a。+^(Ix)+a2(Ixy的态样,其中a。、^及a2为曲线参数,经过第二运算 模块24进行矩阵运算后,即可求得曲线参数a。、ai及a2的值。因此,第二运算模块24即能 确定角度校正函数9 (Ix)的方程式。 最后,第二运算模块24即可根据所决定的角度校正函数9 (Ix)来计算任意触碰 点相对于基准线L0的角度。当使用者触碰面板12以产生任意的触碰点时,将对应该触碰点 的对应参考点的Ix坐标值(例如为In),代入e (Ix) = a。+ai(Ix)+a2(Ix)2中(即e (In) =a。+aJIn)+a2(In)",即可得到对应该碰触点与基准线L 0间的夹角e (艮卩e (In))。同 理,第一感光元件14亦可根据上述步骤求得相对应的角度校正函数e (Ix)。
在实际应用中,当校正装置2求出光学触控式屏幕1所包含的第一感光元件14及 第二感光元件16的位置与角度分布信息后,光学触控式屏幕1即可运用三角函数及三角定 位(由于第一感光元件14及第二感光元件16的预设位置皆已求得,因此可计算第一感光 元件14与第二感光元件16的相对距离加上触碰点分别相对于第一感光元件14及第二感 光元件16的角度)决定屏幕上的触碰点;此外,除了进行触碰点的定位外,亦可撷取对应于 使用者手势的图像,再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及手势辨识技术达到手势撷取输入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校正方法。该校正方法可应用于包含面板及 至少一感光元件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光学触控式屏幕),并针对其感光元件进行位置及 角度的校正。于此实施例中,面板上显示有已知坐标的第一指示点、第二指示点及已知坐标 多个参考点,该至少一感光元件是位于面板外缘的特定点旁的预设位置上。
请参阅图7,图7是绘示该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校正方法大致可分 为两个阶段于第一阶段(步骤S10 S12)中,该校正方法将会决定该至少一感光元件的 预设位置;于第二阶段(步骤S13 S16)中,该校正方法将会进一步产生坐标与角度间的 校正函数以计算触碰点相对该至少一感光元件的角度。 于第一阶段中,首先,该校正方法执行步骤S10,根据第一指示点、第二指示点与面 板外缘的特定点决定位于面板上的第三指示点及第四指示点。实际上,如图8所示,步骤 S10可分成下列三个子步骤S101 S103。于一实施例中,该特定点可为面板左上角的顶点 或面板右上角的顶点(如图3(A)的T1或T2)。 于子步骤SIOI中,该校正方法连接特定点与第一指示点以形成第一辅助线以及 连接特定点与第二指示点以形成第二辅助线;于子步骤S102中,该校正方法根据第一辅助线决定第一辅助点与第二辅助点以及根据第二辅助线决定第三辅助点与第四辅助点;于子 步骤S103中,该校正方法根据第一辅助线、第一辅助点及第二辅助点决定第三指示点以及 根据第二辅助线、第三辅助点及第四辅助点决定第四指示点。 实际上,于子步骤S102中,第一辅助点及第二辅助点是位于第一辅助线的两侧,
且通过第一辅助点及第二辅助点的直线会和第一辅助线垂直;第三辅助点及第四辅助点是
位于第二辅助线的两侧,且通过第三辅助点及第四辅助点的直线会和第二辅助线垂直。 此外,于子步骤S103中,第三指示点是根据第一辅助点、第二辅助点及第一距离
比计算而得;第四指示点是根据第三辅助点、第四辅助点及第二距离比计算而得。其中第一
距离比是与第一辅助点至第一辅助线的距离及第二辅助点至第一辅助线的距离有关;第二
距离比是与第三辅助点至第二辅助线的距离及第四辅助点至第二辅助线的距离有关。 于此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感光元件将会根据第一指示点、第二指示点、第三指示点
及第四指示点产生观察图像。于该观察图像中,对应第一指示点的第一观察点与对应第二
指示点的第二观察点为相异点;对应第三指示点的第三观察点与第一观察点为相同点且对
应于第四指示点的第四观察点与第二观察点为相同点。 接着,该校正方法执行步骤S11,根据通过第一指示点与第三指示点的第一直线及 通过第二指示点与第四指示点的第二直线决定该至少一感光元件的预设位置。实际上,该 校正方法可连接第一指示点及第三指示点以形成第一直线并且连接第二指示点及第四指 示点以形成第二直线,由于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将会相交于一交点(亦即该至少一感光元 件的焦点),该校正方法即可定义该交点为所求的预设位置。 接下来,该校正方法即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于第二阶段中,首先,该校正方法执行 步骤S12,产生通过预设位置并平行于面板外缘的基准线。 接着,该校正方法执行步骤S13,根据多个参考点与预设位置形成多条参考线,并
根据多条参考线与基准线形成多个参考角度。举例而言,若总共有五个参考点,该校正方法
即可分别连接这五个参考点与预设位置以形成五条不同的参考线,由于这五条参考线将分
别与基准线形成不同的夹角,故该校正方法即可将这些夹角定义为五个不同的参考角度。 由于该些参考点的坐标为已知且各个参考角度亦已经求出,故该校正方法执行步
