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627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是叶轮,它的主要特点是小风门组合成任意设计很大的风叶,它能够接受任意方向的风,采用设计甩子控制立磁线圈能随风大小变化容量。再采用三相桥式整流,变三相直流,再逆变三相交流电,电压50HZ稳定,用在风力大的地区建立风力发电厂输送电网到用户、用于农村各个户及领域。
(二)技术背景目前,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利用自然界取之不尽的风能发电是很经济的。尤其是对于风大的地区和农村更为适用。公知、广泛投入运行的风力发电机都是使用风带动直流发电机,风轮的叶片一般的是有一定螺旋角的长条状叶片,接受风量的面积不大,不是直接平面推力,利用风力有限,不能够随风向作自身调整,因此,影响风能的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风力发电的不足,所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提供一种小风门组合的ABC三层风叶再组合风轮,甩子控制磁容量整流、逆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图1在发电机壳外体设计A、B、C三层风叶每层间风叶相错60度,第一层A-A风叶与发电机外壳体两侧对映一面一片连接,第二层B-B,第三层C-C,与第一层相同,D是指风向,D的风向吹到风叶A的一侧多个小风门在框板屏风作用下关闭,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到另一侧反面时自动顺风开开、排出风的阻力。风叶设置由多个小风门组合一个方块,装在风叶钢板格框内,可以组成大的风叶叶面接受风力。发电机与风叶一体,E-E剖面的发电机采用厚皮钢管竖立在地面上,内外管间装配轴承、底端盖、轴承外挡盖,内衬套,主线圈铁心,内衬套,滑环内衬套,发电机外壳体,外衬套,立磁线圈铁心,衬套连接甩子,甩子在衬套内侧上,设计甩子是用于切断立磁多路线圈,每一路线圈用一个甩子,能切断或接通,保转数控制容量,外衬套,内电刷架,外衬套,轴承、端盖、螺栓、钢管内管孔通导线,发电机立磁线圈设置在外圈,主线圈铁心设置在内圈,主要的是易走导线和耐用,本设置24级以上50HZ的交流发电机,单个用户可以直用,输送电网应采用三相电桥式整流,变三相直流电,再逆变成稳定电压和50HZ的交流电,在输送电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外壳体设计A、B、C三层风叶,每层间风叶相错60度,第一层A-A两片风叶与发电机外壳体两侧对应一面一片,用螺栓连接固定,第二层B-B两片风叶,第三层C-C两片风叶与第一层相同,D表示风向,在图2、图3、图4是小风门组合的各件,由采用耐磨抗拉硬塑注射成边框、小风门的轴头装在边框眼衬套内,屏风挡板的公铆与边框的母铆连接,堵头边框的公铆连接在边框的母铆内,组合成小风门,长方块型小风门装在风叶钢板格框内、组成A、B、C三层风轮,屏风、能自动灌风推动风门关闭,小风门根轴通长轴包在硬塑内,在图5、图6、图7中是发电机与叶轮一体,E-E剖面竖立在地面上、内外管间轴承的内心挡盖、轴承下部与端盖和轴承的外挡盖、内衬套、主线圈铁心、上部衬套、滑环、上部衬套连接,主线通线管孔管内、滑环线穿入管孔内管内,在厚皮钢管底部孔穿出、进配电箱,外壳体,下衬套,立磁线圈铁心,上部衬套和甩子,电刷架,上部衬套,上部轴承,上部端盖,轴承的内心挡盖,轴管上部轴头螺母,上头端盖四个螺栓,立磁线圈采用多路,每路用一个甩子、接点控制立磁线圈的容量,管轴顶部拉线盘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任意设计很大的叶轮发电机,能接受任意方向的风,能随风大小变化容量,能使电压50HZ稳定,能在风大的地区建立大型发电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的原理、实施、结构,A-A剖面B-B、C-C示意图。
图2是小风门组合剖面结构实施示意图。
图3是小风门侧挡板平面示意图。
