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升柴油发动机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218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8-2.4升柴油发动机缸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缸盖。
技术背景气缸盖的作用是密封气缸套和活塞共同形成的燃烧室空间,承受的机 械应力和热应力很大。目前,国内的柴油机大多数喷油系统简单,缸盖气 道涡流比较高,排放比较低,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保和节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柴油机较汽油机有其动力性和经济性 的优势,但是在排放性方面较差,因此如何降低柴油机的排放成为人们争 相研究的课题。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采用高压共轨系统,配合合理的气道, 实现低涡流比,最终达到低排放的目的。合理的气门(数目、大小)和进、 排气道,可以保证高充气效率和较低的制造成本。此类发动机的缸盖的尺 寸小,燃烧室形状简单,制造成本低,在不改变水套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对 进气道的局部调整可以获得不同的涡流比和流通系数,满足多种功率范围 发动机匹配需要,产品可扩展性强。为了解决冷却与刚度问题,釆用钻孔 的冷却水道是当前主要技术措施。 发明内容为了满足柴油机欧IV排放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匹配1.8L— 2.札柴油发动机缸盖。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1.8-2.4升柴油发动机缸盖,其形式为直列四缸、四气门、直喷、可 变涡流进气道、整体式结构。缸盖毛坯为铝合金铸造,最小壁厚4mm。每缸 进气道布置方式是左侧布置一个涡流气道和右侧布置一个中性气道(从发 动机进气侧看),使发动机低速涡流比为2.5,高速涡流比为1.7。缸盖每 缸4气门成菱形布置。气缸盖后端布置废气再循环(EGR)通道,废气再循 环(EGR)通道横穿缸盖进排气两侧。每缸各采用1个0>5和1个①6钻孔将冷却水导入缸盖鼻梁区进行冷却,可使缸盖抗热疲劳性能大幅度提高, 对铸造工艺要求大为降低。缸盖中心垂直布置喷油器安装孔,喷油器孔中心距缸孔中心lmm,实现缸内直喷。缸盖结构形式为可装单顶置凸轮轴、16 气门和8气门间隙调节器。在缸盖排气侧与火力面间布置电热塞。缸盖上 还布置了一根分油道、 一根主油道和五根凸轮轴润滑油道,把从机体主油 道送来的润滑油引向各运动副。缸盖进排气两侧分别布置三个回油通道, 回油截面积可达1600mm2。缸盖毛坯为铝合金铸造,最小壁厚4mm。缸盖每缸4气门成菱形布置,相对于缸心布置尺寸坐标为INl:(-25. 7, -2.85), IN2: (-3.52, 25.5), EX1: ( 27.58, 1.18), EX2: (5.44, -7.23), 其中x沿缸盖长度方向,y沿缸盖宽度方向,进气门喉口直径为①24. 8mm, 排气门喉口直径为①20. 4mm。本实用新型是一款有效降低油耗,降低排放,提高升功率及升扭矩的 环保型气缸盖,可以作为1.8-2. 4L排量柴油发动机的气缸盖,排放可适应 EURO - 4及以上标准。


图1为本发明仰^L图。图2为本发明俯3见图。图3为本发明进气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气门口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润滑油道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电热塞剖一见图。图7为本发明水道钻孔剖视图。在图1-图7中,进气口 (IN1) 1、进气口 (IN2) 2、排气口 (EX1) 3、 排气口(EX1)4、 回油道5、 电热塞6、 喷油器7、鼻梁区冷却水孔8、 涡流气道9、中性气道IO、 EGR气道ll、进气门喉口 12、排气门喉口 13、 分油道14、凸轮轴润滑油道15、主油道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如图1-7所示,1. 