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553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制作方法
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特别是关于一种借由散热元件对内燃
机内部的机油进行热交换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背景技术
现今,一般速克达型摩托车的内燃机(engine)皆会利用机油来润滑内燃机内部 的活塞、凸轮轴及汽缸内壁等构件的表面,提供构件之间相互的润滑作用,以降低构件之间 的摩擦力及耗损率,进而延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若内燃机的工作温度过高,将导致构件体 积变大、构件之间的间隙变小及机油粘性降低,因而造成构件之间的摩擦及损耗增加,并因 摩擦而连带产生更高的温度,最后使得内燃机因过热而损坏。因此,在内燃机运转期间,必 需持续驱散其产生的热能,以确保能正常运作。目前,现有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可概分 为水冷式、气冷式及油冷式等冷却系统,其大多是附加在内燃机的外壳上,以对内燃机导出 的机油进行热交换,借此达到机油降温的目的。 举例来说,中国台湾公告第M268213号新型专利揭示一种速克达摩托车机油冷却 器的配置构造,其是将一水冷式机油冷却器设置于一内燃机的曲轴箱侧边的传动箱的前 端。该机油冷却器具有一入水管及一出口管连通于一水泵,以输入冷却水及输出吸热后的 冷却水。该机油冷却器另具有一机油入口及一机油出口借由管路连通于该曲轴箱,以输入 待散热的机油及输出冷却后的机油。借此,该机油冷却器可提供一种水冷式冷却系统,以达 到机油降温的目的。 再者,中国台湾公告第417727号新型专利揭示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其是在一 曲轴
箱外侧安装一机油冷却装置,两者之间利用二导管相互连接,借由该曲轴箱内的一机油泵
将机油经由其中一导管输送到该机油冷却装置,该机油冷却装置利用一冷却流道及数个散
热鳍片对该机油进行气冷式散热,接着利用一过滤器对机油进行过滤,接着再将冷却及过
滤后的机油经油另一导管导回该曲轴箱的一油路,以对该曲轴箱内部的构件进行润滑。借
此,该机油冷却装置可提供一种气冷式冷却系统,以达到机油降温的目的。 然而,上述的水冷式或气冷式冷却系统在实际使用上仍具有下述问题,例如在水
冷式或气冷式冷却系统中,借由冷却水或空气带走机油的大量热能,其是基于热传导及热
对流的原理进行热交换,然而受限于水或空气的比热,其热交换效率实际上仍然有限。在某
些冷却系统的设计中,虽可借由增大热交换器的体积、增加散热鳍片的数量、提高冷却水的
流速或增设风扇造成空气加速对流等手段,来提升热交换效率。然而,可能造成占用过多组
装空间或耗用过多电力等负面影响。再者,上述的水冷式或气冷式冷却系统皆需经由管路
将机油导出至外部的热交换器,以进行热交换。然而,此种配置会造成颇多的机油暂时离开
曲轴箱,相对减少了曲轴箱内能用以润滑或吸热的有效机油量,因此将会在某一程度下影
响内燃机的运转性能。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是利用内部具有工作 液体的散热元件直接对曲轴箱内的机油进行吸热,并将其热能传导至曲轴箱外的热交换器 进行散热,进而大幅提升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是在曲轴箱内的机油 泵的下游或上游处设置机油降温室,并使散热元件的吸热端设于机油降温室内,以确保所 有机油能循环进行散热,进而提升机油降温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是利用体积极小的散 热元件做为散热元件,其足以对曲轴箱内的所有机油快速散热,不需额外增加热交换器的 整个体积,进而相对有利于热交换器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是利用散热元件将曲
轴箱内的热能传导至曲轴箱外,不需将任何机油输送至曲轴箱外,使机油完全保留在曲轴
箱内用于润滑及吸热,进而相对提高内燃机的运转性能,同时亦可大幅减少保养时的所需
机油交换量,简化内燃机的整体构造,并降低内燃机的整体重量及其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是借由弯折散热元件
或设置隔板,以确保散热元件的吸热端能用以吸收所有流经的机油的热能,进而提升吸热效率。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是在一内燃机的一 曲轴箱外设置一热交换器,该曲轴箱内设有一机油室及一机油泵,该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 造的特征在于该曲轴箱选择在该机油泵的下游或上游处配置一机油降温室,该机油室的 机油借由该机油泵的驱使而导入该机油降温室内;该热交换器设有一热交换本体及至少一 散热元件,该散热元件是内部具有工作液体的中空封闭管,该散热元件贯穿该曲轴箱的壁 面,并具有一吸热端及一放热端,该吸热端位于该机油降温室内,以对机油进行吸热;及该 放热端位于该热交换本体内,以将热能传导至该热交换本体。