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87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特别涉及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物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其储藏量有限,按现在开 采量计算,几十年后就会被开采耗尽,由于一次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国 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了应付一次能源的短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开发新的 能源并进行高效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就是其中的两种。 生物质能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将生物质作为燃料进行发电。现有的生物质燃料 发电装置采用水蒸汽作为工质推动蒸汽透平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做功,产生电能。水是高沸 点工质,以水蒸汽作为载热剂,装置复杂,装机容量都比较大,燃料需求多。而我国农业生 产以农户为主,户均耕地占有面积很小,生物质资源分散,如果发电厂装机容量太大,需要 大量的生物质作为燃料,燃料供应难于保障,往往导致发电装置年有效运行时间短,开工不 足,发电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的问题出现。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太阳能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太阳能热发
电。现有的太阳能热发电装置采用水蒸汽作为工质推动蒸汽透平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做功,
产生电能。水是高沸点工质,以水蒸汽作为载热剂,装置的热电转换效率低。 所以现有的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存在的共同缺陷是采用高
沸点工质推动蒸汽透平旋转,装置的热电转换效率低。 如果能设计出采用低沸点工质推动的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和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 则可以大大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此外,生物质产量、储备情况受季节影响波动很大,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受天气制 约,在夜间、阴雨天无法工作。 如果能将太阳能热发电装置与生物质燃料发电装置有机的结合起来,共用循环系 统,联合发电,则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全天候运行,还可以提高发电装置效率。但 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 可以根据天气、季节、生物质产量、储备情况适当选择太阳能发电或生物质发电,整套装置 可以全天候工作。它采用双工质双循环系统,利用生物质燃料锅炉或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导 热油,使其温度达到30(TC左右;利用低沸点有机工质在低温下即可气化的特点,吸收导热 油的热量使之气化,推动透平做功,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将太阳能或者生物质能转化为电 能和热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燃料锅炉、第一导热油盘管、第二导热油盘管、导热油循环系统、注油系统和发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 导热油盘管安装在太阳能集热器中,所述第二导热油盘管安装在生物质燃料锅炉中; 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由过滤器、分油缸、上行循环泵、下行循环泵、集油缸、油液上 行管道、油液下行管道组成;所述过滤器、分油缸、上行循环泵串联在油液上行管道上,所述 下行循环泵、集油缸串联在油液下行管道上;所述第一导热油盘管的出口经过一号管道与 油液上行管道的入口连接,第一导热油盘管的入口经过二号管道与油液下行管道的出口连 接;所述第二导热油盘管的出口经过三号管道与油液上行管道的入口连接,第二导热油盘 管的入口经过四号管道与油液下行管道的出口连接; 所述注油系统与油液下行管道并联,注油系统由注油泵、膨胀槽、热油泵、热油储 槽组成,注油管道跨接在所述油液下行管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注油泵、膨胀槽、热油泵、热 油储槽依次串联在注油管道上; 所述发电系统由蒸发器、透平、发电机、一次预热器、冷凝器、工质循环泵、二次预 热器组成,蒸发器的壳侧出口通过工质气相管道与透平的入口连通,透平的出口通过乏气 输送管与一次预热器的壳侧入口连通,一次预热器的壳侧出口经过一号联接管与冷凝器连 