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79396发布日期:2023-07-14 04:1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蒸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气净化,尤其涉及一种蒸氨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焦化行业,剩余氨水主要指冷凝鼓风工段剩余的氨水,其主要是炼焦过程中产生的氨与多余的水(多于循环所需)的溶液。

2、现有工艺中,在刮渣槽后分离出来的剩余氨水,经过过滤器回流至蒸氨塔中。以陶瓷膜过滤器为例,其中的陶瓷膜易损坏,造成过滤器不能有效的过滤剩余氨水中的油类,油类进入蒸氨塔内通过蒸汽加热,在蒸氨塔底排废液后,这些油类冷凝下来形成沥青,堵塞蒸氨塔底部的废液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氨系统,在刮渣槽与蒸氨塔之间的过滤器损坏后,避免废液中的沥青进入蒸氨放空槽等设备及废液管道,造成设备及管道损坏。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蒸氨系统,包括:

4、蒸氨塔,能够排出废液;

5、沥青过滤单元,包括第一沥青过滤器,所述第一沥青过滤器包括沥青箱、导流管和隔板,所述导流管与所述蒸氨塔相连,所述导流管包括延伸段,所述延伸段设置在所述沥青箱内,自所述延伸段的入口端向所述延伸段的出口端,所述延伸段从所述沥青箱的一侧自上向下延伸至所述沥青箱另一侧,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沥青箱内,且将所述沥青箱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沿所述延伸段的延伸方向,所述隔板上远离所述延伸段的出口端的一端设有溢流缺口,所述溢流缺口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围成所述第二空间的所述沥青箱上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不低于所述溢流缺口;

6、蒸氨放空槽,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

7、回流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刮渣槽、焦油氨水分离器、氨水收集器和第三过滤器,所述刮渣槽与所述蒸氨放空槽相连,所述第三过滤器与所述蒸氨塔相连,所述第三过滤器用于滤除所述废液中的油类。

8、可选地,还包括硫铵单元,所述硫铵单元包括酸焦油槽,所述酸焦油槽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刮渣槽之间。

9、可选地,所述沥青过滤单元还包括第二沥青过滤器,所述第二沥青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沥青过滤器上设有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蒸氨放空槽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所述酸焦油槽与所述第三出口相连。

10、可选地,所述第二沥青过滤器包括沥青槽和沥青池,所述沥青槽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所述沥青槽上设有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沥青槽的下端设有沉积排泄口,所述沥青池与所述沉积排泄口相连。

11、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连通于所述沥青槽和所述酸焦油槽之间。

12、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和突出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沥青箱的一侧,所述突出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沥青箱的另一侧,所述突出部的顶端低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沥青箱、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出部围成所述溢流缺口。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沥青过滤器还包括箱盖,所述箱盖密封且可拆卸的盖设在所述沥青箱上。

14、可选地,所述导流管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延伸段的入口端相连,另一端穿出所述沥青箱外与所述蒸氨塔相连。

15、可选地,所述硫铵单元还包括脱硫器,所述脱硫器与所述酸焦油槽相连,所述蒸氨系统还包括酚氰废水站,所述酚氰废水站与所述脱硫器相连。

16、可选地,还包括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三输送泵连通于所述脱硫器和所述酚氰废水站之间。

17、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蒸氨系统,从蒸氨塔流出的废液经导流管的出口端流至第一空间,废液在第一空间汇集,直至高于溢流缺口,由于废液中的沥青物质向下沉降,处于第一空间的较低位置,无法越过溢流缺口,沥青物质被截留在第一空间内,而其他液体则越过溢流缺口,进入第二空间,第一出口的高度不低于溢流缺口,废液在第二空间发生蓄积,直至高于第一出口,类似于第一空间的沉积原理,废液中的沥青类物质在第二空间中也发生了沉降,而其他密度小、流动性好的液体从第一出口流出,进入后续的管道中。不论第三过滤器是否发生损坏,通过沥青过滤单元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对沥青类物质的沉降过滤,都避免了废液中的沥青进入蒸氨放空槽等设备及沥青过滤单元下游的管道,避免造成设备及管道损坏。



技术特征:

1.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硫铵单元,所述硫铵单元包括酸焦油槽(61),所述酸焦油槽(61)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213)和所述刮渣槽(5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过滤单元还包括第二沥青过滤器(3),所述第二沥青过滤器(3)与所述第一出口(213)相连,所述第二沥青过滤器(3)上设有第二出口(311)和第三出口(312),所述蒸氨放空槽(4)与所述第二出口(311)相连,所述酸焦油槽(61)与所述第三出口(3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沥青过滤器(3)包括沥青槽(31)和沥青池(32),所述沥青槽(31)与所述第一出口(213)相连,所述沥青槽(31)上设有所述第二出口(311)和所述第三出口(312),所述沥青槽(31)的下端设有沉积排泄口(313),所述沥青池(32)与所述沉积排泄口(31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泵(9),所述第二输送泵(9)连通于所述沥青槽(31)和所述酸焦油槽(6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3)包括相连的主体部(231)和突出部(232),所述主体部(231)远离所述突出部(2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沥青箱(21)的一侧,所述突出部(232)远离所述主体部(2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沥青箱(21)的另一侧,所述突出部(232)的顶端低于所述主体部(231),所述沥青箱(21)、所述主体部(231)和所述突出部(232)围成所述溢流缺口(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沥青过滤器(2)还包括箱盖(25),所述箱盖(25)密封且可拆卸的盖设在所述沥青箱(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2)还包括连接段(221),所述连接段(221)的一端与所述延伸段(222)的入口端相连,另一端穿出所述沥青箱(21)外与所述蒸氨塔(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铵单元还包括脱硫器(62),所述脱硫器(62)与所述酸焦油槽(61)相连,所述蒸氨系统还包括酚氰废水站(7),所述酚氰废水站(7)与所述脱硫器(6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输送泵(10),所述第三输送泵(10)连通于所述脱硫器(62)和所述酚氰废水站(7)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煤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蒸氨系统,其包括蒸氨塔、沥青过滤单元、蒸氨放空槽和回流单元。第一沥青过滤器包括沥青箱、导流管和隔板,导流管与蒸氨塔相连,导流管包括延伸段,延伸段设置在沥青箱内,隔板设置在沥青箱内,且将沥青箱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延伸段位于第一空间,沿延伸段的延伸方向,隔板上远离延伸段的出口端的一端设有溢流缺口,溢流缺口连通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围成第二空间的沥青箱上设有第一出口,第一出口不低于溢流缺口;蒸氨放空槽与第一出口连通;回流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刮渣槽、焦油氨水分离器、氨水收集器和第三过滤器,刮渣槽与蒸氨放空槽相连,第三过滤器与蒸氨塔相连。

技术研发人员:徐欢,卢晓锋,蒋耀煌,杨涛,杨志军,王道元,李景民,孙守铎,廖志均,李思,丘秋伟,叶汝山,盘绍铭,黄秋艳,霍晓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