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密封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044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却密封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密封罩。
背景技术
在冶金技术领域,对机械的冷却相当重要,通常是在需要冷却的机械表面设置冷 却罩,罩体为腔体结构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将水不断的注入罩体内部,从而达到冷却 的效果,然而由于注入的冷却水从上部的进水口进入罩体内部,经过罩体直接从下部的出 水口排出,未能使冷却水得到充分利用,对降低密封罩温度和对罩内的环境进行冷却的效 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密封罩,从而实现在降低密封罩温度的 同时对罩内的环境进行冷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密封罩,包括管体和罩体;所述管体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壁上,一端位于所述罩体的顶部,另一端在所述罩 体底部与所述罩体连通,使得冷却剂在流经管体后从该连通处流入罩体内;所述罩体为腔体结构,并在顶部设置有当冷却剂充满腔体后排出冷却剂的出口。优选的,所述罩体的截面为倒U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罩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排管体。优选的,所述罩体设有一个出口。优选的,所述管体为S型水平排布。优选的,所述管体为S型垂直排布。优选的,所述管体与所述罩体的连通处在所述罩体上位于所述罩体出口的异侧。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在罩体的腔体内壁上设置管体,并将冷却 剂通过所述管体从罩体的顶部引流到底部、在冷却剂注满腔体后从其顶部出口排出的过程 中,通过冷却剂与罩体进行的热交换来对罩体进行冷却,同时也会对所述冷却罩覆盖的环 境进行冷却。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冷却密封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冷却密封罩的内表面A向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冷却密封罩的内表面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冷却密封罩,包括罩体2和管 体1 ;所述罩体2为腔体结构;在对所述冷却密封罩进行冷却时,可将冷却剂通过管体引入 罩体2内,从而实现对罩体2的冷却;所述管体1设置在所述罩体2的内壁上;管体1 一端 位于所述罩体2的顶部,另一端在所述罩体2底部与所述罩体2的连通,此种结构可使得冷 却剂在流经管体1后从该连通处4流入罩体2内;当冷却剂从管体1内部流过时,通过冷却 剂与所述管体1进行的热交换来对所述管体1和冷却密封罩覆盖的环境进行冷却,同时也 会对罩体2起到冷却的效果,增强罩内环境的冷却效果;所述罩体2顶部设置有出口 3,使 得由管体1流入的冷却剂充满整个罩体2后从顶部的出口 3排出,从而有效增强热交换效 率,提升罩体2的冷却效果。具体的,当冷却剂从管体1位于所述罩体2顶部的一端引入后,所述冷却剂在管体 1内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冷却剂与所述管体1进行的热交换来对管体1及罩体2进 行冷却;然后冷却剂从所述罩体2的下部连通处4流入罩体2的内部空腔后,随着冷却剂 的不断引入,罩体2内冷却剂不断增加,当冷却剂注满罩体2时从顶部的出口 3排出,在此 过程中,通过所述冷却剂与所述罩体2的直接热交换来对所述罩体2进行冷却。同时,由于 所述冷却密封罩覆盖需进行冷却的装置持续散热,所述冷却密封罩的罩体2处于持续被加 热的状态,罩体2内部的冷却剂同时也被加热,此时通过从管体1不断的将冷却剂引入罩体 2的底部,从而使吸收了热能的冷却剂从所述罩体2的顶部排出,以此来对所述冷却密封罩 管体1、罩体2及其覆盖的需进行冷却的装置进行持续冷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冷却密封罩,如图2所 示,该冷却密封罩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冷却密封罩的基本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 于,所述冷却密封罩的管体1在罩体2内部呈水平S型排布,从而使管体1依附所述罩体2 的面积增大,进而使流过所述管体1的冷却剂流经所述罩体2的范围也增大,进而使冷却剂 充分吸热,进一步减低所述冷却密封罩管体1和罩体2的温度。此外,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密封罩的结构,在需进行冷却的装置工作前,将 冷却剂通过管体1引入罩体2内部,使冷却剂充满整个罩体2。当需进行冷却的装置开始工 作时,将冷却剂通过所述管体1持续的引入罩体2内,从而保持管体1内冷却剂的持续流动 和罩体2内冷却剂的持续交换,进而使刚进入罩体2的冷却剂直接对温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冷却,也即通过上述管体1的S型水平排布更加有利于冷却剂对罩体2内壁的冷却,增加冷 却面积。当然管体1也可在所述罩体2的内壁上呈S型垂直排布,冷却剂从设置在罩体2顶 部的管体1入口引入垂直排布在罩体2内壁上的管体1,经过上下交替流动最后流进罩体2 内部,管体1的末端在罩体2的底部且与罩体2上的出口不在同一截面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了解,所述管体1在所述罩体2上的排布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是利用冷却即 可,具体本文不再赘述。