通,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经过工质液相管道与一次预热器的管侧入口连通,一次预热器的 管侧出口经过回程管与二次预热器的壳侧入口连通,二次预热器的壳侧出口经过二号联接 管与蒸发器的壳侧入口连通;蒸发器的管侧入口通过一号管接头与油液上行管道的出口连 接,蒸发器的管侧出口通过三号联接管与二次预热器的管侧入口连接,二次预热器的管侧 出口通过二号管接头与油液下行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工质循环泵设置在工质液相管道 上,所述一号管道、二号管道、三号管道、四号管道、油液下行管道、注油管道、工质气相管道 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工质气相管道与乏气输送管之间跨接有旁通管道,该旁通管道上设置有阀 门。 所述分油缸与集油缸之间设置有联通管,该联通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冷凝器是空冷式冷凝器或水冷式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或生物质能加热第一或第二导热油盘管中的导热油,通过 导热油再加热低沸点有机工质,气化后的有机工质推动透平发电机组发电,属于双工质双 循环系统。 导热油是一种良好的有机热载剂,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较低粘度。在常压下导热 油的初馏点比水的蒸发温度要高出数倍。导热油在300°C的条件下仍不气化而保持常压,此 时饱和压力的水蒸汽已高达8. 5MPa。用导热油代替传统的水蒸汽热载剂,就能以低压管道 系统代替高压管道系统。 导热油还具有传热均匀,热稳定性好以及优良的导热特性。例如在10(TC时,饱和 水蒸汽的导热系数为0. 0237W/(m. °C ),而Mobiltherm 605#导热油在IO(TC时的导热系数 为0. 127W/(m. °C ),是水蒸汽的5. 35倍,传输距离远、热损失小,能在多种不同温度下获得 热量。 导热油适用于流动加热别的用热设备。导热油冷却速度低,温度波动变化小,传热 效率高,可以作为稳定的加热热源。
4[0023] 导热油不含芳烃,是一种液体石蜡,外观淡黄无味,加热后逐渐变成褐色。导热油 对普通的碳钢设备和管道基本上无腐蚀作用,不需要采用类似蒸汽系统的给水脱盐、除氧 等复杂的处理过程,因此具有系统简单输送方便等优点。 导热油采用液相方式换热,相对于汽相方式换热,液相换热系统的优点是不会泄 漏,运行操作简单稳定。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导热油循环压力低、加热过程只有温度升高而不发生气化、 导热油温度稳定的特点,可以达到流动加热,获得波动范围小、稳定的热负荷,蒸发器由流 动的导热油加热、效率高体积小,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可以有效控制、稳定运行, 发出的电量稳定。 利用低沸点有机工质在低温下即可气化的特点,吸收导热油的热量使之气化,进 入透平做功,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并可获得热水等副产品。 冷凝器可以是空气(风)冷却的,也可以是水冷却的。空冷适合缺水地区使用。 在工质循环回路上设有一次预热器和二次预热器。两次预热液态低沸点有机工 质,使循环过程的余热可以被充分回收利用,提高了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l第一导热油盘管2第二导热油盘管3分油缸4上行循环泵5下行循环泵6集油缸 7注油泵8膨胀槽9热油泵 IO热油储槽 ll注油管道[0035]12油液上行管道13油液下行管道14蒸发器15 二次预热器16透平(有机蒸气轮机) 17 —次预热器[0037]18空冷式冷凝器19工质循环泵20工质气相管道21乏气输送管22 —号联接管23工质液相管道24回程管25 二号联接管26阀门27—号管接头28 二号管接头29阀门30阀门31旁通管道32阀门33阀门34风机35发电机36联通管37阀门38水冷式冷凝器39循环水管道40联轴器41 一号管道42 二号管道43三号管道44四号管道45太阳能集热器46生物质燃料锅炉47过滤器48循环水泵49三号联接管50高反射抛物镜面51—号阀门52二号阀门53三号阀门54四号阀门
5[0050]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l,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 45、生物质燃料锅炉46、第一导热油盘管1、第二导热油盘管2、导热油循环系统、注油系统 和发电系统。 第一导热油盘管1安装在太阳能集热器45中,太阳能集热器45可以采用现有技 术,其表面可以设置高反射抛物镜面50。第二导热油盘管2安装在生物质燃料锅炉46中。 导热油循环系统由过滤器47、分油缸3、上行循环泵4、下行循环泵5、集油缸6、油 液上行管道12、油液下行管道13组成;过滤器47、分油缸3、上行循环泵4串联在油液上行 管道12上,下行循环泵5、集油缸6串联在油液下行管道13上; 第一导热油盘管l的出口经过一号管道41与油液上行管道12的入口连接,第一
导热油盘管1的入口经过二号管道42与油液下行管道13的出口连接。 第二导热油盘管2的出口经过三号管道43与油液上行管道12的入口连接,第二
导热油盘管2的入口经过四号管道44与油液下行管道13的出口连接;一号、二号、三号、四
