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8589发布日期:2018-12-19 06:4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焦炉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全封闭焦炉逸散烟尘收集处理的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的《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执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烟尘及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焦炉的污染物排放既包括了煤尘、焦尘,又含有有毒气体,一直是环保部门重点监察的领域。虽然多年以来已经开发出装煤除尘系统、出焦除尘系统等烟尘有组织收集处理系统,但对于焦炉炉门窜漏、炉顶装煤孔不严密、上升管临时排放、炉门开关时偶发产生的无组织污染物排放仍无法避免。

对于焦炉逸散烟尘的处理,最实用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一个大型罩体把焦炉整体封闭越来,其排放的高温气体及烟尘会向罩体顶部汇聚,这样就可以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了。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用于全封闭焦炉系统中,对焦炉逸散烟尘进行集中收集,且不对生产车辆和炉体设备产生影响的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就成为本发明的重要目标。

传统的焦炉烟尘收集系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传统的焦炉没有逸散烟尘收集装置,由于焦炉处于完全开放的环境中,既有的除尘系统只能对有组织排放的出焦烟尘和装煤除尘进行收集,无法对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逸散烟尘进行收集,造成大气污染,无法满足新的环保要求;

2)目前有的焦炉新设置了烟尘收集装置(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8284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焦炉除尘罩”),但其只是在炉顶设一个半封闭的罩子,只能对焦炉炉顶逸散的烟尘进行收集,无法同时对焦炉机侧、焦侧的逸散烟尘进行收集,因此也不适用于全封闭焦炉使用,且无法满足新的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通过全封闭式罩体将焦炉及附属的焦炉机械进行全封闭,实现对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逸散烟尘进行全部集中收集,同时保证全封闭后的焦炉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安全运行;全封闭式罩体横向设有多个支撑,且各支撑均借助原有焦炉附属结构建成,结构稳固,建设成本低,且对原有焦炉结构无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包括全封闭式罩体及逸散烟尘收集管;所述全封闭式罩体设置在焦炉外围,将焦炉及附属的焦炉机械全部封闭在内;全封闭式罩体由桁架、透光面板组成,其中桁架由顶部桁架、机侧桁架、机侧中间桁架、焦侧中间桁架及焦侧桁架组成,顶部桁架横跨于焦炉上方,两侧分别由机侧桁架和焦侧桁架支撑,中部由机侧中间桁架和焦侧中间桁架支撑;顶部桁架、机侧桁架及焦侧桁架的外侧铺设透光面板;顶部桁架上沿焦炉长向设有多个逸散烟尘收集口,逸散烟尘收集口通过逸散烟尘收集管连接外部的除尘系统,逸散烟尘收集管上或除尘系统中设风机。

所述机侧桁架架设在原有的机侧管廊桁架上,所述焦侧桁架架设在原有的焦侧拦焦机轨道桁架上,所述机侧中间桁架架设在机侧炉柱上,所述焦侧中间桁架架设在焦侧炉柱上。

所述顶部桁架两侧沿焦炉长向分别设有多个天窗,每个天窗均设有自动启闭装置及手动启闭装置。

所述机侧桁架、焦侧桁架的底部沿焦炉长向分别设有多个事故状态送风管,每个事故状态送风管分别连接外部的反吹风风机。

所述逸散烟尘收集口下方还设有逸散烟尘收集罩,逸散烟尘收集罩沿焦炉长向具有通长或分段的槽体,槽体的顶部与顶部桁架固定连接,槽体底部向外下方扩大。

所述除尘系统为除尘地面站。

所述顶部桁架具有屋脊型或拱形结构,逸散烟尘收集口设置在顶部桁架的最高处。

所述透光面板为采光板、无机玻璃面板或有机玻璃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全封闭式罩体将焦炉及附属的焦炉机械进行全封闭,实现对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逸散烟尘进行全部集中收集,避免大气污染,满足新的环保要求;

2)通过设置天窗及事故状态送风管,保证全封闭后的焦炉在任何状况下均能够安全运行;

3)全封闭式罩体横向设有多个支撑,且各支撑均借助原有焦炉附属结构建成,具有结构稳固,且对原有焦炉结构无影响;充分利用焦炉周边既有构筑物,有效地节省了材料用量,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的俯视图。

图中:1.全封闭式罩体1-1.顶部桁架1-2.机侧桁架1-3.机侧中间桁架1-4.焦侧中间桁架1-5.焦侧桁架2.天窗2-1.自动启闭装置2-2.手动启闭装置3.透光面板4.逸散烟尘收集罩5.逸散烟尘收集管6.焦炉7.装煤车8.推焦机9.拦焦机10.原有的机侧管廊桁架11.原有的焦侧拦焦机轨道桁架12.原有的机侧炉柱13.原有的焦侧炉柱14.炉端台15.1#焦炉16.2#焦炉17.炉间台18.煤塔19.事故状态送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包括全封闭式罩体1及逸散烟尘收集管5;所述全封闭式罩体1设置在焦炉6外围,将焦炉6及附属的焦炉机械全部封闭在内;全封闭式罩体1由桁架、透光面板3组成,其中桁架由顶部桁架1-1、机侧桁架1-2、机侧中间桁架1-3、焦侧中间桁架1-4及焦侧桁架1-5组成,顶部桁架1-1横跨于焦炉6上方,两侧分别由机侧桁架1-2和焦侧桁架1-5支撑,中部由机侧中间桁架1-3和焦侧中间桁架1-4支撑;顶部桁架1-1、机侧桁架1-2及焦侧桁架1-5的外侧铺设透光面板3;顶部桁架1-1上沿焦炉6长向设有多个逸散烟尘收集口,逸散烟尘收集口通过逸散烟尘收集管5连接外部的除尘系统,逸散烟尘收集管5上或除尘系统中设风机。

