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油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663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的油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油盘结构,特别涉及能够抑制下壳体的侧壁以 及油盘侧壁的振动以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音的发动机的油盘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油盘设置在发动机的下部,并可作为被供给至发动机 的各个部分以对发动机的各个部分进行润滑的润滑油的贮存部位。
另外,在设有下壳体的发动机中,将下壳体安装在气缸体的下部, 将上述油盘安装在该下壳体的下部。
日本专利文献实开昭62 - 431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的发动机中,将设有一对侧壁与在这对侧壁之间连接 的轴承盖部的下壳体安装在气缸体的下部,并且,在上述轴承盖部上安 装设有平衡轴的平衡装置。
此时产生的缺点为上述发动机运转时由平衡装置产生的曲轴方向 的振动会导致上述轴承盖部沿曲轴方向振动,从而与该轴承盖部相连的 下壳体的侧壁或与其下端部接合的油盘的侧壁会振动而增大发动机的噪 音。
另一方面,已知如上述专利文献l所披露的那样,在上述油盘中设 有抑制振动或噪音发生的肋。
但是,以往的肋具有的缺点为其结构不能充分抑制从平衡装置传
递至下壳体的振动。
另外,若在上述油盘的外侧面形成肋,则可以抑制振动以及噪音, 但是,若仅仅形成肋,则存在的缺点为在增加油盘的重量的同时,不 能将部件设置在油盘的周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平衡装置安装在轴承盖部上,从而能够有效 地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音。
因此,本发明为了消除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油盘结构,
3其中在气缸体的下部安装下壳体,该下壳体设有沿曲轴方向延伸的一
对侧壁和连接在这些侧壁之间的多个轴承盖部,设置在该下壳体的下方 设有平衡轴的平衡装置,将该平衡装置安装在形成于与上述轴承盖部的 上述各个侧壁邻接的部位处的安装部上,另一方面,使覆盖上述平衡装
置的油盘与上述侧壁的下端部接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油盘的外侧面 上形成以U字状形成并包围上述平衡装置的加强肋,同时,该加强肋的 两个端部连接至使上述油盘与上述侧壁接合的凸缘部中与上述安装部邻 接的部位上。 发明效果
若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在发动机的油盘结构中,在 气缸体的下部装配有下壳体,该下壳体设有沿曲轴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 和连接在这些侧壁之间的多个轴承盖部,设置在该下壳体的下方设有平 衡轴的平衡装置,将该平衡装置安装在形成于与上述轴承盖部的上述各 个侧壁邻接的部位处的安装部上,另一方面,使覆盖上述平衡装置的油 盘与上述侧壁的下端部接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油盘的外侧面上形成 以U字状形成并包围上述平衡装置的加强肋,同时,该加强肋的两个端 部连接至使上述油盘与上述侧壁接合的凸缘部中与上述安装部邻接的部 位上。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上述油盘的外侧面上形成以U字状形成 并包围上述平衡装置的加强肋,同时,该加强肋的两个端部连接至使上 述油盘与上述侧壁接合的凸缘部中与上述安装部邻接的部位上,因此, 通过加强肋在以夹持平衡装置的方式彼此相对同时与振动输入点邻接的 油盘的凸缘部之间形成连接,能够抑制下壳体的侧壁以及油盘的侧壁的 振动,从而能够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音。
