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能量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749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能量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能量转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能量转换装置通常都离不开曲柄和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做功是不连续的, 因而不能实现能量的快速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用能量转换器。通过该能量转换器可以 实现液压、或空压能量与旋转动能之间的快速转化。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设计的多用能量转换器为一组连体旋转压缩缸,中心为驱动轴,外周对称分布 有四个工作缸,工作缸体的压缩转子直径小于工作缸体,在压缩转子与工作缸体之间构成 环形的压缩带,在压缩转子的侧壁上轴向对称设有两条翼带状压缩塞,驱动轴孔均勻贯入 工作缸体,与压缩转子的柱侧面相切;驱动转子外周侧壁上设有与工作缸压缩塞7相啮合 的条带凹槽,在工作缸体的端壁或侧壁上设有压缩介质进口和压缩介质出口 ;压缩转子上 的传动轴和驱动转子上的驱动轴从工作缸体伸出并穿过外壳,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轴头上都 装有一个齿轮,五个齿轮星形啮合;工作缸体上的压缩介质进口和压缩介质出口分别汇合 从外壳引出,分别与高压工作介质贮缸和低压工作介质贮缸连接。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如果将其设计成一个由旋转动能转换成液压、或空压能的 压力输出设备,则需要由驱动转子带动压缩转子旋转。由于驱动转子的阻塞,旋转中工作缸 压缩带的吸入带逐渐增大,压出带逐渐变小,从而实现压缩介质的低压输入,高压输出工作 过程。以此完成旋转动能向液压、或空压能方向的转换。如果本设计是一个将液压、或空压能转换成旋转动能的驱动设备,则需要以高压 压缩介质为动力,由高压压缩介质的输入使吸入带逐渐增大,驱动工作缸体内的压缩转子 旋转,由压缩转子带动驱动转子旋转。实现液压、或空压能成旋转动能转换的过程。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可以快速液压、或空压能转换成旋转动能之间的高效 转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2为本发明的主视3为图2中A—A面的剖面中标号1、外壳 2、驱动轴 3、工作缸4、工作缸体 5、压缩转子 6、压缩带7、压缩塞
38、驱动轴孔 9、驱动转子 10、凹槽 11、压缩介质进口 12、压缩介质出口 13、传动轴 14、齿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例 1如图2、图3所示,本设计的多用能量转换器包括一个外壳1,壳内装有一组连体旋 转压缩缸。连体旋转压缩缸的中心为驱动轴2,外周对称分布有四个工作缸3。在工作缸体 4内装有压缩转子5,压缩转子5为实心圆柱体,其直径小于工作缸体4,AM在压缩转子5 的外表面与工作缸体4的内表面之间构成两条环形的压缩带6,在压缩转子5的侧壁上轴向 对称设有两条翼带状的压缩塞7,压缩塞的7顶端与工作缸体4紧密配合。驱动轴孔8为开放式,其圆形断面均勻贯入四个工作缸体4,并与压缩转子5的柱 侧面相切。装在驱动轴孔8内的驱动转子9也为实心圆柱体,其外周侧壁上设有与工作缸 压缩塞7相啮合的条带凹槽10,驱动转子9的外周与驱动轴孔8紧密配合。在工作缸体4的端壁或侧壁上设有一个压缩介质进口 11和一个压缩介质出口 12。 当压缩介质进口 11进入其中的一个环形压缩带6时,该环形压缩带6为吸入带;此时压缩 介质出口 12进入另外的一个环形压缩带6,该环形压缩带6为压出带。装在四个压缩转子5上的传动轴和驱动转子9上的驱动轴2从工作缸体4伸出, 并穿过外壳1,传动轴13和驱动轴2的轴头上都装有一个齿轮14,五个齿轮14啮合,见图 1。四个工作缸体4上的压缩介质进口 11和压缩介质出口 12分别汇合,从外壳1引出,分 别与高压工作介质贮缸和低压工作介质贮缸连接,图中省略。
权利要求
一种多用能量转换器,其特征是该能量转换器为一组连体旋转压缩缸,中心为驱动轴(2),外周对称分布有四个工作缸(3),工作缸体(4)的压缩转子(5)直径小于工作缸体(4),在压缩转子(5)与工作缸体(4)之间构成环形的压缩带(6),在压缩转子(5)的侧壁上轴向对称设有翼带状压缩塞(7),驱动轴孔(8)均匀贯入工作缸体(4),与压缩转子(5)的柱侧面相切;驱动转子(9)外周侧壁上设有与工作缸压缩塞(7)相啮合的条带凹槽(10),在工作缸体(4)的端壁或侧壁上设有压缩介质进口(11)和压缩介质出口(12);压缩转子(5)上的传动轴和驱动转子(9)上的驱动轴(2)从工作缸体(4)伸出,并穿过外壳(1),传动轴(13)和驱动轴(2)的轴头上都装有一个齿轮(14),五个齿轮(14)啮合;四个工作缸体(4)上的压缩介质进口(11)和压缩介质出口(12)分别汇合从外壳(1)引出,分别与高压工作介质贮缸和低压工作介质贮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能量转换器,为一组连体旋转压缩缸,中心为驱动轴,外周对称分布有四个工作缸,在压缩转子与工作缸体之间设有环形的压缩带,在压缩转子的侧壁上轴向对称设有两条翼带状压缩塞,驱动轴孔均匀贯入工作缸体,与压缩转子的柱侧面相切;驱动转子外周侧壁上设有与工作缸压缩塞7相啮合的条带凹槽,在工作缸体的端壁或侧壁上设有压缩介质进口和压缩介质出口;压缩转子上的传动轴和驱动转子上的驱动轴都装有一个齿轮,五个齿轮星形啮合;工作缸体上的压缩介质进口和压缩介质出口分别汇合从外壳引出,分别与高压工作介质贮缸和低压工作介质贮缸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可以快速液压、或空压能转换成旋转动能之间的高效转换。
文档编号F02B55/08GK101900028SQ2009100721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7日
发明者杨焕利 申请人:杨焕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