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润滑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099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的润滑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润滑构造。
一般来说,内燃机的润滑系统,都是把油从靠近内燃机的内侧的泵室导向靠近内燃机的外侧的油过滤器。
例如,在图8中表示特开平9-88538号公报记述的例子。
离合器罩02固定在右曲轴箱01的右侧面上,油泵轴04与曲轴03平行地指向左右方向并回转自由地轴支在右曲轴箱01和离合器罩02之间。
在该油泵轴04的右曲轴箱01侧端部上设置油泵05,在上述油泵05和凸出设置在离合器罩02上油过滤器06之间连结着油通路07。
油通路07由在右曲轴箱01侧从油泵的泵室侧面向左方延伸的油通路07a起经过垂直地弯曲的油通路07b再垂直地弯曲地向右方向延伸的油通路07c形成,油通路07c连结到离合器罩02侧的油通路07d上,在油通路07d的端部上垂直地分支,一方的分支通路07e通到油过滤器06上,他方的分支通路07f与配置在油泵轴04和油通路07之间的油溢流阀08连通。
由于油过滤器06设置在内燃机的外侧的离合器罩02上,所以油过滤器06的配置的自由度小,由于把油从设置在内燃机的内侧的右曲轴箱01上的油泵05导向该油过滤器06的油通路07a、07b、07c呈コ字形迂回,通路复杂,加工不容易。
另外,由于油通路07a、07b、07c做成コ字形并围绕油溢流阀08,所以油流通经路的配置空间必须扩大,因此,油过滤器06配置在更凸出的位置上,妨碍内燃机的小型化。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过滤器的配置自由度大、油通路不复杂、加工容易、配置空间小、使内燃机小型化的内燃机的润滑构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润滑构造是,油泵设置在平行于曲轴的油泵轴的一端上,从上述油泵的泵室侧面起平行于上述油泵轴地朝向着另一端方向形成油通路,面对上述油通路地设置油过滤器,从上述油通路起垂直地向上述油过滤器延伸出连通路。
从设置在油泵轴的端部的油泵的泵室侧面起平行于油泵轴地朝向着他端方向形成油通路,在该油通路上不迂回地垂直地延伸连通路,通到面对油通路的油过滤器的油通路是简单的油通路,加工容易,配置空间小,因此,抑制了油过滤器的凸出,实现了内燃机的小型化。
由于无论从油通路的哪个位置都可以垂直地延伸出连通路并连结到油过滤器上,所以,油过滤器的配置自由度大。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内燃机的润滑构造中,上述油泵轴的两端处于上述曲轴的曲轴平衡块部的两外侧,上述油过滤器配置在上述油通路的比发动机中心更偏向与油泵相反侧的位置上,与上述油通路平行且在来自上述油过滤器的油导出路的相对的两侧形成上述油通路和油溢流通路,在上述油过滤器和上述油泵之间并在上述油溢流通路上同轴地设置溢流阀。
由于油泵轴的两端位于曲轴平衡块部的两外侧,可以在与处于其间的油通路的偏置在与油泵相反侧的适当位置上配置油过滤器,所以把从汽缸盖伸出的排气管配置成与油过滤器不相干涉的自由度大,可以使油过滤器与排气管不重叠地靠近,可以防止两者鼓出,可以实现车体的小型化。
由于平行于油通路地形成油溢流通路,同轴地设置溢流阀,所以有助于在小空间内配置油通路使车体小型化。
