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5164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摩擦会产生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在不同环境有不同意义。对于发动机系统来说,源自于机件的摩擦会导致机械部件的磨损,以及运动的吃力,当我们给设备加注润滑油(俗称“机油”)以后,润滑油通过油泵强制循环或飞溅输送到发动机的每个摩擦机件之中,粘附在摩擦机件的表面形成一个油膜,使摩擦表面来自金属之间的干摩擦变成了润滑油之间的一个液体摩擦。现在消费者对汽车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减磨、噪音小、节能、长换油周期等成为热点,也引起了润滑油厂家的探究,现有的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已无法满足日益苛刻的要求,尤其是柴油机领域。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所述的润滑油可为重型柴油车辆更好的保护发动机系统,具有抗磨性能高、能节约燃料、降低噪音等优点。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主要由以下成分混合而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基础油70-90%,柴油机油复合剂6-15%,粘度指数改进剂3-15%,降凝剂0.1-0.5%,摩擦改进剂0.1-1%;所述基础油为加氢ⅱ类基础油和光亮基础油混合而成。以上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复合型的基础油与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联用可呈现良好的协同效应,使减摩、抗磨及节能效果等更加明显。在实际工况下,高温高压下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或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通过摩擦过程释放活泼元素硫或磷,与摩擦表面上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磷化物、硫化物等复杂化合物,沉积在摩擦表面,从而对发动机起到抗磨、减噪、节能等功效,更好的保护发动机、缸体等设备。同时,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或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与加氢ⅱ类基础油和光亮基础油及其他添加剂搭配,改善润滑油的其他性能,使其满足柴油发动机的综合要求。由于本发明的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突出,因此能更好地保护重型柴油车辆的发动机系统,节约燃料,降低噪音。经四球磨损试验测试,本发明的润滑油的磨斑直径在0.37mm以下(1800r/min),摩擦系数在0.067以下。本发明中,所述基础油中,加氢ⅱ类基础油和光亮基础油可以任意重量比搭配,例如1-100:1-100,其中优选的重量比为15:1-3,例如15:1,15:2,15:3等,更优选15:1-2,例如15:1.2,15:1.4,15:1.5,15:1.6,15:1.6,15:2等。本发明中,所述加氢ⅱ类基础油可为任意的ⅱ类基础油,杂质较少,热安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较好,其中优选基础油100n、基础油150n和基础油500n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单独的基础油100n、基础油150n或基础油500n,或者基础油100n与基础油150n的任意比混合,或者基础油150n与基础油500n的任意比混合,其中优选基础油150n与基础油500n的任意比混合。基础油150n与基础油500n的重量比优选1-3:1,以基础油150n的用量高于基础油500n为优,优选1-2:1,1.5-2:1。本发明对基础油的厂家没有限制,例如可选用台塑150n、惠州150n、台塑500n等。本发明中,所述光亮基础油为石油馏分经溶剂精制或加氢补充精制工艺生产出的光亮基础油,可用的型号有150bs、120bs等,优选150bs。本发明对光亮基础油的厂家也没有限制,例如常见的新疆150bs或泰国150bs。本发明中,所述柴油机油复合剂为满足apich-4以上级别的发动机油复合剂,以适应柴油发动机的工况,优选为柴油机油复合剂hitec8744x、柴油机油复合剂cv7530和柴油机油复合剂hitec8744b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所述摩擦改进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poupc1001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lyvan3000中的至少一种。这两种有机钼与复合基础油的协同效应更佳。本发明中,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乙烯丙烯共聚物和聚异丁烯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是其中一种,或者两者以任意比混合,优选单一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更优选为粘度指数改进剂p8900e。本发明中,所述降凝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优选聚甲基丙烯酸酯viscoplex1-248。本发明中,基础油和其他添加剂的含量可以在上述限定的范围内任意取值,例如,基础油的占比可为70%、75%、80%、85%、90%等,柴油机油复合剂的占比可为6%、7%、8%、9%、10%、11%、12%、13%、14%、15%等,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为3%、5%、7%、9%、10%、11%、12%、13%、14%、15%等,降凝剂可为0.1%、0.2%、0.3%、0.4%、0.5%等,摩擦改进剂可为0.1%、0.2%、0.5%、0.7%、1%等。