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295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零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中的关键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气缸中的气体压 力,并将力通过活塞销传递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其中活塞顶部还与汽缸盖、气缸壁共 同组成燃烧室。目前活塞顶部结构主要有平顶式结构和盆状结构。对于平顶式活塞顶部,当 进气气流进入燃烧室后,冲向活塞顶部,因其顶部是平面形的,气流不能形成较强的滚流。 而进气滚流对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和混合气的燃烧速率影响很大,充气效率和混合气的燃烧 速率越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越高。盆状结构的活塞顶部为中间凹陷,四周凸起,虽然 这种结构能形成进气滚流,但是滚流程度较弱。另外,目前的活塞在顶部结构上没有考虑到 通过中间凹坑与周边的气门避让坑的有效结合,来改善气流的运动状况,提高充气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塞,以提高进气气流在燃烧室中形 成滚流的强度,进而提高燃烧速率,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活塞,其由顶部、头部和裙部组成。所述顶部表面上具有进气门避让坑、排气 门避让坑、凹坑和凸起。进气门避让坑和排气门避让坑分布在活塞顶部表面靠周边并与发 动机的进、排气门对应的位置,进气门避让坑和排气门避让坑之间由凸起连接形成平滑的 过渡。在进气门避让坑、排气门避让坑和凸起围成的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布置所述凹坑,所 述凹坑是碗状或浴盆状,其边缘与周边的进气门避让坑、排气门避让坑和凸起的边缘平滑 过渡连接。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活塞的顶部表面上的气门避让坑、两侧隆起部分将凹坑围于中 间,气流通过活塞顶部的碗状凹坑导向,并借助于周边的气门避让坑,更能形成较强的进气 滚流,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和混合气的燃烧速率,达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 济性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活塞的顶部表面上布置有两个进气门避让坑1、两个排气门避让坑2、 一个凹坑3。进气门避让坑1和排气门避让坑2分布在活的顶部表面的周边位置,并与发动 机的进、排气门位置对应。进气门避让坑1和排气门避让坑2之间由凸起4连接形成平滑 的过渡。在进气门避让坑1、排气门避让坑2和凸起4围成的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布置所述凹坑3,凹坑3是碗状或浴盆状,其边缘与周边的进气门避让坑1、排气门避让坑2和凸起4 的边缘平滑过渡连接。 本结构中,进气门避让坑的作用是使发动机进气门与活塞不产生运动干涉。气门 避让坑的作用是使发动机气门与活塞不产生运动干涉。凹坑的作用是在进气气流进入燃烧 室后,可以对气流导向,提高进气滚流。通过调整凸起部分的体积调整发动机压縮比,前提 条件是不与缸盖产生运动干涉;压縮比调整后可以调整混合气火焰燃烧速率和热效率。 当发动机进气时,进气气流通过活塞顶部凹坑导向,形成较强的进气滚流,提高了 气体的运动速度,让混合气体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和混合气的燃烧速率,达 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活塞,其由顶部、头部和裙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表面上具有进气门避让坑(1)、排气门避让坑(2)、凹坑(3)和凸起(4);所述进气门避让坑(1)和排气门避让坑(2)分布在活塞顶部表面靠周边并与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对应的位置,进气门避让坑(1)和排气门避让坑(2)之间由凸起(4)连接形成平滑的过渡;在进气门避让坑(1)、排气门避让坑(2)和凸起(4)围成的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布置所述凹坑(3),所述凹坑(3)是碗状或浴盆状,其边缘与周边的进气门避让坑(1)、排气门避让坑(2)和凸起(4)的边缘平滑过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活塞,其由顶部、头部和裙部组成。所述顶部表面上具有进气门避让坑、排气门避让坑、凹坑和凸起。进气门避让坑和排气门避让坑分布在活塞顶部表面靠周边并与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对应的位置,气门避让坑之间由凸起连接形成平滑的过渡。在进气门避让坑、排气门避让坑和凸起围成的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布置所述凹坑,所述凹坑是碗状或浴盆状。通过在活塞的顶部表面上的气门避让坑、两侧隆起部分将凹坑围于中间,气流通过活塞顶部的碗状凹坑导向,并借助于周边的气门避让坑,更能形成较强的进气滚流,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和混合气的燃烧速率,达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文档编号F02F3/00GK201461121SQ20092012824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0日
发明者但伟, 张晓宇, 徐勇, 李 杰, 林翰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