由于与上述油通路平行且在来自上述油过滤器出来的油导出路的相对的两侧形成上述油通路和油溢流通路,所以,可以减小油通路和油溢流通路的前后方向的相对的偏移,可以减小内燃机前后的长度。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小型机动二轮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一部分剖开一部分省略了的内燃机及皮带式自动变速机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1的Ⅲ-Ⅲ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去掉箱罩的内燃机的右侧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Ⅴ-Ⅴ及Ⅴ1-Ⅴ1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的Ⅵ-Ⅵ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7是内燃机的下部正视图。
图8是现有的内燃机的油泵轴附近的剖视图。
下面根据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内燃机适用于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1,图1表示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1的全体侧视图。
本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1的车架是,左右一对的主管3、3从头管2的上部从侧面看呈直线地向后方倾斜向下地伸出,从主管2的下部出来的向后方大致呈水平延伸的左右一对支管4、4连结到主管3、3上并支持主管3、3的前部。
而且,从该支管4、4中间部出来的左右一对下管5、5向左右扩开并以陡的倾斜角度向下方伸出地形成前侧垂直部5a、5a,在下端向后方弯曲地形成中央水平部5b、5b,在其后端向上方弯曲形成后侧倾斜部5c、5c。
在该后侧倾斜部5c、5c的下部连结主管3、3的后端,在从侧面看呈大致三角形的主管3和下管5之间安装着加强管6。
前端固定在比主管3、3的中央更靠后的部分上且接近水平稍微倾斜向上的车座导轨7、7向后方延伸到车体后部,在车座导轨7、7的中央部上连结下管5、5的后侧倾斜部5c、5c的上端并从下面支持车座导轨7、7。
头管2轴支转向轴11,向其上方形成向左右展开的手把12、12,向下方伸出前叉13,在前叉13的下端轴支着前轮14。
在下管5的后侧倾斜部5c的上下部位设置向后方凸出的支持托架5d、5e,在左右分别成对的支持托架5d、5e上悬挂内燃机20。
内燃机20是四冲程2气缸内燃机,把曲轴箱21设置在下管5的后侧倾斜部5c的后方,在曲轴箱21上以向前方较大倾斜的姿势向后侧倾斜部5c的前方突出地设置顺序重合成一体的汽缸体22、汽缸盖23及汽缸盖罩24。
汽缸体22、汽缸盖23及汽缸盖罩24从侧面看位于由左右下管5的后侧倾斜部5c和主管3的后部及车座导轨7的前部构成的左右三角形之间,在曲轴箱21的上部凸出设置的固定托架21a和在前部突出设置的固定托架21b通过支轴8、9分别支持在上述支持托架5d、5e上,由此将内燃机20悬挂在车架上。
皮带式自动变速机50,其前部枢装在内燃机20的曲轴箱21上并向后方延伸,在其后部轴支着后轮15。
从内燃机20的前倾的汽缸盖23的各汽缸向上方分别伸出的吸气管31、31向后方弯曲,并与左右并列地配置在曲轴箱21之上的气化器32、32连接,气化器32、32与配置在其后方的空气滤请器33连结。
空气滤请器33配置在左右车座导轨7、7之间,在其上方,安全帽收纳箱34架设支持在车座导轨7、7上。
驾驶员用车座35开闭自由地覆盖内燃机20及气化器32的上方,乘员用车座36开闭自由地覆盖安全帽收纳箱34及其后部的上方。