所述机侧桁架1-1架设在原有的机侧管廊桁架10上,所述焦侧桁架1-5架设在原有的焦侧拦焦机轨道桁架11上,所述机侧中间桁架1-3架设在机侧炉柱12上,所述焦侧中间桁架1-4架设在焦侧炉柱13上。

所述顶部桁架1-1两侧沿焦炉6长向分别设有多个天窗2,每个天窗2均设有自动启闭装置2-1及手动启闭装置2-2。

所述机侧桁架1-2、焦侧桁架1-5的底部沿焦炉6长向分别设有多个事故状态送风管19,每个事故状态送风管19分别连接外部的反吹风风机。

所述逸散烟尘收集口下方还设有逸散烟尘收集罩4,逸散烟尘收集罩4沿焦炉6长向具有通长或分段的槽体,槽体的顶部与顶部桁架1-1固定连接,槽体底部向外下方扩大。

所述除尘系统为除尘地面站。

所述顶部桁架1-1具有屋脊型或拱形结构,逸散烟尘收集口设置在顶部桁架1-1的最高处。

所述透光面板3为采光板、无机玻璃面板或有机玻璃面板。

如图1、图2所示,是一种常规焦炉的结构,1#焦炉15和2#焦炉16分别位于煤塔18两侧,1#焦炉15和2#焦炉16靠近煤塔18一端分别设炉间台17,另一端分别设炉端台14。全封闭式罩体1将包括1#焦炉15、2#焦炉16、煤塔18以及机侧的推焦机8、炉顶的装煤车7、焦侧的拦焦机9整体封闭在内;全封闭式罩体1的顶部桁架1-1采用屋脊型结构,在位于中心最高处沿纵向设逸散烟尘收集罩4,通过多个逸散烟尘收集管5和与外部的除尘系统相连。在全封闭式罩体1的两侧底部,沿纵向各设有多个事故状态送风管19。

逸散烟尘收集罩4沿焦炉6长向可通长或分段设置;通过风机产生负压,将汇聚到全封闭式罩体1顶部的焦炉逸散烟尘收集后送往除尘系统。

所述除尘系统可以与焦炉机侧推焦除尘系统、炉顶装煤除尘系统或焦侧出煤除尘系统共用一个地面除尘站,或单独连接一个地面除尘站。

焦炉6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焦炉6实现全封闭后,极易因通风不畅导致可燃气体大量聚集,当浓度到达一定限度后甚至会引发燃烧、爆炸等安全风险;为保证全封闭式罩体1内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沿焦炉6长向设多个天窗2和事故状态送风管19。所述的天窗2可以通过自动启闭装置实现远距离遥控开启,也可以在停电时通过由拉绳和定滑轮组成的手动启闭装置开启,通过事故状态送风管19向全封闭式罩体1内反向送风的反吹风风机在停电时也可以另外通过柴油发电机驱动;从而保证任何情况下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中的作业人员和生产设备都处于安全环境中。

天窗2为滑动式天窗,自动启闭装置2-1为执行机构,执行机构设远程遥控开关;手动启闭装置2-2由拉绳和定滑轮组成,天窗2上方的顶部桁架1-1上设一个定滑轮,顶部桁架1-1与机侧桁架1-2/焦侧桁架1-5的转角处设另一个定滑轮二,拉绳的一端连接天窗2,另一端依次绕过2个定滑轮后沿机侧桁架1-2或焦侧桁架1-5外侧垂下,拉绳的底端设拉手。

为充分利用焦炉周边既有构筑物,节省材料用量,降低工程投资,机侧桁架1-2的下部借用原有的机侧管廊桁架10,焦侧桁架1-5的下部借用原有的焦侧拦焦机轨道桁架11,机侧中间桁架1-3的下部借用原有的机侧炉柱12,焦侧中间桁架1-4的下部借用原有的焦炉炉柱13;除机侧中间桁架1-3和焦侧中间桁架1-4外,所有桁架的外侧整体铺设透光面板3。顶部桁架1-1采用屋脊型或拱型,方便对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逸散烟尘进行集中收集且便于雨水外排。

基于本发明所述一种横向多支撑全封闭焦炉烟尘收集系统的逸散散烟尘收集方法如下:

焦炉6正常生产时,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逸散烟尘在全封闭式罩体1内向上方汇聚,由风机产生负压,逸散烟尘通过顶部的逸散烟尘收集罩4收集后,自逸散烟尘收集管5送到外部的除尘系统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焦炉6全封闭后逸散烟尘的集中收集和处理;

当除尘系统故障时,通过自动启闭装置控制天窗2开启,如遇停电则通过手动启闭装置开启天窗2;此时同时,与反吹风风机相连的事故状态送风管19开启,向全封闭式罩体1内送风,以保证全封闭式罩体1内有足够的空气,避免内部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增高,确保作业人员和生产设施的安全;当除尘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后,先关闭天窗2,然后停止向全封闭式罩体1内送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