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98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内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石油组分分离等领域,用于重质油及其它馏分油中测定沥青质含量的蒸馏过程。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石油产品的深加工的需求越来越重要,许多企业对石油组分分离中沥青质的测定制定了相应的方法。目前一般把石油中不溶于非极性低分子正构烷烃而溶于苯的物质称为沥青质。它是石油中分子量最大、极性最强的非烃组分。常用的分离沥青质的溶剂有正庚烷、正己烷、正戊烷和石油醚等。

目前,重质油沥青质的测定采用手动方式进行,测定和蒸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由于溶剂挥发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法国NORMALAB仪器公司生产ASPHAN02型半自动沥青质抽提仪,但该沥青质抽提仪对沥青质含量小于0.2%的油品不适用。

CN200410084098.X公开了一种油品中饱和烃、芳烃、胶质、沥青质含量测定方法,称取1-2份重量的样品用45-90份重量的苯稀释。薄层色谱仪开机预热半小时,进行空白扫描,干燥箱温度设为100~120℃,用微量注射器抽取1.0μL试样,分5次将试样溶液点在色谱棒上,色谱棒分别移至第一展开槽、第二展开槽、第三展开槽,将主机与处理机联机,将色谱棒在氢火焰上扫描,数据处理机上会自动得到色谱图、色谱峰面积和饱和烃、芳烃、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其精密度优于重量法,简化了分析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与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减少了试剂对分析人员和环境的危害。与国内外文献报道TLC-FID法相比,实现了对单一或者混合油种的测定。

TLC-FID方法是采用虹吸法间接测定饱和烃、芳烃、胶质、沥青质的含量的一种方法,目前经典的沥青质(碳七不溶物)测定仍然采用手动方式,最后的处理过程即蒸馏溶剂的过程仍然采用手动方式进行。手动蒸馏的简要操作过程如下:恒温炉上的三角瓶内盛有沥青组分和试剂,在三角瓶中煮沸蒸发溶剂,三角瓶外部覆盖保温材料,沸腾的溶剂在冷凝管中冷凝后流到接收瓶中,期间需要操作者经常打开保温材料观察蒸馏情况,避免瓶中沥青质因溶剂蒸干温度过高而发生裂解,最后称量沥青质含量。在此过程中操作者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溶剂,而热的溶剂逸出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巨大,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蒸馏方式,能够替代人工操作,既能满足蜡油沥青质测定的要求,又可以实现自动化,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减小环境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装置包括:

蒸馏单元,其包括三角瓶和电炉,三角瓶置于电炉之上;

冷凝单元,其包括试剂蒸气进口段、冷凝产物出口段、直管段和套装于直管段外的冷凝套管;

接收单元,其包括接收瓶;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称量接收瓶及试剂质量的天平、将称重质量信号输出至控制器的通信网络、控制器,以及将控制信号输送至蒸馏单元中电炉的通信网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电炉为可调恒温电炉。更进一步的,所述三角瓶内设置有磁力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瓶为磨口三角瓶;与之相对应,所述的试剂蒸气进口段具有磨口接头。

进一步的,冷凝单元中的试剂蒸气进口段与直管段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优选为分体结构,则所述的试剂蒸气进口段实际为两端具有磨口接头的弯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试剂出口段的一端亦为弯管结构,该弯管端亦用作接收弯管;所述直管段为高低倾斜结构,其与试剂蒸气进口段连接端高于其与冷凝试剂出口段的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试剂出口段的弯管端伸入接收瓶内,但并不与接收瓶相接触。所述的接收瓶置于电子天平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套管采用本领域熟知的结构,即通常包括冷凝水进口和冷凝水出口。冷却循环水经冷凝水进口进入,并经冷凝水出口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天平带有通讯接口,并通过通信网络与控制器进行数据通讯;蒸馏瓶和接收瓶均采用磨口三角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中,蒸馏瓶中物质为从重质油分离出的沥青质及用于分离的溶剂(混合物料),恒温电炉为可调温电炉,接收瓶为标准磨口瓶;控制系统与电子天平通讯,接收数据信息,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天平信息控制恒温电炉通断状态,实现整个蒸馏过程的自动化。

2、通过实现自动蒸馏解决了靠人力操作蒸馏的问题,避免了溶剂对操作者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整个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本实用新型的蒸馏装置可以实现重质油及其它油品的沥青质蒸馏操作的自动化,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蒸馏单元,11-恒温电炉,12-三角瓶,121-瓶口,20-冷凝管,21-直管段,22-试剂蒸气进口段,23-冷凝试剂出口段,24-冷凝套管,241-冷凝水进口,242-冷凝水出口,30-试剂接收瓶,40-控制单元,40-控制器,41-天平,42-通信网络,43-控制器,44-通信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质油沥青质自动蒸馏装置,既能满足重质油沥青质蒸馏,又能大大减少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同时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测定过程的自动化。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沥青质蒸馏装置包括:蒸馏单元10、冷凝单元20、接收单元30和控制单元40。

其中,蒸馏单元10包括三角瓶12和电炉11,三角瓶置于电炉之上;进一步的,三角瓶的外部还可以覆盖保温材料,以维持蒸馏三角瓶内物料的温度。

冷凝单元20包括试剂蒸气进口段22、冷凝试剂出口段23、直管段21和套装于直管段外的冷凝套管24;试剂蒸气进口段22和冷凝试剂出口段23均为弯管结构,且试剂蒸气进口段22的最高点高于冷凝试剂出口段23的最高点;冷凝套管采用本领域熟知的结构,包括冷凝水进口241和冷凝水出口242,冷却循环水经冷凝水进口进入,并经冷凝水出口流出。试剂蒸气进口段22可以为弯管磨口接头,其两端均为磨口结构,并分别与三角瓶12和直管段21连接;或者,试剂蒸气进口段22与直管段21可以为一体结构,一端具有磨口结构。

接收单元30包括试剂接收瓶30。试剂接收瓶30亦可为三角瓶,冷凝试剂出口段23的末端为弯管结构。该弯管端同时用作接收弯管,其伸入接收瓶内,但并不与接收瓶相接触,接收瓶置于电子天平41之上。

控制单元40包括用于称量接收瓶及试剂质量的电子天平41、将称重信号输出至控制器的通信网络42、控制器43,以及将控制信号输送至加热单元的通信网络44,其中通信网络42和44可以采用无线网络,如Wifi或蓝牙连接,也可以采用有线网络的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所述电炉11为可以为可调恒温电炉。更进一步的,所述三角瓶内还可以设置有磁力搅拌装置(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瓶12为磨口三角瓶;与之相对应,所述的试剂蒸气进口段具有磨口接头。三角瓶内12装有含有沥青质及试剂的混合物料。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可控恒温电炉1提供热源,恒温炉上的三角瓶12内盛有沥青组分和试剂的混合物料,在控制单元40中按照恒温炉上的三角瓶内盛有沥青组分和试剂的质量设定加热停止参数(接收瓶中试剂质量低于三角瓶中装料质量的95%),在三角瓶12中煮沸蒸发溶剂,三角瓶12外部覆盖保温材料,沸腾的溶剂在冷凝管中冷凝后流到接收瓶30中,接收瓶30中流入的冷凝溶剂质量信号不断传入控制单元中,当控制单元中预设的参数与接收瓶中溶剂质量量一致时,控制器43发出指令,恒温电炉停止加热,在蒸馏期间不需要人员手动操作,从而实现自动蒸馏沥青质的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沥青质蒸馏装置可以实现重质油及其它油品的沥青质蒸馏操作的自动化,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且能够减少蒸馏操作中试剂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