从汽缸盖23向下方分别伸出的排气管37、37将曲轴箱21的前方靠后右侧地沿曲轴箱21的右侧面向后方延伸,结合成一根后,在车体的右侧面倾斜向上地上升,与支持在后轮15的右侧上的消音器38连结。
在内燃机20的前端架设支持被上侧的左右2个主管3、3和前侧及下侧的左右2根下管5、5共4根管包围的燃料箱39。
本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1大致做成以上那样的构成。
下面对枢装在内燃机20及曲轴箱21上的皮带式自动变速机50的构造进行说明。
曲轴箱21是将分割的左右曲轴箱21L、21R对合成一体的箱体,如图3所示,在指向该曲轴箱21内的左右水平方向的曲轴25的右端上嵌装着交流发电机29的外转子29a,箱罩28固定在右曲轴箱21R上并覆盖其侧方,在该箱罩28上支持着交流发电机29的内定子29b。
在汽缸体22的2个汽缸30内分别往复滑动的活塞26、26通过连杆27、27连结到曲轴25的曲轴销上。
两曲轴销具有360度的相位。
在汽缸盖23上设置动阀机构40,在嵌装于指向水平方向的上下2根凸轮轴41、41的右端的凸轮链轮42、42和嵌装于曲轴25的从右曲轴箱21R凸出来的根部上的驱动链轮43之间架设正时链44来传递动力。
正时链44穿过形成在汽缸体22和汽缸盖23的右侧的凸轮链室22a、23a。
凸轮轴41、41分别在规定的时间驱动吸气阀45和排气阀46。
在这样的内燃机20的曲轴箱21内枢装着皮带式自动变速机50。
在堵塞右曲轴箱21R的右开口并覆盖交流发电机29的箱罩28上具有与曲轴25同轴的开口部,在该开口部上通过轴承54向右方凸出地设置回转轴55,在该凸设部上嵌装着皮带式自动变速机50的右侧变速机箱51的基端部51a。
右侧变速箱51具有从基端部51a沿右曲轴箱21R的后面弯入到内侧的连结部51b。
在连结部51b的后面上下两个部位上各个安装凸起部51c向后方凸出,在该安装凸起部51c的右侧结合面上结合着右叉构件53的前端的左侧结合面,由螺栓56固定上下两个部位,把右叉构件53一体地连结在右侧变速箱51上并向后方伸出。
一方曲轴25的左端贯通左曲轴箱21L并向左方凸出,在该凸出部上设置备有离心变速机构的驱动皮带轮60。
在左曲轴箱21L的曲轴25贯通的外侧面的曲轴25的周围固定着环状支持构件57,在该环状支持构件57上通过轴承58摆动自由地枢支着左侧变速箱52。
左侧变速箱52具有从基端部52a沿左曲轴箱21L的后面向内侧转入的连结部52b和再向后方伸出的左叉部52c。
沿曲轴箱21的后面且从右侧转入的右侧变速箱51的连结部51b和从左侧转入的左侧变速箱52的连结部52b相互在连结结合面上接触并用4根螺栓59固紧,连结左右变速箱52、51将左叉部52c和右叉构件53相对地结合成一体。
被结合的一方的右侧变速箱51以曲轴25为中心地由轴承54摆动自由地轴支承,他方的左侧变速箱52以曲轴25为中心地由轴承58摆动自由地支承着,所以相对的左叉部52c和右叉构件53整体地以曲轴25为中心地摆动自由地支持着。
左侧变速箱52的左叉部52c的后部为变速箱室,旋转自由地支持从动轴64,在该从动轴64上通过离心离合器63轴支承着从动皮带轮62。
在该从动皮带轮62和上述驱动皮带轮60之间架设着V型皮带61构成皮带式自动变速机构。
在左叉部52c的后部的变速箱室内,由把驱动力从从动轴64经中间轴65传递到车轴66的变速箱齿轮群65a构成减速机构。
车轴66旋转自由地架设在左叉部52c和右叉构件53之间,在左叉部52c和右叉构件53之间后轮15支持在车轴66上。
因此,支持皮带式变速机50的左右变速机箱52、51把左叉部52c、右叉构件53及后轮15以曲轴25为中心地上下摆动自由枢支承着。
由于把后轮15的摆动中心做成与曲轴25同轴,因此缩短了从内燃机20到后轮15的前后宽度并可以减小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体整体的前后长度。