其中,优选的配方有:按重量百分比计,基础油80-85%,柴油机油复合剂8-10%,粘度指数改进剂5-10%,降凝剂0.3-0.5%,摩擦改进剂0.1-0.5%。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基础油80-83%,柴油机油复合剂8-10%,粘度指数改进剂8-9%,降凝剂0.3-0.5%,摩擦改进剂0.1-0.5%。另外,本发明的润滑油还可以加入抗氧化剂、防腐剂等添加剂。本发明的润滑油可用于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小摩擦,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当用于柴油发动机时比现有润滑油有显著的优势,尤其是重负荷柴油发动机。本发明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极其简单,只要将各成分混匀即可。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1)抗磨、减摩性能强:磨斑直径在0.37mm以下(1800r/min),摩擦系数在0.067以下;(2)成分环保;(3)节约燃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减少了无用功,进而节约了燃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种润滑油,配方如表1。表1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加氢ⅱ类基础油台塑150n50%加氢ⅱ类基础油台塑500n25.7%光亮基础油新疆150bs5%粘度指数改进剂p8900e8%柴油机油复合剂hitec8744x10.5%降凝剂:聚甲基丙烯酸酯viscoplex1-2480.3%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poupc10010.5%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润滑油,由表2中组分组成。表2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润滑油,由表3中的以下组分组成。表3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加氢ⅱ类基础油台塑150n51.5%加氢ⅱ类基础油台塑500n25.7%光亮基础油新疆150bs5%粘度指数改进剂p8900e9%柴油机油复合剂cv75308%降凝剂:聚甲基丙烯酸酯viscoplex1-2480.3%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poupc10010.5%实施例4一种润滑油,配方如表4。表4实施例5一种润滑油,配方如表5。表5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加氢ⅱ类基础油台塑150n50%加氢ⅱ类基础油台塑500n20%光亮基础油新疆150bs20%粘度指数改进剂p8900e3%柴油机油复合剂cv75306%降凝剂:聚甲基丙烯酸酯viscoplex1-2480.3%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poupc10010.7%实施例6一种润滑油,配方如表6。表6实施例7一种润滑油,配方如表7。表7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加氢ⅱ类基础油台塑150n52%加氢ⅱ类基础油台塑500n25%光亮基础油新疆150bs13%粘度指数改进剂p8900e3%柴油机油复合剂hitec8744x6%降凝剂:聚甲基丙烯酸酯viscoplex1-2480.3%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poupc10010.7%对比例1:本对比例中的一种普通重负荷柴油机油,由表8组分组成:表8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基础油种类不同,组分如表9所示。表9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加氢iii类基础油yubase480.7%粘度指数改进剂p8900e8%柴油机油复合剂hitec8744x10.5%降凝剂:聚甲基丙烯酸酯viscoplex1-2480.3%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poupc10010.5%对比例3本对比例中的一种普通重负荷柴油机油,由表10的组分组成。表10以上润滑油的综合性能如表11和12所示。表11试验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试验方法运动粘度(40℃),mm2/s103.35108.25109.28113.32gb/t265运动粘度(100℃),mm2/s14.4714.6514.6415.22gb/t265粘度指数144139138145gb/t1995倾点,℃-35-34-33-32gb/t3535闪点,℃222228230232gb/t3536磨斑直径(1800r/min),mm0.3580.3680.3300.359sh/t0189摩擦系数平均值0.0670.0670.0540.065sh/t0189表1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7的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平均值要比对比例的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平均值小的多,同时其他指标并无太大差别,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机油,其抗磨、减摩、降噪等效果大大优于普通润滑油,能更好地保护发动机、缸体等设备,降低噪音;另外,从对比例2和3的结果可看出,若基础油和摩擦改进剂选用不当,抗磨性能可能不降反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