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9994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
目.0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具有储量巨大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利用生物质气化合成燃料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燃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生物质气化是一项高效清洁的转化技术,借助于气化剂的作用使生物质的转化得到主要成分为C0、H2、C02和CHjl气或者合成气,气化技术与后续工艺联用可用于发电、供热或合成化学品。生物质气化可将体积庞大、能量密度低、不易燃烧或燃烧效率低的生物质原料转化为能量密度较高、适于储存、运输和使用的气体燃料,提高能源利用品质和利用效率,同时拓宽了生物质能的利用范围。
[0003]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炉由焚烧炉系统和气化炉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高温循环粒子将两个床耦合在一起。由于气化床内不加入空气,避免了大量氮气对燃气的稀释,从而获得高品质合成气,在常压、空气气化条件下产生合成气,由于热解反应为主要反应,合成气中甲烷含量高达10%左右,有利于后续合成工段。采用双流化床应用于合成甲烷工艺,可广泛应用于粮食谷壳、木材加工下角料、造纸废料以及各种农作物秸杆的废物利用和处理,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技术实现生物质高效转化为甲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包括焚烧炉料斗,焚烧炉料斗底部安装焚烧炉给料机,焚烧炉给料机安装于焚烧炉的侧壁上,焚烧炉布风板安装于焚烧炉的底部,焚烧炉排渣管穿过焚烧炉布风板与焚烧炉相通,焚烧炉排渣管底部依次安装焚烧炉排渣机、焚烧炉星型卸料器,焚烧炉旋风分离器安装于焚烧炉上部的侧壁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经焚烧炉返料立管、焚烧炉返料器与气化炉下部相通;气化炉料斗底部安装气化炉给料机,气化炉给料机安装于气化炉的侧壁上,气化炉布风板安装于气化炉的底部,气化炉排渣管穿过气化炉布风板与气化炉相通,气化炉排渣管底部依次安装气化炉排渣机、气化炉星型卸料器,气化炉旋风分离器安装于气化炉上部的侧壁上,气化炉旋风分离器经气化炉返料立管、气化炉返料器与气化炉下部相通;气化炉旋风分离器后部依次安装余热锅炉、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冷却器、净化器、甲烷合成塔。
[0006]进一步的,焚烧炉给料机的直径为300~600mm。
[0007]进一步的,气化炉给料机的数量为1~2个,直径为500~1000mm。
[0008]进一步的,焚烧炉为矩形结构,其宽度为2000~5000_、长度为2000~5000_、高度为 15000~25000mm。
[0009]进一步的,气化炉为圆筒形结构,其直径为3000~7000mm,高度为25000~30000mm。
[0010]进一步的,焚烧炉返料立管的直径为600~1000mm。
[0011]进一步的,气化炉返料立管的直径为800~1500mm。
[0012]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无污染等优点,解决现有生物质气化技术难以应用于甲烷合成系统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的结构图。
[0014]图中,1、焚烧炉;2、焚烧炉料斗;3、焚烧炉给料机;4、焚烧炉布风板;5、焚烧炉排渣管;6、焚烧炉排渣机;7、焚烧炉星型卸料器;8、焚烧炉旋风分离器;9、焚烧炉返料立管;
10、焚烧炉返料器;11、气化炉旋风分离器;12、气化炉返料立管;13、气化炉返料器;14、气化炉;15、余热锅炉;16、旋风除尘器;17、布袋除尘器;18、冷却器;19、净化器;20、甲烷合成塔;21、气化炉料斗;22、气化炉给料机;23、气化炉排渣管;24、气化炉排渣机;25、气化炉星型卸料器;26、气化炉布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结构图如图1所示,I为焚烧炉,2为焚烧炉料斗,3为焚烧炉给料机,4为焚烧炉布风板,5为焚烧炉排渣管,6为焚烧炉排渣机,7为焚烧炉星型卸料器,8为焚烧炉旋风分离器,9为焚烧炉返料立管,10为焚烧炉返料器,11为气化炉旋风分离器,12为气化炉返料立管,13为气化炉返料器,14为气化炉,15为余热锅炉,16为旋风除尘器,17为布袋除尘器,18为冷却器,19为净化器,20为甲烷合成塔,21为气化炉料斗,22为气化炉给料机,23为气化炉排渣管,24为气化炉排渣机,25为气化炉星型卸料器,26为气化炉布风板。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焚烧炉料斗2底部安装焚烧炉给料机3,焚烧炉给料机3安装于焚烧炉I的侧壁上,焚烧炉布风板4安装于焚烧炉I的底部,焚烧炉排渣管5穿过焚烧炉布风板4与焚烧炉I相通,焚烧炉排渣管5底部依次安装焚烧炉排渣机6、焚烧炉星型卸料器7,焚烧炉旋风分离器8安装于焚烧炉I上部的侧壁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8经焚烧炉返料立管9、焚烧炉返料器10与气化炉14下部相通;气化炉料斗21底部安装气化炉给料机22,气化炉给料机22安装于气化炉14的侧壁上,气化炉布风板26安装于气化炉14的底部,气化炉排渣管23穿过气化炉布风板26与气化炉14相通,气化炉排渣管23底部依次安装气化炉排渣机24、气化炉星型卸料器25,气化炉旋风分离器11安装于气化炉14上部的侧壁上,气化炉旋风分离器11经气化炉返料立管12、气化炉返料器13与气化炉14下部相通;气化炉旋风分离器11后部依次安装余热锅炉15、旋风除尘器16布袋除尘器17、冷却器18、净化器19、甲烷合成塔20。