骤S14,产生分别对应多个参考点于至少一感光元件的观察图像的多个参考点坐标,接着,
该校正方法执行步骤S15,根据多个参考点坐标与多个参考角度产生校正函数。根据各个参
考点的坐标与各个参考角度的对应关系产生校正函数。在实际应用中,校正函数可通过曲
线拟合的方式拟合一曲线而产生,其中该曲线是与参考点的坐标及参考角度有关。 最后,该校正方法执行步骤S16,根据该校正函数计算触碰点相对该基准线的夹角。 于实际应用中,该校正方式可进一步通过二感光元件的相对距离以及一触碰点分 别对应该二感光元件的基准线的夹角决定该触碰点的坐标。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发明的校正置及方法能够有效地根据图像处理装置的面 板上已知坐标的数个指示点,对于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感光元件进行位置及角度的校 正,以避免由于感光元件的位置及角度产生偏差而导致触碰点判断错误的情形发生。藉此, 根据本发明的校正装置及方法可大幅提升图像处理装置检测触碰点状态或辨识手势的精 确度。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的范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一种校正方法,应用于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含面板及至少一感光元件,于该面板上显示有已知坐标的第一指示点、第二指示点及多个参考点,该至少一感光元件是位于该面板外缘的特定点旁的预设位置,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根据该第一指示点、该第二指示点与该特定点决定位于该面板上的第三指示点及第四指示点;(b)根据通过该第一指示点与该第三指示点的第一直线及通过该第二指示点与该第四指示点的第二直线决定该预设位置;(c)产生通过该预设位置并平行于该面板外缘的基准线;(d)根据该多个参考点与该预设位置形成多条参考线,并根据该多条参考线与该基准线形成多个参考角度;(e)产生分别对应该多个参考点于该至少一感光元件的观察图像的多个参考点坐标;以及(f)根据该多个参考点坐标与该多个参考角度产生校正函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感光元件根据该第一指示点、该第二指 示点、该第三指示点及该第四指示点产生第一观察图像,于该第一观察图像中,对应于该第 一指示点的第一观察点与对应于该第二指示点的第二观察点为相异点,对应于该第三指示 点的第三观察点与该第一观察点为相同点,对应于该第四指示点的第四观察点与该第二观 察点为相同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感光元件根据该多个参考点产生第二观 察图像,于该第二观察图像中,对应于该多个参考点的多个参考观察点均为相异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含下列子步骤(al)连接该特定点与该第一指示点以形成第一辅助线以及连接该特定点与该第二指 示点以形成第二辅助线;(a2)根据该第一辅助线决定第一辅助点与第二辅助点以及根据该第二辅助线决定第 三辅助点与第四辅助点;以及(a3)根据该第一辅助线、该第一辅助点及该第二辅助点决定该第三指示点以及根据该 第二辅助线、该第三辅助点及该第四辅助点决定该第四指示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骤(a2)中,该第一辅助点及该第二辅助点是 位于该第一辅助线的两侧,且通过该第一辅助点及该第二辅助点的直线与该第一辅助线垂 直,该第三辅助点及该第四辅助点是位于该第二辅助线的两侧,且通过该第三辅助点及该 第四辅助点的直线与该第二辅助线垂直。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骤(a3)中,该第三指示点是根据该第一辅助 点、该第二辅助点及第一距离比计算而得,该第四指示点是根据该第三辅助点、该第四辅助 点及第二距离比计算而得,该第一距离比是与该第一辅助点至该第一辅助线的距离及该第 二辅助点至该第一辅助线的距离有关,该第二距离比是与该第三辅助点至该第二辅助线的 距离及该第四辅助点至该第二辅助线的距离有关。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骤(f)中,该校正函数是通过曲线拟合的方式 拟合一曲线而产生,该曲线是与该多个参考点坐标及该多个参考角度有关。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特定点为面板右上角的顶点或面板左上角的顶点。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g)根据该校正函数计算触碰点相对该基准线的夹角。
