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8227发布日期:2023-03-14 21:4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集气管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焦炉的集气系统是以集气管为核心,配套上升管、桥管、水封阀、单孔调压装置、自动点火放散装置以及其它辅助管道的系统,最终通过主连接口与吸气管连接将炭化室内的荒煤气排出。集气系统安装完成后会影响焦炉炭化室内的压力平衡,从而影响焦炉本体在热态工程中的膨胀均匀性。
3.一般焦炉(炭化室6m以上的大型焦炉)的集气管道需要在焦炉烘炉约30天(温度大约为600℃)的时候开始安装,因为从室温到600℃的过程中焦炉本体会不断的膨胀,如果在此阶段安装集气管会无法进行准确定位,即使强行安装完成,待后续炉体稳定后也会造成集气管局部扭曲,而600℃恰好是炉体停止膨胀且处于较为稳定状态的时间点。具备安装条件后,整个集气系统需要赶在焦炉投产前安装完成,而从烘炉达到600℃再到焦炉投产大约只有30天左右的时间,因此集气系统的安装工期十分紧张。
4.采用常规安装方法时,由于缺少临时固定措施,无法将集气管准确定位在集气管管托上,因此在集气管组装焊接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管道倾覆的情况;而集气管为大型管道设备,同时也无法用点焊进行固定,给安装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仅影响施工效率,导致工期滞后,而且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5.申请公布号为cn 108624338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特大型焦炉集气系统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若干个焦炉集气系统安装专用支架,b、将若干个组装支架放置于平整的地面,进行集气管组对焊接,c、步骤b中所述部件的组装完毕,待焦炉顶部的大棚拆除后,使用1台500t吊车或2台300t吊车站在推焦车内外轨道中间,即组装集气系统与焦炉本体之间进行集气系统整体吊装,使组装集气系统脱离临时组装支架,使用吊车将集气系统整体吊到机侧炉柱上方的集气管托架进行就位安装。该技术方案采用离线安装整体吊装的方式,需要大型吊车配合,且安装时需要占用的场地较大,使其适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适用于集气管现场分段组装,采用专用的临时固定装置,可有效防止安装时集气管倾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包括临时管托、支撑架、可调连接部一及可调连接部二;所述临时管托用于托举集气管的对应管段,支撑架的一端通过可调连接部一与临时管托相连;支撑架的另一端与焦炉炉顶的纵拉条相连,纵拉条自炉柱向外依次为第一纵拉
条、第二纵拉条、第三纵拉条

,支撑架与第二纵拉条直接连接,支撑架与第三纵拉条通过可调连接部二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临时管托设于集气管的底部,其横截面为弧形且与集气管的管径相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是由长支撑梁及短支撑梁组成的平面框架结构;长支撑梁至少平行设置2根,长支撑梁之间通过多个短支撑梁相连,短支撑梁与长支撑梁相互垂直;每根长支撑梁均在靠近集气管的一端对应设置1个临时管托。
11.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连接部一由支撑柱及竖向锁紧螺栓组成;长支撑梁在靠近临时管托的一端设插孔,支撑柱竖直插在长支撑梁上的插孔中;支撑柱上沿高向设有多个螺栓孔,插孔的对应两侧开设连接孔,通过竖向锁紧螺栓穿过长支撑梁上的连接孔及支撑柱上对应高度的螺栓孔,实现临时管托高度的调节及调节后的锁紧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长支撑梁的底部设l形挂钩钩住第二纵拉条。
13.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连接部二由u形叉、连接梁及水平锁紧螺栓组成;长支撑梁在远离临时管托的一端沿纵向设多个连接孔,连接梁上沿纵向设多个螺栓孔;连接梁的一端设u形叉与第三纵拉条插接,连接梁的另一端通过水平锁紧螺栓穿过长支撑梁上的连接孔及连接梁上对应的螺栓孔,实现连接梁伸出长度的调节以及调节后的锁紧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u形叉的开口方向与l形挂钩的开口方向相反。
