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乳化油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35167阅读:2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乳化油的制作方法,属于油液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切削过程中会用到乳化油,其一般具有良好的冷却作用,但其中所用到的各种原料价格昂贵,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润滑、防锈能力较差。因此如何生产出高性能、低成本的乳化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的高性能乳化油的制作方法,制备出的乳化油使用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乳化油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矿物油50-60份、石油磺酸钠2-3份、磷酸镁1-3份、三乙醇胺2-3份、丙酮3-5份、甲醇4-5份、氢氧化钠2-3份、高锰酸钾1-2份、软化水5-6份,在25℃将三乙醇胺、甲醇、丙酮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30min使其溶解;

(2)加入矿物油、石油磺酸钠、磷酸镁,在常温下继续搅拌10分钟;

(3)在40-45℃加入氢氧化钠、高锰酸钾、软化水,均质15min;

(4)在常温下沉淀12-15小时,然后过滤除杂即得乳化油。

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搅拌速度为100r/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均质温度为45℃。

优选的,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矿物油60份、石油磺酸钠2份、磷酸镁1份、二甘醇2份、丙酮5份、甲醇5份、氢氧化钠2份、高锰酸钾1份、软化水6份。

优选的,所述矿物油为普通柴油。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容易获得且成本较低,经实际使用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润滑效果,用于重载切削加工时,可代替硫化切削油并且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护零件表面、能够避免其发生锈蚀,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乳化油的制作方法如下:

(1)称量矿物油60份、石油磺酸钠2份、磷酸镁1份、二甘醇2份、丙酮5份、甲醇5份、氢氧化钠2份、高锰酸钾1份、软化水6份,在25℃将三乙醇胺、甲醇、丙酮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30min使其溶解;

(2)加入矿物油、石油磺酸钠、磷酸镁,在常温下继续搅拌10分钟;

(3)在45℃加入氢氧化钠、高锰酸钾、软化水,均质15min;

(4)在常温下沉淀12-15小时,然后过滤除杂即得乳化油。

上述实施例采用的原料容易获得且成本较低,经实际使用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润滑效果,用于重载切削加工时,可代替硫化切削油并且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实施例2

乳化油的制作方法如下:

(1)称量矿物油55份、石油磺酸钠2.5份、磷酸镁3份、三乙醇胺2份、丙酮4份、甲醇5份、氢氧化钠2.5份、高锰酸钾1.5份、软化水5.5份,在25℃将三乙醇胺、甲醇、丙酮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30min使其溶解;

(2)加入矿物油、石油磺酸钠、磷酸镁,在常温下继续搅拌10分钟;

(3)在40℃加入氢氧化钠、高锰酸钾、软化水,均质15min;

(4)在常温下沉淀12-15小时,然后过滤除杂即得乳化油。

使用效果与实施例1一致。

实施例3

乳化油的制作方法如下:

(1)称量矿物油50份、石油磺酸钠2份、磷酸镁1份、三乙醇胺2份、丙酮3份、甲醇4份、氢氧化钠2份、高锰酸钾1份、软化水5份,在25℃将三乙醇胺、甲醇、丙酮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30min使其溶解;

(2)加入矿物油、石油磺酸钠、磷酸镁,在常温下继续搅拌10分钟;

(3)在45℃加入氢氧化钠、高锰酸钾、软化水,均质15min;

(4)在常温下沉淀12-15小时,然后过滤除杂即得乳化油。

使用效果与实施例1一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乳化油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量矿物油50‑60份、石油磺酸钠2‑3份、磷酸镁1‑3份、三乙醇胺2‑3份、丙酮3‑5份、甲醇4‑5份、氢氧化钠2‑3份、高锰酸钾1‑2份、软化水5‑6份,在25℃将三乙醇胺、甲醇、丙酮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30min使其溶解;加入矿物油、石油磺酸钠、磷酸镁,在常温下继续搅拌10分钟;在40‑45℃加入氢氧化钠、高锰酸钾、软化水,均质15min;在常温下沉淀12‑15小时,然后过滤除杂即得乳化油。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容易获得且成本较低,经实际使用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润滑效果,用于重载切削加工时,可代替硫化切削油并且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护零件表面、能够避免其发生锈蚀,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来;刘睿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瀚德润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