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滑行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968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滑行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滑行艇,该小型滑行艇在艇体的中央具有朝前后方向延伸的跨座式的座位,在该座位的前方设置有操作柄,在艇底的中央设置弧状的龙骨。
该小型滑行艇在艇底的中央具有朝前后延伸的龙骨(从船首延伸到船尾的龙骨)。
图8示出现有小型滑行艇的断面图。小型滑行艇100通过在下方以凸条形成龙骨101,从而从艇底102的中央朝下方凸出较大地构成龙骨101。
通过朝下方较大地凸出龙骨101,可适当地保持推进小型滑行艇100时的直进性。
然而,当使龙骨101朝下方较大地凸出时,例如在小型滑行艇100的滑行过程中,当小型滑行艇100接受横波时,龙骨101易受到横波的影响。这样,龙骨101接受横波的影响,而使小型滑行艇100朝左右摆动。
作为不受横波的影响的小型滑行艇,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公平6-96397号公报“小型喷射推进艇”。下面,在下图再次示出该公报所示

图1和图4(A)(但符号重新标记),详细说明小型滑行艇。
图9为现有小型滑行艇的再另一例的断面图。小型滑行艇110通过平坦地形成龙骨111,形成为不使龙骨111从艇底112朝下方凸出的构成。
按照该小型滑行艇110,即使在小型滑行艇110的滑行过程中受到横波,龙骨111也很少受到横波的影响。为此,小型滑行艇110不会朝左右摆动。
图10为示出现有小型滑行艇的再另一例的平面图。小型滑行艇110的乘坐人员115通过如箭头b那样对操作柄116进行操作,可使艇体后部117的转向喷嘴(图中未示出)摇动。
这样,从转向喷嘴喷射的水射流118如箭头c那样朝着倾斜的方向使小型滑行艇110如箭头那样旋转。
然而,如不受到横波的影响地将龙骨111形成为平坦状,则当使小型滑行艇110旋转时,艇体从横向被推向水,存在向内侧倾斜的倾向,但如艇底形成为平坦状,则在艇体开始倾斜时平坦面成为阻力而不易倾斜。
为此,希望使这样的小型滑行艇110实用化,该小型滑行艇110在因旋转而开始倾斜时易于倾斜,例如可按机动二轮车那样的自然的感觉从直进状态转移到旋转状态。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小型滑行艇在艇体的甲板中央具有朝前后方向延伸的跨座式的座位,在该座位的前方设置有操作柄,在所述座位的两侧形成搁脚甲板,在所述艇体的艇底中央设置从船首延伸到船尾的龙骨,该龙骨形成为圆弧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艇体的中心的后方部位,使沿所述艇体前后方向延伸的龙骨的圆弧中心与艇体的重心位置的高度大体一致。
通过在艇体中心的后方部位使龙骨的圆弧中心大体与艇体的重心位置的高度一致,可将龙骨的圆弧半径设定得较大。通过增大龙骨的圆弧半径,可使龙骨不从艇底朝下方凸出过大。这样,通过抑制龙骨的凸出量,可使得不易向龙骨施加横波的影响,防止由横波的影响使艇体朝左右摆动。
另外,通过使龙骨的圆弧中心大体与艇体的重心位置的高度一致,当乘坐人员进行转向操作时,艇体从直进方向改变到旋转方向,从横向被水推压,当艇体开始朝旋转中心侧倾斜时,可使艇体以重心位置的高度为中心倾斜,所以,艇体易于倾斜。
这样,由于可由自然动作使小型滑行艇平稳地朝旋转中心侧倾斜,所以,可由与机动二轮车的操作感觉相同的感觉,使小型滑行艇从直进时的直立姿势转移到旋转时的倾斜姿势。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艇体中心的前方的部位使龙骨的圆弧半径朝前方逐渐减小。
通过在艇体的中心的前方部位使龙骨的圆弧半径朝前方逐渐减小,可从艇底使艇体中心的前方的部位的龙骨凸出得较大。
这样,当使小型滑行艇直进时可提高龙骨的切波性,所以,在小型滑行艇的滑行过程中,当艇体受到较大的波时,可减小艇体受到的冲击,提高舒适性。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要部的要部放大图。
图3为说明构成本发明小型滑行艇的龙骨形状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的断面图。
图5为使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直进地滑行时的作用说明图。
图6为使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旋转时的第一作用说明图。
