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6983发布日期:2019-08-23 23:3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上边际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采用常规工艺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具体特征为井液进入一级分离器进行初级脱水、脱气,然后进入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混合液进入二级分离器进行二次脱水、脱气,脱气稳定后的液体通过泵增压后进入加热器进行再次加热,加热后的液体进入电脱水分离器进行脱水,最终得到满足销售要求的合格原油。

常规工艺在海上油田固定生产平台应用广泛,但针对可迁移自升式平台使用,由于其占用空间大、设备操作复杂、成本高等特点使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边际油田开发模式工艺系统占地面积大、重量大、适应性不强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采用高效、小型的油气水处理设备,具备油气水三相分离功能,最终处理后的原油达到销售要求,生产水符合回注水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包括分别布置的原油处理模块和生产水处理模块;

所述原油处理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原油换热器、第一原油加热器、静电聚结分离器、电脱水器进料泵、第二原油加热器、电脱水器、海水冷却器;井液由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燃料气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所述原油换热器的冷端入口连接,所述原油换热器的冷端出口与所述第一原油加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原油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静电聚结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静电聚结分离器的水相出口与生产水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静电聚结分离器的油相出口与所述电脱水器进料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电脱水器进料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原油加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原油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电脱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电脱水器的油相出口与所述原油换热器的热端入口连接,所述原油换热器的热端出口与所述海水冷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海水冷却器的出口与原油舱连接,所述电脱水器的水相出口与生产水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生产水处理模块包括水力旋流器、微气泡气浮、核桃壳过滤器;来自原油处理模块的含油污水由所述水力旋流器的入口进入,所述水力旋流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微气泡气浮的入口,所述微气泡气浮的出口连接所述核桃壳过滤器的入口,所述核桃壳过滤器的出口连接生产水舱。

进一步地,所述原油处理模块的气液分离器、原油换热器、第一原油加热器、静电聚结分离器、电脱水器进料泵、第二原油加热器、电脱水器、海水冷却器均集成布置于第一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水处理模块的水力旋流器、微气泡气浮、核桃壳过滤器均集成布置于第二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为柱状旋流式气液分离器。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聚结分离器为卧式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脱水器为卧式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水力旋流器为管式旋流油水分离器。

进一步地,所述微气泡气浮为立式压力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核桃壳过滤器为立式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微气泡气浮连接氮气系统,所述核桃壳过滤器连接反冲洗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用于海上边际油田开发,包括原油处理模块和生产水处理模块,原油处理模块和生产水处理模块分别布置,原油经原油处理模块处理达到合格要求后入舱储存、外输销售,脱出的生产水经生产水处理模块处理合格后回注地层;此系统采用高效设备完成油气水三相分离,可以满足不同油田处理要求,具有占地面积小、布置灵活方面、操作维护简单、成本低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中原油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中原油处理模块的布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中生产水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中生产水处理模块的布置图。

图中:1:气液分离器;2:原油换热器;3:第一原油加热器;4:静电聚结分离器;5:电脱水器进料泵;6:第二原油加热器;7:电脱水器;8:海水冷却器;9:第一底座;10:水力旋流器;11:微气泡气浮;12:核桃壳过滤器;13:第二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包括原油处理模块和生产水处理模块,原油处理模块和生产水处理模块分别布置,可以通过管线连接布置在不同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原油处理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1、原油换热器2、第一原油加热器3、静电聚结分离器4、电脱水器进料泵5、第二原油加热器6、电脱水器7、海水冷却器8。气液分离器1、原油换热器2、第一原油加热器3、静电聚结分离器4、电脱水器进料泵5、第二原油加热器6、电脱水器7、海水冷却器8均集成布置在第一底座9上。

井液由气液分离器1的入口进入,气液分离器1的气相出口与燃料气处理系统连接,气液分离器1的液相出口与原油换热器2的冷端入口连接,原油换热器2的冷端出口与第一原油加热器3的入口连接,第一原油加热器3的出口与静电聚结分离器4的入口连接,静电聚结分离器4的水相出口与生产水处理模块连接,静电聚结分离器4的油相出口与电脱水器进料泵5的入口连接,电脱水器进料泵5的出口与第二原油加热器6的入口连接,第二原油加热器6的出口与电脱水器7的入口连接,电脱水器7的油相出口与原油换热器2的热端入口连接,原油换热器2的热端出口与海水冷却器8入口连接,海水冷却器8出口与原油舱连接,电脱水器7的水相出口与生产水处理模块连接。