另外,由于在油盘的外侧面上形成加强肋,因此,能够减小平衡装置 下部的油盘深度,从而能够减小油盘的表面面积,并且,能够降低伴随 油盘壁的膜振动产生的发动机的噪音。


图1为显示该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油盘的平面图。
图2为沿图4中A-A线所示的发动机的概括纵向剖面图。图3为油盘的横剖面图。
图4为在拆除油盘的状态下的发动机的底^L图。
图5为在安装油盘的状态下的发动机的底视图。
图6为下壳体的底^L图。
图7为从斜下方观察油盘的状态的透视图。
符号说明
1发动机
2气缸体
3气釭盖
4下壳体
5油盘
6曲轴
7第1侧壁
8第2侧壁
9轴承盖部
9a第1轴承盖部
9b第2轴承盖部
9c第3轴承盖部
9d第4轴承盖部
9e第5轴承盖部
10
11平衡装置
12安装部
12-1第1安装部
12 -2第2安装部
12 -3第3安装部
12-4第4安装部
13凸缘部
14连接部
15变速器连接部
16较深底部
517專交浅底部
18防止干涉用凹部
19传动链
20油泵壳体
21滤油器
22接合面
23接合面侧安装孔部
24加强肋
25轴承盖螺栓插入孔
26加工基准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4艮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1~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2中,1为发动机。
如图2所示,该发动机1设有气缸体2,安装在该气缸体2上部的气缸盖3,安装在上述气缸体2下部上的下壳体4,和安装在该下壳体4下部的油盘5。
此时,如图2以及图6所示,上述下壳体4设有沿曲轴延伸(即平行于曲轴6的轴向延伸)的一对第1,第2侧壁7, 8,在这对第1,第2侧壁7, 8之间连接的多个轴承盖部9 。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述下壳体4的下方装配设有平衡轴10的平衡装置11。
另外,将该平衡装置11安装在下壳体4的安装部12上。
此时,如图6所示,该安装部12形成在与上述轴承盖部9的上述第1,第2侧壁7, 8邻接的部位处。
另一方面,使覆盖上述平衡装置11的上述油盘5与上述第1,第2侧壁7, 8的下端部接合。
如图1以及图3,图5,图7所示,该油盘5以断面U字形的槽状形成,在油盘5的上端外周部位形成凸缘部13,在该凸缘部13上形成多个连接部14。
另外,在上述油盘5的一侧(在图3以及图7中的左侧),如图1以及图3,图5,图7所示,形成变速器连接部15。
在上述油盘5上,如图3以及图7所示,在油盘5的一侧(在图3以及图7中的左侧)形成加大油盘5垂直方向的内尺寸的较深底部16,同时,在油盘5的另一侧(在图3以及图7中的右侧)形成使油盘5垂直方向的内尺寸小于上述较深底部16的较浅底部17。
此时,在上述油盘5的4交浅底部17的侧面以及下部部^f立处,如图1以及图5,图7所示,形成防止与图中未显示的差速器发生干涉的防止干涉用凹部18。
由于如图1以及图5,图7所示,该防止干涉用凹部18在上述油盘5的侧壁与底壁交叉的角部,向内侧凹入形成/人较浅底部17至4交深底部16的角部,因此,不言而喻可以防止干涉,并且,能够促ii^是高上述油盘5的底部强度。
另外,由于通过向上述油盘5内突出的防止干涉用凹部18能够使储存在油盘5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上升,因此,还有助于减少润滑油的使用量,进而,还可以通过减轻发动机的重量提高车辆行驶时的输出效率。
另外,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上述下壳体4的下部设有上述平衡装置11,在该平衡装置11的另一侧(图3以及图7中的右侧)设置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链19,在该传动链19的设置位置的内侧部位设置油泵壳体20。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使滤油器21的输出侧端部与该油泵壳体20相连,该滤油器21通过上述平衡装置11的附近以及下侧,在上述油盘5的较深底部16上设置滤油器21的吸入侧端部。
此时,由于滤油器21的中途部位以绕过上述平衡装置11的方式通过平衡装置11的附近及下侧,因此,可以有效地将上述滤油器21的中途部位设置在上述油盘5内的特别是作为狭小空间的上述油盘5的较浅底部17内,从而也有助于节省油盘5内的空间,并能够充分确保上述油盘5的较浅底部17下侧的设置空间。