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机油降温室具有一机油入口及一机 油出口,该机油入口连通至该机油泵,及该机油出口连通至该内燃机的一润滑油路。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润滑油路另连通于一滤油装置。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在该机油泵的上游侧另设有一滤油装置。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机油降温室具有一机油入口及一机 油出口,该机油入口连通至该机油室,及该机油出口连通至该机油泵及该内燃机的一润滑 油路。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润滑油路另连通于一滤油装置。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机油降温室的机油入口另连通于一 滤油装置。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本体内另具有一 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是经由管路连通于一水泵。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本体另具有数个 散热鳍片。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机油降温室的机油入口及机油出口
之间具有一最短流动路径,该散热元件的吸热端是延伸至该最短流动路径。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机油降温室的机油入口及机油出口
之间另设有至少一隔板。 较佳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该工作液体选自在机油可承受的最高 温度及最低温度之间皆能形成汽相及液相二相变化的液体。 如上所述,相较于现有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水冷式或气冷式冷却系统仅利用 热传导或热对流方式进行散热,导致发生无法兼顾体积小型化及提升热交换效率等问题, 本发明借由在该曲轴箱内的机油泵的下游或上游处设置该机油降温室,并利用内部具有工 作液体的该散热元件,以直接对该机油降温室内的机油进行吸热,并将其热能传导至该曲 轴箱外的该热交换器进行散热,进而大幅提升热交换效率。该机油降温室的设置能确保所 有机油循环进行散热,进而提升机油降温效率。由于该散热元件的体积极小,但其利用二相 变化的潜热原理即足以对该曲轴箱内的所有机油快速散热,不需额外增加该热交换器的整 个体积,进而有利于该热交换器的小型化。再者,本发明利用该散热元件将该曲轴箱内的热 能传导至该曲轴箱外,不需经由任何外加的输送管将任何机油输送至该曲轴箱外,使机油 完全保留在该曲轴箱内用于润滑及吸热,进而相对提高该内燃机的运转性能,同时亦可大 幅减少保养时的所需机油交换量,简化内燃机的整体构造,并降低内燃机的整体重量及其 制造成本。另外,本发明借由弯折该散热元件的吸热端或设置该隔板,亦可确保该散热元件 的吸热端能用以吸收所有流经的机油的热能,进而有利于提升其吸热效率。

图1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组合剖视图。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俯视示意图。图2A:本发明第--实施例的散热元件的散热原理的示意图。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俯视示意图。图4: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俯视示意图。图5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俯视示意图。
10内燃机11曲轴箱12机油室13机油泵室131汲取口132供应口133机油泵14机油降温室141机油入口142机油出口143隔板15润滑油路16滤油装置20热交换器21热交换本体22散热元件221吸热端222放热端223毛细壁部224中空通道225工作液体23冷却流道24散热鳍片30水泵
31管路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发明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主要是可应用于 任一款式具有内燃机的交通工具上,例如具有四行程引擎的摩托车、具有引擎的三轮车或 沙滩车等机动车辆,或者亦可应用于汽车,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 油降温构造主要是在一内燃机10的一曲轴箱外设置一热交换器20,本发明将于下文逐一 详细说明其构造。 请再参照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IO是指用以驱动机动车辆移 动的动力来源,其通常具有一曲轴箱ll,该曲轴箱11是由金属或塑胶等耐用材质制成的中 空壳体,其内部具有许多一般既有构件,例如凸轮轴及活塞(未绘示)等,且这些构件是借 由机油加以润滑,以减少摩擦及损耗。