[0017]进一步的,焚烧炉给料机3的直径为300~600mm。
[0018]进一步的,气化炉给料机22的数量为1~2个,直径为500~1000mm。
[0019]进一步的,焚烧炉I为矩形结构,其宽度为2000~5000_、长度为2000~5000_、高度为 15000~25000mm。
[0020]进一步的,气化炉14为圆筒形结构,其直径为3000~7000mm,高度为25000?30000mmo
[0021]进一步的,焚烧炉返料立管9的直径为600~1000mm。
[0022]进一步的,气化炉返料立管12的直径为800~1500mm。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料斗(2),所述焚烧炉料斗(2)底部安装焚烧炉给料机(3),焚烧炉给料机(3)安装于焚烧炉(I)的侧壁上,焚烧炉布风板(4)安装于焚烧炉(I)的底部,焚烧炉排渣管(5)穿过焚烧炉布风板(4)与焚烧炉(I)相通,焚烧炉排渣管(5)底部依次安装焚烧炉排渣机(6)、焚烧炉星型卸料器(7),焚烧炉旋风分离器(8)安装于焚烧炉(I)上部的侧壁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8)经焚烧炉返料立管(9)、焚烧炉返料器(10)与气化炉(14)下部相通;气化炉料斗(21)底部安装气化炉给料机(22),气化炉给料机(22)安装于气化炉(14)的侧壁上,气化炉布风板(26)安装于气化炉(14)的底部,气化炉排渣管(23)穿过气化炉布风板(26)与气化炉(14)相通,气化炉排渣管(23)底部依次安装气化炉排渣机(24)、气化炉星型卸料器(25),气化炉旋风分离器(11)安装于气化炉(14)上部的侧壁上,气化炉旋风分离器(11)经气化炉返料立管(12)、气化炉返料器(13)与气化炉(14)下部相通;气化炉旋风分离器(11)后部依次安装余热锅炉(15)、旋风除尘器(16)布袋除尘器(17)、冷却器(18)、净化器(19)、甲烷合成塔(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焚烧炉给料机(3)的直径为300~600_。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化炉给料机(22)的数量为1~2个,直径为500~10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焚烧炉(I)为矩形结构,其宽度为2000~5000mm、长度为2000~5000mm、高度为15000~250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化炉(14)为圆筒形结构,其直径为3000~7000mm,高度为25000~300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焚烧炉返料立管(9)的直径为600~1000_。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化炉返料立管(12)的直径为800~15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属于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焚烧炉给料机安装于焚烧炉的侧壁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安装于焚烧炉上部的侧壁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经焚烧炉返料立管、焚烧炉返料器与气化炉下部相通;气化炉给料机安装于气化炉的侧壁上,气化炉旋风分离器安装于气化炉上部的侧壁上,气化炉旋风分离器经气化炉返料立管、气化炉返料器与气化炉下部相通;气化炉旋风分离器后部依次安装余热锅炉、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冷却器、净化器、甲烷合成塔。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甲烷装置,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无污染等优点,解决现有生物质气化技术难以应用于甲烷合成系统的技术难题。
【IPC分类】C10L3-08, C10J3-84, C10J3-56
【公开号】CN204509231
【申请号】CN201520131576
【发明人】张守军, 张守峰, 赵成武, 鲁万宝, 冯干, 吴银龙, 龚世明, 胡鹏, 李松
【申请人】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