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里管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127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丘里管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一种风扇,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工商业场合下使用的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的目的是移动空气以便通风并冷却一定区域。在工商业环境下,在空调不能使用的场合,风扇对于雇员的健康和舒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具有多种在工商业环境下使用的风扇。一种类型包括风扇叶片,该叶片被包围在钢丝框架壳体或“笼子”内,有时安装在底座上。在壳体外侧的电机的轴突入壳体内,来转动叶片。这些风扇在较小区域内工作良好。电机速度和叶片间距的增加使得这种类型的风扇抛出更多空气,但是噪声也增大。另一种类型的风扇是文丘里管风扇,它具有金属的、文丘里管形状的壳体,电机和一组叶片安装在该壳体内。该组叶片被电极转动,从而加速空气通过壳体。这些风扇移动大量的空气并将其抛到很远的距离,在大型工业建筑物中,如在配电中心中,这个特征尤其重要。但是它们噪声较大。
从而,存在一种在风扇上进行改进的需求,尤其是,在大容量工商业风扇,如文丘里管风扇上进行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主要方面并简要描述,本发明是一种文丘里管风扇,这种风扇能够产生显著的、方向性的空气流,但是与现有技术的文丘里管风扇相比噪声明显降低。本发明的风扇具有主体,该主体由大致圆柱形的钢丝篮和位于钢丝篮后部的向外展开的吸入口构成,该钢丝篮用于承载电机和风扇叶片组件。优选的是,钢丝篮的前部承载一个排出通道,该排出通道也可以具有向外展开形状,但另外优选地是基本为圆柱形形状。后部向外展开的吸入口允许空气平顺地供给到钢丝篮中并通过电机以及加速空气的风扇叶片组件。在优选实施例中,钢丝篮作为流径空气(flow-path air)的导管,但也接纳额外的空气进入到流径中,引导风扇产生的气流,并同时通过侧面使得风扇噪声耗散。钢丝篮也避免一些风扇噪声的产生,并是安全特征,起到侧面和后部护手板的作用防止伤害。
与现有技术的文丘里管风扇相比,本发明的重要特征是本风扇的相对开口侧面。相对开口侧面显著地并在多个方面对降低噪声有利,主要是通过允许噪声逃逸,同时并不显著降低气流。实际上,侧面的开口增大了可用于风扇的空气量。
另外,后部向外展开的吸入口和钢丝篮是本发明的显著特征。这个结合使得风扇叶片组件产生的气流得以产生并被导引到相当长距离,仅有较小扩散。
使用钢丝篮支撑电机和风扇叶片组件是本发明的另一重要特征。这种结构减少材料、重量和对气流的阻碍,同时为电机和风扇叶片组件提供充分结实的固定。
这些和其他特征以及它们的优点将通过伴随附图仔细阅读下面具体实施方式
而由本领预技术人员理解到。


在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风扇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风扇的前视图;图4是图1的风扇的后视图;图5是图1的风扇的透视图,去掉了后护手板和风扇叶片组件,以便显示电机的安装;以及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风扇的内容的详细视图,示出电机安装的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是在文丘里管型风扇中的改进。文丘里管风扇将大量的空气向前一道,并适于大型建筑物,如仓库。不幸地是,现有技术的文丘里管风扇噪声相对大。
图1以透视图示出本发明的文丘里管风扇10。风扇10具有壳体12,该壳体在前部14和后部16都是向外展开的,并且具有前护手板18。在壳体12的内侧,是电机22和风扇叶片组件24。
现在参照图2,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文丘里管风扇10的侧视图。风扇10是旋转对称的,使得它从所有侧面看起来相同。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文丘里管风扇,在优选实施例中的如图1-6所示的风扇具有在侧壁28形成的开口,优选地是多个开口,如穿孔或狭槽阵列,但是,更优选的是,通过间隔开的钢丝34,通过形成一个笼子或篮子32,如图所示,形成所述多个开口。钢丝篮32如图所示为由圆形钢丝34构成,这些钢丝以理想间隔与横向支撑件36固定,该横向支撑件也是由钢丝制成,另外,通过形成一根螺旋钢丝,该螺旋钢丝与横向支撑件固定,以保持螺旋钢丝的每一圈的理想间隔。相邻钢丝之间的间隔部分由当局强加的安全要求所规定,部分由风扇10所需的强度所规定,由风扇10的功能所规定作为气流通道,但另外风扇10优选地在侧面26开口到最大可能的程度。
安全要求涉及到钢丝34之间的开口尺寸,在适当设定该尺寸时,某人无意地将手指戳入篮32内部风扇叶片组件24附近的可能性最小。于是,该间隔要考虑易于接触风扇10的那些人的年龄,以及风扇叶片组件24与篮32的靠近程度。从而,如果钢丝34远离风扇叶片组件24的话,间隔将变宽,而靠近的话将变窄,并且可以在同一钢丝篮32中包括两种间隔,如图3所示。