8-2. 4升柴油发动机缸盖,其形式为直列四缸、四 气门、直喷、可变涡流进气道、整体式结构。缸盖毛坯为铝合金铸造,最 小壁厚4mm。每缸进气道布置方式是左侧布置一个涡流气道和右侧布置一个 中性气道(从发动机进气侧看),使发动机低速涡流比为2.5,高速涡流比 为1.7。缸盖每缸4气门成菱形布置,相对于缸心布置尺寸坐标为IN1: (-25.7, -2.85 ), IN2: (-3.52, 25. 5 ), EX1: ( 27.58, 1.18 ), EX2: (5.44, -7.23),其中x沿缸盖长度方向,y沿缸盖宽度方向,进气门喉口直径为① 24. 8mm,排气门喉口直径为4mm。气釭盖后端布置废气再循环(EGR ) 通道,废气再循环(EGR)通道横穿缸盖进排气两侧。每缸各采用1个①5 和1个06钻孔将冷却水导入缸盖鼻梁区进行冷却,可4吏缸盖抗热疲劳性能 大幅度提高,对铸造工艺要求大为P争低。缸盖中心垂直布置喷油器安装孔, 喷油器孔中心距缸孔中心lmm,实现缸内直喷。缸盖结构形式为可装单顶置 凸轮轴、16气门和8气门间隙调节器。在缸盖排气侧与火力面间布置电热 塞,缸盖上还布置了一根分油道、 一根主油道和五根凸轮轴润滑油道,把 从机体主油道送来的润滑油引向各运动副,缸盖进排气两侧分别布置三个 回油通道,回油截面积可达1600mm2。本发明是一款有效降低油耗,降低排 放,提高升功率及升扭矩的环保型气缸盖,可以作为1. 8-2. 4L排量柴油发 动机的气缸盖,排^t可适应EURO - 4及以上标准。
权利要求1、1.8-2.4升柴油发动机缸盖,包括直列四缸、四气门、直喷、可变涡流进气道、整体式铝合金铸造缸盖,其特征在于每缸进气侧左侧布置一个涡流进气道和右侧布置一个中性进气道;缸盖每缸4气门成菱形布置;气缸盖后端布置废气再循环通道,废气再循环通道横穿缸盖进排气两侧;每缸各采用1个直径Φ5冷却水道和1个直径Φ6冷却水道连接至缸盖鼻梁区;缸盖中心垂直布置喷油器安装孔,喷油器孔中心距缸孔中心1mm;在缸盖排气侧与火力面间布置电热塞;缸盖上还布置了一根分油道、一根主油道和五根凸轮轴润滑油道;缸盖进排气两侧分别布置三个回油通道,回油截面积可达1600mm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 8-2. 4升柴油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盖的最小壁厚4mm。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l. 8-2. 4升柴油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盖每缸4气门成菱形布置,相对于缸心布置尺寸坐标为IN1: ( -25. 7, -2.85), IN2: (-3.52, 25.5),.EX1: ( 27.58, 1.18 ), EX2: (.5.44, -7.23 ), 其中x沿缸盖长度方向,y沿缸盖宽度方向,进气门喉口直径为①24.8mm, 排气门,侯口直径为020. 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1.8-2.4升柴油发动机缸盖。该缸盖为直列四缸、四气门、直喷、可变涡流进气道、整体式,每缸进气侧左侧为涡流进气道、右侧为中性进气道;缸盖每缸4气门成菱形布置;气缸盖后端布置废气再循环通道;每缸各采用1个直径Φ5冷却水道和1个直径Φ6冷却水道连接至缸盖鼻梁区;缸盖中心垂直布置喷油器安装孔,喷油器孔中心距缸孔中心1mm;在缸盖排气侧与火力面间布置电热塞;缸盖上还布置了一根分油道、一根主油道和五根凸轮轴润滑油道;缸盖进排气两侧分别布置三个回油通道,回油截面积可达1600mm<sup>2</sup>。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油耗,降低排放,提高升功率及升扭矩的环保型气缸盖,可以作为1.8-2.4L排量柴油发动机的气缸盖,排放可适应EURO-4及以上标准。
文档编号F02F1/42GK201218143SQ20082004185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
发明者王云生, 威 郭, 陆荣荣, 巧 高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