除此之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也提供一种冷却密封罩, 如图1所示,该冷却密封罩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冷却密封罩的基本结构类似,不 同之处在于,在冷却密封罩的罩体2内壁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管体1,两个管体1在所述 罩体2的底部与所述罩体皆设有连通处4。在采用此种结构冷却过程中,冷却剂同时从两个 管体1的管口同时分别引入所述两个管体1,在流经所述两个管体1后分别从所述两个连通 处4进入罩体2内部。在此过程中,由于两个管体1的存在,使得所述冷却剂在流经两个管 体1时进行的总的热交换效率也相应的提高。众所周知,冷却剂在管体1内部流经的时间 越长其所吸收的热量便越多,而冷却剂吸收到足够的热量后就不再吸热,因此本发明实施 例三通过设置两排管体1,从而缩短了管体1的长度,减少了冷却剂在管体1内部的流动时 间,从而使得冷却剂注满整个罩体2并从同一个出口 3排出的过程中,加快了冷却剂的更换 速度,进而提升了所述冷却剂的冷却效果。当然,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了解,在所述罩体2的顶部 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个出口,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可将所述管体1与所述罩体2的连通处4设置在罩 体2出口 3的相反方向;否则,如果所述管体1与所述罩体2的连通处4设置在出口 3同侧, 则当管体1中的冷却剂的压力足够大时,从所述管体1流入所述罩体2的冷却剂就具有一 定的冲击力,此时当冷却剂碰到罩体2内壁时,在力的作用下所述冷却剂就会向上喷溅,从 而导致部分冷却剂会直接从出口 3排出,这样就会使得冷却剂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同时也不会充分发挥冷却剂的冷却作用。而如果将所述管体1与所述罩体2的连通处4设 置于所述罩体2出口 3的相反方向时,当冷却剂冲击内壁后,向上冲击,碰到上壁会再次返 回,如此便实现了流动循环,从而使冷却剂的冷却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冷却部件的不同改变其外观结构,但是要 保证其管体与罩体的内部结构不变,冷却剂的进口和出口在罩体的上部,管体的末端设置 在罩体的底部与罩体内部相通。冷却剂经过S型的管体引入罩体内部,在其流经管体的过 程中,因为管体嵌入罩体的内壁,可将罩体内最热的地方首先冷却。冷却剂从底部引入罩体 并注满罩体后从顶部的出口排出,新的冷却剂被不断地从底部引入罩体,使上部的冷却剂 从出口排出,从而在降低密封罩温度的同时对罩内的环境进行冷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使用者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 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使用者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 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 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 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密封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罩体;所述管体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壁上,一端位于所述罩体的顶部,另一端在所述罩体底 部与所述罩体连通,使得冷却剂在流经管体后从该连通处流入罩体内;所述罩体为腔体结构,并在顶部设置有当冷却剂充满腔体后排出冷却剂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却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截面为倒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却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排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却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设有一个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却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S型水平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却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S型垂直排布。
7.根据权利要去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与所述罩体 的连通处在所述罩体上位于所述罩体出口的异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密封罩,包括罩体和管体,所述罩体为腔体结构,所述管体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壁上,一端位于所述罩体的顶部,另一端在所述罩体底部与所述罩体连通,使得冷却剂在流经管体后从该连通处流入罩体内,所述罩体顶部设置有出口,使得由管体流入的冷却剂充满整个罩体后从顶部的出口排出。当冷却剂通过进口进入管体时,通过S型管道进入腔体底部,当冷却剂充满整个腔体时,从顶部的出口排出。通过引导冷却剂的流动,使冷却剂首先流经围绕在壳体内壁上的S型管体,然后通过罩体底部的连接口充满整个罩体,最后从顶部的出水口排出,进而增强了罩内环境的冷却效果,同时降低密封罩本体温度。
文档编号F01P3/12GK102080594SQ20091025010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刘克俭, 肖中元, 薛宁 申请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