而且,在左侧变速箱52的后端和车座导轨7的后端之间安装着后缓冲器67。
堵塞收纳皮带式变速机50的左侧变速箱52的左侧开口的皮带罩68从左侧覆盖皮带式变速机50。
本内燃机20,在曲轴25的上下具有一对平衡轴71、72,嵌装在平衡轴71、72上的平衡从动齿轮74、75同时啮合在沿右曲轴箱21R的轴承部的内面嵌装在曲轴25上的驱动齿轮73上,通过曲轴25的回转,两平衡轴71、72进行反方向回转。
在上侧平衡轴71的正上方,固定托架21a凸出设置在曲轴箱21上,在固定托架21a的前面配置启动马达78,启动马达78、固定托架21a及上侧平衡轴71三者集中配置(参照图4)在下侧平衡轴72下方向斜前方平行地架设泵驱动轴80,在嵌装在下侧平衡轴72的从右曲轴箱21R凸出的右端上的驱动链轮72a和嵌装在泵驱动轴80的右端上的从动链轮80a之间架设着链条82(参照图4、图5)。
因而,曲轴25的旋转会通过平衡轴72使泵驱动轴80旋转。
泵驱动轴80配置成两端位于曲轴25的曲轴平衡块部的两外侧,在该泵驱动轴80的右曲轴箱21R和右端的从动链轮81之间设置油泵85,在泵驱动轴80的从左曲轴箱21L凸出的部分上设置着水泵86。
如图5所示,从水泵86的叶轮86a的中央的左空间部向前方凸出吸入连接管87,从叶轮86a的侧方向上方凸出排出连接管88,该排出连接管88与凸出地设置在冷却水入口上的连接管91由软管89连结,上述冷却水入口设置在汽缸体22的左侧面上(参照图2)。
在设置于一方油泵85的泵室的左侧面上的吸入口85a上形成向着曲轴箱21的下部的油盘的油吸入路92,在油吸入路92的途中安装着油滤器93(参照图5)。
另外,如图6所示,从在油泵85的泵室的左侧面上与吸入口85a分别地设置的输出口85b起与泵轴80平行并向左方向地从右曲轴箱21R沿左曲轴箱21L直到水泵86的跟前形成油通路94。
在该油通路94的左端向垂直前方弯曲的油导入路95是从左曲轴箱21L的前壁下部向油过滤器96导入油的连通路,上述油过滤器96向前方凸出设置。
油导出路97从油过滤器96的底面(结合面)的中央起向后方伸出,上述油导入路95位于中央的油导出路97的上方(参照图4,图7)。
油导出路97笔直向后方延伸直到曲轴25的下方附近并与向内燃机20的各个轴承部等供油的油供给路98连通。
从油过滤器96的底面的中央的油导出路97的下方出来的溢流连通路99向后方凸出到油通路94的下方附近(参照图4、图7),在后端向右水平方向弯曲并成为与油通路94平行的溢流通路100。
由于油通路94和溢流通路100把油导出路97夹在之间并在上下平行地形成,所以,在前后方向上配置成宽度窄,使内燃机20的前后长度缩短了。
图5同时表示与沿图4的Ⅴ-Ⅴ线剖切的剖面与沿Ⅴ1-Ⅴ1线剖切的剖面,参照沿该Ⅴ1-Ⅴ1线剖切的剖面,在左曲轴箱21L上形成的溢流通路100,其右端在与右曲轴箱21R的结合面附近开口,上溢流阀101从右侧嵌入该开口并同轴安装在溢流通路100上。
再有,从右曲轴箱21R上凸出从右侧推压溢流阀101的凸起102。
油润滑路径大致做成以上那样的构造,当由泵轴80的旋转驱动油泵85时,油泵85通过油滤器93吸入滞留在曲轴箱21的下部的油盘103内的油,向排出口85b排出油。
排出到排出口85b的油向左方向流过油通路94,从油导入路95进入油过滤器96。
油先流入油过滤器96的过滤元件的外侧,由过滤元件过滤后流入其内侧,通过油导出路97向后方流出,由油供给路98向内燃机20的各个轴承部等供油。
油过滤器96的过滤元件的外侧通过溢流连通路99与溢流通路100连通,在由于过滤元件的堵塞使过滤元件的外侧的液压上升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设置在溢流通路100上溢流阀101打开使油向曲轴箱21内逃逸。