在本实施例中,该曲轴箱ll的内底部具有一机油室 12(或称为油底壳区),该曲轴箱11内的机油通常因重力作用而汇集在该机油室12,上述曲 轴箱11、机油室12及相关构件可参考本案申请人先前申请获准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338913 号「引擎的曲轴箱结构」新型专利所揭露的相关技术。在本实施例中,该曲轴箱11另在该 机油室12之处或其邻近位置设有一机油泵室13及一机油降温室14。该机油泵室13及机 油降温室14是相邻设置但由该曲轴箱12的一内壁(未标示)加以区隔,此外,该机油泵室 13及机油降温室14亦可设在该曲轴箱12的同一侧,其相对位置或连通方式并非用以限制 本发明。 请再参照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机油泵室13具有一汲取口 131、一供应 口 132及一机油泵133 ;该汲取口 131连通于该机油室12 ;该供应口 132连通于该机油降 温室14 ;及该机油泵133位于该机油泵室13内,并用以将来自该汲取口 131的机油经由该 供应口 132汲取到该机油降温室14内。再者,该机油降温室14具有一机油入口 141及一 机油出口 142 ;该机油入口 141连通至该机油泵室13的供应口 132,及该机油出口 142连通 至该内燃机10的曲轴箱11内的一润滑油路15。该润滑油路15较佳另连通至该曲轴箱11 外的一滤油装置16,以便对流经的机油进行过滤动作。 请参照图1、2及图2A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20是包含一热交换本 体21、至少一散热元件22及至少一冷却流道23。该热交换本体21是由铝、铜或不锈钢等 高导热性金属或合金材料所制成,以做为热传导的媒介。该散热元件22是一中空封闭管, 其两端分别为一吸热端221及一放热端222,及该散热元件22的内部则具有一毛细壁部 223(wick)及一中空通道224。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元件22的数量是为3个,但本发明并 不限制该散热元件22的数量。该散热元件22贯穿该曲轴箱11的壁面,使该吸热端221延 伸至该机油降温室14内,及使该放热端222延伸至该热交换本体21内。该散热元件22内 并具有至少一种工作液体225,其可在预设工作温度的最大值及最小值之间,皆能形成汽相 及液相的二相变化,以借由蒸发或冷凝时所吸收或释放的潜热(latent heat)达到散热目 的。在本发明中,该工作液体225选自在机油可承受的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之间皆能形成 汽相及液相二相变化的液体,例如选自水、乙醇、甲醇或丙酮等液体,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设计交通工具的内燃机10时,该内燃机10使用的机油种类是根据交通工具使用的地域 (例如极地或沙漠)不同而有所变化,同时并依机油类型而加以选择适当的工作液体225种 类,且在设计时,上述工作液体225可选择仅使用单一种或同时使用多种。再者,该冷却流 道23贯穿形成在该热交换本体21内,该冷却流道23是经由二管路31连通于一水泵30,以 输入冷却水及输出高温水。该水泵30连通的水箱(未标示)则可借由适当方式冷却水液, 例如设置散热器并以风扇或自然风等进行散热。 请再参照图1、2及图2A所示,当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安装 于一机动车辆(未绘示)且该机动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该内燃机10的曲轴箱11因凸轮 轴及活塞(未绘示)等构件的运转而产生高温,该曲轴箱ll内的机油除用以提供润滑作用 外,亦可吸收该些构件因摩擦产生的热能。接着,吸收热能后的机油逐一汇集到该曲轴箱11 底部的机油室12。此时,该机油泵室13的机油泵133经由该汲取口 131汲取机油,并将机 油经由该供应口 132及机油入口 141输送至该机油降温室14,以确保所有机油能循环进行 散热。在机油自该机油降温室14的机油入口 141流动至该机油出口 142的期间,该散热元 件22的吸热端221即可吸收机油的热能。对一般机动车辆的曲轴箱11而言,吸收热能后 的机油可达到约14(TC,此温度足以造成该散热元件22的吸热端221内的工作液体225在 吸热后由低温液相蒸发为高温汽相。此时,高温汽相的工作液体225会由该散热元件22的 中空通道224移动至该放热端222,并在该放热端222释放热能,而逐渐冷凝成低温液相的 工作液体225。同时,该工作液体225冷凝所释放的热能是热传导至该热交换本体21,并由 该冷却流道23内的水液所吸收。最后,吸收热能后的水液则由该管路31经该水泵30泵送 回水箱(未标示)进行散热,并在降温后,再次循环回到该冷却流道23内进行吸热。另外, 该机油降温室14内的机油在降温后,则经由该机油出口连通至该润滑油路15,先经过该滤 油装置16进行过滤后,机油即可沿着该润滑油路15流到该曲轴箱12的适当位置,以润滑 其内部构件。在润滑构件后,机油再次因重力而汇流回到该曲轴箱11底部的机油室12,并 重新进行上述机油降温的循环动作。