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82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的渐变式组合分布器,对现有技术中的回转干燥炉进行改 进,使得其在实现对粉煤的干燥处理的同时,还能够除去粉煤中85%以上(粒度< 0. 5mm) 的煤尘,进而使得进入热解炉的煤尘大量减少,由此实现了减少煤焦油中煤尘含量和提高 煤焦油品质的技术效果;
[0035] 2)本发明在回转干燥炉中通入气体,温度为80_280°C,主要功能是与渐变式组 合分布器相配合促进除尘气与粉煤的接触,实现在干燥的同时除去85 %以上煤尘(粒度 <0.5_)的技术效果;同时,通入的气体降低了水蒸汽的分压,提高了水分在固体-气体间 的传质速度,实现了深度干燥;
[0036] 3)本发明中的带除尘的内热式回转干燥工艺与传统内热式回转干燥工艺的不同 之处在于,传统内热式回转干燥炉的唯一目的是干燥,为避免过量夹带物料损失,气体流速 很低,仅能实现干燥,而不能达到除尘的效果:对于浮选精煤,干燥器出口处的气速不大于 2-3m/s ;对于浮选尾煤,气速不超过0. 5-lm/s。而本发明中的带除尘的内热式回转干燥工 艺通过设置渐变式组合分布器、控制干燥炉内气体流速2-6m/s,能够达到除去85%以上煤 尘(如彡0? 5mm、彡0? 35mm、彡0? 2mm)的效果,并且具有除尘效率高、工艺产生的废水能够 回收循环利用、原料适应范围广的优点:
[0037] (a)除尘效率高:在回转干燥炉内,气体的温度、流量(水分蒸发)均在发生变化, 经过截面的气体流速也在变化,气体流速变化大,带出的煤尘粒度范围越宽。本发明中的回 转干燥炉内设置渐变式组合分布器(图3),强化煤粉与气体的接触,抑制粉煤破碎,同时抑 制气体在回转干燥炉内轴向速度的波动,提高不同粒径的除尘效率。控制回转干燥炉入口 截面流速在2. 0-6. Om/s,保证不同粒径(如< 0. 5mm、< 0. 35mm、< 0. 2mm)煤尘的去除效率 在85%以上。
[0038] (b)回转干燥炉排出的气体经气体除尘器、冷却系统,能回收进料煤中70-90%的 水分。回收的水分较为清洁,不含焦油、酚类等物质,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循环利用。
[0039] (c)原料适用范围广:煤质适用于各种低阶煤,包括但不限于褐煤、长焰煤、弱粘 煤、不黏煤等。原料煤的粒度下限没有限制。由于能将原料煤中< 〇.5mm的煤尘去除,因此 特别适合0_30mm以及0_6mm粉煤的热解工艺。
【附图说明】
[0040] 图1外热式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炉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41] 图2内热式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炉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42] 图3渐变式组合分布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实施例1
[0044] 将6000kg粒度彡30mm的原料长焰煤从炉头连续加入到回转干燥炉中,同时通入 2kpaG、200°C的烟气(0 2含量< 5vol% )与煤逆流接触作为除尘气体;回转干燥炉夹套内通 入600°C高温烟气作为干燥热源,出口烟气进入预热器中加热循环干燥气后排空。煤被加热 干燥至250°C、水含量0%后,送至下游热解炉。回转干燥炉炉头出口 115°C的气体则依次 进入布袋除尘器、洗涤塔、风机、预热器,分别进行除尘、降温回收干燥水、增压及升温等单 元操作,而后返回回转干燥炉,形成干燥气的闭路循环。工艺流程简图详见图1。运行稳定 后,经多次取样化验分析,结果数据如下:
[0045] 原料煤与干燥煤粒度对比
【主权项】
1. 一种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 (1) 将粒度< 30_的粉煤送至回转干燥炉,炉内设置渐变式组合分布器,采用间接、间 接与直接结合、直接加热方式,将粉煤加热干燥至80-280°C,水含量降至5% -0% ; A) 采用间接加热方式时,夹套内通高温烟气作为干燥热源,同时向回转干燥炉内通 入80-280°C烟气或其它气体介质,在渐变式组合分布器的作用下将煤中粒度< 0. 