15.进一步的,所述临时管托的高度不小于集气管高度的1/3。
16.进一步的,所述临时管托的内表面设防滑层。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临时固定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调节性强,现场应用方便快捷;
19.2)与传统施工时仅靠集气管管托进行临时固定的方式相比,临时管托的承托面(与集气管的接触面)面积增加,并可通过支撑架与焦炉顶部预先安装好的纵拉条进行锁紧固定,施工安全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20.3)安装施工更加顺利,避免了因集气管侧翻而延误施工工期的现象,节省了人力;
21.4)临时固定装置可重复使用,并可作为企业固定资产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不含连接梁及u形叉)。
27.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梁及u形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图中:1.集气管 2.炉柱 3.临时固定装置 31.临时管托 32.支撑架 33.支撑柱 34.l形挂钩 35.连接梁 36.u形叉 4.第二纵拉条 5.第三纵拉条 6.集气管管托
具体实施方式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35.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包括临时管托31、支撑架32、可调连接部一及可调连接部二;所述临时管托31用于托举集气管1的对应管段,支撑架32的一端通过可调连接部一与临时管托31相连;支撑架32的另一端与焦炉炉顶的纵拉条相连,纵拉条自炉柱2向外依次为第一纵拉条、第二纵拉条、第三纵拉条

,支撑架32与第二纵拉条4直接连接,支撑架32与第三纵拉条5通过可调连接部二连接。
36.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临时管托31设于集气管1的底部,其横截面为弧形且与集气管1的管径相配合。
37.如图3、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32是由长支撑梁及短支撑梁组成的平面框架结构;长支撑梁至少平行设置2根,长支撑梁之间通过多个短支撑梁相连,短支撑梁与长支撑梁相互垂直;每根长支撑梁均在靠近集气管1的一端对应设置1个临时管托31。
38.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连接部一由支撑柱33及竖向锁紧螺栓组成;长支撑梁在靠近临时管托31的一端设插孔,支撑柱33竖直插在长支撑梁上的插孔中;支撑柱33上沿高向设有多个螺栓孔,插孔的对应两侧开设连接孔,通过竖向锁紧螺栓穿过长支撑梁上的连接孔及支撑柱33上对应高度的螺栓孔,实现临时管托31高度的调节及调节后的锁紧固定。
39.进一步的,所述长支撑梁的底部设l形挂钩34钩住第二纵拉条4。
40.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连接部二由u形叉36、连接梁35(如图6所示)及水平锁紧螺栓组成;长支撑梁在远离临时管托31的一端沿纵向设多个连接孔,连接梁35上沿纵向设多个螺栓孔;连接梁35的一端设u形叉36与第三纵拉条5插接,连接梁35的另一端通过水平锁紧
螺栓穿过长支撑梁上的连接孔及连接梁35上对应的螺栓孔,实现连接梁35伸出长度的调节以及调节后的锁紧固定。
41.进一步的,所述u形叉36的开口方向与l形挂钩34的开口方向相反。
42.进一步的,所述临时管托31的高度不小于集气管1高度的1/3。
43.进一步的,所述临时管托31的内表面设防滑层。