如图2 ~图4所示,通过上述油盘5的凸缘部13,将上述油盘5安装在形成于上述下壳体4下部的接合面22上。
7此时,如图1以及图4 ~图7所示,在上述下壳体4的接合面22上,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形成多个接合面侧安装孔部23,这些安装孔部能够紧固贯穿设置在上述油盘5的凸缘部13的上迷连接部14的螺^r(未示出)。因此,能够牢固地将上述油盘5安装在下壳体4上,从而能够提高油盘5的支承刚性。
另一方面,在上述油盘5的凸缘部13上,如图1以及图3,图5,图7所示,在上述较深底部16侧形成上述变速器连接部15,从而能够进一步牢固地支承固定油盘5的较深底部16侧,并能提高大量储存了润滑油的油盘5的较深底部16侧的支承刚性。
另外,在上述油盘5的外侧面上形成以U字状形成并且包围上述平衡装置11的加强肋24,同时,使该加强肋24的两端部与邻接上述安装部12的部位相连,其中,所述安装部12设置在使上述油盘5与上述第1,第2侧壁7, 8接合的凸缘部13中的上述下壳体4侧。
详细地说,如图1中虚线所示,上述加强肋24在以夹持平衡装置11的方式彼此相对同时与振动输入点邻接的油盘5的凸缘部13之间形成连接。
因此,能够抑制上述下壳体4的侧壁以及油盘5的侧壁的振动,从而能够降低由上述发动机1产生的噪音。
另外,由于使上述加强肋24形成在油盘5的外侧面,因此,能够使平衡装置11下部的油盘深度变浅,从而能够减小油盘5的表面面积,并且,能够降低伴随油盘壁的膜振动产生的上述发动机l的噪音。
另外,加强肋24以与上述防止干涉用凹部18交差的方式设置在油盘5的底部附近。因此,通过表面刚性较高的防止干涉用凹部18能够抑制加强肋24的变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由下壳体4的侧壁以及油盘5的侧壁的振动产生的噪音。
进而,上述安装部12形成于包围上述平衡装置11的四个点处,并且,将上述加强肋24设置在由上述四个点的安装部12包围的范围内。
总之,在上述发动机1为4缸式发动机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上述下壳体4的第1,第2侧壁7, 8之间连接的多个轴承盖部9从图6的左侧,由5个第1 ~第5轴承盖部9a, 9b, 9c, 9d, 9e构成。
另外,在这些第1 ~第5轴承盖部9a, 9b, 9c, 9d, 9e上,以夹持装配后的上述曲轴6的轴线的方式且在等距离位置处分别形成轴承盖螺栓插入
孔25。
此时,如图6所示,在图6中位于上述下壳体4的中央部位的上述第3轴承盖部9c与图6中位于上述下壳体4上部的第1侧壁7之间设置第1安装部12-1。
如图6所示,在上述第3轴承盖部9c与图6中位于上述下壳体4下部的第2侧壁8之间设置第2安装部12 - 2。
另外,如图6所示,在图6中位于上述第3轴承盖部9c右侧的上述第4轴承盖部9d与位于上述下壳体4上部的第1侧壁7之间设置第3安装部12 - 3。
如图6所示,在上述第4轴承盖部9d与位于上述下壳体4下部的第2侧壁8之间设置第4安装部12 - 4。
总之,上述安装部12由这些第1~第4安装部12-1, 12-2, 12-3,12-4四个点构成,利用这些第1~第4安装部12-1, 12-2, 12-3,12 - 4,在四个点的内侧部位设置上述平衡装置11,第1 ~第4安装部l2-1, 12-2, 12-3, 12-4四个点包围平衡装置11。
此时,在将平衡装置11设置在上述安装部12上时,如图1 ~图3所示,使平衡装置11的4个安装凸台27分别位于四个点的第1 ~第4安装部12-1, 12-2, 12-3, 12-4的安装座部26上,使螺栓28分别穿过安装凸台27并将其安装在上述第1~第4安装部12-1, 12-2, 12-3,12 - 4上。
因此,在包围该平衡装置11的状态下,通过四个点的第1 ~第4安装部12-1, 12-2, 12-3, 12-4能够将平衡装置11安装在上述下壳体4上,由于采用了由四个点的第1~第4安装部12-1, 12-2, 12-3, 12-4形成的外侧部位安装结构,因此, 一方面能够提高平衡装置11的安装性,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平衡装置11的牢固支承刚性。
另外,在由这四个点的第1~第4安装部12-1, 12-2, 12-3, 12-4包围的范围内,即,如图1, 5中点划线所示,在由上述平衡装置ll的4个安装凸台27包围的范围S中设置上述加强肋24。