因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20可利用该散 热元件22的工作液体225的二相变化潜热吸收/释放原理达到比直接利用该热交换本体 221进行单纯热传导及热对流原理还要更高数十倍以上的热交换效率,同时,搭配该冷却流 道23等相关构件所组成的冷却水系统来提供一水冷式散热的功能,以即时驱散热能,确保 能使该散热元件22的工作液体225不断的在液相及汽相之间进行变换,以确实将该曲轴箱 12内的机油的热能带走。 请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是相似于本发明第 一实施例,并且沿用第一实施例的图号,但两者间差异的特征在于该第二实施例的热交换 器20省略设置第一实施例的冷却流道23及水泵30等水冷式散热构造,但进一步改成在该 热交换本体221的表面凸设数个散热鳍片24,以提供一气冷式散热构造。该散热鳍片24较 佳是一体成型于该热交换本体221上,或亦可先预制后再以适当方式组装于该热交换本体 221上,其制造或组装方法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对机油进行降温时,该散热元件22的工 作液体225将热能带至该放热端222,热能接着依序热传导至该热交换本体21及散热鳍片 24。如此,该散热鳍片24即可将热能传导至周遭空气,直接利用空气进行散热。再者,必要 时,亦可利用风扇或导流罩(未绘示)强迫驱使空气对该散热鳍片24进行散热,以加速气 冷式散热的效率。另外,相对于第一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的滤油装置16亦进一步改成设置在该机油泵室13的汲取口 131处,亦即设置在该机油泵133的上游侧。如此,同样能对 流经的机油进行过滤动作。在本发明中,依产品设计需求,第一实施例亦可将该滤油装置16 的位置改成如该第二实施例的设置方式;同样的,第二实施例亦可将该滤油装置16的位置 改成如该第一实施例的设置方式。 请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是相似于本发明第 一实施例,并且沿用第一实施例的图号,但两者间差异的特征在于该第三实施例改变该机 油泵室13及机油降温室14的相对上、下游位置,其中该机油降温室14位于该机油泵室13 的上游处,该机油降温室14的机油入口 141连通至该机油室12,同时该机油出口 142连通 至该机油泵室13的汲取口 131,并接着由该供应口 132连通至该内燃机10的润滑油路15。 如此,该机油泵室13的机油泵133同样能驱使机油自该机油室12导入该机油降温室14内, 以确保所有机油能循环进行散热。再者,在该机油泵室13的机油泵133及润滑油路15另 连通于该滤油装置16,以对流经的机油进行过滤动作。另外,相对于第一实施例,该第三实 施例的散热元件22的吸热端221是呈L型的弯折状,其作用在于由于该机油降温室14的 机油入口 141及机油出口 142之间具有一最短流动路径(未标示),故由该机油入口 141输 入的机油可能直接经由该最短流动路径移往该机油出口 142。因此,该散热元件22的吸热 端221是进一步弯折延伸至该最短流动路径上,以确保对所有流经的机油进行最有效率的 散热动作。此外,除了该吸热端221之外,该放热端22亦可呈L型的弯折状,使其增加与该 热交换本体21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将热能传导至该热交换本体21的效率。该吸热端221 或放热端22可形成各种适当的弯折形状,例如L型、U型、波浪形或螺旋形等。在本发明中, 依产品设计需求,该散热元件22的吸热端221(或放热端22)的弯折设计亦可选择应用至 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以尽可能提高该机油降温室14的机油降温效果。 请参照图5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是相似于本发明第 三实施例,并且沿用第三实施例的图号,但两者间差异的特征在于该第四实施例省略设置 第三实施例的冷却流道23及水泵30等水冷式散热构造,但进一步改成在该热交换本体221 的表面凸设至少一散热鳍片24,以提供一气冷式散热构造,其散热原理相同于本发明第二 实施例。另外,相对于第三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的滤油装置16亦进一步改成设置在该机 油降温室14的机油入口 141处,亦即设置在该机油降温室14及机油室12之间。如此,同 样能对流经的机油进行过滤动作。此外,该第四实施例的机油降温室14另设有至少一隔板 143,其作用在于该机油降温室14的机油入口 141及机油出口 142之间原本具有直线状 的该最短流动路径(未标示,可参照图2、3或图4所示),故由该机油入口 141输入的机油 可能直接经由该最短流动路径移往该机油出口 142。因此,该机油降温室14能利用该隔板 143阻断原本直线状的该最短流动路径,亦即改变机油的流向,使所有机油皆能绕道而流经 该散热元件22的吸热端221,以确保对所有流经的机油进行最有效率的散热动作。再者,该 隔板143亦可用以增加该机油降温室14的结构强度。在本发明中,依产品设计需求,该机 油降温室14的隔板143的阻隔设计亦可选择应用至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以尽可能提高该机 油降温室14的机油降温效果(甚至亦可配合该第三实施例的散热元件22的吸热端221的 弯折形状适当设置该隔板143)。此外,第三实施例亦可将该滤油装置16的位置改成如该第 四实施例的设置方式;同样的,第四实施例亦可将该滤油装置16的位置改成如该第三实施 例的设置方式。
