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煅煤冷却转运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19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煅煤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煅煤炉产品的冷却转运容器。



背景技术:

活性炭、焦炭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煅煤炉,对煤连续进行有氧燃烧和绝氧高温处理,使其碳化脱出硫、氧、氢、氮等杂质组分,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煅煤炉出炉的产品为煅煤,在刚出炉时处于高温状态,接触空气后会燃烧,因此,需要将其置于绝氧状态进行冷却,直至其温度远低于燃点,以防止后续堆料储存过程中煅煤发生自燃。目前通常采用物料集中堆放、绝氧密封通过热辐射自然冷却的处理方式,该方式物料集中后散热效率低,占用空间大,且集中处理的物料不利于连续流水线式生产,造成相应工序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煅煤冷却转运斗,实现分散处理的物料绝氧冷却,适应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整体提高的要求。

一种煅煤冷却转运斗,包括:斗体、下盖、下盖闭锁装置和上盖;其中,斗体为上大下小的锥台状或棱锥台状容器,上下开口,下口处侧面设置有下盖铰轴,下盖通过下盖铰轴铰接在斗体上,下盖闭锁装置包括铰接挂钩和阻台,其中铰接挂钩安装在下盖上,阻台设置在斗体侧面;上盖为左右对称的双盖拼接式板盖,遮罩斗体全部上开口;斗体内表面设置有板条状换热片,向内延伸至斗体中央。

使用时,下盖通过铰接挂钩和阻台连接固定,是斗体下开口密封,物料由煅煤炉输入斗体后,上盖拼合实现斗体上开口密封,物料在斗内通过板条状换热片向斗体外壁散热,实现绝氧冷却功能。

优选的,斗体为四棱锥台容器,其上缘对称设置有两条水平滑轨,上盖通过滑轨安装在斗体上。

优选的,斗体外表面设置有网格状加强筋,该加强筋在提高斗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起到外散热片作用,进一步提高冷却速度。

优选的,下盖与斗体下缘间的接触部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采用热膨胀式金属密封圈。

优选的,铰接挂钩外侧设置有挂环,卸料时,转运斗整体吊起,通过挂环拉动铰接挂钩,使下盖闭锁装置解锁,下盖沿下盖铰轴向下分离,物料由斗体下开口卸除。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运斗的具体结构设计,并增设斗内板条状散热片,实现了小堆煅煤物料的快速绝氧冷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通过减少堆料占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煅煤冷却转运斗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斗体1、下盖2、上盖3、下盖铰轴4、铰接挂钩5、阻台6、挂环7、滑轨8、板条状换热片9、加强筋10、密封圈1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煅煤冷却转运斗,包括:斗体1、下盖2、下盖闭锁装置和上盖3;其中,斗体1为上大下小的四棱锥台容器,上下开口,下口处侧面设置有下盖铰轴4,下盖2通过下盖铰轴4铰接在斗体1上,下盖闭锁装置包括铰接挂钩5和阻台6,其中铰接挂钩5安装在下盖2上,铰接挂钩5外侧设置有挂环7,阻台6设置在斗体1侧面;上盖3为左右对称的双盖拼接式板盖,遮罩斗体1全部上开口,斗体1上缘对称设置有两条水平滑轨8,上盖3通过滑轨8安装在斗体1上;斗体1内表面设置有板条状换热片9,向内延伸至斗体1中央。

斗体1外表面设置有网格状加强筋10。

下盖2与斗体1下缘间的接触部设置有密封圈11,该密封圈11采用热膨胀式金属密封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