另外,在如图l中点划线所示,设置四个点的第1~第4安装部12-1, 12-2, 12-3, 12-4的情况下,例如以在第3安装部12 - 3和第2,第4安装部12-2, 12-4之间连接的方式,在上述油盘5的外侧面上形成加强肋24 (参见图1的虚线所示)。
因此,通过在由振动输入较大的四个点的第1~第4安装部12-1,12-2, 12-3, 12-4包围的范围内设置加强肋24,能够有效地抑制下壳体4以及油盘5的振动。因此,能够以少量的肋就能抑制振动,并能够确保在油盘5的周边设置部件的空间,同时,能够减轻油盘5的重量。
另外,在上述油盘5的外侧面形成上述加强肋24的情况下,如图1以及图5,图7所示,在不平行或正交上述油盘5的纵向以及宽度方向的状态下,即沿倾斜方向形成上述加强肋24,从而能够有效地抵抗在纵置或横置于车辆上的状态下装载上述发动机l时沿车辆纵向或车辆宽度方
向产生的外力,并还可以提高上述油盘5的刚性以防止油盘5扭转等变形。另外,上述加强肋24还可以抵抗从油盘5下方产生的外力。
另外,如图1所示,在上述凸缘部13上i殳有向外突出的加工基准部29。
此时,该加工基准部29设置在与上述加强肋24与上述凸缘部13的接合部邻接的位置处。
总之,如图l的虚线所示,以在第3安装部12-3和第2,第4安装部12-2, 12-4之间连4妻的方式形成上述加强肋24,并且,如图1所示,在第2,第4安装部12-2, 12-4之间,在上述凸缘部13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加工基准部29。
此时,设置该加工基准部29的位置为邻接上述加强肋24与上述凸缘部13的接合部的位置,并且,为凸缘部13的外周缘部位。
因此,通过上述加工基准部29能够抑制连接加强肋24的凸缘部13的变形,并且,能够降低由上述发动机l产生的振动。
10
权利要求
1. 发动机的油盘结构,其中在气缸体的下部装配有下壳体,该下壳体设有沿曲轴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和连接在这些侧壁之间的多个轴承盖部,设置在该下壳体的下方设有平衡轴的平衡装置,将该平衡装置安装在形成于与上述轴承盖部的上述各个侧壁邻接的部位处的安装部上,另一方面,使覆盖上述平衡装置的油盘与上述侧壁的下端部接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油盘的外侧面上形成以U字状形成并包围上述平衡装置的加强肋,同时,该加强肋的两个端部连接至使上述油盘与上述侧壁接合的凸缘部中与上述安装部邻接的部位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动机的油盘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安 装部由包围上述平衡装置的四个点构成,将上述加强肋设置在由上述四 个点的安装部包围的范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油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凸缘部上设置向外突出的加工基准部,将该加工基准部设置在上述肋与 上述凸缘部的接合部相邻的位置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平衡装置安装在轴承盖部上,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油盘结构,其中在气缸体的下部安装下壳体,该下壳体设有沿曲轴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和连接在这些侧壁之间的多个轴承盖部,设置在该下壳体的下方设有平衡轴的平衡装置,将该平衡装置安装在形成于与上述轴承盖部的上述各个侧壁邻接的部位处的安装部上,另一方面,使覆盖上述平衡装置的油盘与上述侧壁的下端部接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油盘的外侧面上形成以U字状形成并包围上述平衡装置的加强肋,同时,该加强肋的两个端部连接至使上述油盘与上述侧壁接合的凸缘部中与上述安装部邻接的部位上。
文档编号F01M11/00GK101463740SQ200810183138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杉山昇史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