图7为使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旋转时的第二作用说明图。
图8为示出现有小型滑行艇的断面图。
图9为现有小型滑行艇的再另一例的断面图。
图10为示出现有小型滑行艇的再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1为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的侧面图。
小型滑行艇10为水喷射推进艇,在艇体11的甲板中央12a具有朝前后方向延伸的跨座式的座位14,在该座位14的前方具有操作柄15,在座位14的两侧形成左右的搁脚甲板13、13(参照图4),在艇体11的内部安装燃料箱17,在该燃料箱17的后方设置发动机18,在该发动机18的后方设置喷射推进室19,在该喷射推进室19设置水喷射推进器20,在该水喷射推进器20的后方设置转向喷嘴21,由操作柄15控制该转向喷嘴21的方向。
按照该小型滑行艇10,乘坐人员跨在座位14,左右的脚分别载置于左右的搁脚甲板13、13,由左右的手握住操作柄15,从而操纵小型滑行艇。
乘坐人员在握住操作柄15的状态下,驱动小型滑行艇10的发动机18,从而将发动机18的回转通过驱动轴22传递到叶轮23,可使叶轮23回转。
通过使叶轮23回转,从艇底30的吸入口24吸入水,从转向喷嘴21将吸入的水作为水射流朝后方喷射。通过从转向喷嘴21朝后方喷射水射流,从而可推进小型滑行艇10。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的要部的要部放大图。
小型滑行艇10在艇体11的船底(即艇底)3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具有从船首31延伸到船尾32的龙骨33,朝艇体的宽度方向将龙骨33形成为圆弧状,同时,包括左右的倾斜面35、37和左右的壁面41、43(右壁面43示于图4),该左右的倾斜面35、37从该龙骨33的左右侧33a、33b朝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该左右的壁面41、43从左右的倾斜面35、37的外侧35a、37a大体铅直地延伸。
龙骨33在船尾32侧具有吸入口24,在该吸入口24设置多个格子构件25…(…表示多个),在这些格子构件25…的后方设置骑板26。
通过由该骑板26覆盖艇底30的开口30a,可堵塞喷射推进室19下方。在该喷射推进室19具有水喷射推进器20(示于图1),在水喷射推进器20的(后端部)喷嘴20a可自由摆动地安装转向喷嘴21
对于在龙骨33的左右侧33a、33b设置的左右的倾斜面35、37,在这些倾斜面35、37的内侧(即龙骨的左右侧)33a、33b分别形成左右的内侧舭缘线(棱线)45、45,另外,在左右的倾斜面35、37的中央分别形成左右的中央舭缘线46、46,另外,在左右的倾斜面35、37的外侧35a、37a分别形成左右的外侧舭缘线47、47。
在左右的倾斜面35、37的外侧35a、37a分别大体铅直地形成左右的壁面41、43,在左右的壁面41、43后部分别设置左右的外伸凸起42、44。
左右的外伸凸起42、44在艇体11旋转过程中当艇体11倾斜到规定角度时成为阻力,起到防止艇体11进一步倾斜的作用,同时,起到防止由旋转时的离心力使艇体11朝外侧滑动的作用。
图3(a)、(b)为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的龙骨的形状的图,(a)为说明龙骨33的圆弧中心的图。另外,(b)为说明龙骨33的圆弧半径R的图,纵轴为龙骨的圆弧半径R,横轴为艇体的长度,由图g1示出龙骨的圆弧半径R。小型滑行艇10的重心位置G示出包含乘坐人员的重心位置。
龙骨33为从船首31以带状延伸到船尾32并且在宽度方向形成为圆弧状的构件(一并参照图2)。
对于该龙骨33,在艇体1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C的后方部位(即艇体的后半部分)11a,使龙骨33的圆弧中心34大体与艇体11的重心位置G的高度一致,在艇体11的中心C的前方的部位(即艇体的前半部分)11b,使龙骨33的圆弧半径R(以下将前半部分11b侧的龙骨的圆弧半径作为“R2”说明)朝前方逐渐减小。
在艇体11的后半部分11a中,使龙骨33的圆弧半径R(以下将后半部分11a侧的龙骨的圆弧半径作为“R1”说明)的中心34与艇体11的重心位置G的高度大体一致。这样,可将龙骨33的圆弧半径R1的中心设定到较高的位置,所以,可增大圆弧半径R1。
通过增大后半部分11a的龙骨33的圆弧半径R1,可使龙骨33不从艇底30朝下方凸出过大。通过抑制龙骨33的凸出量,可使得横波的影响不波及到龙骨33,可防止艇体11由于横波的影响朝左右摆动。
