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原液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267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原液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利用石化碱炼废水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提罐(1)、酸化罐(2)、反应釜(3),所述反应釜(3)连接有水环真空泵(4)。使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可以利用精制减线油中排放的碱炼废水,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防锈型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生产成本低,并且制备的成品性能优良。
【专利说明】用于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原液的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设备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石化碱炼废水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许多浙青基减线油精制加工厂,精制减线油工艺普遍以酸碱工艺来生产,以浓度为98%的浓硫酸脱去物料中含S、N、0化合物及重芳烃组份等极性物质,再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精制后的酸性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渣和碱炼废碱水。且绝大多数减线油精制厂,规模小,技术力量落后,无污水处理手段和设备,没能力对废碱水进行处理,所以偷排现象严重,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石化碱炼废水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设备,使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可以利用精制减线油中排放的碱炼废水,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防锈型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生产成本低,并且制备的成品性能优良。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利用石化碱炼废水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提罐、酸化罐、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连接有水环真空泵;
[0005]所述抽提罐的顶部设有第一抽提罐进料口,侧壁上设有第二抽提罐进料口,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抽提罐排液口和抽提罐排液阀;所述抽提罐排液口同时连接有中性油排放管和抽提罐料液排放管;所述抽提罐的腔体内设有抽提罐蒸汽盘管;
[0006]所述酸化罐的顶部设有第一酸化罐进料口,侧壁上设有第二酸化罐进料口,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酸化罐排液口和酸化罐排液阀;所述酸化罐排液口同时连接有盐水排放管和酸化罐料液排放管;所述酸化罐的腔体内设有酸化罐蒸汽盘管;
[0007]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第一反应釜进料口,侧壁上设有第二反应釜进料口,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反应釜排液口和反应釜排液阀;所述反应釜排液口连接成品排放管;所述反应釜的腔体内设有反应釜蒸汽盘管;
[0008]所述抽提罐料液排放管与所述第二酸化罐进料口连接;所述酸化罐料液排放管与所述第二反应釜进料口连接。
[0009]所述抽提罐、酸化罐、反应釜均具有保温层。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抽提罐和酸化罐用于对碱炼废水进行乙醇抽提和硫酸酸化,硫酸酸化后的物料在反应釜中通过真空脱水制备碱炼废水的回收混合物;制备得到的回收混合物在反应釜中真空脱水后继续添加功能性添加剂反应,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防锈型半合成乳化切削液。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I)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以利用石化碱炼废水来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生产成本低,性能优良。
[0013](2)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利用了废弃的碱炼废水,减轻了环境压力;另一方面使用本实用新型,利用石化碱炼废水生产半合成乳化切削液液,减少了矿物油的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对环境有重要意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各部件对应的名称为:1_抽提罐;11-第一抽提罐进料口 ; 12-第二抽提罐进料口 ;13_抽提罐排液口 ;14_抽提罐排液阀;15_中性油排放管;16_抽提罐料液排放管;17-抽提罐蒸汽盘管;2-酸化罐;21-第一酸化罐进料口 ;22_第二酸化罐进料口 ;23_酸化罐排液口 ;24_酸化罐排液阀;25_盐水排放管;26_酸化罐料液排放管;27_酸化罐蒸汽盘管;3-反应釜;31-第一反应釜进料口 ;32_第二反应釜进料口 ;33_反应釜排液口 ;34_反应釜排液阀;35_成品排放管;36_反应釜蒸汽盘管;37_取样口 ;4_水环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利用石化碱炼废水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提罐1、酸化罐2、反应釜3,所述反应釜3连接有水环真空泵4。