其中,气液分离器1选用柱状旋流式气液分离器。其中,静电聚结分离器4为卧式容器,油气水先进入顶部汽包进行进一步脱气后,进入下部罐体,通过内部绝缘电极脱出油中水;静电聚结分离器4的处理能力为:最大液量450m3/d,操作压力50kPaG,操作温度70℃。电脱水器7为卧式容器,用于油水两相分离,操作压力为500kPaG,操作温度为130℃;电脱水器7的处理能力为:最大原油处理量450m3/d;最大液量500m3/d。

原油处理模块应用于可迁移自升式平台,在平台进行作业时产出的井液通过气液分离器1进行脱气处理,脱除天然气的油水混合液通过两级加热器后,进入静电聚结分离器4、电脱水器7,处理后的原油含水小于1%,满足销售要求,进入原油舱储存等待外输。

如图4和图5所示,生产水处理模块包括水力旋流器10、微气泡气浮11、核桃壳过滤器12。水力旋流器10、微气泡气浮11、核桃壳过滤器12均集成布置在第二底座13上。

来自原油处理模块的含油污水由水力旋流器10的入口进入,水力旋流器10的出口连接微气泡气浮11的入口,微气泡气浮11的出口连接核桃壳过滤器12的入口,核桃壳过滤器12的出口连接生产水舱。氮气系统为微气泡气浮11提供生产用氮气和密封气。来自反冲洗水泵的反洗水,为核桃壳过滤器12提供反冲洗水。

其中,水力旋流器10为管式旋流油水分离器,生产水进入水力旋流器10锥形管,形成旋流,通过旋流分离水中油;水力旋流器10的处理能力:500m3/d,操作压力800kPaG,操作温度70℃。微气泡气浮11为立式压力容器,微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小气泡进入气浮,带动水中油向上浮动,达到油水分离目的;立式微气泡气浮11的处理能力:500m3/d,操作压力350kPaG,操作温度70℃。核桃壳过滤器12为立式容器,生产水由顶部进入,下部流出,填充的核桃壳可过滤水中油;核桃壳过滤器处理能力为:500m3/d,操作压力300kPaG,操作温度70℃,处理能力的最大液量500m3/d。

生产水处理模块应用于可迁移自升式平台,在平台进行作业原油处理模块分离出的生产水进入水力旋流器10、立式微气泡气浮11、核桃壳过滤器12,处理合格后的生产水通过注水泵注入地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可迁移平台的小型化工艺处理系统,其工作过程如下:

井液由气液分离器1入口进入,脱出的天然气由顶部气相出口进入燃料气处理系统,油水混合液由液相出口进入原油换热器2入口与合格原油换热后,由原油换热器2出口流出,进入第一原油加热器3入口,与热介质油换热后,由第一原油加热器3出口流出,进入静电聚结分离器4入口,经静电聚结分离器4分离后,脱出的水由水相出口进入生产水处理模块,含水小于30%原油由油相出口流出后,进入电脱水器进料泵5,经增压后从出口排出,进入第二原油加热器6入口,与热介质油换热后,由第二原油加热器6出口流出,进入电脱水器7入口进行进一步脱水,处理合格原油由油出口流出,进入第一原油换热器3热端入口,与油水混合液换热后,由热端出口流出,进入海水冷却器8热端入口,与海水换热后,由海水冷却器8热端出口流出,进入原油舱,脱出的生产水由水相出口流出,进入生产水处理模块。

来自原油处理模块的含油污水由水力旋流器10入口进入,经水力旋流器10初步除油后由出口流出,进微气泡气浮11,一路来自氮气系统的氮气由其顶部管线进入,为微气泡气浮11提供生产用氮气和密封气,生产水由微气泡气浮11入口进入,经微气泡气浮11除油后由出口流出,进入核桃壳过滤器12入口,经核桃壳过滤器12除油后从出口流出进入生产水舱,来自反冲洗水泵的反洗水,为核桃壳过滤器12提供反冲洗水。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