号管道41、42、43、44上分别串接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阀门51、52、53、54。 注油系统并联在油液下行管道13上,注油系统由注油泵7、膨胀槽6、热油泵9、热
油储槽10构成,注油管道11跨接在油液下行管道13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注油泵7、膨胀槽
8、热油泵9、热油储槽10依次串联在注油管道11上。 发电系统由蒸发器14、透平16、一次预热器17、空冷式冷凝器18、工质循环泵19、 二次预热器15组成,蒸发器14的壳侧出口通过工质气相管道20与透平16 (有机蒸气轮 机)的入口连通,透平16的出口通过乏气输送管21与一次预热器17的壳侧入口连通,一 次预热器17的壳侧出口经过一号联接管22与空冷式冷凝器18连通,空冷式冷凝器18的 冷凝液出口经过工质液相管道23与一次预热器17的管侧入口连通, 一次预热器17的管侧 出口经过回程管24与二次预热器15的壳侧入口连通,二次预热器15的壳侧出口经过二号 联接管25与蒸发器14的壳侧入口连通。 蒸发器14的管侧入口通过一号管接头27与油液上行管道12的出口连接,蒸发器 14的管侧出口通过三号联接管49与二次预热器15的管侧入口连接,二次预热器15的管侧 出口通过二号管接头28与油液下行管道13的入口连接,工质循环泵19设置在工质液相管 道23上;油液下行管道13上设置有阀门26 ;注油管道11的两端设置有阀门29、30 ;工质 气相管道20上设置有阀门32。 工质气相管道20与乏气输送管21之间跨接有旁通管道31,该旁通管道31上设置 有阀门33。 分油缸3与集油缸6之间设置有联通管36,该联通管36上设置有阀门37。 本实用新型的发电系统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可以是正戊烷、异戊烷、环戊烷、氯 乙烷、正己烷、正丁烷、异丁烷、氟利昂_11、氟利昂_12、二氯甲烷等。 下面详述本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时,开启阀门51、52,关闭阀门53、54,使一号、二号管道41、 42导通,使三号、四号管道43、44截止。 利用高反射抛物镜面50聚集阳光,加热太阳能集热器45中的第一导热油盘管1 中的导热油,使其温度达到一定值。然后开启阀门26,关闭阀门29、30,启动上行循环泵4、下行循环泵5。 在上行循环泵4、下行循环泵5的驱动下,导热油从太阳能集热器45的出口流出,依次流经过滤器47、分油缸3送往各蒸发器14、然后经过二次预热器15、集油缸6返回太阳能集热器45的入口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形成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传递给了低沸点有机工质。 过滤器47的作用是过滤导热油。分油缸3的作用是将热油进行分配,输送给多个蒸发器14,实现一台太阳能集热器45带动多个发电系统。集油缸6的作用是将各用热设备的回油集中起来。 蒸发器14的作用是用蒸发器14管侧流动的导热油加热在蒸发器14壳侧流动的低沸点有机工质,使其气化。 热油储槽10的作用是贮存热油。膨胀槽8的作用是接受导热油膨胀溢流,导热油经膨胀槽8、注油管道11注入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45。 当太阳能集热器45停运时,导热油回到热油储槽10和膨胀槽8内。保证太阳能集热器45的安全性和维修性。 当天气阴雨天、阳光不充足时,关闭阀门51、52,开启阀门53、54,使一号、二号管道41、42截止,使三号、四号管道43、44导通。 开动生物质燃料锅炉46,让生物质在锅炉的燃烧室中燃烧,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加热生物质燃料锅炉46中的第二导热油盘管2中的导热油,使其温度达到一定值。然后开启阀门26,关闭阀门29、30,启动上行循环泵4、下行循环泵5。在上行循环泵4、下行循环泵5的驱动下,导热油从生物质燃料锅炉46的出口流出,依次经过滤器47、分油缸3送往各蒸发器14、然后经过二次预热器15、集油缸6返回生物质燃料锅炉46的入口,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形成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导热油所携带的热量传递给了低沸点有机工质。[0072] 过滤器47的作用是过滤导热油。分油缸3的作用是将热油进行分配,供给多个蒸发器14,实现一台生物质燃料锅炉46带动多个发电系统。集油缸6的作用是将各用热设备的回油集中起来。 二次预热器15的作用是第二次预加热在二次预热器15壳侧流动的低沸点有机工质,使其获得一定的温度,以回收导热油显热,提高装置循环效率。透平16与发电机35通过联轴器40连接。 透平16的作用是将气化后的低沸点有机工质所携带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带动发电机35转动。发电机35的作用是产生电能。 —次预热器17的作用是第一次预热被空冷式冷凝器18液化的低沸点有机工质,以回收乏气显热,提高装置循环效率。 空冷式冷凝器18的作用是将低沸点有机工质乏气液化。空冷适合缺水地区使用。工质循环泵19推动液态低沸点有机工质流动。[0077] 风机34是空冷式冷凝器18的冷源。 当阀门32打开,阀门33关断,在蒸发器14内被导热油加热气化为一定压力和温度的低沸点有机工质气进入透平16入口,膨胀做功,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透平16带动发电机35发电,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从透平16出口排出的乏气依次进入一次预热器17壳侧预加热液化后的低沸点有机工质、然后再进入空冷式冷凝器18的管侧进行液化。