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6079发布日期:2019-09-21 01:1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金属切削机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切削是金属成形工艺中的材料去除加成形方法,在当今的机械制造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金属切削过程是工件和刀具相互作用的过程。刀具从待加工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并在控制生产率和成本的前提下,使工件得到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且进行金属切削工作时,是需要使用乳化切削液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乳化切削液是直接排放掉的,使得乳化切削液中有用组分无法进行回收处理,从而造成浪费,且乳化油在使用过程中因温度高、易氧化而变质;酸值、残炭、沉淀物、粘度、颜色等发生变化而不能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油乳液的收集;

S2、补充组分;

S3、添加水溶液;

S4、提取有用油层;

S5、提纯和净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的废油乳液可从工业机床中进行收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再利用工艺,对S1中收集到的废弃乳液进行化验分析,对照生产乳化油的组份要求,进行补充在使用和回收过程中消失或减少组分,形成黏稠混合液,等待重新生产成乳化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黏稠混合液添加30-100%的水溶液,搅拌加热,充分混合后,静止存放至充分分层后,提取出80-90的油性基础组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溶液添加到黏稠混合液中前需进行60-90℃的加热,且黏稠混合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的时间为0.5-1小时;所述分离油层后剩余的水质层仍含有部分有用的物质,集中继续处理回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取出来油性基础组分进行进一步加热和提纯,且加热温度在80-130℃之间,所述提纯处理出来的回收油层呈现透亮及深茶黄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从废弃的乳化液中提取有用组分,进行二次生产,符合污水处理规定,对环境无危害,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润滑油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乳化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油乳液的收集;

S2、补充组分;

S3、添加水溶液;

S4、提取有用油层;

S5、提纯和净化。

所述S1中的废油乳液可从工业机床中进行收集。

所述再利用工艺,对S1中收集到的废弃乳液进行化验分析,对照生产乳化油的组份要求,进行补充在使用和回收过程中消失或减少组分,形成黏稠混合液,等待重新生产成乳化油。

所述黏稠混合液添加30-100%的水溶液,搅拌加热,充分混合后,静止存放至充分分层后,提取出80-90的油性基础组分。

所述水溶液添加到黏稠混合液中前需进行60-90℃的加热,且黏稠混合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的时间为0.5-1小时;所述分离油层后剩余的水质层仍含有部分有用的物质,集中继续处理回收。

所述提取出来油性基础组分进行进一步加热和提纯,且加热温度在80-130℃之间,所述提纯处理出来的回收油层呈现透亮及深茶黄色。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