如上所述,相较于现有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水冷式或气冷式冷却系统仅利用 热传导或热对流方式进行散热,导致发生无法兼顾体积小型化及提升热交换效率等问题, 图1至图5的本发明借由在该曲轴箱11内的机油泵133的下游或上游处设置该机油降温 室14,并利用内部具有工作液体的该散热元件22,以直接对该机油降温室14内的机油进行 吸热,并将其热能传导至该曲轴箱11外的该热交换器20进行散热,进而大幅提升热交换效 率。该机油降温室14的设置能确保所有机油循环进行散热,进而提升机油降温效率。由于 该散热元件22的体积极小,但其利用二相变化的潜热原理即足以对该曲轴箱11内的所有 机油快速散热,不需额外增加该热交换器20的整个体积,进而有利于该热交换器20的小型 化。再者,本发明利用该散热元件22将该曲轴箱11内的热能传导至该曲轴箱ll夕卜,不需 经由任何外加的输送管将任何机油输送至该曲轴箱11夕卜,使机油完全保留在该曲轴箱11 内用于润滑及吸热,进而相对提高该内燃机10的运转性能,同时亦可大幅减少保养时的所 需机油交换量,简化内燃机的整体构造,并降低内燃机的整体重量及其制造成本。另外,本 发明借由弯折该散热元件22的吸热端221或设置该隔板143,亦可确保该散热元件22的吸 热端221能用以吸收所有流经的机油的热能,进而有利于提升其吸热效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艺 的人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是在一内燃机的一曲轴箱外设置一热交换器,该曲轴箱内设有一机油室及一机油泵,该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的特征在于该曲轴箱选择在该机油泵的下游或上游处配置一机油降温室,该机油室的机油借由该机油泵的驱使而导入该机油降温室内;该热交换器设有一热交换本体及至少一散热元件,该散热元件是内部具有工作液体的中空封闭管,该散热元件贯穿该曲轴箱的壁面,并具有一吸热端及一放热端,该吸热端位于该机油降温室内,以对机油进行吸热;及该放热端位于该热交换本体内,以将热能传导至该热交换本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机油降温室具有一机 油入口及一机油出口 ,该机油入口连通至该机油泵,及该机油出口连通至该内燃机的一润 滑油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油路另连通于一 滤油装置。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该机油泵的上游侧另设有一滤油装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机油降温室具有一机 油入口及一机油出口 ,该机油入口连通至该机油室,及该机油出口连通至该机油泵及该内 燃机的一润滑油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油路另连通于一 滤油装置。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机油降温室的机油入 口另连通于一滤油装置。
8. 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的热 交换本体内另具有一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是经由管路连通于一水泵。
9. 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本体另具有数个散热鳍片。
10. 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机油降温室的机油入口及机油出口之间具有一最短流动路径,该散热元件的吸热端是延伸至该最短流动 路径。
11. 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机油降温室的机油入口及机油出口之间另设有至少一隔板。
1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液体选自在机油 可承受的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之间皆能形成汽相及液相二相变化的液体。
全文摘要
一种内燃机的机油降温构造,其是在一内燃机的一曲轴箱外设置一热交换器,该曲轴箱内设有一机油室及一机油泵。该曲轴箱选择在该机油泵的下游或上游处配置一机油降温室,该机油室的机油借由该机油泵的驱使而导入该机油降温室内。该热交换器设有一热交换本体及至少一散热元件,该散热元件是内部具有工作液体的中空封闭管,该散热元件贯穿该曲轴箱的壁面,并具有一吸热端及一放热端。该吸热端位于该机油降温室内,以对机油进行吸热;及该放热端位于该热交换本体内,以将热能传导至该热交换本体。
文档编号F01M5/00GK101749077SQ20081017888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4日
发明者崔伟哲, 蔡孟龙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