另外,使龙骨33不从艇底30朝下方凸出很多,同时,使龙骨33的圆弧中心34大体与小型滑行艇10的重心位置G的高度一致。因此,乘坐人员50(参照图5)对操作柄15进行转向操作时,艇体11从直进方向改变到旋转方向,从横向被水推压,当艇体11开始朝旋转中心侧倾斜时,可使艇体11以重心位置的高度为中心倾斜,所以艇体11易于倾斜。
这样,由于可由自然动作使小型滑行艇10平稳地朝旋转中心侧倾斜,所以,可由与机动二轮车的操作感觉相同的感觉使小型滑行艇10从直进时的直立姿势转移到旋转时的倾斜姿势。
在艇体11的中心C前方的部位(即艇体的前半部分)11b,随着龙骨33的圆弧半径R2朝向前方而逐渐减小地设定。这样,可从艇底30使前半部分11b的龙骨33凸出得较大,所以,当小型滑行艇10直进时,可提高龙骨33的切波性。
图4(a)、(b)为本发明的图3的断面图,(a)为a-a线断面图,(b)为b-b线断面图。
(a)示出艇体11的后半部分11a。该艇体11由船壳28构成下半部分,由甲板12构成上半部分。
船壳28由龙骨33形成艇底30的中央,在该龙骨33的背面设置浮体(发泡材料)49,从龙骨33的左右侧33a、33b连续地朝艇体11的外侧分别以朝上坡度延伸左右的倾斜面35、37,在各倾斜面35、37的背面设置浮体(发泡材料)49…,从左右的倾斜面35、37的外侧35a、37a分别大体铅直地延伸左右的壁面41、43,在各壁面41、43的背面设置浮体(发泡材料)49、49。
在艇体的中央部的后半部分11a,使龙骨33的圆弧半径R1的中心34与艇体11的重心位置G的高度大体一致。这样,可使龙骨33的圆弧半径R1的中心34处于较高的位置,所以,可将圆弧半径R1设定得较大。
通过将龙骨33的圆弧半径R1设定得较大,与圆弧半径小的龙骨55(由点划线示出)相比可将龙骨33从艇体11朝下方凸出的凸出量抑制得较小。
另外,使龙骨33的圆弧中心34与艇体11的重心位置G的高度大体一致。这样,当乘坐人员50(参照图5)对操作柄15进行转向操作时,艇体11从直进方向改变到旋转方向,从横向被水推压,当艇体11开始朝旋转中心侧倾斜时,可通过使艇体11以重心位置的高度为中心倾斜而使艇体11易于倾斜。
(b)示出在艇体11的前半部分11b朝艇体11的中心C(示于图3)的前方逐渐减小地设定的龙骨33的圆弧半径R2。通过随着朝前方逐渐减小地设定龙骨33的圆弧半径R2,可使前半部分11b的龙骨33从艇底30凸出较大。这样,当以直进使小型滑行艇10滑行时,可提高龙骨33的切波性。
下面,根据图5说明小型滑行艇10的直进时的作用。
图5(a)、(b)为使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直进地滑行时的作用说明图。下面将二人乘坐的小型滑行艇10作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不限于二人乘坐的艇。
在(a)中,乘坐人员50、50跨在座位14,将左右的脚50a…分别载置到左右的搁脚甲板13、13,由左右的手50b…握住操作柄15操纵小型滑行艇10。
在该状态下,通过将操作柄15保持为直进状态,从安装于水喷射推进器20(示于图1)的后端的转向喷嘴21如箭头①所示那样向后方喷射水射流51。通过喷射该水射流51如箭头所示那样使小型滑行艇10直进地滑行。
在(b)中,通过增大龙骨33的圆弧半径R1、减小龙骨33的凸出量,可不对龙骨33产生横波的影响。这样,可防止小型滑行艇10由横波的影响朝左右摆动。
小型滑行艇按直进提高速度时,成为滑行状态,仅艇体11后半部分与水面接触,艇体11的前半部分成为从水面离开的状态。
当在水面产生较小的波时,仅艇体11后半部分与波接触,但当在水面产生较大的波时,波也接触到艇体11的前部。艇体11的前半部分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减小龙骨的圆弧半径,所以,对于大的波,越是前半部分切波性越好,可减小从大的波受到的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
下面,根据图6-图7说明小型滑行艇10旋转时的作用。
图6(a)、(b)为使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旋转时的第一作用说明图。
在(a)中,乘坐人员50、50跨在座位14,将左右的脚50a…分别载置到左右的搁脚甲板13、13,由左右的手50b、50b握住操作柄15操纵小型滑行艇10。
此时,乘坐人员50如箭头②所示那样操作操作柄15,从而使转向喷嘴21摆动移动。这样,使从转向喷嘴21喷射的水射流的方向如箭头③所示那样倾斜。
在(b)中,使从转向喷嘴21喷射的水射流的方向如箭头③(示于(a))所示那样倾斜,同时,乘坐人员50(参照图5)将操作柄15转向操作成旋转状态。
在这里,由于龙骨33的圆弧中心34与艇体11的重心位置G的高度大体一致,所以,小型滑行艇10以重心位置G为中心如箭头④那样倾斜。
图7(a)、(b)为使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旋转时的第二作用说明图。