44.通常每个焦炉工程至少配套两座焦炉,每座焦炉又配套两节相互对称的梨形集气管(简称集气管),在线安装时每节集气管又拆分为多个管节进行现场组装焊接,工程量较大。如图2所示,集气管通过集气管管托安装在炉柱顶部,但是集气管管托常采用支座形式,其与集气管的接触面积小,有效摩擦面积小,而集气管顶部因设有法兰口其重量比底部重量大,因此在定位组装时集气管极易向两侧转动甚至倾覆,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5.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梨形集气管临时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临时管托、可调连接部一及可调连接部二;可调连接部一和可调连接部二分别设于支撑架的两端,通过可调连接部与临时管托连接;通过设于支撑架上的挂钩与第二纵拉条连接,通过可调连接部二与第三纵拉条连接,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稳固,能够对集气管起到可靠的支撑,并防止集气管转动。
46.所述临时管托为弧形(优选半圆形)的瓦状结构,其底部几何中心处与支撑架对应端的支撑柱焊接固定。
4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由2根长支撑梁与多根短支撑梁相连组成平面框架结构,2根长支撑梁靠近炉柱一端开设插孔及连接孔,插孔为方孔,方孔的两侧开设连接孔。在竖直方向插入支撑柱形成高度可调的结构,支撑柱的上端与临时管托焊接固定,下端与长支撑梁通过竖向锁紧螺栓连接。通过可伸缩结构的高度调整,可以确保临时管托的内表面与集气管管托的内表面平齐,并且拆卸方便。2根长支撑梁的另一端间隔开设若干连接孔,与连接梁上的螺栓孔配合组成可伸缩结构,保证支撑架上的l形挂钩及u形叉能够与第二纵拉条、第三纵拉条配合连接(离炉柱最近的一根纵拉条为第一根纵拉条,图中未示出),可以对集气管进行定位,防止其沿焦炉横移动。l形挂钩与u形叉的开口方向相反,两者与对应纵拉条之间形成“推拉之势”,具有互锁功能,保证了整体连接的可靠性。
4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9.【实施例】
50.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焦炉的梨形集气管(简称集气管)安装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进行临时固定,集气管1的每段管节设置1组临时固定装置3,前一段管节安装完成后将临时固定装置3拆下用于后一段管节的安装(也可准备2组临时固定装置3交替使用,节省临时固定装置3的安装拆卸时间)。
51.本实施例中,每组临时固定装置3均由临时管托31、支撑架32、支撑柱33、l形挂钩34、连接梁35及u形叉36组成。支撑架32是由2根长支撑梁及3根短支撑梁组成的平面框架结构;2根长支撑梁的一端分别通过支撑柱33与对应的临时管托31连接,支撑架32与支撑柱33通过竖向锁紧螺栓连接,支撑柱33顶部相对长支撑梁的高度可调;2根长支撑梁的另一端分
别设l形挂钩34并与连接梁35组成可伸缩结构,通过l形挂钩34与第二纵拉条4连接,通过连接梁35端部的u形叉36与第三纵拉条5连接;连接梁35与长支撑梁之间通过水平锁紧螺栓连接。
52.本实施例中,临时管托31为截面为半圆形的瓦状结构,其内径1000mm,壁厚15mm,长度为1200mm。临时管托31的底部正中处分别焊接1根500mm长的方管即支撑柱33,方管的外径尺寸为50mm
×
50mm,壁厚为2mm。在支撑柱33上沿高向加工4个直径为15mm的螺栓孔,螺栓孔的间距为30mm。
53.支撑架32由2根长方管(即长支撑梁)与3根短方管(即短支撑梁)焊接组成,其中长方管的外径尺寸为60mm
×
60mm,壁厚为2mm,长度为3000mm。短方管的外径尺寸为60mm
×
60mm,壁厚为2mm,长度为1200mm。短方管的间距为550mm,靠炉柱2一端的短方管距离长方管对应端端部的距离为550mm。长方管靠近炉柱2的一端,在竖直方向切割方孔(即插孔),方孔尺寸为50mm
×
50mm,方孔两侧开设直径为15mm的圆孔(即连接孔)。支撑架32与支撑柱33连接时,将支撑柱33插入插孔中,调整好高度后,将竖向锁紧螺栓穿入对应的连接孔及螺栓孔中,另一端用螺母锁紧固定。
54.支撑架32另一端的2根长方管上开设3个直径为15mm的连接孔,连接孔的间距为50mm,最外端的连接孔距离长方管的端部50mm。在距离长方管同一端端头350mm处,焊接一个l形挂钩34,l形挂钩34由2根扁钢焊接制成,扁钢的厚度为10mm,宽度为60mm,2根扁钢的长度分别为100mm、120mm。
55.u形叉36由3块钢板制成,连接梁35由1根方管制成;制作连接梁35的方管截面尺寸为50mm
×
50mm
×
2mm(壁厚),长度为500mm,在方管上沿纵向开设8个直径为15mm的螺栓孔,螺栓孔的间距为50mm,最外端螺栓孔距离u形叉50mm。制作u形叉36所用的钢板厚度为5mm,3块钢板的尺寸均为70mm
×
70mm,u形叉36的中部与连接梁35焊接固定。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