5mm的、 85%以上的煤尘从干燥煤中去除; B) 采用间接与直接结合加热方式时,夹套内通高温烟气作为干燥热源,同时向回转干 燥炉内通入温度高于干燥煤温的烟气或其它气体介质,在渐变式组合分布器的作用下将煤 中粒度< 〇. 5mm的、85%以上的煤尘从干燥煤中去除; C) 采用直接加热方式时,外来的高温烟气或其它气体与循环干燥气混合,控制温度为 350-650°C,通入回转干燥炉中,即可作为干燥热源,又可通过渐变式组合分布器的作用将 煤中粒度< 〇. 5mm的、85%以上的煤尘从干燥煤中去除; 除尘后的干燥煤送至下游热解炉进行热解; (2) 回转干燥炉排出的干燥气体夹带着煤尘和水分先进入气体除尘器中将煤尘分离下 来,经过除尘后的干燥气体再经过冷却系统降温至40-60°C,在冷却系统中由于冷凝作用能 够回收干燥气中的水分,所述水分为进料粉煤中水分的70-90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干燥气 最后经风机加压、加热器加热至与被干燥的低阶粉煤相同的温度后返回至回转干燥炉作为 除尘气循环使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回转干 燥炉内设置渐变式组合分布器,强化煤粉与气体的接触,抑制粉煤破碎,同时抑制气体在回 转干燥炉内轴向速度的波动,提高不同粒径的除尘效率,控制回转干燥炉入口截面流速在 2. 0-6.Om/s,保证不同粒径煤尘的去除效率在85%以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 粒径煤尘为粒径< 0. 5mm或粒径< 0. 35mm或粒径< 0. 2mm的煤尘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组 合。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气体除尘器为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烧结金属或陶瓷除尘器中的一种或 任意组合。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冷却系统为洗涤冷却塔、空冷器与气液分离罐联用。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工艺对于被处理的粉煤粒度下限没有限制,并且适用于各种低阶煤。
7. -种用于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的渐变式组合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渐变式组合分布器由筒壁、螺旋板和横抄板组成; 所述筒壁围成锥形或其他渐变曲线形; 所述螺旋板以所述筒壁轴向为螺旋中心呈多圈、螺旋状分布,所述螺旋板之间形成条 状凹陷; 所述横抄板沿所述筒壁前端至后端方向设置,在所述筒壁的圆周均匀分布多块所述横 抄板,所述横抄板嵌入所述螺旋板内使相邻二片所述螺旋板与相邻二片所述横抄板形成独 立的小室,当粉煤输送到所述渐变式组合分布器时能够停留在所述小室中,并随着所述渐 变式组合分布器的旋转带动停留在所述小室中的粉煤被带抄起到一定高度后呈幕帘状下 落; 所述渐变式组合分布器安装在所述回转干燥炉后半段,且所述筒壁相对内径较小的一 端靠近回转炉尾端;当粉煤移动到回转干燥炉中安装有所述渐变式组合分布器的位置时, 除尘气与粉煤充分接触并对下落的粉煤进行吹扫,将粉煤中煤尘除去。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的渐变式组合分 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的形状根据被带出的煤尘的粒度和试验确定的所需除尘气 通过螺旋板的线速度确定,以使所述线速度接近等速,波动范围为±10%。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的渐变式组合 分布器,其特征在于,由于所述渐变式组合分布器的转速与所述除尘气的流速能够根据需 要调整变化。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的渐 变式组合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抄板的数量根据所述渐变式组合分布器的内径设置 4-8 块。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除尘的低阶粉煤回转干燥工艺,将粒度≤30mm的粉煤送至回转干燥炉,将煤加热至80-280℃进行干燥,使煤的水含量降至5%-0%。同时,在回转干燥炉中,将煤中粒度<0.5mm的、85%以上的煤尘从干燥煤中去除。回转干燥炉排出的气体夹带着煤尘,进入气体除尘器中将煤尘分离下来,再经干燥气冷却系统降温、风机加压后返回至回转干燥炉。除尘、干燥后的粒径为0.5-30mm的粉煤则送至下游热解炉进行热解。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可降低进入下游热解炉的粉煤尘含量,提高煤焦油产品的收率。
【IPC分类】C10B57-10, C10B57-08, C10B53-04
【公开号】CN104789246
【申请号】CN201510175772
【发明人】山秀丽, 王守峰, 贺鑫平, 常景泉, 王淑岩, 李万飞, 吴莹莹, 李锦涛, 陈一萍, 李秀辉, 何占柱
【申请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