从设置在油泵轴80的右端部上的油泵85的泵室侧面的排出口85b起形成与油泵轴80平行并向着左方向的油通路94,在该油通路94上形成不进行迂回的垂直地延伸的油导入路95,从而形成直到油过滤器96的单纯的油的通路,曲轴箱21也是左右分割的构造,所以油通路的加工是容易的。
另外,在左曲轴箱21L上形成的溢流通路100由于向右水平方向延伸并形成着在分割面附近安装溢流阀101的开口,所以加工成形该溢流通路100也是容易的。
油通路94接近泵轴80,油导入路95也短,通路的配置空间很小就行了。
因此,使油过滤器96的安装位置靠近泵轴80,从而抑制了向前方的突出,实现了内燃机的小型化。
溢流通路100也在油通路94的下方附近并指向左右水平方向,由于同轴地安装溢流阀101,所以在溢流通路100及溢流阀101的配置上不多占用空间,可以有助于内燃机的小型化。
由于无论从沿左右水平方向指向的油通路94的哪个位置上都可以垂直地伸出油导入路95并连结到油过滤器96上,所以油过滤器96的左右方向的配置的自由度很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排气管37配置在车体的右侧,所以油过滤器96配置成偏移到比发动机中心更左侧即与油泵85的相反侧。
从较大前倾的汽缸盖23的下面伸出的排气管37,在有曲轴25的配重块的左右宽度内左右2根并列地向大致下方伸出(参照图7)。
如图7和图4所示,从汽缸盖23的左侧下面伸出的左侧排气管37L,从发动机中心偏移到左侧避开凸出设置的油过滤器96,在其跟前的高度上向右侧弯曲,沿右曲轴箱21R的前面向右方延伸,在箱罩28的下部侧面向后方绕入,沿箱罩28的外侧面向后方延伸。
从他方汽缸盖23的右侧下面伸出的右侧排气管37R,在右曲轴箱21R的前面向右方延伸的上述左侧排气管37L的前方向下面延伸,在上述右曲轴箱21R的右下角的凹部21Ra处向后方回转。
配置在左侧排气管37L的下方的右侧排气管37R的最低点,如图7及图4所示,处于与曲轴箱21的最低点大致相同的高度,排气管37不影响车体的最低离地高度。
在曲轴箱21的前面下部向前方凸出设置的油过滤器96,如上所述,由于左右方向的配置的自由度很大,通过在上述曲轴箱21的前面将从汽缸盖23伸出的2根排气管37R、37L与油过滤器96不互相重叠地适当靠近地进行配置,从而防止两者鼓出,可以实现车体的小形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与曲轴平行地配置的油泵轴的一端上设置油泵,从上述油泵的泵室侧面起与上述油泵轴平行地朝向另一端方向形成油通路,面对上述油通路设置油过滤器,从上述油通路垂直地延伸出连到上述油过滤器的连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油泵轴,其两端处于上述曲轴的曲轴平衡块部的两外侧,上述油过滤器配置在从上述油通路的比发动机中心更偏向与油泵相反侧的位置上,与上述油通路平行且在来自上述油过滤器出来的油导出路的相对的两侧形成上述油通路和油溢流通路,在上述油过滤器和上述油泵之间在上述油溢流通路上同轴地设置溢流阀。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油过滤器的配置自由度大、油通路不复杂、加工容易、配置空间小、内燃机小型化的内燃机的润滑构造。在平行于曲轴的油泵轴80的一端上设置油泵85,从油泵85的泵室侧面起平行于油泵轴80地朝向另一端方向形成油通路94,面对油通路94设置油过滤器96,从油通路94起形成垂直地延伸出通向油过滤器96的连通路95。
文档编号F01M11/03GK1319715SQ01112209
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31日
发明者大山隆, 久我信二, 土屋粒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