10. —种校正装置,应用于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含面板及感光元件,于该 面板上显示有已知坐标的第一指示点、第二指示点及多个参考点,该感光元件是位于该面 板外缘的特定点旁的预设位置,该校正装置包含第一运算模块耦接至该面板,该第一运算模块根据该第一指示点、该第二指示点与该 特定点决定位于该面板上的第三指示点及第四指示点,并根据通过该第一指示点与该第三 指示点的第一直线及通过该第二指示点与该第四指示点的第二直线决定该预设位置;第二运算模块耦接至该第一运算模块及该面板,该第二运算模块根据该多个参考点及 该预设位置形成多条参考线且根据该多条参考线及一基准线形成多个参考角度,并产生分 别对应该多个参考点于该感光元件的观察图像的多个参考点坐标,根据该多个参考点坐标 与该多个参考角度产生校正函数,其中该基准线是通过该预设位置且平行于该面板外缘。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感光元件根据该第一指示点、该第二指 示点、该第三指示点及该第四指示点产生第一观察图像,于该第一观察图像中,对应于该第 一指示点的第一观察点与对应于该第二指示点的第二观察点为相异点,对应于该第三指示 点的第三观察点与该第一观察点为相同点,对应于该第四指示点的第四观察点与该第二观 察点为相同点。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感光元件根据该多个参考点产生第二观 察图像,于该第二观察图像中,对应于该多个参考点的多个参考观察点均为相异点。
13.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第一运算模块包含第一处理单元,用以连接该特定点与该第一指示点以形成第一辅助线以及连接该特定 点与该第二指示点以形成第二辅助线;第二处理单元耦接至该第一处理单元,该第二处理单元决定分别位于该第一辅助线两 侧的第一辅助点与第二辅助点以及分别位于该第二辅助线两侧的第三辅助点与第四辅助 点,并且根据该第一辅助线、该第一辅助点及该第二辅助点决定该第三指示点以及根据该 第二辅助线、该第三辅助点及该第四辅助点决定该第四指示点;以及第三处理单元耦接至该第一处理单元及该第二处理单元,该第三处理单元连接该第一 指示点与该第三指示点以形成该第一直线以及连接该第二指示点与该第四指示点以形成 该第二直线,并将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的交点决定为该预设位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第一辅助线是与通过该第一辅助点与该 第二辅助点的直线垂直且该第二辅助线是与通过该第三辅助点与该第四辅助点的直线垂 直。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第三处理单元根据该第一辅助点、该第 二辅助点及第一距离比决定该第三指示点,并根据该第三辅助点、该第四辅助点及第二距 离比决定该第四指示点,该第一距离比是与该第一辅助点至该第一辅助线的距离及该第二 辅助点至该第一辅助线的距离有关,该第二距离比是与该第三辅助点至该第二辅助线的距 离及该第四辅助点至该第二辅助线的距离有关。
16.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第二运算模块通过曲线拟合的方式拟合一曲线以产生该校正函数,该曲线是与该多个参考点坐标及该多个参考角度有关。
17.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特定点为面板右上角的顶点或面板左上 角的顶点。
18.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校正函数计算触碰点相对该基准线的夹 角。
19.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校正装置,还包含第二感光元件,其中该第一运算模块决 定该第二感光元件的预设位置,该第二运算模块产生该第二感光元件的校正函数。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校正装置,其中该校正装置根据该第一感光元件与该第二 感光元件的预设位置产生该第一感光元件与该第二感光元件的相对距离以及一触碰点分 别对应该第一感光元件与该第二感光元件的夹角决定该触碰点的坐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校正装置。该校正装置包含第一运算模块、第二运算模块及调整模块。第一运算模块根据第一指示点、第二指示点与特定点决定第三指示点及第四指示点,并根据通过第一指示点与第三指示点的第一直线及通过第二指示点与第四指示点的第二直线决定校正点或感光元件的预设位置。第二运算模块根据多个参考点及校正点形成多条参考线且根据多条参考线及基准线形成多个参考角度,并产生分别对应该多个参考点于观察图像的多个参考点坐标,根据多个参考点坐标与多个参考角度产生校正函数。
文档编号G06F3/042GK101727244SQ20081017462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
发明者张晋纲, 柳昀呈, 江敬群, 黄奕铭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