钢丝篮32还必须足够坚固以支撑风扇叶片组件24、电机22和后部扩口16。后部扩口16是壳体12的实心部分。术语“扩口”简单意思为相对于气流方向成直角截取的横截面积朝向壳体12的端部增加,如同喇叭中的扩口那样。可选择地,前扩口14加到风扇10上,以给本风扇10对称、完美的外观。前扩口14包括可选择的前护手板18,如图4所示。钢丝篮32被形成为篮子形,以便它的后部50(图2)与侧壁28邻近(图3),并且,如图5所示,作为风扇10后部的护手板。
后扩口16有助于控制进入风扇10的气流,这是由于它使得湍流最小并增加层流。后扩口16从气流的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前扩口14较小,实际上是本发明的可选特征,主要为外观而设置。
除了作为后护手板之外,后部50提供了一个可以安装电机22的表面。后部50具有中心开口,通过该中心开口,电机22局部插入。托架54用于支撑电机22,该托架沿着钢丝篮32侧面延伸,穿过后部50并由此进入钢丝篮32内部,在此它们形成环形58并然后返回。在电机22前部上的螺纹柱60延伸穿过所述环形58。然后螺母62拧到所述螺纹柱60上,以将电机22固定到托架54上。
电机22具有中心轴68,风扇叶片组件24安装到该中心轴68上。叶片组件可以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浆叶。
本风扇10比现有技术的文丘里管风扇更安静。尽管不希望被理论束缚,但是据信这个结果是通过多个不同因素在一起起作用而实现的。首先,虽然风扇10以与现有技术文丘里管风扇非常相同的方式控制和引导气流,但是由于风扇10的侧壁28是开口的并且不是气流的通道,因此声音可以分散在更大的角度上;第二,在现有技术的文丘里管风扇中,风扇的叶片组件的尖端通常比本风扇10更靠近阿矿体通过,产生的湍流使得在实心壳体内产生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壳体反射并有可能共振。在本风扇10中,湍流被减小。实际上,风扇叶片组件24的尖端至少仅为了安全的缘故而远离钢丝34,并且不再缺乏空气,这是因为空气可以通过钢丝34之间的侧壁28自由进入。此外,风扇叶片组件24在钢丝34附近的运动所带来的振动较弱,并且不易于被钢丝反射。得益于电机22直接安装到后部50上,现有技术的侧壁安装的托架被去除,从而消除了导致额外湍流和噪声的风扇内部的结构。据信这些变化导致噪声较低,和更白(whiter)的噪声,即,在可听见的频谱上分散更均匀的噪声。
前扩口14和后扩口16的形状相同并且相对于彼此对称,但是如果追求包装效率的话可替代的也可以不同。例如,后扩口16在它配合到钢丝篮32的地方可以具有比前扩口14小的直径,使得钢丝篮32具有稍微截锥形状,如图2所示,使得在运输和储存时,该钢丝篮可以与其他钢丝篮32嵌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的前提下,从优选实施例的前面的描述出发,可以构想到多种改进和替代。意图在于本发明的范围包括结合它的主要设计特征的所有改进,并且意图在于本发明的范围和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包括具有轴的电机;风扇叶片组件,该风扇叶片组件由所述轴承载并在所述电机工作时可以与所述轴一起旋转,所述风扇叶片组件在旋转时形成气流;以及壳体,该壳体具有后扩口;侧壁,所述侧壁在其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孔,以通过所述侧壁接纳空气,以便在所述风扇叶片组件旋转时加入所述气流;以及用于承载所述电机的后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是多个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侧壁由间隔开的钢丝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侧壁和所述后部由钢丝篮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侧壁由具有多圈的螺旋钢丝形成,所述多圈中的每一圈与所述螺旋钢丝的相邻圈间隔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侧壁是截锥形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钢丝篮是截锥形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壳体承载前护手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后部围绕所述电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还包括由所述后部承载的装置,用于安装所述电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安装装置是一组托架。
全文摘要
一种文丘里管型风扇(10),由在前扩口(14)和后扩口(16)之间的钢丝篮(32)构成。钢丝篮具有后部,电机和风扇叶片组件(24)安装在该后部上。后扩口控制空气进入风扇中,由此减少湍流,并允许气流被加速并以缓慢扩散的柱形被向前引导。本风扇的侧面的开口减小了大致与封闭侧面的文丘里管风扇有关的噪声,而不损害空气的运动特性。
文档编号F03B11/02GK101065581SQ200580039929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2日
发明者马克·莫尔, 范斯·M·帕特森, 托马斯·索尔兹伯里 申请人:帕特森风扇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