液化后的低沸点有机工质在工质循 环泵19的推动下进入一次预热器17管侧被第一次预加热、再进入二次预热器15壳侧被第 二次预加热,然后进入蒸发器14的壳侧,完成循环。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采用水冷式冷凝器38,循环水泵48、循环水管道39是水冷式冷凝器38的辅助设 备。 水冷式冷凝器38还可以产生60-8(TC的热水。热水还可以作为其它工业装置的动 力源或用于生活用水。 当阀门32关闭,阀门33打开,在蒸发器14内被导热油加热气化为一定压力和温 度的低沸点有机工质气体不经过透平16做功发电。水冷式冷凝器38可以产生热水。 实施时,可将由几个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燃料锅炉、导热油循环系统和注油系统 组成的模块与若干个发电系统互相组合。
权利要求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燃料锅炉、第一导热油盘管、第二导热油盘管、导热油循环系统、注油系统和发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热油盘管安装在太阳能集热器中,所述第二导热油盘管安装在生物质燃料锅炉中;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由过滤器、分油缸、上行循环泵、下行循环泵、集油缸、油液上行管道、油液下行管道组成;所述过滤器、分油缸、上行循环泵串联在油液上行管道上,所述下行循环泵、集油缸串联在油液下行管道上;所述第一导热油盘管的出口经过一号管道与油液上行管道的入口连接,第一导热油盘管的入口经过二号管道与油液下行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油盘管的出口经过三号管道与油液上行管道的入口连接,第二导热油盘管的入口经过四号管道与油液下行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注油系统与油液下行管道并联,注油系统由注油泵、膨胀槽、热油泵、热油储槽组成,注油管道跨接在所述油液下行管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注油泵、膨胀槽、热油泵、热油储槽依次串联在注油管道上;所述发电系统由蒸发器、透平、发电机、一次预热器、冷凝器、工质循环泵、二次预热器组成,蒸发器的壳侧出口通过工质气相管道与透平的入口连通,透平的出口通过乏气输送管与一次预热器的壳侧入口连通,一次预热器的壳侧出口经过一号联接管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经过工质液相管道与一次预热器的管侧入口连通,一次预热器的管侧出口经过回程管与二次预热器的壳侧入口连通,二次预热器的壳侧出口经过二号联接管与蒸发器的壳侧入口连通;蒸发器的管侧入口通过一号管接头与油液上行管道的出口连接,蒸发器的管侧出口通过三号联接管与二次预热器的管侧入口连接,二次预热器的管侧出口通过二号管接头与油液下行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工质循环泵设置在工质液相管道上,所述一号管道、二号管道、三号管道、四号管道、油液下行管道、注油管道、工质气相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工质气相管道与乏气输送管之间跨接有旁通管道,该旁通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油缸与集油缸之间设置有联通管,该联通管上设置有阀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是空冷式冷凝器或水冷式冷凝器。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联合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燃料锅炉、第一导热油盘管、第二导热油盘管、导热油循环系统、注油系统和发电系统;第一导热油盘管安装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第二导热油盘管安装在生物质燃料锅炉中,导热油循环系统由过滤器、分油缸、上行循环泵、下行循环泵、集油缸、油液上行管道、油液下行管道组成;注油系统由注油泵、膨胀槽、热油泵、热油储槽组成,发电系统由蒸发器、透平、发电机、一次预热器、冷凝器、工质循环泵、二次预热器组成,本装置采用双工质双循环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或生物质燃料锅炉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再加热低沸点有机工质使之气化,推动透平做功,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传热效率高、热负荷稳定、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01K11/02GK201486603SQ20092017595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8日
发明者郭清温, 郭超然 申请人:郭清温;郭超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