在(a)中,以重心位置G为中心使小型滑行艇10如箭头④(示于图6(b))所示那样倾斜,将小型滑行艇10保持为倾斜规定角度θ1的状态,从而可适当地使小型滑行艇10旋转。
(b)为示出使小型滑行艇10旋转时的小型滑行艇10的倾斜时间的图。由该图g1可知,小型滑行艇10从倾斜开始时间(t1)到倾斜结束时间(t2)需要某一程度的时间Δt,以使小型滑行艇10倾斜。
这表示,为了使小型滑行艇10旋转,乘坐人员50进行转向操作,艇体11改变方向,从艇体11的横向由水推压,艇体11开始倾斜的动作早,此后,从龙骨33的左右侧33a、33b连续地朝向艇体11外侧直线延伸的左右倾斜面35、37成为阻力,所以,可用某一程度的时间Δt使小型滑行艇10倾斜。
这样,可对应于乘坐人员50的转向状态使小型滑行艇10倾斜,所以,可由自然的动作使小型滑行艇10平稳地朝旋转中心侧倾斜。
因此,可按与机动二轮车的操作感觉相同的感觉使小型滑行艇10旋转,可提高使小型滑行艇10旋转时的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艇底形成由图4(a)中点划线所示龙骨55的场合,龙骨55从艇底102的中央朝下方较大地凸出。这样,为了使小型滑行艇10旋转,当乘坐人员50操作操作柄15时,小型滑行艇10的艇体11开始倾斜的动作晚,开始倾斜时急剧地向旋转中心侧倾斜。
这样,在乘坐人员50的转向与艇体11的倾斜动作产生偏差,所以,不能以自然的动作使小型滑行艇10平稳地朝旋转中心侧倾斜。
因此,难以按与机动二轮车的操作感觉相同的感觉使小型滑行艇10旋转。
在所述实施形式中,说明了二人乘坐的小型滑行艇10,但不限于此,一人乘坐和三人乘坐等的小型滑行艇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所述实施形式中,举例说明了作为小型滑行艇10由水喷射推进器推进的水喷射推进,但小型艇的推进装置不限于此。
本发明可由所述构成发挥以下效果。
本发明第一方面在艇体的中心的后方的部位使龙骨的圆弧中心与艇体的重心位置高度大体一致,从而可将龙骨的圆弧半径设定得较大。通过增大龙骨的圆弧半径,可使龙骨不从艇底朝下方凸出过大。
这样,通过抑制龙骨的凸出量,可不向龙骨施加横波的影响,防止由于横波的影响使艇体朝左右摆动。
另外,使龙骨不从艇底朝下方凸出太大,同时,使龙骨的圆弧中心与艇体的重心位置的高度大体一致,所以,当旋转时乘坐人员进行转向操作,可对应于该转向操作状态使艇体朝旋转中心侧倾斜。
这样,可由自然的动作使艇体平稳地朝旋转中心侧倾斜,所以,可按与机动二轮车的操作感觉相同的自然的感觉使小型滑行艇旋转。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艇体的中心的前方的部位使龙骨的圆弧半径朝前方逐渐减小,从而可从艇底使艇体中心的前方部位的龙骨凸出得较大。
这样,当使小型滑行艇直进时可提高龙骨的切波性,所以,在小型滑行艇的滑行过程中,当在艇体接受较大的波时,可抑制艇体接受的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滑行艇,在艇体的甲板中央具有朝前后方向延伸的跨座式的座位,在该座位的前方设置有操作柄,在所述座位的两侧形成搁脚甲板,在所述艇体的艇底中央设置从船首延伸到船尾的龙骨,该龙骨形成为圆弧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艇体的中心的后方的部位,使沿所述艇体前后方向延伸的龙骨的圆弧中心与艇体重心位置的高度大体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滑行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艇体的中心的前方的部位,使所述龙骨的圆弧半径朝前方逐渐减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小型滑行艇可适当地确保小型滑行艇的直进性,同时,可使其不受横波的影响,并对应旋转时的转向操作状态使艇体朝旋转中心侧倾斜。小型滑行艇(10)具有在艇体(11)的艇底(30)的宽度方向中央从船首(31)延伸到船尾(32)的龙骨(33),同时,朝艇体的宽度方向将龙骨(33)形成为圆弧状。对于龙骨(33),在艇体(11)的后半部分(11a)使龙骨(33)的圆弧中心(34)与艇体(11)的重心位置(G)大体一致,在艇体(11)的前半部分(11b)使龙骨(33)的圆弧半径(R2)朝前方逐渐减小。
文档编号F02B61/04GK1432508SQ0215267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4日
发明者高地隆夫, 阿部俱久, 比尔·奥尔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