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热解碳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2221发布日期:2019-10-14 19:49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热解碳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设计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秸秆热解碳化装置。



背景技术:

本项目技术真对目前全国每年近9亿吨秸秆无法完全清洁治理问题,而研究的清洁生产方法和设备。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粉碎还田污染土地、燃烧发电锅炉难出灰,运输半径大没有经济效益;其他利用方式,秸秆处理量太小,不能全面完全解决问题。

传统的秸秆炭化(气化)设备,在实践中只有下吸式炭化(气化)比较成功。炉体成圆筒立式、上进秸秆、下部密封、预留出气管、出灰口(燃气引风机吸出、灰渣定期排出)、进炉秸秆必需粉碎成(稻克、锯沫)那样、湿度控制在20%。就是完全达到技术设计目标,产出的可燃气热值低,排出的废焦油、废水难处理,生产成本大,没有经济效益。

本项技术可以按居民集中的乡镇所在地安装一台设备,解决秸秆运输半径过大问题;燃气可以发电、管道输送供气、南方热水配送、北方集中供热、秸秆炭基肥(保水、保肥、透气、富含磷、钾和各种微量原素)就地还田;秸秆可以整捆推进、无需控制水份含量,而生产出的燃气热值高、无焦油、无废水、无废渣排放,生产成本低、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秸秆碳化(气化)装置,包括:进料口、出料口、窑体、烟气出口、可燃气出口、筒体,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分别位于窑体两头,烟气出口位于窑体上部,所述筒体前后贯通位于筒体内部,所述烟气出口与筒体相连。

所述筒体位于窑体内部,所述筒体的轴线与所述窑体的轴线平行。所述进料口进料端上部设有倒梯形集料斗,所述进料口进料端设有液压挤压进料装置。

所述筒体位于窑体内部,与窑体平行并贯穿窑体,所述筒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内部贯通,串联排列,所述第一筒体窑体外部部分与空气贯通,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气孔,所述第三筒体窑体外部部分与烟气排出口相连,所述烟气排出口与空气贯通。

所述第一筒体对应的窑体为烘干区,所述第二筒体对应的窑体为煅烧分区和碳化分区,所述煅烧分区位于第二筒体周围气孔附近,其余第二筒体所对应的窑体为碳化分区,所述第三筒体对应的窑体为气化分区。

所述第一烘干区上部设有通气管道,与气化分区底部相连。

所述筒体内部设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一端与点火装置相连,另一端与可燃物质相连,所述第二筒体气孔处设一个或多个点火装置。

6、如权利要求1~5种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秸秆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的轴线沿着所述窑头至窑尾的方向逐渐靠近地面并且与地面形成0°~5°的夹角。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仪器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秸秆碳化装置,该装置是用于碳化秸秆反应的容器,窑体3由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窑体3沿着圆周方向旋转,使得容纳在其内的秸秆在窑体3内部移动的过程中充分碳化受热。

更详细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进料口塞1入秸秆,液压装置13将秸秆填入窑体内部,秸秆首先进入烘干区,受热后所含水蒸气通过通气管道12排出烘干区,进入气化区。

进一步,经过烘干后进入煅烧、碳化区,第二筒体设有气孔11、打火装置7,所述打火装置连接燃料输送管道6,秸秆在第二筒体周围接触氧气进行煅烧,煅烧之后为松散的粉状,随着窑体的转动离开煅烧区进入碳化区,进行缺氧碳化反应。

进一步,缺氧碳化秸秆进入气化区,水蒸气喷洒接触碳化后的秸秆进行气化反应生成可燃气,可燃气通过窑体3上部燃气出口5排出窑体,作为洁净气态燃料进行使用,其余碳化秸秆通过出料口2排出作为固态燃料(肥料)进行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设计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秸秆热解碳化装置。该秸秆热解碳化装置包括:进料口、出料口、窑体、烟气出口、可燃气出口、筒体,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分别位于窑体两头,烟气出口位于窑体上部,所述筒体前后贯通位于筒体内部,所述烟气出口与筒体相连。可产生燃气、秸秆炭基肥,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刘付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升泰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9
技术公布日:2019.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