[0019]所述抽提罐I的顶部设有第一抽提罐进料口 11,侧壁上设有第二抽提罐进料口12,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抽提罐排液口 13和抽提罐排液阀14 ;所述抽提罐排液口 13同时连接有中性油排放管15和抽提罐料液排放管16 ;所述抽提罐I的腔体内设有抽提罐蒸汽
盘管17。
[0020]所述酸化罐2的顶部设有第一酸化罐进料口 21,侧壁上设有第二酸化罐进料口22,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酸化罐排液口 23和酸化罐排液阀24 ;所述酸化罐排液口 23同时连接有盐水排放管25和酸化罐料液排放管26 ;所述酸化罐2的腔体内设有酸化罐蒸汽盘管27。
[0021]所述反应釜3的顶部设有第一反应釜进料口 31,侧壁上设有第二反应釜进料口32,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反应釜排液口 33和反应釜排液阀34 ;所述反应釜排液口 33连接成品排放管35 ;所述反应釜3的腔体内设有反应釜蒸汽盘管36。
[0022]所述抽提罐料液排放管(16与所述第二酸化罐进料口 22连接;所述酸化罐料液排放管26与所述第二反应釜进料口 32连接。
[0023]所述反应釜3设有取样口 37。所述抽提罐1、酸化罐2、反应釜3均具有保温层。
[0024]利用碱炼废水,使用本实施例1设备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运行流程如下:
[0025]1、收集的碱炼废碱水制作成回收混合物
[0026]将收集的碱炼废碱水经第一抽提罐进料口 I泵入抽提罐1,通过抽提罐蒸汽盘管17加热升温至60°C,并从第二抽提罐进料口 12加入相对所述碱炼废碱水物料质量的5%的乙醇(乙醇以质量分数85%的溶液形式加入),搅拌15分钟后保温沉降4?8个小时,待上部的中性油析出后,通过抽提罐料液排放管16和抽提罐排液阀14放出下部的物料,使下层的物料经过第二酸化罐进料口 22进入酸化罐2。这里优选地,在抽提罐内可以设置搅拌装置,需要时开启该搅拌装置。
[0027]将酸化罐2内的物料通过酸化罐蒸汽盘27再升温至70°C,从第一酸化罐进料口21缓加适量H2S04调整物料PH值至6。保温沉降8?12小时,此时呈乳化状的碱炼废水已破乳分层,从酸化罐排液口 23和盐水排放管25排去下层已近清澈的含硫酸钠的盐水层(去污水装置另行工艺处理,也可以将该盐水排放管25的另一端连接收集盐水的盐水槽),上部得到含水量为5%左右的含磺酸、环烷酸、酸性硫酸酯的混合料。
[0028]将上述得到的含水量为5%左右的含磺酸、环烷酸、酸性硫酸酯的混合料从酸化罐料液排放管26和第二反应釜进料口 32导入到反应釜3,加热至80°C,开启水环真空泵4,使其在740mmHg的真空度下脱水15?30分钟,得到了含磺酸、环烷酸、酸性硫酸酯的回收混合物,作为半合成乳化切削液液的主料备用。
[0029]2、采用回收混合物生产半合成乳化切削液液
[0030]将上述的回收混合物IOOkg在反应釜3中通过反应釜蒸汽盘管36加热至60°C,边搅拌边从第一反应釜进料口 31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物料PH值在9?10之间(使磺酸、环烷酸、酸性硫酸酯转化为具有良好乳化和防锈性的磺酸钠、环烷酸钠、硫酸酯钠),然后继续从第一反应釜进料口 31加入2?3kg的三乙醇胺反应30?60分钟,物料已呈透明状后继续从第一反应釜进料口 31依次加入7kg磺酸钠、3?3.5kg环烷酸锌,搅拌均匀后继续从第一反应釜进料口 31加入2?3kg乙醇、5kg司盘80、加入0.2kg硅油、以及0.5?2kg水杨酸苯胺类杀菌剂,反应1.1小时,取样为棕红色透明状均匀液体,即制备得到半合成乳化切削液液。
[0031 ] 如上所述,便可以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利用石化碱炼废水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提罐(I)、酸化罐(2)、反应釜(3),所述反应釜(3)连接有水环真空泵(4);所述抽提罐(I)的顶部设有第一抽提罐进料口(11),侧壁上设有第二抽提罐进料口(12),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抽提罐排液口(13)和抽提罐排液阀(14);所述抽提罐排液口(13)同时连接有中性油排放管(15)和抽提罐料液排放管(16);所述抽提罐(I)的腔体内设有抽提罐蒸汽盘管(17);所述酸化罐(2)的顶部设有第一酸化罐进料口(21),侧壁上设有第二酸化罐进料口(22),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酸化罐排液口(23)和酸化罐排液阀(24);所述酸化罐排液口(23)同时连接有盐水排放管(25)和酸化罐料液排放管(26);所述酸化罐(2)的腔体内设有酸化罐蒸汽盘管(27);所述反应釜(3)的顶部设有第一反应釜进料口(31),侧壁上设有第二反应釜进料口(32),底部呈倒锥形并设有反应釜排液口(33)和反应釜排液阀(34);所述反应釜排液口(33)连接成品排放管(35);所述反应釜(3)的腔体内设有反应釜蒸汽盘管(36); 所述抽提罐料液排放管(16)与所述第二酸化罐进料口(22)连接;所述酸化罐料液排放管(26)与所述第二反应釜进料口(3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石化碱炼废水制备半合成乳化切削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罐(I)、酸化罐(2)、反应釜(3)均具有保温层。
【文档编号】C10N40/22GK203807423SQ20142024512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奚靖 申请人:宁波市蓝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