图4是小风门(13)通长轴、(1)小风门、(3)边框、(2)屏风挡板剖面示意图。
图5是风轮发电机的E-E剖面,A、B、C示意实施例,构造,部件组装结构图。
图6是发电机H-H剖面示意图。
图7是甩子剖面、发电机线圈原理图。
图中1.小风门,2.屏风挡板,3.小风门的边框,4.小风门的轴头,5.小风门的堵头边框,6.公铆,7.屏风母铆,8.堵头母铆,9.小风门轴头眼,10.风门组合部件延长,11.屏风凹,12.小风门轴头的衬套,13.小风门的通长根轴,14.风叶钢板格框,15.发电机,16.主管轴,17.地平线,18.下部轴承,19.内心挡盖,20.下部端盖,21.外挡盖,22.内衬套,23.主线圈铁心,24.上部衬套,25.滑环,26.上部衬套,27.主线通线管孔,28.底部管孔,29.配电箱,30.外壳体,31.下衬套,32.立磁线圈铁心,33.滑环穿线孔,34.上部衬套,35.甩子,36.电刷架,37.上部衬套,38.轴承,39.上部端盖,40.内心挡盖,41.管轴螺母,42.端盖螺栓,43.立磁多路,44.管轴顶部拉线结盘。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发电机壳体、外壳体设计A、B、C三层风叶,每层间风叶相错60度,第一层A-A两片风叶与发电机外壳体连接两侧对应一面一片,用螺栓连接固定连接,第二层B-B两片风叶,第三层C-C两片风叶与第一层相同对应连接,D表示风向,在图2、图3、图4中是小风门(1)组合部件,采用耐磨抗拉硬塑注射成边框(3)、小风门(1)、轴头(4)、边框(3)、边框眼(9)、衬套(12)、屏风挡板(2)的公铆(6)连接边框(3)母铆(7)内,堵头边框(5)的公铆(6)连接在边框(3)装在母铆(8)内,组合成小风门(1),长方块型小风门(1)装在风叶钢板格框(14)内组成A、B、C三层风轮,屏风凹(11)能自动灌风推动风门关闭,小风门(1)根轴(13)通长轴包在硬塑内,各个部件的延长(10),在图5、图6、图7中发电机(15)与叶轮一体,E-E剖面的发电机(15)采用厚皮钢管(16)竖立在地面上(17)、钢管(16)上焊接挡盖、与轴承(18)、内心挡盖(19)连接,下部轴承(18)与端盖(20)、轴承(18)、外挡端盖(21)连接,内衬套(22)、主线圈铁心(23)、上部衬套(24)、衬套与滑环(25)连接,上部衬套(26)、主线通线管孔(27),滑环线孔(33)穿入管内,在厚皮钢管底部孔(28)穿出、与配电箱(29)连接,外壳体(30),下衬套(31),立磁线圈铁心(32),上部衬套(34)、甩子(35),电刷架(36),上部衬套(37),上部轴承(38),上部端盖(39),轴承(38)的内心挡盖(40),轴管上部轴头螺母(41),上端盖四个螺栓(42),立磁线圈(32)采用多路(43),每一路用一个甩子(35)的接点控制立磁线圈(32)的容量,管轴顶部拉线盘孔(44)。
权利要求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小风门组合的三层风叶组合成风轮,其特征外壳体设计三层风叶,每层间风叶相错60度,小风门组合、采用耐磨抗拉硬塑注射成边框、小风门、边框、堵头边框、屏风挡板,屏风挡板的公铆连接边框母铆内,堵头边框的公铆连接在边框母铆内,组合成小风门,长方块型小风门装在风叶钢板格框内、组成三层风轮,屏风能自动灌风推动风门关闭,小风门根轴通长轴包在硬塑内。
专利摘要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外壳体设计三层风叶,每层间风叶相错60度,小风门组合,采用耐磨抗拉硬塑注射成边框、小风门、边框、堵头边框、屏风挡板,屏风挡板的公铆连接边框装在母铆内,堵头边框的公铆连接在边框装在母铆内,组合成小风门长方块型小风门装在风叶钢板格框内、组成三层风轮。能接受任意方向的风,能随风大小变化容量,能在风大的地区建立大型发电厂。用在风力大的地区建立风力发电厂输送电网到用户、用于农村各个户。
文档编号F03D9/02GK2781027SQ200420064109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4日
发明者寇有斯 申请人:寇有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